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東北師大研究生班化學課堂教學設計試題A
《2014東北師大研究生班化學課堂教學設計試題A》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4東北師大研究生班化學課堂教學設計試題A(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研究生課程進修班試卷封面 姓 名: 單 位: 專 業(yè): 高中化學 考試科目:《化學課堂教學設計》 考試分數: 2014年 3 月 5 日 東北師范大學研究生課程進修班考試試卷評分表 課程名稱 《化學課堂教學設計》 姓 名
2、 單 位 專 業(yè) 高中化學 2014年 3 月 5 日 題 號 分 數 簽 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總 分 評閱教師簽字: 年 月 日 《化學課堂教學設計》試卷A 一、名詞解釋(總分15分,每小題3分) 1、教學設
3、計 答:教學設計是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確定合適的教學起點與終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優(yōu)化地安排,形成教學方案的過程。它是一門運用系統(tǒng)方法科學解決教學問題的學問,它以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為目的,以解決教學問題為宗旨。 2、教學資源 答:教學資源是為教學的有效開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種可資利用的條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視、圖片、課件等,也包括教師資源、教具、基礎設施等,廣義也應該涉及到教育政策等內容。 3、教學評價 答:教學評價是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并為教學決策服務的活動。教學評價是研究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價值的過程。教學評價一般包括對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
4、、教學方法手段、教學環(huán)境、教學管理諸因素的評價,但主要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和教師教學工作過程的評價。 教學評價的兩個核心環(huán)節(jié):對教師教學工作(教學設計、組織、實施等)的評價——教師教學評估(課堂、課外)、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 ——即考試與測驗。 評價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 4、迷思概念 答:學生先入為主的概念,通常有別于專家的科學概念,且非常難以改變。由于學生的這些概念,以科學家的觀點來看都是不正確的,而稱之為迷思概念 5、信息技術 答: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簡稱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處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種技術的總稱。它主要是應用計
5、算機科學和通信技術來設計、開發(fā)、安裝和實施信息系統(tǒng)及應用軟件。它也常被稱為信息和通信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主要包括傳感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 二、簡答題(總分25分,每小題5分) 1、 教學設計具有哪些特點? 答:第一,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 第二,教學設計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
6、 第三,教學設計是以系統(tǒng)方法為指導。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tǒng),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 第四,教學設計是提高學習者獲得知識、技能的效率和興趣的技術過程。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tǒng)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2、 簡述化學史在化學教學中的功能 答:(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與求知欲,提高學習熱情 (2)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態(tài)度及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3)有助于進行科學方法論教育 (4)運用化學史實做好學生的德育、美育教育。 總之,在化學教學中,恰當運用化學學史料,可以使學生學會從物質組成和運動
