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級地理上冊 第三章 第二節(jié) 海陸變遷 板塊運動教學案 (無答案)(新版)商務星球版
《2019-2020年七年級地理上冊 第三章 第二節(jié) 海陸變遷 板塊運動教學案 (無答案)(新版)商務星球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七年級地理上冊 第三章 第二節(jié) 海陸變遷 板塊運動教學案 (無答案)(新版)商務星球版(1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19-2020年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三章第二節(jié)海陸變遷板塊運動教學 案(無答案)(新版)商務星球版 【課型】新授課 【課標要求】舉例說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陸地處在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 【課標解讀】通過海陸變遷的實例了解海陸變遷的原因,認識地球上的海陸仍然在不斷變化之中。 【教材分析】本節(jié)課內容主要講述“滄海桑田”的變化,以及形成這種變化的原因。這節(jié)課的知識對于七年級的學生來說比較抽象,難以理解,尤其是“大陸漂移說”的基本觀點。 【重點】海陸變遷及原因,大陸漂移說的基本觀點及依據(jù)。 【學情分析】 本節(jié)課所講的地理現(xiàn)象和規(guī)律都是較大尺度和跨越時空的,學生缺乏足夠的生活體驗和知識底蘊。
2、所以教學中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來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以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和主動性。 【教學目標】 1. 舉例說明地球表面的海陸變遷,并了解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 2. 知道大陸漂移說,形成科學的地理態(tài)度。 【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法、合作探究法、演示觀察法、案例分析法。 【教學模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問題探究---當堂達標【教學媒體】多媒體課件、地圖冊。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學生積極思考并回答:太平洋。 設疑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西游記》中“東海龍王”中的“東?!笔悄膫€大洋的邊緣?設置懸念:大家有沒有想
3、過遼闊的東海有一天會變成陸地呢?大家請看屏幕。 出示東海的古河道和古村莊遺 激情導入 跡、喜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 學生認真看圖,積極思考。 運用“滄海桑田”的具體例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喜馬際山中、沁r酶洋生物的化石 學生回答:可能或不可能。 囲2.2-1 接著提問:大海變成桑田有沒有可能?這幾個圖片說明了什么問題? 通過上面的例子說明,滄海桑田是的的確確存在的,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第二節(jié)海陸的變化。板書課題。 過渡 板書課題出示目
4、標 出示自學指導 自主學習 小結 出示學習目標: 1.舉例說明地球表面的海陸變遷,并了解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 1.知道大陸漂移說,形成科學的地理態(tài)度。 多媒體出示自學指導: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本P49的內容,獨立完成下列要求,3分鐘后提問,比一比誰的自學能力強。 1.你能解釋下列現(xiàn)象嗎?你會得到什么啟示? ① 喜馬拉雅山發(fā)現(xiàn)生物化石。 ② 東海海底發(fā)現(xiàn)古河道和古村莊。 ③ 東非大裂谷不斷擴張將形成海洋。 2造成海陸變遷的原因是什么? 教師巡視學生的自學情況,給予必要的指導,及時了解學情。 檢查自學結果:教師提問:你還知道哪些海陸變遷的例子? 教師點撥:喜馬拉雅山
5、由海洋變成陸地是由地殼運動引起的,東海幾經(jīng)滄海桑田海平面的升降。 得出結論: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是:地殼的運動和海平面的升降。 —提問:除了這兩個原因外,還有沒有其他原因呢? 出示投影:荷蘭圍海大壩。 大聲齊讀教學目標,邊讀邊理解,明確本課的學習要求和學習重點及應該達到的目標。 認真閱讀,明確要求,積極思考。 認真研讀課本的圖文資料,結合這兩幅圖,獨立完成。 學生展示自學成果,得出答案:喜馬拉雅山曾經(jīng)是海洋;東海海底曾經(jīng)是陸地。 地殼運動和海平面的升降。 討論舉例。 學生加深理解。 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使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能順利地完成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
