江蘇省2020屆高考數(shù)學(xué)二輪復(fù)習(xí) 第15講 點(diǎn) 直線 平面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

上傳人:艷*** 文檔編號(hào):110697128 上傳時(shí)間:2022-06-19 格式:DOC 頁數(shù):13 大?。?49.50KB
收藏 版權(quán)申訴 舉報(bào) 下載
江蘇省2020屆高考數(shù)學(xué)二輪復(fù)習(xí) 第15講 點(diǎn) 直線 平面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_第1頁
第1頁 / 共13頁
江蘇省2020屆高考數(shù)學(xué)二輪復(fù)習(xí) 第15講 點(diǎn) 直線 平面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_第2頁
第2頁 / 共13頁
江蘇省2020屆高考數(shù)學(xué)二輪復(fù)習(xí) 第15講 點(diǎn) 直線 平面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_第3頁
第3頁 / 共13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江蘇省2020屆高考數(shù)學(xué)二輪復(fù)習(xí) 第15講 點(diǎn) 直線 平面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由會(huì)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江蘇省2020屆高考數(shù)學(xué)二輪復(fù)習(xí) 第15講 點(diǎn) 直線 平面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13頁珍藏版)》請(qǐng)?jiān)谘b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點(diǎn)、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 江蘇高考立體幾何部分在正常情況下考兩題。一道填空題,常考空間的線、面位置關(guān)系的辨析與判定或特殊幾何體的體積、表面積等,要求考生對(duì)公理、定理、性質(zhì)、定義等非常熟悉.并能借助已有的幾何體中的線與面來解決問題;一道大題,??季€面的平行、垂直,面面的平行與垂直,偶爾也求確定幾何體的體積,通過線段長度、線段長度比,點(diǎn)的位置確定等來探索幾何體中的線線、線面、面面的位置關(guān)系,要重視,要學(xué)會(huì)規(guī)范答題. 1. 直線a,b是長方體的相鄰兩個(gè)面的對(duì)角線所在的直線,則a與b的位置關(guān)系是________. 2.a,b,c為三條不重合的直線,α,β,γ為三個(gè)不重合的平面,

2、直線均不在平面內(nèi),給出以下命題: ①a∥b;②a∥α;③α∥β. 其中真命題是____________(填所有正確命題的序號(hào)). 如果直線l⊥平面α,給出下列判斷: ①若直線m⊥l,則m∥α;②若直線m⊥α,則m∥l; ③若直線m∥α,則m⊥l;④若直線m∥l,則m⊥α. 其中正確判斷的序號(hào)是________________. 3.已知A、B、C、D不共面,A在平面BCD上的射影為O,則AB⊥CD,AC⊥BD是O為△BCD垂心的________(填“充分必要,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條件. 【例1】 如圖,AB為圓O的直徑,點(diǎn)C在圓周上

3、(異于點(diǎn)A,B),直線PA垂直于圓O所在的平面,點(diǎn)M為線段PB的中點(diǎn),求證: (1) MO∥平面PAC; (2) 平面PAC⊥平面PBC. 【例2】 如圖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是菱形,∠BAD=60°,AD=1,側(cè)面PAD是正三角形,且與底面垂直,Q是AD的中點(diǎn). (1) 求四棱錐PABCD的體積; (2) M在線段PC上,PM=tPC,線段BC上是否存在一點(diǎn)R,使得當(dāng)t∈(0,1)時(shí),總有BQ∥平面MDR?若存在,確定R點(diǎn)位置;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例3】 如圖,已知ABCD-A1B1C1D1是棱長為3的正方

4、體,點(diǎn)E在AA1上,點(diǎn)F在CC1上,且AE=FC1=1. (1) 求證:E、B、F、D1四點(diǎn)共面; (2) 若點(diǎn)G在BC上,BG=,點(diǎn)M在BB1上,GM⊥BF,垂足為H,求證:EM⊥平面BCC1B1. 【例4】 如圖,在矩形ABCD中,AD=2,AB=4,E、F分別為邊AB、AD的中點(diǎn),現(xiàn)將△ADE沿DE折起,得四棱錐ABCDE. (1) 求證:EF∥平面ABC; (2) 若平面ADE⊥平面BCDE,求四面體FDCE的體積. 1. (2011·福建)如圖,正方體ABCDA1B1C1D1中,AB=2,點(diǎn)E為A