7、的繁雜、混亂的秩序中整理出統(tǒng)一、簡潔的秩序和規(guī)律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學會從零散、無序的藝術哲學之中整理出令人神怡的秩序和規(guī)律,不論從思想上、思維方法上均得到啟迪。實踐證明,真正發(fā)揮化學史的教育功能是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實踐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突破口,所以,教學中,應重視化學史的滲透。 3、 請結合化學教學內容的選擇依據,簡述你對“用教科書教,而不是教教科書”的理解 答: 新的課程標準對教材的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 不是簡單地學教材,而是把教材作為“引子”,作為“材料”;不是把教材奉為神圣不可侵犯的“圣經”,而是根據實際情況對其
8、進行必要的取舍與加工;即要求“用好教材,超越教材”; 一.為什么要“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 這是由于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在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上的不同造成的。過去在教學時要“緊扣教學大綱,緊扣課本”,正所謂“教教材”,教師讓學生掌握課本上的知識。而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改變過去課本“繁、難、偏、舊”的弊端,強調課程的功能要從單純地注重傳授知識轉變?yōu)橐龑W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所以課程內容就要要精選那些學生終身發(fā)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材只是在教學過程中引起學生認知、分析、理解事物并進行反思、批判、和建構的 “中介”,是師生對話的 “話題”;故而課程標準在確定知識難度時
9、規(guī)定了化學知識在某一學段教學時的最低標準,是“下限”, 同時強調課本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和科技發(fā)展的聯(lián)系,強調學生在學習時要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學習,教學不再只是忠實地實施課程計劃的過程,而是課程知識的建構與開發(fā)過程,因此要求教師在教學時不但要用好教材,還要超出教材,要開發(fā)教材資源,要對課程資源進行整合。 二.怎樣“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 首先要用好教材,其基本要求就是要引導學生把課本上的知識學好。教師一定要認真鉆研教材,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充分引導學生學會最基本的知識。其次要超越教材,就是要開發(fā)教材資源和整合課程資源。 1.充分地熟悉教材。 2.準確地分析教材。 3.科學地開發(fā)教材
10、。 4.創(chuàng)造性地處理教材。 教材處理一般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①.教材內容進行裁剪。既根據教學的需要,將教材中某些內容從不同的角度不同層面進行裁剪,從而使教學內容條理化、系統(tǒng)化,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例如對甲烷的教學,課本上是先介紹甲烷的結構,然后介紹甲烷的化學性質,而筆者進行教學設計時,先紹甲烷的化學性質,然后給出介紹“甲烷的二溴代物只有一種結構”,進而讓學生自己進行分析處理,從而得出甲烷的結構。這樣處理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同時使知識變得更清晰,便于學生理解掌握,而且通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使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②.教材內容的重組。教材內
11、容的重組就是打破教材原有的次序,按一定的目的、要求重新組合,從而有利于教學。如在《苯》的教學中,可打破教材內容的編排順序,設計教學如下流程:[提供材料]展示苯的發(fā)現(xiàn)過程→引起學生探究興趣(明確探究方向,確定物質的分子式和結構式)→計算苯的分子式(鞏固烴燃燒計算技能)→[生猜測結構]C6H6分子高度不飽和,可能含有不飽和鍵(碳碳雙鍵或叁鍵)→[學生設計實驗探究]發(fā)現(xiàn)C6H6和溴水、高錳酸鉀反應不退色,否定存在“典型的不飽和碳碳鍵”→[創(chuàng)設情景]展示碳碳單鍵、碳碳雙鍵和苯分子中的碳碳鍵的鍵長、鍵能數據(學生猜想苯分子結構特點,具有單鍵、雙鍵的性質);講解1 mol苯最多能和3 molH2加成生成環(huán)
