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桁架有限元分析及程序設計.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平面桁架有限元分析及程序設計.ppt(5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二章 平面桁架有限元分析及程序設計,2.1 平面桁架單元的離散 2.2 平面桁架單元分析 2.3 結點平衡與整體剛度矩陣的集成 2.4 邊界條件的處理 2.5 單元內(nèi)力與支座反力的計算 2.6 平面桁架有限元程序設計,有限單元法及程序設計,解題方法,方法1:節(jié)點法,方法2:截面法,靜定桁架,回顧,,,第二章 平面桁架有限元分析及程序設計,解題方法:力法和位移法,超靜定桁架,第二章 平面桁架有限元分析及程序設計,如圖所示桁架,求各桿軸力。,力的平衡條件:,位移的協(xié)調(diào)方程:,1桿和3桿位移:,2桿位移:,超靜定桁架,第二章 平面桁架有限元分析及程序設計,1桿軸力豎向分量:,2桿軸力:,式中: 和
2、 為桿件的剛度系數(shù);,物理意義: 4點產(chǎn)生單位位移,桿端產(chǎn)生的豎向桿端力; 由桿件的物理性質(zhì)和幾何性質(zhì)決定;,V4為第4節(jié)點豎向位移,第二章 平面桁架有限元分析及程序設計,超靜定桁架,代入平衡方程:,,,,,,結構的整體剛度系數(shù),位移法求解超靜定結構。,離散原則:每個結點離散后還是一個結點,每個桿件離散后變成一個單元,1,結構的離散化:盡量將結構離散成數(shù)量最少的等截面直桿單元,2,3,4,5,6,,,,,,,,,,2.1 平面桁架單元的離散,9個單元,6個結點,1,,2,3,4,5,6,,,,,,,,,,7,8,,16個單元,8個結點,2.2.1 局部坐標系下的單元剛度矩陣,局部坐標系的建立
3、,,,i,,E,A,l,,j,e, 軸:沿單元的桿軸方向;,2.2 平面桁架的單元分析, 軸:從 軸逆時針旋轉(zhuǎn)90。, 原點:以第一個結點為坐標原點;,,桿端位移:,,,,i,,,,,j,e,桿端力:,符號:與坐標系的方向一致為正,反之為負。,單元右端桿端力:,單元左端桿端力:,單元應力:,單元應變:,右結點固定,結點位移:,左結點固定,桿的受力分為兩種情況:,2.2 平面桁架的單元分析,任意情況(左右結點均有變形)即為以上兩種狀態(tài)的疊加:,桿端力為:,式中 為單元剛度矩陣(局部坐標系),桿單元軸力為:,式中 為單元應力(廣義)矩陣;,2.2 平面桁架的單元分析,單元桿端力方程:,,桿端位
4、移:,,,,桿端力:,單元軸力:,2.2 平面桁架的單元分析,桿端位移和桿端力,符號:與坐標系的方向一致為正,反之為負。,桿端力:,,,,,,,,,2.2 平面桁架的單元分析,2.2.2 整體坐標系下的單元剛度矩陣,若局部坐標系與整體坐標系重合,則整體坐標系下的單元剛度矩陣與局部坐標下的單元剛度矩陣相同。,若局部坐標系與整體坐標系不重合,如下圖所示:,桿端位移:,桿端力:,桿端位移:,i 結點:,j 結點:,2.2 平面桁架的單元分析,設桿件的長度為 l ,則:,兩邊微分:,,,由于桿件的變形產(chǎn)生位移:,因此,桿件應變?yōu)椋?桿件軸力為:,符號:桿件軸力以拉為正,壓為負。,桿件的結點力為:,因此