5、D的中點(diǎn),點(diǎn)F在CD上.若EF∥平面AB1C,則線段EF的長度等于________. 2. (2010·湖北)用a、b、c表示三條不同的直線,γ表示平面,給出下列命題: ①若a∥b,b∥c,則a∥c;②若a⊥b,b⊥c,則a⊥c;③若a∥γ,b∥γ,則a∥b;④若a⊥γ,b⊥γ,則a∥b. 其中正確的命題有________________(填所有正確命題的序號(hào)). 3. (2009·江蘇)設(shè)α和β為不重合的兩個(gè)平面,給出下列命題: ①若α內(nèi)的兩條相交直線分別平行于β內(nèi)的兩條直線,則α平行于β; ②若α外一條直線l與α內(nèi)一條直線平行,則l和α平行; ③設(shè)α和β相交于

6、直線l,若α內(nèi)有一條直線垂直于l,則α和β垂直; ④直線l與α垂直的充分必要條件是l與α內(nèi)的兩條直線垂直. 上面命題中,真命題的是________(填所有真命題的序號(hào)). 4.(2011·浙江)下列命題中錯(cuò)誤的是________ ①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內(nèi)一定存在直線平行于平面β; ②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內(nèi)一定不存在直線垂直于平面β; ③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α∩β=l,那么l⊥平面γ; ④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內(nèi)所有直線都垂直于平面β. 5. (2011·江蘇)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

7、AB=AD,∠BAD=60°,E、F分別是AP、AD的中點(diǎn), 求證: (1) 直線EF∥平面PCD; (2) 平面BEF⊥平面PAD. 6. (2010·山東)在如圖所示的幾何體中,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MA⊥平面ABCD,PD∥MA,E、G、F分別為MB、PB、PC的中點(diǎn),且AD=PD=2MA. (1) 求證:平面EFG⊥平面PDC; (2) 求三棱錐PMAB與四棱錐PABCD的體積之比. (2011·南京一模)(本小題滿分14分)如圖,在棱長均為4的三棱柱ABCA1B1C1中,D、D1分別是BC和B1C1的中點(diǎn). (

8、1) 求證:A1D1∥平面AB1D; (2) 若平面ABC⊥平面BCC1B1,∠B1BC=60°,求三棱錐B1ABC的體積. (1) 證明:如圖,連結(jié)DD1.在三棱柱ABCA1B1C1中, 因?yàn)镈、D1分別是BC與B1C1的中點(diǎn), 所以B1D1∥BD,且B1D1=BD, 所以四邊形B1BDD1為平行四邊形,(2分) 所以BB1∥DD1,且BB1=DD1. 又AA1∥BB1,AA1=BB1, 所以AA1∥DD1,AA1=DD1, 所以四邊形AA1D1D為平行四邊形,(4分) 所以A1D1∥AD. 又A1D1平面AB1D,AD平面AB1D, 故A1D1∥

9、平面AB1D.(6分) (2) 解:(解法1)在△ABC中,因?yàn)锳B=AC,D為BC的中點(diǎn),所以AD⊥BC. 因?yàn)槠矫鍭BC⊥平面B1C1CB,交線為BC,AD平面ABC,所以AD⊥平面B1C1CB, 即AD是三棱錐AB1BC的高. (10分) 在△ABC中,由AB=AC=BC=4,得AD=2. 在△B1BC中,B1B=BC=4,∠B1BC=60°, 所以△B1BC的面積S△B1BC=×42=4. 所以三棱錐B1ABC的體積即三棱錐AB1BC的體積: V=×S△B1BC·AD=×4×2=8. (14分) (解法2)在△B1BC中,因?yàn)锽1B=

