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專題四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 2 第12講 羅馬法練習 人民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專題四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 2 第12講 羅馬法練習 人民版(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12講 羅馬法
(建議用時:45分鐘)
一、選擇題
1.(2020·泉州三模)《十二銅表法》規(guī)定: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應提供交通工具;如訴訟當事人為富有者,則擔保其按時出庭的保證人,應為具有同等財力的人;如為貧民,則任何人都可充任。這反映了《十二銅表法》( )
A.限制奴隸主貴族的特權 B.適當照顧弱勢群體利益
C.側重維護平民合法權益 D.重視保護公民私有財產
解析:選B。從材料中的“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應提供交通工具”等信息可以看出,《十二銅表法》在維護貴族利益的同時,適當照顧了弱勢群體的利益,故答案為B項。
2.(2020·福州質檢)成書
2、于2世紀的《羅馬史》中,作者經常用“羅馬人破壞合約”“元老院撕毀和約”(因此)“遭到可恥的失敗”等諸如此類的詞語做標題。這反映了作者( )
A.改革貴族政治的需要 B.維護城邦獨立的愿望
C.尊重契約規(guī)則的意識 D.客觀記述歷史的史德
解析:選C。材料中作者反對破壞和約的行為,體現(xiàn)了當時尊重契約的思想,故選C項;材料體現(xiàn)作者尊重契約,不是改革貴族政治,排除A項;羅馬是統(tǒng)一的帝國,并未出現(xiàn)城邦獨立,排除B項;材料中表達了作者對破壞和約的態(tài)度,不是客觀記述歷史,排除D項。
3.(2020·濟寧二模)下面為《民法大全》中所載的古羅馬著名法學家烏爾比安的論述。其意在強調( )
·
3、無論法律的權威性要求,還是于現(xiàn)實的功利性需要,都應當承認和維護裁判官發(fā)布的告示的法律效力
·即便裁判官具有奴隸身份也不能構成法律效力的影響,因為以道德和人的平等權利為準則,可以用釋放奴隸為自由人的變通方式掃除這一障礙
·皇帝也應當遵守法律
A.人的自然權利是平等的 B.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奴隸制度違背法的精神 D.法律具有至高權威性
解析:選D。依據材料《民法大全》中的論述可以看出強調的是法律至上的特點,即法律具有至高權威性,故D項正確。
4.(2020·烏魯木齊診斷)公元前242年,羅馬設置了最高外事裁判官,根據所謂“公平”“正義”原則,有針對性地調整新出現(xiàn)的種種社會
4、關系,從而創(chuàng)立了專門調整羅馬人與外國人之間關系的萬民法。萬民法的誕生( )
A.表明羅馬奴隸制出現(xiàn)危機
B.體現(xiàn)出羅馬從共和國到帝國的轉變
C.說明羅馬共和國平民化的趨勢
D.為羅馬帝國的擴張?zhí)峁┓杀U?
解析:選B?!坝嗅槍π缘卣{整新出現(xiàn)的種種社會關系”說明羅馬法隨著羅馬社會的變化在不斷地與時俱進,羅馬為適應新形勢專門創(chuàng)立了萬民法,所以萬民法的誕生體現(xiàn)了羅馬從共和國到帝國的轉變,故選B項。
5.(2020·黃岡調研)《十二銅表法》第八表規(guī)定:“以文字誹謗他人,或公然歌唱侮辱他人的歌詞的,處死刑”“作偽證的,投于塔爾佩歐巖下摔死”。據此可知,羅馬法( )
A.注重公法而忽視私
5、法
B.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言論自由
C.注重保護貴族的特權
D.混雜著理性與非理性因素
解析:選D。“以文字誹謗他人,或公然歌唱侮辱他人的歌詞的,處死刑”“作偽證的,投于塔爾佩歐巖下摔死”在今天看來既有合理性,也有野蠻性,故選D項。
6.(2020·重慶九校聯(lián)盟聯(lián)考)公元前509年,古羅馬制定的《瓦勒里法》規(guī)定公民有權就執(zhí)政官判處死刑的決定向民眾會議申訴,而“任何執(zhí)政官不得處死或鞭笞已經提出申訴的羅馬市民”。這一規(guī)定旨在( )
A.保障司法審判的公正 B.培養(yǎng)官員的社會責任感
C.維護帝國的統(tǒng)治秩序 D.限制貴族對法律的壟斷
解析:選A。A項表述與題目中“任何執(zhí)政官不得
6、處死或鞭笞已經提出申訴的羅馬市民”相符,故選A項;題目中并未牽涉官員的社會責任感,排除B項;題目中并未牽涉帝國秩序與羅馬法的關系,排除C項;題目中并未牽涉貴族對法律的壟斷問題,排除D項。
7.(2020·茂名綜合測試)西塞羅給共和國下了一個經典的定義“國家是人民的事務,但人民不是某種隨意的集合體,而是許多人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形成的集合體”。據此可知( )