5、,桿件結點力向量為:,式中 是整體坐標系下的單元剛度矩陣;,2.2 平面桁架的單元分析,寫成分塊矩陣形式:,,式中:,2.2 平面桁架的單元分析,(1)單元剛度系數(shù)kij的意義,j自由度(結點)產(chǎn)生的單位桿端位移引起的i自由度(結點)的桿端力,(2)單元剛度矩陣是對稱矩陣,反力互等定理,式中:,桿件單元的應力矩陣為:,單元剛度矩陣的性質(zhì),2.2 平面桁架的單元分析,(3)單元剛度矩陣一般是不可逆的,2.2.3 單元坐標轉(zhuǎn)換矩陣,,,,,,,,,,,,2.2 平面桁架的單元分析,取任意桿件,建立如圖所示的局部坐標系:,桿端力:,桿端位移:,2.2.3 單元坐標轉(zhuǎn)換矩陣,,,,,,,,,,,x,
6、y,,,,,,,,,,2.2 平面桁架的單元分析,桿端力:,桿端位移:,在上圖中,建立如圖所示的整體坐標系:,以i結點為例:,同理,對于j 結點:,2.2 平面桁架的單元分析,寫成矩陣形式:,因此:,其中,T為轉(zhuǎn)換矩陣:,轉(zhuǎn)換矩陣的性質(zhì),轉(zhuǎn)換矩陣是正交矩陣;,同理,位移也存在轉(zhuǎn)換關系:,代入局部坐標系下 的剛度方程:,,,2.2 平面桁架的單元分析,與利用微分得到的單元在 總體坐標下的剛度方程相同,1、對總體結點位移和單元進行編碼;,2、單元局部坐標系下的剛度矩陣;,,,,,,,1,2,3,例:如圖所示平面桁架,桿長為l,截面積為A,求三個單元在整體坐標系下的剛度矩陣。,2.2 平面桁架的單元
7、分析,3、單元整體坐標系分析:,解:,單元整體坐標系下的剛度矩陣為:,4、單元整體坐標系分析:,5、單元整體坐標系分析:,,,,,,,1,2,3,例:如圖所示平面桁架,桿長為l,截面積為A,求結構的剛度矩陣。,2.3 結點平衡與整體剛度矩陣的集成,1、單元整體坐標系下剛度矩陣分塊,解:,2.3.1 結點的平衡方程,2.3 結點平衡與整體剛度矩陣的集成,,F,,,1,,,,,,2、結點1的平衡方程:,結點1的受力狀態(tài)為(如右圖):,結點1的平衡條件為:,,由單元的剛度方程:,由單元的剛度方程:,2.3 結點平衡與整體剛度矩陣的集成,代入結點1的平衡條件:,,3、結點2的平衡方程:,同理,結點2的
8、平衡條件為:,由單元的剛度方程:,由單元的剛度方程:,2.3 結點平衡與整體剛度矩陣的集成,代入結點2的平衡條件:,,4、結點3的平衡方程:,同理,結點3的平衡條件為:,由單元的剛度方程:,由單元的剛度方程:,2.3 結點平衡與整體剛度矩陣的集成,代入結點3的平衡條件:,,5、系統(tǒng)的平衡方程:,2.3 結點平衡與整體剛度矩陣的集成,6、結構整體剛度方程,寫成矩陣形式,即可得到結構的整體剛度方程,,其中,K為結構的整體剛度矩陣;,2.3.2 整體剛度矩陣的集成步驟,1、定位,單元結點編號,2、累加,整體結點編號,單元剛度系數(shù),整體剛度系數(shù),2.3 結點平衡與整體剛度矩陣的集成,單元定位向量,,,
9、,,,,,,,,,,,,1,2,3,2.3 結點平衡與整體剛度矩陣的集成,例:求上例平面桁架結構的整體剛度矩陣;,1、定位,單元:,1 2 3,1 2 3,(2) (1),(2) (1),2、累加,2.3 結點平衡與整體剛度矩陣的集成,1、定位,單元 :,(2) (1),(2) (1),2、累加,1、定位,單元 :,2、累加,(1) (2),(1) (2),2.3 結點平衡與整體剛度矩陣的集成,結構的整體剛度矩陣為:,將每個字塊展開,結構的整體剛度矩陣為:,2.3 結點平衡與整體剛度矩陣的集成,1、整體剛度矩陣的性質(zhì),2.3.2 整體剛度矩陣的集成方法,(1)剛度系數(shù)K