10、BC,∠B1BC=60°,所以△B1BC為正三角形,因此B1D⊥BC. 因?yàn)槠矫鍭BC⊥平面B1C1CB,交線為BC,B1D平面B1C1CB, 所以B1D⊥平面ABC,即B1D是三棱錐B1ABC的高. (10分) 在△ABC中,由AB=AC=BC=4得△ABC的面積S△ABC=×42=4. 在△B1BC中,因?yàn)锽1B=BC=4,∠B1BC=60°,所以B1D=2. 所以三棱錐B1ABC的體積V=×S△ABC·B1D=×4×2=8. (14分) 第15講 點(diǎn)、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 1. 過三棱柱 ABC—A1B1C1的任意兩條棱的中點(diǎn)作直線,其

11、中與平面ABB1A1平行的直線共有________條. 【答案】 6 2. m、n是空間兩條不同的直線,α、β是空間兩個(gè)不同的平面,下面有四個(gè)命題: ① m⊥α,n∥β,α∥βm⊥n; ?、?m⊥n,n∥β,m⊥αα∥β; ③ m⊥n,α∥β,m∥αn⊥β;  ④ m⊥α,m∥n,α∥βn⊥β. 其中真命題是____________(寫出所有真命題的序號(hào)). 【答案】 ①④ 3. 給出以下四個(gè)命題,其中真命題是____________(寫出所有真命題的序號(hào)). ① 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gè)平面平行,經(jīng)過這條直線的平面和這個(gè)平面相交,那么這條直線和交線平行; ② 如果一條直線

12、和一個(gè)平面內(nèi)的兩條相交直線都垂直,那么這條直線垂直于這個(gè)平面; ③ 如果兩條直線都平行于一個(gè)平面,那么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④ 如果一個(gè)平面經(jīng)過另一個(gè)平面的一條垂線,那么這兩個(gè)平面互相垂直. 【答案】?、佗冖? 4. 如圖,AB為圓O的直徑,點(diǎn)C在圓周上(異于點(diǎn)A、B),直線PA垂直于圓O所在的平面,點(diǎn)M為線段PB的中點(diǎn),有以下四個(gè)命題: ① PA∥平面MOB; ?、?MO∥平面PBC; ③ OC⊥平面PAC;   ④ 平面PAC⊥平面PBC. 其中正確的命題是____________.(填上所有正確命題的序號(hào)) 【答案】?、? 5. 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

13、C=BB1=1,AB1=. (1) 求證:平面AB1C⊥平面B1CB; (2) 求三棱錐A1—AB1C的體積. 解:(1) 證明: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B1⊥底面ABC, 則BB1⊥AB,BB1⊥BC. 又由于AC=BC=BB1=1,AB1=,則AB=, 則由AC2+BC2=AB2,可知AC⊥BC. 又由BB1⊥底面ABC,可知BB1⊥AC,則AC⊥平面B1CB,所以平面AB1C⊥平面B1CB. (2) 解:三棱錐A1—AB1C的體積VA1—AB1C=VB1—A1AC=××1=. (注:還有其他轉(zhuǎn)換方法) 6. 已知等腰梯形PDCB中(如圖1),PB=3,D

14、C=1,PD=BC=,A為PB邊上一點(diǎn),且PA=1,將△PAD沿AD折起,使面PAD⊥面ABCD(如圖2). (1) 證明:平面PAD⊥平面PCD; (2) 試在棱PB上確定一點(diǎn)M,使截面AMC把幾何體分成的兩部分VPDCMA∶VMACB=2∶1; (3) 在點(diǎn)M滿足(2)的情況下,判斷直線PD是否平行面AMC. 圖1    圖2 解:(1) 證明:依題意知CD⊥AD,又∵ 面PAD⊥面ABCD, ∴ DC⊥平面PAD.又DC面PCD,∴ 平面PAD⊥平面PCD. (2) 解:由(1)知PA⊥平面ABCD,∴ 平面PAB⊥平面ABCD. 在PB上取一點(diǎn)M,作MN

