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 9 三峽練習(xí)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 9 三峽練習(xí) 新人教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 9 三峽練習(xí) 新人教版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①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7.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雖乘奔御風(fēng)__
(2)清榮峻茂__
2、
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自三峽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B.其間千二百里 飛漱其間
C.春冬之時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D.不以疾也 靜以修身
9.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3、
10.下列對文章理解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文章先寫山,后寫水,重點寫水,而水以夏季為盛,故先寫“夏水”。
B.第①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寫與側(cè)面描寫突出山的高峻,第②段則只用正面描寫突出江流的洶涌。
C.“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與李白的“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有異曲同工之
4、妙。
D.結(jié)尾引用漁歌,既突出三峽山高嶺長的地形特點,又渲染了三峽秋天凄寒的環(huán)境特點。
11.你認為是酈道元讓三峽聞名于世,還是三峽得天獨厚的自然風(fēng)光吸引了中外游客?請說說理由。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河水龍門(節(jié)選)
酈道元
此石經(jīng)始①禹②鑿,河中漱廣。夾岸崇深③,傾崖返捍④,巨石臨危,若墜復(fù)倚⑤。古之人有言:“水非石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沖,素氣⑥云浮,往來遙觀者,常若霧露沾人,窺深悸魄⑦。其水尚奔浪萬尋⑧,懸流千丈,渾洪赑怒⑨,鼓若山騰⑩,浚波?頹迭,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龍門,流浮竹,非駟馬之追也。
【注】①經(jīng)始:開始。②禹:治水的大禹。③崇深
5、:高深。④返:回沖。捍:搖動。⑤倚:依靠。⑥素氣:白氣。⑦窺:看。深:深處。悸:驚動。魄:心魂。⑧尋:古代八尺為一尋。⑨渾洪:水勢浩大。赑(bì)怒:發(fā)怒。鼓:鼓蕩。若山騰:像山一樣騰起。?浚波:大的波浪。?慎子:慎到,戰(zhàn)國時人,著有《慎子》,說:“河下龍門,其流,駛?cè)缰窦?,駟馬追之不及?!?
1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河中漱廣 飛漱其間
B.素氣云浮 可以調(diào)素琴
C.往來遙觀者 作青云白鶴觀
D.其水尚奔浪萬尋 雖乘奔御風(fēng)
1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之”與例句中的“之”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非駟馬之追
6、也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沿河求之
C.蓮,花之君子者也
D.無案牘之勞形
14.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1)往來遙觀者,常若霧露沾人,窺深悸魄。
(2)方知慎子下龍門,流浮竹,非駟馬之追也。
7、
15.文中所引的“水非石鑿,而能入石”的意思是什么?作者引用這句話是為了說明什么?
8、
16.文末引用慎子下龍門的記載有什么作用?
(二)[16黃岡中考改編]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三峽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
9、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乙】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鄉(xiāng),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攜酒至乙翁第①,二人對酌,不亦樂乎!乙翁曰:“向吾遠游冀﹑雍②,然未嘗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勝。”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③者愚公年且九十
10、而移山今吾輩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錢塘,絕長江,而至泰陰。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無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①第:房屋,宅子,家。 ②冀、雍:古代兩個州名,在今約山西、陜西、甘肅一帶。 ③曩:以往,過去。
17.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略無闕處__ __
(2)屬引凄異__ __
(3)二人對酌__ __
(4)越錢塘,絕長江__ __
1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或王命急宣 或以錢幣乞之
B.故漁者歌曰
11、 溫故而知新
C.而至泰陰 已至半山矣
D.乙翁欲扶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9.用“/”給【乙】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曩 者 愚 公 年 且 九 十 而 移 山 / 今 吾 輩 方 逾 六 旬 / 何 老 之 有!
