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季版)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3單元 第12課 讀《賣油翁》后有感素材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0年秋季版)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3單元 第12課 讀《賣油翁》后有感素材 新人教版(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讀《賣油翁》后有感
——勤學苦練 熟能生巧
人們看到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藝,總以為他們有什么秘訣。殊不知任何高超技藝,都是勤學苦練的結果,也就是俗話所說的“熟能生巧”。讀了宋代著名文學家歐陽修的《賣油翁》一文后,我對這一點體會得更深了。
文中寫了兩個人物,一個是擅長射箭,聞名當時的陳堯咨,一個是擅長酌油,能使油自銅錢孔中注入葫蘆而銅錢不濕的 賣油翁。盡管兩人各有所長,然而不能否認,不管是陳堯咨高超的射箭本領,還是賣油翁卓越的酌油技術,都是他們努力實踐,勤學苦練的結果。他們必然經歷“生疏——熟練——精通”這樣一個過程。文中的賣油翁所說的不就是這一點嗎?
“熟能生巧”這句話,從一定程度上揭示
2、了是無法長的必然規(guī)律。從熟練到精通,這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量變的結果,引起事物發(fā)生了本質上的變化。不難想象,如果陳堯咨沒有經過風吹,日曬,雨淋,長期刻苦練習的過程,賣油翁沒有無數次的酌油實踐,是不能具有這樣的技術和本領的。所以刻苦練習,反復實踐,乃是達到“巧“的必不可少的一步。沒有這樣一個基礎,就不可能提高,更不可能有飛躍。
當然,我們所說的實踐,不是盲目的,機械的實踐,而必須積極開動腦筋,潛心思考,注意抓住事物的本質和關鍵。只有這樣,才能在大量實踐的基礎上有新的收獲和提高。相反,如果僅僅是盲目地,為了熟練而熟練,結果必然事與愿違,甚至一無所得。因此積極開動思想機器,善于摸索,善于總結
3、,也是進一步提高所不可缺少的條件。
由此可見,熟和巧這兩者是有機地結合起來的:“熟”是“巧”的基礎,“巧”是“熟”的結果。我們只有認識了這一點,并在實際工作中努力去做,才可能有所提高,如果違背了認識的規(guī)律,就不能把事情做好。
由此聯想到學習文化知識,我們無論是學習語文,外文,還是數理化,都必須在搞清楚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同時,進行大量的反復練習,多讀,多寫,多算,牢固掌握并熟練運用所學的知識。此外,還要不斷開動腦筋,善于思考,把“練”和“想”結合起來。這樣就能加深對概念,原理的理解,也可以說又“精”了一點。學習的過程,就是這樣不斷練習,不斷思考,不斷深化,不斷提高的過程,想要投機取巧實行不通的。
熟能生巧,是人們通過長期的實踐總結出的寶貴經驗。《賣油翁》這篇文章中的陳堯咨雖然有豐富的射箭經驗,卻不懂得這一點,而一個普通的賣油老漢卻領會,理解得這么透徹,原因大概就在于前者為“自矜”所蔽,而后者則沒有這個包袱,所以善于總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