15、⊥AB,垂足為N,則 MN⊥平面ABCD,設(shè)MN=h, 則VM—ABC=S△ABC·h=××2×1×h=, VP—ABC=S△ABC·PA=××1×1=, 要使VPDCMA∶VMACB=2∶1,即∶=2∶1,解得h=, 即M為PB的中點(diǎn). (3) 連結(jié)BD交AC于O.因?yàn)锳B∥CD,AB=2,CD=1,由相似三角形易得BO=2OD.∴ O不是BD的中心. 又∵ M為PB的中點(diǎn),∴ 在△PBD中,OM與PD不平行 ∴ OM所在直線與PD所在直線相交. 又OM平面AMC,∴ 直線PD與平面AMC不平行. 基礎(chǔ)訓(xùn)練 1. 相交或異面 2. ②③ 3. ②③④ 4. 充分必要

16、 例題選講 例1 證明:(1) ∵ M,O分別是PB、AB的中點(diǎn), ∴ MO∥PA, 又∵ MO平面PAC,PA平面PAC, ∴ MO∥平面PAC. (2) ∵ 直線PA垂直于圓O所在的平面, ∴ PA⊥BC ∵ C是圓周上一點(diǎn),AB是直徑,∴ BC⊥AC. 又PA∩AC=A,∴ BC⊥平面PAC. ∵ BC平面PBC,∴ 平面PBC⊥平面PAC. 變式訓(xùn)練 如圖,四棱錐P—ABCD中,PD⊥平面ABCD,PD=DC=BC=1,AB=2,AB∥DC,∠BCD=90°. (1) 求證:PC⊥BC; (2) 求點(diǎn)A到平面PBC的距離. (1) 證明:因?yàn)镻D⊥平

17、面ABCD,BC平面ABCD,所以PD⊥BC. 由∠BCD=90°,得BC⊥DC. 又PD∩DC=D,PD平面PCD, DC平面PCD,所以BC⊥平面PCD, 因?yàn)镻C平面PCD,故PC⊥BC. (2) 解:如圖,連結(jié)AC. 設(shè)點(diǎn)A到平面PBC的距離為h,因?yàn)锳B∥DC,∠BCD=90°,所以∠ABC=90°, 從而由AB=2,BC=1,得△ABC的面積S△ABC=1. 由PD⊥平面ABCD及PD=1,得三棱錐P—ABC的體積V=S△ABC·PD=, 因?yàn)镻D⊥平面ABCD,DC平面ABCD,所以PD⊥DC. 又PD=DC=1,所以PC==. 由PC⊥BC,B

18、C=1,得S△PBC=. 由V=S△PBCh=··h=,∴ h=. 故點(diǎn)A到平面PBC的距離等于. 點(diǎn)評(píng):本小題主要考查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的位置關(guān)系,考查幾何體的體積,考查空間想象能力、推理論證能力和運(yùn)算能力. 例2 解:(1) 連結(jié)PQ,則PQ⊥AD, 由題意易得PQ=,SABCD=. ∵ 平面PAD⊥平面ABCD且交線為AD,PQ⊥AD,PQ平面PAD, ∴ PQ⊥平面ABCD, ∴ VP—ABCD=PQ·SABCD=. (2) 存在,R為BC的中點(diǎn). 取R為BC中點(diǎn),連結(jié)MR,DR,DM,則BQ∥DR. ∵ BQ∥DR,BQ平面DMR,DR平面DMR,∴

19、BQ∥平面DMR. 因此,R為BC中點(diǎn),當(dāng)t∈(0,1)時(shí),總有BQ∥平面MDR,反之也成立. 變式訓(xùn)練 如圖,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AC=AA1=3a,BC=2a,D是BC的中點(diǎn),E為AB的中點(diǎn),F(xiàn)是C1C上一點(diǎn),且CF=2a. (1) 求證:C1E∥平面ADF; (2) 試在BB1上找一點(diǎn)G,使得CG⊥平面ADF; (3) 求三棱錐D—AB1F的體積. (1) 證明:∵ AB=AC,D為BC中點(diǎn),又E為AB的中點(diǎn),連結(jié)CE交AD于O,連結(jié)FO,易知==,故FO∥C1E. 又FO平面AFD,C1E平面AFD, 故C1E∥平面AFD. (2) 解