6、 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自學習慣。 通過具體事例增強對海陸變遷的理解。 積極思考 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 讀圖研討 讀圖思考 運用美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 積極回答:圍海造田人類活動。 荷蘭是著名的低地國家,全國有四分之一的國土面積低于海平面,而且過去的一百年里荷蘭,荷蘭
7、的陸地國土一直在擴大,這是為什么? 也就是說人類活動也可以引起小范圍的海陸變遷。 學生辯證思考。 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地理觀和辯證思維能力。 點撥 誰能還能再舉出人類活動引起海陸變化的例子來? 誰還能再舉出一些海陸變遷的實例來? 教師講解,地質工作者研究發(fā)現(xiàn):臺灣海峽經(jīng)歷了多次海陸變遷。2億年前為海洋,在距今約4000萬年左右第一次升為陸地。以后海峽地區(qū)的地殼時升時降。這兩種力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千姿百態(tài)的地表形態(tài)。 積極思考回答。 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 溫馨提示:人類活動造成的這種變化只是局部的,小范圍的,而且這種活動還必須自然規(guī)律,否則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懲罰。
8、 如果細心觀察,我們周圍就可能發(fā)現(xiàn)很多這兩種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態(tài),20世紀的時候有個叫魏格納的德國人,他非常善于觀察。出示:魏格納的頭像 過渡 教師:大家有誰知道魏格納的故事,來給大家講一下。 學生試著講述魏格納的故事。 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 大家請看大屏幕: 學生交談聽故事的感想。 對學生講的故事給與評價。教師:當魏格納有了偶然的發(fā)現(xiàn)以后,就進行了多方面的考證。 教師啟發(fā)誘導:觀察兩幅圖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這兩幅圖中的海牛和鴕鳥分布有什么特點?這兩幅圖說明了什么問題? 合作探究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合作能力。 教師:這兩幅圖反應了海牛和鴕鳥在非洲和南
9、美洲的分布。鴕鳥不會飛,海牛生活在熱帶淺海,按理它們沒有遠涉大洋的能力,為什么會有這種情況呢? 魏格納有了這個發(fā)現(xiàn)的兩年后就提出了震驚世界的大陸漂移說。板書:大陸漂移說。 出示圖片: 合作探究:討論、思考、回答。 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合作交流 課堂小結 2億年前1億3500萬年前 教師:讀圖觀察,誰能根據(jù)這幾幅圖說一下大陸漂移說的主要內容? 教師對學生的敘述給予評價。教師誘導:大家在觀察這幾幅圖的過程中,在兩億年前有沒有大西洋?它又會怎樣變化? 教師進行
10、課堂小結:本節(jié)課我們通過海陸變遷的具體事例,明確了海陸變遷的原因就是地殼的運動和海平面的升降。魏格納的大陸漂移說給予了有力的說明。 學生合作交流 學生踴躍講述。 同位互相說一說大陸漂移說。 在很久以前,這兩個地方可能是連在一起的。 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觀察能力和合作學習的習慣。 知識建構】 海陸變遷的實例 海陸變遷 主要原因:地殼運動、海平面升降 海陸變遷 海陸變遷的原因 I人類活動:荷蘭圍海造田等 觀點:大陸不是固定不變的,而
11、是在慢慢漂移的 大陸漂移說 A.地區(qū)上只有茫茫大海和農田 C.大海也是農田 3.(目標1)下列滄海桑田的變化 A.喜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 C.荷蘭的圍海造田 4.(目標2)以下哪一幅圖表示的是現(xiàn)代大陸的分布狀況() A.① B.②C.③D.④ 證據(jù):大西洋兩岸古生物,古老地層相似 【當堂達標】 1. (目標1)喜馬拉雅山中有海洋生物化石,說明() A. 喜馬拉雅山原來是海洋島嶼上的山脈B.喜馬拉雅山所在地區(qū)原來是一片汪洋 C.海洋生物原來生活在山上D.有人將海洋生物帶到了山上 2. (目標1)“滄海桑田”