10、ij的意義,分塊矩陣:,(2)單元剛度矩陣是對稱矩陣,反力互等定理,j結點產(chǎn)生的單位桿端位移引起的i結點的桿端力;,j自由度產(chǎn)生的單位桿端位移引起的i自由度的桿端力;,不分塊矩陣:,2.3 結點平衡與整體剛度矩陣的集成,思考題:如何由剛度矩陣元素的意義確定整體剛度矩陣每個元素的組成?,2.3 結點平衡與整體剛度矩陣的集成,1,2,3,4,,,,,,,,,,,,,練習題:利用整體剛度矩陣的意義確定以下桁架剛度矩陣元素(分塊)的組成。,2.3.2 整體剛度矩陣的集成步驟,1、定位,單元自由度編號,2、累加,整體自由度編號,2.3 結點平衡與整體剛度矩陣的集成,自由度定位向量,單元剛度系數(shù),整體剛度
11、系數(shù),,,,,,練習題:利用整體剛度矩陣的意義確定以下桁架剛度矩陣元素(自由度)的組成。,2.4.1 結點邊界條件,2.4 邊界條件的處理,結點可以自由變形,整體結點力等于對應的外荷載。,1、自由變形的結點,2、約束結點或給定了結點位移的數(shù)值,約束結點:,給定結點位移:,2.4.2 邊界條件的處理方法,2.4 邊界條件的處理,1)劃行劃列法,處理方法:若第i個自由度位移為零,則將總剛第i行和第i列劃掉,剛度矩陣相應降低一階。,0,0,0,,,,優(yōu)點:簡單易行,矩陣降階,減小計算工作量;,缺點:矩陣行列、位移、荷載向量需重新編號,程序?qū)崿F(xiàn)比較復雜;,只適用于約束結點情況;,2.4 邊界條件的處理
12、,2)0、1置換法(填0置1法),處理方法:將與約束自由度對應整體剛度矩陣對角線元素全部置換成1,相應行和列其他元素置換成0,將同一行荷載分量置換成0。,0,0,0,1,1,1,0,0,0,適用條件:只適用于約束結點,不適用給定位移邊界條件;,2.4 邊界條件的處理,3)乘大數(shù)法,處理方法:將與約束自由度對應整體剛度矩陣對角線元素乘以一個大數(shù)N (1010-1015),將同一行荷載分量置換成N與對角線元素的乘積與給定位移之積。,N,N,N,NK33b1,NK44b2,NK66b3,優(yōu)點:處理工作量小,適用于給定位移情況;,0,0,0,2.5 單元軸力及支座反力的計算,單元軸力:,(1)整體坐標
13、系下的單元桿端位移,(2)整體坐標系下的單元軸力,,,2.5.1 單元軸力的計算,位移和荷載向量分解為自由結點和約束結點兩部分,剛度矩陣相應分塊,如下所示:,2.5.2 支座反力的計算,其中:,為自由位移;,為約束位移;,為外荷載;,為約束自由度結點力;,因此:,為支座反力;,為約束自由度結點荷載;,其中:,,2.5 單元軸力及支座反力的計算,1、計算分析題 平面桁架結構網(wǎng)格如圖所示,已知EA=1500 kN,采用乘大數(shù)方法引入支撐條件,試求后處理法引入支撐條件后的滿陣存貯的整體剛度矩陣 K。結構坐標系下單元剛度矩陣計算公式如下:,例題,式中:,,2、計算分析題 按照有限元法的計算步驟,求圖示
14、桁架結構各桿軸力。已知:EA=10 kn。結構坐標系下的單元剛度矩陣計算公式如下: :,例題,式中:,,2.6 程序設計,程序設計原則 完整性 擴充性 兼容性 邏輯性 可讀性 可維護性 模塊化,2.6 程序設計,程序設計流程圖(程序框圖) 什么是流程圖? “程序流程圖”常簡稱為“流程圖”,是一種傳統(tǒng)的算法表示法,程序流程圖是人們對解決問題的方法、思路或算法的一種描述。它利用圖形化的符號框來代表各種不同性質(zhì)的操作,并用流程線來連接這些操作。,2、如何畫流程圖,編碼和單元測試 這個階段的任務是程序員根據(jù)目標系統(tǒng)的性質(zhì)和實際環(huán)境,選取一種適當?shù)母呒壋绦蛟O計語言(必要時用匯編語言),把詳細設計的結果