20、:在平面C1CBB1內(nèi),過C作CG⊥DF,交B1B于G. 在Rt△FCD和Rt△CBG中, FC=CB,∠CFD=∠BCG, 故Rt△FCD≌Rt△CBG. 而AD⊥BC,CC1⊥AD且CC1∩CB=C, 故AD⊥平面C1CBB1. 而CG平面C1CBB1,故AD⊥CG. 又CG⊥DF,AD∩FD=D, 故CG⊥平面ADF,此時(shí)BG=CD=a. (3) 解:∵ AD⊥平面BCC1B1, ∴ VD—AB1F=VA—B1DF=·S△B1DF·AD =×B1F·FD·AD=. 例3 解:(1) 如圖,在DD1上取點(diǎn)N,使DN=1,連結(jié)EN,CN, 則AE=DN=1,C

21、F=ND1=2. 因?yàn)锳E∥DN,ND1∥CF,所以四邊形ADNE,CFD1N都為平行四邊形. 從而ENAD,F(xiàn)D1∥CN. 又因?yàn)锳DBC,所以ENBC,故四邊形BCNE是平行四邊形,由此推知CN∥BE,從而FD1∥BE.因此,E、B、F、D1四點(diǎn)共面. (2) 如圖,GM⊥BF,又BM⊥BC, 所以∠BGM=∠CFB, BM=BG·tan∠BGM=BG·tan∠CFB =BG·=×=1. 因?yàn)锳EBM,所以ABME為平行四邊形, 從而AB∥EM. 又AB⊥平面BCC1B1,所以EM⊥平面BCC1B1. 例4 (1) 證明:(證法1)取線段AC的中點(diǎn)M,連結(jié)MF、MB.

22、 因?yàn)镕為AD的中點(diǎn), 所以MF∥CD,且MF=CD. 在折疊前,四邊形ABCD為矩形, E為AB的中點(diǎn), 所以BE∥CD,且BE=CD. 所以MF∥BE,且MF=BE. 所以四邊形BEFM為平行四邊形,故EF∥BM. 又EF平面ABC,BM平面ABC, 所以EF∥平面ABC. (證法2)延長DE交CB的延長線于點(diǎn)N, 連結(jié)AN. 在折疊前,四邊形ABCD為矩形, E為AB的中點(diǎn), 所以BE∥CD,且BE=CD. 所以∠NBE=∠NCD,∠NEB=∠NDC. 所以△NEB∽△NDC. 所以==,即E為DN的中點(diǎn). 又F為AD的中點(diǎn), 所以EF∥

23、NA. 又EF平面ABC,NA平面ABC, 所以EF∥平面ABC. (證法3)取CD的中點(diǎn)O,連結(jié)OE、OF. 折疊前,四邊形ABCD為矩形, E為AB的中點(diǎn), 所以BE∥CD,且BE=CD. 所以BE∥CO,且BE=CO. 所以四邊形BEOC為平行四邊形. 所以EO∥BC. 又EO平面ABC,BC平面ABC, 所以EO∥平面ABC. 因?yàn)镕、O分別為AD、CD的中點(diǎn),所以FO∥AC. 又FO平面ABC,AC平面ABC, 所以FO∥平面ABC. 又FO、EO平面FEO,F(xiàn)O∩EO=O, 所以平面FEO∥平面ABC. 因?yàn)镋F平面EOF,所以