12、說明的地理知識是() B. 大??梢员蝗祟惛脑斐闪继? D.茫茫大海在地殼運動過程中也可能成為陸地由人類活動引起的是() B. 海底的古河流三角洲 D.紅海的不斷擴大 5. (目標2)下列事實中,可以作為大陸漂移說證據(jù)的是() A. 陸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B.世界陸地輪廓都比較破碎 C. 大西洋兩岸古老地層的相似性D.我國東部海域發(fā)現(xiàn)古河流的遺跡 6. (目標2)地球科學研究表明,大陸漂移的原因是() A.陸地上大量的水土流失B.板塊的運動 C. 火山和地震D.全球氣候的變化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最大優(yōu)點在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學生的自學為主,讓學生讀圖,合作探究
13、,交流展示,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于學生不易理解的內容,教師給予適時點撥講解。在教學過程中以課標為依據(jù),緊扣目標,突出重點。增強了學生的理解,加深了學生的記憶。存在的不足之處是,學生交流的不夠熱烈。在今后的教學中,將進一步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努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019-2020年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三章第二節(jié)海陸變遷(第1課時)學案(無答 案)(新版)商務星球版 第一標:設置目標 1.明確海陸的變遷的原因。2.了解大陸漂移和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 3.通過對兩大學說的理解,樹立海陸不斷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科學觀點。樹立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第二標:我的任務任務一:海陸變遷(滄
14、海桑田)(閱讀課本p49的圖) 1?“滄海桑田”原意是指變遷,現(xiàn)代科學研究表明,的變動和海平面的,是造成海陸變 遷的主要原因。此外,人類的活動,例如等,也會引的變化。世界上著名的低地國 家,有一半以上的土地就是人造陸地。 2. 由此可見,“滄海桑田”的變化有自然原因引起的,也有人工改造而形成的。請分別舉出一個例子加以說明: ① 自然原因形成: ② 人工改造形成: 3. (閱讀課本P49頁)認識海陸的變遷 (1)、我國的喜馬拉雅山地區(qū)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證明這里曾經(jīng)是,后來因為地殼隆起 并抬升成為,造成這種海陸變遷的原因。 (2)、我國東部海域的海底,人們發(fā)現(xiàn)了古河流的
15、遺跡原因。 (3)、歐洲荷蘭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國,全國四分之一的陸地低于海平面的原因是。 任務二:大陸漂移(閱讀課本P50—51)。 1. 提出大陸漂移學說的國的科學家。 2. 只是發(fā)現(xiàn)非洲大陸和南美洲大陸輪廓吻合能不能直接說明它們原先是連在一起的?為什么? 3. “大陸漂移假說”主要觀點有哪些? 4. 從魏格納的大陸漂移假說來推斷,大西洋將,太平洋將。 5. 大陸漂移的證據(jù)有哪些? 6. 據(jù)科學家考證,在白雪皚皚的南極洲地下埋藏著大量的煤礦,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任務三:合作探究 大膽猜測一下:幾千萬年以后我們有沒有可能步行或騎自行車去美國? 第一標:反饋目標 分值:12
16、分學成情況:家長簽字: 1.能說明地表形態(tài)發(fā)生變化的成語是() A、翻天覆地B、日新月異C、歷久彌新D、滄海桑田 2.關于“大陸漂移學說”的敘述錯誤的是() A、德國科學家魏格納1912年提出的 B、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塊“泛大陸”和包圍它的“泛大洋” C、現(xiàn)在仍無法證明大陸的“漂移”狀況 D、大西洋兩岸的輪廓可嵌合在一起 3、下列由于填海造陸引起的海陸變化的是() A、臺灣海峽的形成B、荷蘭圍海大壩的形成 C、青藏高原的形成D、埃及蘇伊運河的形成 4.根據(jù)大陸漂移學說,目前哪個大洋還在不斷地擴張之中()。 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 5.根據(jù)板塊構造理論,未來地中海面積應該是()。 A、擴大B、縮小C、不變D、有時擴大,有時縮小 6.臺灣海峽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遺跡,原因是()。 A、海底森林死亡B、地殼下陷,海水淹沒 C、砍伐的森林丟到海里 D、地上樹木被水沖到海中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