12、己烷(學生猜想苯分子的結構特點,分子中含有碳環(huán));演示實驗證明苯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種結構(學生猜想苯分子的結構特點,6個氫為等效氫);苯的鄰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種結構(學生猜想苯分子結構特點,不是單雙鍵交替結構)→[師生交流]分析凱庫勒式,呈現(xiàn)現(xiàn)代苯分子共振理論→[學生歸納]總結苯分子的結構特點,從而完成知識建構,這樣處理,可以使固定的教材內容活躍起來,增加了開放性和探究性,給學生更大的學習活動空間,使學生的學習過程在原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積極主動的完成,有利于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③教材內容的拓展。教材是教學是依據。是知識的載體,但教材不是死的知識,而是有生命的不斷運動和發(fā)展的,所以
13、教師在處理教材時,要不斷為其注入新鮮的血液,賦予它生命的活力,內容處理要與學生及現(xiàn)代社會科學技術發(fā)展相聯(lián)系,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使學生獲得更為廣泛的資料和信息。在學習《化學反應在的能量變化》時,可以介紹氫能源的三大優(yōu)點:無污染﹑熱值高﹑可再生。同時介紹氫能源目前只是在航空航天等高尖領域和造價昂貴的新型汽車能源研究中,在其他領域卻是舉步維艱,是什么原因導致氫能源發(fā)展緩慢呢?請聯(lián)系學過的知識和查閱有關資料,來說明影響氫能源發(fā)展的各種可能。學生通過查閱有關資料,得出影響氫能源發(fā)展的因素有(1)制備過程中的成本高;(2)制備過程中的污染嚴重;(3)氫燃料的轉化率低;(4
14、)氫的運輸成本高;(5)氫燃料的安全系數低等;從而認識到這些問題無法解決,氫燃料就無法普及。進而激發(fā)同學們努力學習﹑獻身科學技術的決心。 4、 “化學實驗做起來麻煩又浪費時間、浪費資源,所以我一般在上課時都用多媒體來演示實驗”,請對這位老師的說法和做法進行簡要評述。 答:該老師的做法是錯誤的。 一、演示實驗的原則 (1)目的性:實驗現(xiàn)象是認識化學真知的向導。 (2)準確性。 (3)示范性。 (4)明顯性。演示實驗,是教師通過實際的實驗演示,引起學生觀察、思維,從而認識物質的性質及變化規(guī)律的一種教學方法。因此,演示實驗是化學教學中最常用的直觀手段之一。 二、多媒體來演示實驗的弊
15、端 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化學實驗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能實現(xiàn)對研究對象的認識,能證明客觀事物的內部規(guī)律,它還能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團結協(xié)作能力,化學實驗是最直接、最生動的媒體。多媒體教學形式是在傳統(tǒng)教學的基礎上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它僅僅是一種教學手段而不是目的。在化學教學中,化學教師決不能舍本逐末,放棄垂手可做的實驗而去用計算機模擬實驗,只有將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同化學實驗、教學工作實際結合起來,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多媒體來演示實驗,播放起來,本末倒置,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教學效果。 由于學生只能從投影屏幕上看實驗,而不是看老師演示實驗,也不是親自動手做
16、實驗,對于實驗過程中的一些特殊現(xiàn)象未能觀察到,大大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縮小了學生思考的空間。 多媒體教學可能會使傳統(tǒng)實驗教學中的教師主觀能動性下降 危險的、實驗條件限制沒法開展的實驗可以用多媒體演示,但并不是所有的實驗都適合用多媒體演示教學。 5、什么樣的教學內容需要探究? 答:(一)值得探究的知識 探究應該圍繞化學基本概念、化學基礎理論、重要元素化合物的重要性質、化學知識在社會和生活中的重要應用等化學核心知識、重點知識來進行,這些知識是值得探究的。 (二) 能夠探究的知識 除了要考慮這個知識值不值得探究以外,還要考慮這個知識能不能夠探究。這個知識能不能探究,受到多方面因素
17、的影響。其中,學生的因素和資源的因素是兩個較為突出的制約因素。 學生的因素 如果問題過易,學生僅憑已有的經驗或知識,不怎么需要思考就能解決,那么,這個問題就不要安排探究;如果問題過難,超出學生目前的接受能力,那么,這個問題也不適合探究。因此,從學生的角度來看,能夠探究的知識應該在學生認識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 資源的因素 能不能探究,還要考慮所在學校的教學資源。如果所在學校不具備探究所需要的實驗儀器和設備,那么,盡管這個問題值得探究,也無法安排探究活動。在談到探究的問題時,很多人都舉這樣的事實來說沒法開展探究,“農村學校連演示實驗都做不了,還談什么實驗探究”。我們要承認農村學校實
18、驗教學資源匱乏的現(xiàn)實,因此,呼吁化學新課程的實施要為那些教學條件落后的學校配置必要的實驗教學儀器和設備。但這不能成為條件落后學校的教師排斥探究、不進行探究教學的理由。因為,有些實驗教學儀器是可以開發(fā)的,可以用代用品、可以用微型實驗;另一方面,實驗探究也不僅僅只有基于實驗活動探究的一種形式,還有基于實驗事實的探究和基于實驗史實的探究等形式。 總結上面的討論,可以回答什么樣的知識需要探究,那就是值得探究又能探究的知識,也就是“課標”中所說的“具有探究價值”的知識。我們可以把值得探究又能探究的內容,稱為“探究點”。這個“探究點”實際上就是“舉一反三”中的“一”,“一”探究明白了,就可以舉三、舉十
