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能占據空間嗎》課后的教學反思》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空氣能占據空間嗎》課后的教學反思(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空氣能占據空間嗎》課后的教學反思
《空氣能占據空間嗎》課后的教學反思1
《空氣占據空間嗎》是新版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水和空氣》的第六課。本課希望通過系列活動,讓學生認同空氣和其他物質一樣,能夠占據空間。然后和水作比較,通過實驗發(fā)現用同樣大的力量壓縮空氣和水,空氣可以被壓縮和擴張,而水占據空間的多少不會發(fā)生變化。在教學時,我以學生為主體,留給學生大量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情境中,發(fā)現問題,激發(fā)興趣;讓學生在充分探究中,大膽探索,得出結論;讓學生在平等對話中,深入探究,張揚個性;讓學生運用實驗中得出的結論,延伸探究,解決實際問題。
一、創(chuàng)設情境,點燃學生探究的火把
2、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后者僅僅是方法和實驗過程,而提出問題則要找到問題的關鍵、要害?!币虼嗽诒竟?jié)課的教學中,我以邊講邊演示的方式給同學們曾現了《烏鴉喝水》的故事,進而提出問題:“瓶子里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呢?水面為什么會上升?”激發(fā)了學生思考的熱情,讓學生輕而易舉地理解了什么叫占據空間,是石子占據了水的空間,所以水面上升了。緊接著我又出示了另外一個瓶子,讓學生去積極思考,能不能也把這個瓶子里的水擠出來,用什么方法。一系列情境的設置,學生的興致越來越高,而讓學生上來試一試,則把學生的熱情推向高潮,進而引導學生提出了今天我們所要研究的問題:“空氣占據空間嗎?”
3、 二、充分探究,給足學生動手的機會
《課標》指出:“科學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了解科學發(fā)展的歷史。”在本課的教學中我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實驗器材,并且能保證兩個同學一個小組,進行充分探究,讓每個學生都有動手的機會,去感受實驗的過程,從而得出科學的結論。當學生充滿好奇地將一團紙塞入杯底,倒扣入水中,那種期待,那種新鮮感,那份激動的心情,寫滿在學生的臉上,“我們的紙沒濕!”學生實驗后的驚訝與興奮,和“我們的紙怎么濕了?”一臉的疑惑與不甘,那都是學生能夠
4、親手實驗,能夠充分探究后的寶貴發(fā)現。
從這一實驗又緊扣著進入下一實驗,去探究“空氣占據空間的變化”,學生的探究由老師扶著走,進而到放手讓學生自己嘗試,學生發(fā)現了,空氣可以被壓縮和擴張,而水卻不能,學生充分體驗到了實驗的樂趣,也鍛煉了他們動手的能力。
如果這里只是教師直接講,而并沒有讓他們親身實踐,學生是根本體會不到那種變化,更不會從中獲得情感體驗。充分地探究,讓學生獲得的豈止是科學知識……
《空氣能占據空間嗎》課后的教學反思2
《空氣占據空間嗎》這節(jié)課教材對于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既陌生又難于理解。因為空氣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氣體,這比固體、液體占據空間來的更抽象。要解決
5、這個問題必須讓學生通過具體形象的事物,自己去探究,親自動手實驗,去體會、去探索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再集體討論、交流、開展探究活動,最后得出結論“空氣占據空間”,從而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驗、質疑、探究、自主學習精神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整堂課中有兩個重要的結論:空氣是會占據空間的。空氣占據空間的大小是會變化的。
為了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這些觀點,讓學生通過自己親手實驗來驗證。在實驗前先給先給學生簡單的講解了空間的定義,前一個實驗是在老師的演示實驗“杯中的紙會濕嗎?”得出結論,空氣占據空間,緊接著比較空氣和水都占據空間那么它們有什么不同了?學生操作比較分別裝有40ml空氣和水的注射器發(fā)現
6、它們之間的不同,得出結論空氣占據空間的大小是可以變化的。然后拓展知識,在我們的生產和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烏鴉喝水”的故事引入要學生通過今天所學習的知識幫助烏鴉喝到水。這部分內容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通過所學的`科學知識幫助到其他人,讓學生學會如何靈活的運用知識體驗到成功的滋味。學會將所學的知識與自己的生活緊密的聯系起來,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從而使學生更好的認識到知識的價值,增強了學習的欲望,在某種程度上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后同教研組老師對我的這節(jié)課進行了評課,總的來說這節(jié)課課堂結構是比較完整,過程清楚,板書設計有心,各個環(huán)節(jié)緊扣,問題設計好,學生積極活躍。不過也有許多