20.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1)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12、
(2)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21.(1)【甲】文先寫山,后寫水。寫山,突出__ 的特點;寫水,則描繪不同
13、季節(jié)的不同景象。
(2)【乙】文的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
古代表示特定時間的詞語
(1)曙、質(zhì)明:天剛亮?xí)r、黎明。
(2)朝、旦、曉、夙:早晨。
(3)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4)旦日、翌日:明天、第二天。
(5)旬
14、:十天;兼旬:二十天。
(6)期月:一整月或一整年;期年、歲:一年;載:年。
(7)明日:第二天;明年:第二年。
22.從傳統(tǒng)文化的角度來看,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古代,“期”有表示“滿”的意思,所以“期年”即“滿一年”。
B.“自非亭午夜分”中的“亭午”意思是“接近正午”,“夜分意思是“半夜”。
C.“旦”是古代特定的表時間的詞,意思是“早晨”,如“晴
霜旦”中的“旦”。
D.“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中的“朝”“暮”也是古代特定的表示時間的詞,分別表示“早晨”和“晚上”。
15、
參考答案
7.【答案】(1)飛奔的馬
(2)茂盛。
8.【答案】B
【解析】B項,間:方位詞,中間;A項,自:介詞,在/連詞,如果;C項,之:結(jié)構(gòu)助詞,的/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義;D項,以:指示代詞,此、這/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的目的。
【答案】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
【答案】在春、冬兩個季節(jié),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碧綠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
10.【答案】 B
【解析】B項,第②段也是正面描寫與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
【答案】(示例一)我認為是酈道元讓三峽聞名于世。酈道元的《三峽》文筆絢爛,語言清麗,描寫了三峽優(yōu)美的自然
16、風(fēng)光,很多游客都是通過文章才了解并關(guān)注三峽,慕名而去,盡興而歸。所以,我認為是酈道元讓三峽聞名。(示例二)我認為是三峽得天獨厚的自然風(fēng)光吸引了中外游客。因為三峽風(fēng)景優(yōu)美,四季景色各異。到過的游客無不驚嘆于三峽自身的神奇秀美。美景不用大肆宣傳,喜歡游玩的人會想方設(shè)法尋找美景觀賞。所以我認為三峽的聞名是靠自身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12.【答案】A
【解析】A項,漱:沖蕩;B項,素:白色/不加裝飾的;C項,觀:觀賞/景觀;D項,奔,迸濺/飛奔的馬。
13.【答案】 D
【解析】D項與例句,之: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A項,之:襯音助詞,湊足音節(jié),無實義;B項,之:代詞,它;C項,
17、之:結(jié)構(gòu)助詞,的。
14.(1)【答案】來來往往遙遠觀看的人,常常會覺得好像是被霧露沾濕似的,往云霧的深處望去真有一種撼人心魄的感覺。
(2)【答案】我這才知道慎子乘竹筏下龍門的時候,四匹馬拉的車也絕對追不上。
15.【答案】這句話的意思是:水不是用來在石頭上打孔的鑿子,卻能穿過巖石。引用這句話,說明黃河無堅不摧的偉力,以及勇往直前、百折不回的韌勁。
16.【答案】形象生動地說明了黃河流經(jīng)龍門時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17.【答案】
(1)同“缺”,中斷。
(2)延長。
(3)飲酒。
(4)橫渡。
18.【答案】C
【解析】C項,至:到達;A項,或:有時/有的人;B項,故:所以/學(xué)過的知識;D項,之:代詞,代甲翁/去,往。
19.【答案】曩 者 愚 公 年 且 九 十 而 移 山 / 今 吾 輩 方 逾 六 旬 / 何 老 之 有!
20. (1)【答案】水清樹榮,山高草盛,趣味很多。
(2)【答案】從太陽出山(早晨)開始登山,到傍晚時,(他們)已經(jīng)到達半山腰了。
21.(1)【答案】連綿不斷(山多)、隱天蔽日(山高)
(2)【答案】只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和頑強的意志,就勝客觀的困難。
21【答案】B
【解析】B項,“自非亭午夜分”中的“亭午”意思是“正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