15、翻譯成用選定的語言書寫的程序,并且仔細測試編寫出的每一個模塊。 程序員在書寫程序模塊時,應使它的可讀性、可理解性和可維護性良好。,綜合測試,這個階段的任務是通過各種類型的測試,使軟件達到預定的要求。 最基本的測試是集成測試和驗收測試。集成測試是根據(jù)設計的軟件結構,把經(jīng)單元測試的模塊按某種選定的策略裝配起來,在裝配過程中對程序進行必要的測試。驗收測試是按照需求規(guī)格說明書的規(guī)定,由用戶對目標系統(tǒng)進行驗收。 通過對軟件測試結果的分析可以預測軟件的可靠性;反之,根據(jù)對軟件可靠性的要求也可以決定測試和調(diào)試過程什么時候可以結束。 在進行測試的過程中,應該用正式的文檔把測試計劃、詳細測試方案以及實際測試結果
16、保存下來,作為軟件配置的一部分。,2.6 程序設計,2.6.1 程序框圖,輸入數(shù)據(jù),單元局部剛度,坐標轉(zhuǎn)換矩陣,單元整體剛度,集成整體剛度矩陣元素,約束條件處理、解方程,計算單元軸力、約束反力,單元循環(huán),,,,,,,,,包括單元、結點、材料、荷載、約束數(shù)據(jù),2.6 程序設計,2.6.2 程序說明,1、總體剛度矩陣的半帶寬存儲,總體剛度矩陣:,對稱稀疏矩陣;,0,0,,,,,半帶寬:,總體剛度矩陣集成:,2.6 程序設計,行號:,,,0,,,列號:,,,主對角線,半帶寬存儲下三角:,2.6 程序設計,2、先處理法處理邊界條件,單元定位向量:,(1,2),(3,4),(5,6),后處理:,(1,2
17、),(0,0),(3,0),劃行劃列法,先處理法:,單元定位向量:,void force() int i,j,ie,m; float dx,dy,dz,l,cx,cy,cz,ea,w7; for(ie=1; ie<=ne; ie++) i=jmie1; j=jmie2; m=jmie0; w1=f2*i-2; w2=f2*i-1; w3=f2*j-2; w4=f2*j-1; dx=xyj1-xyi1; dy=xyj2-xyi2;,例題,,3、程序說明 下面為一個平面桁架計算程序段,試在左端有編號的程序右面寫出其注釋。(10分),l=sqrt(dx*dx
18、+dy*dy); cx=dx/l; cy=dy/l; ea=EAm/l; dx=w3-w1; dy=w4-w2; l=ea*(cx*dx+cy*dy); Fie=l; ,1,2,4,5,3,,,1、運用有限單元法,計算圖示桁架:桿件截面積為A,彈性模量為E,結點2作用集中力,結點3給定水平位移b,要求寫出整體平衡方程及邊界條件處理方法。,作業(yè),2、運用有限單元法程序,計算程序書第4頁作業(yè)題,要求打印輸入文件、輸出文件,并畫出各個桿件的軸力圖。,3、計算分析題(15分) 平面桁架結構網(wǎng)格如圖所示,已知EA=6000 kN,采用填0置1法(0、1置換法)引入支撐條件,試
19、求后處理法引入支撐條件后的滿陣存貯的整體剛度矩陣 。結構坐標系下單元剛度矩陣計算公式如下:,式中:,,作業(yè),,4、程序說明(10分) 下面為一個平面桁架計算程序段,左端有編號的程序部分有兩處錯誤,請改正,并在沒有錯誤的程序右面寫出其注釋。(10分),int ekzk(int ie ) int i1,j1,i,j,i2,j2,ii,jj,ji; for(i1=1;i1<=2;i1++) for(i2=1;i2<=2;i2++) 1 i=2*(i1-1)+i2; 2 ii=2*jmiei1+i2; for(j1=1; j1<=2; j1++) for(j2=1; j2<=2; j2++) j=2*(j1-1)+j2; 3 jj=2*(jmiej1-1)+j2; 4 ji=bw+jj-ii+1; 5 if(ji<=bw) Kii-1ji-1=Kii-1ji-1+ekij; ,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