7、要改進的地方,語言平淡,激情不夠,節(jié)奏太快應該注意細節(jié)。在學生操作實驗中,應該講明實驗要求,課堂組織方面有待加強,問題提出以后要給學生充分的思考和回答時間,對學生的表揚應多樣,評價要有價值。最后領導對我的工作做了肯定,讓作為新老師的我開始對以后的教學充滿信心。
通過不斷努力,不斷學習,不斷進行教學反思,我想我的課堂永遠會充滿活力。
《空氣能占據空間嗎》課后的教學反思3
由于空氣與我們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只是平時我們沒有注意觀察它。所以,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沒有拘束于教材上的內容,選擇了一些材料容易找到的、現象比較明顯的、易于學生操作的探究活動,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
8、導他們對空氣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在探究空氣占據空間時,我是由一些簡單的演示實驗進行導入的。然后在探究活動的環(huán)節(jié),我共設計了兩個演示實驗和一個分組實驗,這兩個演示實驗演示的很成功,學生們觀察實驗現象很仔細,并且都準確的描述出了實驗現象,并揭示了空氣占據空間這個道理。
本節(jié)課的分組實驗是讓學生利用兩根吸管和一個橡皮泥,將瓶子里的水從吸管中流出來,這就需要在理解空氣占據空間的基礎上,積極動腦思考,自己設計實驗方案,還要嚴格按照實驗要求做到不擠壓瓶子,不傾斜瓶子,不用嘴吸。學生們在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動手操作的時候,出現了一些問題,在我巡視的時候發(fā)現,有的小組用嘴吸了,沒有按照實驗要求來做。還有的
9、小組沒有利用橡皮泥。所以大家都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然后在我和聽課教師的提示下,慢慢有小組找到了改進措施。并且實驗取得了成功。
這節(jié)課下課之后,教研員給了我一些建議,提到了這個小組實驗可以給更多的`提示。這也是我之前沒有想到的,把這個實驗想的過于簡單,畢竟三年級的孩子年齡還是比較小,已有的知識水平比較有限。其實這節(jié)課在未改版之前,在書上是有插圖的,就是組裝好的插圖,那樣學生們更容易理解。而改版之后,也不能說不夠好,因為改版之后,這個實驗是在教材最后的拓展模塊。也是有意的讓學生自己動腦思考,解決更難的問題。
本節(jié)課的另外的兩點不足是實驗紀律和實驗報告單。在填寫實驗報告單的這個環(huán)節(jié),把它
10、完全交給學生,這樣給三年級的學生增加了很多難度。所以報告單填寫的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平時針對學生們上實驗課的紀律問題應該加以強調。雖然孩子們在實驗課,小組實驗環(huán)節(jié)真的是特別興奮,就很難保持紀律。并且出現老師喊停,停不下來的現象。這個在平時上課的時候就要嚴格強調。
最后,在下午放學的時候,學生們碰見我都熱情的打招呼,還和我說他們實驗成功了,我問他們開心嗎?他們說很開心。聽到這句話,就是對老師最大的欣慰,還是感覺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紀律不好帶來的不快也煙消云散了。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鼓勵孩子多動手操作,同時,也要講明實驗室的紀律問題,讓學生們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保障實驗課的有序進行。
《空氣能
11、占據空間嗎》課后的教學反思4
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空氣后對這個物質的進一步研究,本課有三個環(huán)節(jié):一是空氣占據空間嗎?二是杯中的紙會濕嗎?三是空氣占據空間有變化嗎?三個環(huán)節(jié)都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望,讓學生自己動腦思考,動手驗證,動口解釋。
在教學中我先通過一個占座位的活動引出占據空間,然后再通過一個小的魔術,在杯底放一紙團,讓紙團緊貼杯底,把杯子垂直放入水中,讓學生猜測紙巾是否會濕,然后觀察現象,紙巾是否濕了,來解釋紙巾為什么不會濕,從而引出空氣占據空間,那空氣占據空間的情況又會怎樣呢?來引出第二個活動,通過對比實驗使學生明白空氣可以被壓縮或擴張,而水是不可以被壓縮或擴張的。最后通過烏鴉喝水這個故事,不允許往瓶子里添加任何物體,也不允許傾斜杯子,怎樣來幫助烏鴉喝到水呢?使學生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