24、EF∥平面ABC. (2) 解:(解法1)在折疊前,四邊形ABCD為矩形,AD=2,AB=4,E為AB的中點(diǎn), 所以△ADE、△CB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D=AE=EB=BC=2, 所以∠DEA=∠CEB=45°,且DE=EC=2. 又∠DEA+∠DEC+∠CEB=180°, 所以∠DEC=90°.CE⊥DE, 又平面ADE⊥平面BCDE, 平面ADE∩平面BCDE=DE,CE平面BCDE, 所以CE⊥平面ADE,即CE為三棱錐C—EFD的高. 因?yàn)镕為AD的中點(diǎn), 所以S△EFD=××AD·AE=×2×2=1. 所以四面體FDCE的體積V=×S△EFD·CE=×1

25、×2=. (解法2)過F作FH⊥DE,H為垂足. 因?yàn)槠矫鍭DE⊥平面BCDE, 平面ADE∩平面BCDE=DE,F(xiàn)H平面ADE, 所以FH⊥平面BCDE, 即FH為三棱錐F—ECD的高. 在折疊前,四邊形ABCD為矩形, 且AD=2,AB=4,E為AB的中點(diǎn), 所以△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又F為AD的中點(diǎn),所以DF=1. 所以FH=DF·sin45°=. 又S△EDC=×CD·BC=×4×2=4, 所以四面體FDCE的體積V=×S△EDC·FH=×4×=. (解法3)過A作AG⊥DE,G為垂足. 因?yàn)槠矫鍭DE⊥平面BCDE, 平面ADE∩平面BC

26、DE=DE,AG平面ADE, 所以AG⊥平面BCDE, 即AG為三棱錐A—ECD的高. 在折疊前,四邊形ABCD為矩形, 且AD=2,AB=4,E為AB的中點(diǎn), 所以△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AG=AD·sin45°=. 又S△EDC=×DC·BC=×4×2=4, 所以三棱錐A—ECD的體積VA—ECD=×S△EDC·AG=×4×=. 因?yàn)镕為AD的中點(diǎn),所以S△EFD=S△EAD. 所以V三棱錐C—EFD=V三棱錐C—EAD=VA—ECD=. 即四面體FDCE的體積為. (說明:在第(2)問中,可以證明AD⊥AC;求點(diǎn)D到平面EFC的距離) 高考回顧 1.

27、  解析:EF∥AC,EF=AC,AC=2,∴ EF=. 2. ①④ 3. ①② 4. ④ 5. 證明:(1) 因?yàn)镋、F分別是AP、AD的中點(diǎn), ∴ EF∥PD.又∵ PD面PCD,EF面PCD, ∴ 直線EF∥平面PCD. (2) 連結(jié)BD,∵ AB=AD,∠BAD=60°,∴ △ABD為正三角形. 又F是AD的中點(diǎn),∴ BF⊥AD. 又平面PAD⊥平面ABCD,面PAD∩面ABCD=AD,∴ BF⊥面PAD, 又BF面BEF,所以,平面BEF⊥平面PAD. 6. (1) 證明:由已知MA⊥平面ABCD,PD∥MA, 所以PD⊥平面ABCD,又BC平面ABCD. 所以PD⊥BC. 因?yàn)樗倪呅蜛BCD為正方形,所以BC⊥DC, 又PD∩DC=D,因此BC⊥平面PDC, 在△PBC中,因?yàn)镚、F分別為PB、PC的中點(diǎn),所以GF∥BC. 因此GF⊥平面PDC.又GF平面EFG,所以平面EFG⊥平面PDC. (2) 解:因?yàn)镻D⊥平面ABCD,四邊形ABCD為正方形,不妨設(shè)MA=1, 則PD=AD=2, 所以VP—ABCD=S正方形ABCD·PD=. 由于DA⊥面MAB,且PD∥MA,所以DA即為點(diǎn)P到平面MAB的距離 三棱錐VP—MAB=, 所以VP—MAB∶VP—ABCD=1∶4.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qǐng)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qǐng)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huì)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chǔ)空間,僅對(duì)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duì)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duì)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qǐng)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duì)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guān)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guān)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hào):ICP2024067431號(hào)-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hào)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wù)平臺(tái),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chǔ)空間,僅對(duì)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duì)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qǐng)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