19、,就可以遷移。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應找準探究點,充分發(fā)揮探究點在發(fā)展學生科學素養(yǎng)方面的功能和價值。 三、論述題(總分60分,每小題20分) 1、請統(tǒng)計《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或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的“活動與探究建議”中,有哪些是通過實驗探究來完成的? 答:1.氯氣性質 2.離子反應 3.硫的性質 4.氯溴碘氧化性強弱的比較 5.鋁的性質 6.鐵的性質 7.鈉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8.電解質的強弱判斷 9.原電池 10電解池 11.平衡移動原理 12.沉淀溶解平衡
20、 13.沉淀的轉化 2、以高中化學教材(或義務教育化學教材)中的任意一個探究實驗活動,設計一份學生實驗探究活動表現(xiàn)評價的方案。 答:(1) 制定評價的目的和目標 實驗探究影響鹽類水解平衡的因素,解決化學反應原理問題,以促進學生科學素養(yǎng)和知識的提高。 評價的預期目標為:學會相關的實驗技能,體驗實驗探究興趣,并通過化學實驗探究總結出影響鹽類水解平衡的因素。 (2) 制訂評價的標準 為確保評價標準具體、明確、容易操作,在制定前教師自己先實際操作一次,記錄和研究自己的活動表現(xiàn),并參考其他教師的意見,最后將本次探究活動的評價標準制定如下,見表 。 評價標準 評價標準(權
21、重 每項 10 分) 是 否 1 .能否根據給出的問題設計簡單的實驗方案 2 .能否對實驗方案的可行性進行初步的論證 3 .是否積極參與實驗操作活動,并善于與他人合作 4 .是否規(guī)范地稱取藥品 5 .是否注意節(jié)約化學藥品 6 .是否保持實驗臺的整潔 7 .是否客觀、準確地觀察和記錄實驗現(xiàn)象 8 .能否規(guī)范地書寫化學實驗報告 10 .是否體驗到實驗探究活動的樂趣 3、請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完成某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要求項目齊全,格式
22、規(guī)范) 答:鹽類的水解教學設計 教材依據: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化學反應原理》第三章第二節(jié) 鹽類的水解 本單元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它們分別是第一部分:鹽類的水解規(guī)律;第二部分: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第三部分:鹽水水解的應用;本教學設計為第一部分內容。 設計思想: 1.隨著《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將科學探究納入了化學教學的內容,科學探究作為一種獨特的學習方式,一方面為實現(xiàn)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另一方面也為落實“過程與方法”目標找到了可靠的載體,同時使得化學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有了可操作的內容。正因為如此,科學探究正越來越被
23、廣大教師接受和運用。然而,仔細分析頻繁出現(xiàn)的科學探究,不難發(fā)現(xiàn),一些科學探究的設計還存在著諸多不足,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是對“猜想與假設”的處理,基于此,本設計力求通過《鹽類水解》中對“猜想與假設”的處理,讓學生感悟如何利用已有化學知識和經驗的進行“猜想和假設”,并學會對“猜想和假設”進行合理性剖析,進而培養(yǎng)學生“猜想與假設”的能力,發(fā)展學生對科學探究活動的預見能力。 2.建構主義教學觀認為:教學的核心任務不是如何把現(xiàn)成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如何激發(fā)出學生原來的相關知識經驗,促進知識經驗的生長,促進學生的知識建構活動。《鹽類水解》一課的教學,一般老師采用的教學方式是:呈現(xiàn)現(xiàn)象,歸納共性。而本設
24、計采用的教學方式是科學探究方式,通過從已有知識中尋找新知識的生長點,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并通過層層遞進的問題,不斷激發(fā)學生猜想與假設,并通過實驗與小組討論,探究鹽類水解的本質。這種從已有知識中尋找問題,并進行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意義重大。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理解鹽類水解的實質,掌握水解的規(guī)律,學會寫鹽類水解方程式與離子方程式;了解鹽類水解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和實驗能力,邏輯推理和綜合歸納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組成決定性質的意識,同時對學生進行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方法的訓練。