A.西塞羅認為政府的權力基礎在于人的意志
B.西塞羅認為統(tǒng)治國家的最高權威是法律
C.西塞羅認為統(tǒng)治國家的權利在人民手中
D.西塞羅主張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政體
解析:選C。據材料“國家是人民的事務……是許多人基于法的一
7、致和利益的共同而形成的集合體”可知,西塞羅認為統(tǒng)治國家的權利在人民手中,故選C項。
8.(2020·濟南測試)依羅馬市民法規(guī)定,移轉所有權僅有當事人的合意和物件的交付,不能發(fā)生法律效力。相反,如果所有程序和儀式已正確進行完畢,則轉讓是否反映了當事人的真實意思,法律并不重視。據此可知,羅馬法( )
A.具有明顯的形式主義特征
B.注重保護市民的私有財產
C.是平民與貴族斗爭的產物
D.不重視當事人的真實意思
解析:選A。通過題干中“如果所有程序和儀式已正確進行完畢,則轉讓是否反映了當事人的真實意思,法律并不重視”可知,羅馬法具有明顯的形式主義特征,故選A項。
9.(2020·安徽
8、省六校聯(lián)合檢測)古羅馬法學家西塞羅在《論法律》中說,通過法律,我們能與諸神共同聯(lián)結于一個城市之中,宇宙乃是人與諸神的共同家園。因此,這一“由愛統(tǒng)治的社會”超越了“城市的圍墻”,而具有了世界性。這體現(xiàn)了羅馬法強調( )
A.維護人類共同體 B.宗教是最高權威
C.節(jié)制是公民義務 D.法律具有強制性
解析:選A。材料信息體現(xiàn)了西塞羅以法律維護人類發(fā)展的愿望,體現(xiàn)了羅馬法強調維護人類共同體,故選A項。
10.(2020·廈門測試)在訴訟中評價當事人品行的做法是羅馬法源遠流長的傳統(tǒng)。當案件審理缺乏證據時,審判員將首先評價當事人的品行,辨別當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并以此作為判決的標
9、準之一。這表明在羅馬法的實施中( )
A.人文理性精神嚴重缺失 B.希臘法成為參照標本
C.判決由當事人品行決定 D.致力于審判的合理性
解析:選D。據材料信息可知羅馬法致力于審判的合理性,故選D項;注意材料只有當案件審理缺乏證據時,當事人的品行才能作為判決的標準之一,這里面含有人文理性精神,排除A項;材料沒涉及希臘法,排除B項;只有當案件審理缺乏證據時,當事人的品行才能作為判決的標準之一,排除C項。
11.(2020·百校聯(lián)盟TOP20聯(lián)考)有學者認為,羅馬萬民法雖然不是調整國家間關系的法律,但那些用來規(guī)定私人間貿易關系的常識也可能被恰當地用來調整國家間關系,在財產轉讓領域
10、內這種情況尤為多見。該學者旨在說明,羅馬萬民法( )
A.孕育了當今國際法的諸多原則
B.避免了形式主義法律的弊端
C.調節(jié)了社會關系上的復雜矛盾
D.實現(xiàn)了人人平等和公正至上
解析:選A。據材料“規(guī)定私人間貿易關系的常識也可能被恰當地用來調整國家間關系,在財產轉讓領域內這種情況尤為多見”可知,羅馬萬民法適用范圍廣,對后世影響很大,故選A項。
12.(2020·石家莊教學質量檢測)在古代羅馬法中,人是分三六九等的。不同等級的人擁有不同的公權和私權,其評判根據是法律人格。而要成為具有完整法律人格的人,需要具備自由、市民和家族三種身份。這表明羅馬法( )
A.有利于維護奴隸主階級
11、的利益
B.界定了公法和私法的范圍
C.明確了身份和權利繼承的關系
D.是平民與貴族斗爭的結果
解析:選A。材料“要成為具有完整法律人格的人,需要具備自由、市民和家族三種身份”,說明羅馬法是根據身份來分配資源的,通過人格制度來合理厘清國家與家庭之間的關系、市民與外邦人的界限、平民與奴隸的河界,來構建和維持社會政治經濟秩序,故選A項。
二、非選擇題
13.(2020·華附、廣雅、省實、深中四校聯(lián)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漢文帝廢除了刻面、割鼻、斬左右趾等刑罰,景帝時規(guī)定八十歲以上、八歲以下和孕婦等人處被審訊關押的,都不得加械具。平帝時規(guī)定,對“從坐”婦女免于拘捕和監(jiān)禁,
12、男子八十以上、七歲以下除非重罪,均可免刑或減刑。刑法中增加了一些新罪名,如“阿黨”(諸侯有罪,傅相不舉奏)與“附益”(中央朝臣外附諸侯),均為重罪。武帝時還制訂了《時金律》《左官律》,來制裁諸侯在祭祀宗廟時貢金不合標準、舍棄朝廷而奉事諸侯等行為。在司法判決中,盛行以《春秋》的精神作為解釋法律和作出判斷的基本原則。許多經學大師紛紛以經解律,東漢時許慎、馬融、鄭玄等人各立門戶,歧見增多,以至于朝廷出面規(guī)定了鄭玄注經解律的正統(tǒng)地位。
——摘編自張晉藩《中國法制通史》
材料二 公民法主要適用于羅馬公民,內容上側重于國家事務和法律程序方面。從共和國后期到帝國前期,羅馬由一個城邦國家變成了地跨三洲的大
