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曙光學校八年級物理 第二章《第一節(jié) 光的傳播》教學設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云南省保山曙光學校八年級物理 第二章《第一節(jié) 光的傳播》教學設計(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二章 光現(xiàn)象
一、光的傳播 教學設計
一、內(nèi)容及其解析
本節(jié)課要學的內(nèi)容光的傳播指的是光源、光的直線傳播和光的傳播速度,其核心是光的直線傳播。學生對光已經(jīng)有非常感性的認識,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要結合實驗和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對光的直線傳播規(guī)律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由于它是學生學習光學知識的第一課,所以在本學科有重要的的地位,并有基礎性的作用,是本章的基礎內(nèi)容。教學的重點是光的傳播特點,解決重點的關鍵是結合學生對光的感性認識和生活實例來使學生理解光的傳播特點。
二、目標及其解析
1、目標定位: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兩類。
(2)理解光焰直線傳
2、播及其應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c=3×108m/s。
2、目標解析: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兩類;理解光焰直線傳播及其應用;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c=3×108m/s,就是讓學生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三、問題診斷分析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是對光線的表示,產(chǎn)生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光線不是真實存在的。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讓學生知道為了表示光的傳播情況,引入光線來表示光的傳播,其中關鍵是讓學生知道光線不是真實存在的,而是為了研究方便假想的理想模型。
四、教學支持條件分析
在本節(jié)課
3、光的傳播的教學中,準備使用手電筒。因為使用手電筒,有利于學生理解光焰直線傳播。
五、教學過程設計
問題1 同學們知道哪些會發(fā)光的物體?
設計意圖:引出光源的定義。
師生活動:(1)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
(2)光源可分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變式練習 :例1:月亮是不是光源?
問題2 光是如何傳播的呢?
設計意圖:引出光傳播的特點
師生活動:實驗:讓一束紅光穿過一杯濃茶水,學生觀察。
結論:(1)光在同種、均勻的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2)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是──在同種且均勻的介質(zhì)中。
(3)光線:表示光的傳播方向的帶箭頭的直線。────→
問題3:自然界中哪
4、些現(xiàn)象可以說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師生活動:1、例舉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金星凌日等實例逐一說明:影子是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后形成的一個暗區(qū)。
2、實驗:利用蠟燭、紙片等在墻壁上演示小孔成像情況,讓學生觀察得出:利用小孔可成倒立的實像,像的大小與物距和像距有關。
變式練習:下列不能說明光沿直線傳播的例子為:
A、影子的形成 B、日食、月食的形成 C、小孔成像 D、波光粼粼
:問題4: 打雷時閃電和雷聲實際是同時發(fā)生的,我們先聽到雷聲還是先看到閃電?
設計意圖:引出光的傳播速度
師生活動:通過閱讀得出:
(1)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
5、C=3×108m/s。
(2) 光在不同的介質(zhì)中傳播的速度不同,在水中:3/4C,在玻璃中:2/3C
(3)光在1秒內(nèi)傳播的距離相當于繞地球7周半;光從月球傳播到地球只需1.3秒。
變式練習:太陽光到達地球所需時間為8min20s,則太陽離地球多遠?
目標檢測:課本31頁“動手動腦學物理1至4小題”。
六、本課小結
1、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光源可分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3、光線:表示光的傳播方向的帶箭頭的直線。────→
4、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光現(xiàn)象: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
5、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