25、 [教學重點]鹽類水解的本質分析 [教學難點]鹽類水解方程式的書寫和分析 [教學用具]試管、玻璃棒、CH3COONa、Na2CO3、K2CO3、NH4Cl、Al2(SO4)3、NaCl、KNO3、蒸餾水、酚酞試液、pH試紙。 [教學方法]啟發(fā)、引導、探究、實驗法。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復習提問】1、什么是鹽? 2、什么是電離平衡? 3、水溶液的酸堿性由什么決定? 【引入新課】酸溶液呈酸性,堿溶液呈堿性,那么鹽溶液是否呈中性呢?測定下列鹽溶液的PH,實驗探究一下。 【演示實驗】分別用玻璃棒蘸取少量下列溶液,滴到pH試紙上,觀察顏色變化,并與標準比色卡比較,得
26、出溶液的酸堿性。 CH3COONa溶液、Na2CO3溶液、NaCl溶液、NH4Cl溶液、CuSO4(或Al2(SO4)3) 溶液、KNO3溶液。 【教師】為什么鹽溶液有的呈酸性,有的呈堿性,有的呈中性呢?要解決這個問題,大家先完成P83的表格。 【完成表格】P83 鹽溶液 CH3COONa Na2CO3 NaCl NH4Cl Al2(SO4)3 KNO3 溶液的PH 溶液中存在的微粒 哪些離子可能發(fā)生相互作用 溶液顯示酸性或堿性的原因 【結論】鹽溶液不一定都顯中性
27、,有的呈酸性,有的呈堿性。 【提問】同樣為鹽溶液,卻表現(xiàn)出不同的酸堿性,說明在這六種溶液里H+和OH—的濃度分別呈何種關系呢? 【學生】回答。 【提問】CH3COONa、Na2CO3 、NH4Cl、Al2(SO4)3在水溶液中既不能電離出OH-也不能電離出H+,而在任何物質的水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H+和OH—的濃度總相等, 那么是誰打破了這一等量關系呢? 【探究】CH3COONa溶液顯堿性的原因 【探究步驟】1、CH3COONa溶液中存在哪些電離? 2、CH3COONa溶液中存在哪些離子? 3、CH3COONa溶液中哪些離子能共存?哪些離子不能共存?寫出離子方程式。 4、CH3C
28、OONa在水溶液中反應的本質和結果是什么? 【學生】回答。 【板書】CH3COO- + H2O CH3COOH + OH- 【遷移?運用】NH4Cl溶液為什么顯酸性?Al2(SO4)3溶液為什么顯酸性? 【板書】NH4+ + H2O NH3?H2O + OH— 【說明】水解反應的特點——將水解離開來,再與弱離子結合。 【練習】寫出下列物質的水解反應。 (1)FeCl3 (2) NaF (3)CuSO4 (4)K2CO3 (5)Al2(SO4)3 【板書】二、鹽類的水解 1、定義:在溶液中鹽電離產生的離子與水電離產生的H+或OH—結合生成弱電解質的反應
29、,叫做鹽類的水解。 2、實質:鹽電離出的離子與水電離出的離子反應生成弱電解質,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促進了水的電離。 3、結果:破壞了H+或OH—濃度的等量關系使溶液呈酸性或堿性。 【交流 討論】什么樣的鹽才能水解呢? 【提問】CH3COONa是哪種酸和堿反應得到的鹽? 【回答】是由醋酸(弱酸)和氫氧化鈉(強堿)中和生成的鹽。 【提問】什么樣的離子可以發(fā)生水解?如Na+、K+、Fe2+、Fe3+、NH4+、SO42— 、Cl— 、CH3COO—、 CO32—,哪些可以發(fā)生水解? 【學生】回答 【總結】 強酸 強堿 酸
30、 堿 弱酸 弱堿 1、強酸強堿鹽NaCl、K2SO4 2、強酸弱堿鹽FeCl3、(NH4)2SO4 3、弱酸強堿鹽CH3COONa、K2CO3 4、弱酸弱堿鹽CH3COONH4、(NH4)2CO3 【板書】4、鹽類水解的條件: (1)必須溶于水;(2)必須含弱酸陰離子或弱堿陽離子 【小結】小結本節(jié)課的內容。 【作業(yè)】P89 2 【板書設計】二、鹽類的水解 1、定義:在溶液中鹽電離產生的離子與水電離產生的H+或OH—結合生成弱電解質的反應,叫做鹽類的水解。 2、實質:鹽電離出的離子與水電離出的離子反應生成弱電解質,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促進了水的電離。 3、結果:破壞了H+或OH—濃度的等量關系使溶液呈酸性或堿性。 4、鹽類水解的條件: (1)必須溶于水;(2)必須含弱酸陰離子或弱堿陽離子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物業(yè)管理制度:常見突發(fā)緊急事件應急處置程序和方法
- 某物業(yè)公司冬季除雪工作應急預案范文
- 物業(yè)管理制度:小區(qū)日常巡查工作規(guī)程
- 物業(yè)管理制度:設備設施故障應急預案
- 某物業(yè)公司小區(qū)地下停車場管理制度
- 某物業(yè)公司巡查、檢查工作內容、方法和要求
- 物業(yè)管理制度:安全防范十大應急處理預案
- 物業(yè)公司巡查、檢查工作內容、方法和要求
- 某物業(yè)公司保潔部門領班總結
- 某公司安全生產舉報獎勵制度
- 物業(yè)管理:火情火災應急預案
- 某物業(yè)安保崗位職責
- 物業(yè)管理制度:節(jié)前工作重點總結
- 物業(yè)管理:某小區(qū)消防演習方案
- 某物業(yè)公司客服部工作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