13、帝國,新的地區(qū)不斷被并入它的貿易和交通體系中。羅馬法也由公民法發(fā)展到萬民法,萬民法適用于羅馬公民與外邦人以及外邦人與外邦人之間關系,基本內容主要是關于所有權和債權方面的規(guī)范,注重調節(jié)貿易及財產等經濟和民事糾紛。……羅馬法雖然允許使用酷刑,但只是作為審判過程中的補充性和最后的措施,實施的前提包括:只針對死刑犯罪;沒有其他手段發(fā)現(xiàn)真實;對犯罪的指控充分和適當。20歲以下與60歲以上者、孕婦和育兒母親免予酷刑。
——摘編自于貴信《古代羅馬史》
(1)根據上述材料,概括中國漢代和古羅馬各自的法制特點。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兩國法制特點產生的社會背景及其一致的進步之處。
解析:(1
14、)第一小問漢代特點,根據材料一,從懲罰力度、與中央集權的關系、儒家經典與儒家學者的影響等方面概括。第二小問古羅馬特點,根據材料二,從適用范圍和內容方面的變化、對酷刑的態(tài)度等方面概括。(2)第一小問漢代背景,結合所學知識,從政治、經濟、思想的角度進行作答即可。第二小問古羅馬背景,結合所學知識,從古羅馬版圖的不斷擴張所引發(fā)的政治、經濟變化的角度進行作答即可。第三小問進步之處,結合上述材料,從時代性、人道性兩個角度進行作答即可。
答案:(1)特點:漢代——寬法緩刑(或“逐漸廢除某些酷刑”“逐漸廢除某些肉刑”);體現(xiàn)了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儒家經典開始影響法律實施;儒家學者深入影響法律條文的解釋(如答
15、“儒家思想的影響日益加深”之類亦可)。古羅馬——適用范圍和內容因時而變(或“羅馬法逐漸發(fā)展完善”);對酷刑的限制嚴格(或“酷刑只是審判過程中的補充性和最后的措施”)。
(2)背景:漢代——鑒于秦亡的教訓,緩和社會矛盾,奉行黃老之學,無為而治;漢初諸侯勢力發(fā)展,威脅中央集權;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了儒家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古羅馬——伴隨著擴張,羅馬統(tǒng)治區(qū)域擴大,需要處理更為復雜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矛盾;國內外貿易的發(fā)展。
進步之處:適應現(xiàn)實的需要不斷進行調整;減少或限制酷刑,對老幼及婦女給予一定照顧,體現(xiàn)出人道的一面。
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帝國時代
秦漢帝國(
16、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秦漢實行郡縣制;
秦朝統(tǒng)一文字;
秦朝修長城防御匈奴,秦漢長期同匈奴作戰(zhàn);
秦朝修建以咸陽為中心通往全國各地的馳道;
秦漢法律細密,涉及社會生活各個方面;
秦漢時期絲綢、造紙、漆器以及冶鐵技術領先世界;
漢朝出現(xiàn)《氾勝之書》;
漢朝開通海上和陸上絲綢之路;
秦朝“焚書坑儒”,漢朝確立儒家思想為正統(tǒng)思想。
羅馬帝國(公元前27~公元476年)
在新征服地區(qū)設立行省,權力向君主和將軍集中;
在不列顛修長城抵御外族入侵,羅馬長期抵抗外族侵略;
修建以羅馬城為中心通往帝國各地的硬面公路;
法律由公民法向萬民法轉變,體系日趨完備;
玻璃工藝、銀
17、器、鑄幣和采礦技術先進;
科魯美拉寫就名著《論農務》;
海外貿易發(fā)達;
確定基督教為國教。
——摘編自胡孝文等《秦漢與羅馬:帝國時代的倒影》
從上表中提取秦漢與羅馬帝國的相關歷史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對“第一帝國時代”的特征進行探討。(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一
提取信息:古代帝國依靠周密的制度維持統(tǒng)治。
探討:東西方帝國為了維護帝國的統(tǒng)一與安全,均在制度方面進行了周密的設計,如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秦漢時期的郡縣制和羅馬帝國的行省制度,都保證了中央對地方的有效管轄;在法律制度方面,秦漢時期嚴密的法律制度和羅馬帝國完備的法律體系,都能有效協(xié)調帝國內部矛盾,穩(wěn)定統(tǒng)治秩序。故周密完善的制度設計是維系東西方帝國統(tǒng)治的重要條件之一。
示例二
提取信息:古代帝國都重視公共工程的興修。
探討:秦漢帝國和羅馬帝國為了有效控制擴大了的疆域,都重視公共工程的興修。二者都修筑了通往帝國四面八方的道路,方便了帝國的信息與軍隊等及時到達帝國邊界;除此之外,二者都修筑長城等防御工事,以防御外族的侵擾,維護帝國的統(tǒng)一。重大公共工程的興修既反映了第一帝國時代東西方帝國的實力,又維護了帝國的統(tǒng)治。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