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大一輪復(fù)習(xí) 第二章 文言文閱讀考點突破 專題三 考點一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課件.ppt

上傳人:tia****nde 文檔編號:21204378 上傳時間:2021-04-25 格式:PPT 頁數(shù):189 大?。?.42MB
收藏 版權(quán)申訴 舉報 下載
高考語文大一輪復(fù)習(xí) 第二章 文言文閱讀考點突破 專題三 考點一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課件.ppt_第1頁
第1頁 / 共189頁
高考語文大一輪復(fù)習(xí) 第二章 文言文閱讀考點突破 專題三 考點一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課件.ppt_第2頁
第2頁 / 共189頁
高考語文大一輪復(fù)習(xí) 第二章 文言文閱讀考點突破 專題三 考點一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課件.ppt_第3頁
第3頁 / 共189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4.9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高考語文大一輪復(fù)習(xí) 第二章 文言文閱讀考點突破 專題三 考點一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課件.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高考語文大一輪復(fù)習(xí) 第二章 文言文閱讀考點突破 專題三 考點一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課件.ppt(18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考點一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用準確遷移實現(xiàn)從積累到運用的飛躍專題三考點突破第 二 章 文 言 文 閱 讀 考 點 突 破 古 代 詩 文 閱 讀 如何掌握文言實詞的五大知識點 怎樣依據(jù)語境推斷實詞的含義練出高分 如 何 掌 握 文 言 實 詞 的 五 大 知 識 點文言實詞主要指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量詞。文言實詞是構(gòu)成文言文的主體,是學(xué)好文言文的基礎(chǔ),是閱讀淺易文言文的前提。學(xué)好文言實詞,首先要掌握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性活用、通假字和特殊實詞這五大知識點。 一、多義實詞:溯源辨流,緊扣語境一詞多義現(xiàn)象在文言文中相當(dāng)普遍。把握一詞多義,要注意了解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和假借義。詞的

2、本義,就是詞的本來意義,即詞產(chǎn)生時的最初的根本的意義。如“本”的本義就是“樹木的根”,“道”的本義就是“路途、道路”。 詞的引申義,就是詞由本義派生出的與本義相關(guān)的其他意義。如“道”本義為“路途、道路”,“方向、方法、道理”為其引申義;“本”的本義為“樹木的根”,“根本、本來、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義。如“孟嘗君出關(guān),關(guān)法雞鳴而出客”,“關(guān)”本指“門閂”,由于作用相似引申為“關(guān)卡”。 詞的比喻義,就是詞建立在比喻基礎(chǔ)上所產(chǎn)生的意義。如“爪牙”的本義是“鳥獸的爪子和牙齒”,比喻義是“得力的幫手或武士”,現(xiàn)在屬貶義;“草菅人命”中的“草菅”,本義是“野草”,比喻義是“不值得珍惜的事物”。詞的假借

3、義,古文中常常出現(xiàn)通假現(xiàn)象。所謂通假字,就是指本應(yīng)用某字,使用時借用與其意義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現(xiàn)象。(具體見后面“四、通假字:依據(jù)條件,準確判斷” ) 掌握多義實詞的方法有:1.巧記本義引申解(1)指出下列加點詞語的本義和比喻義。手足情深,焉能或忘。本義:比喻義: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領(lǐng),以老于戶牖之下,則盡其天年,人皆得以隸使之。本義:比喻義:手和腳兄弟頭和頸某個集團的領(lǐng)導(dǎo)人. . . . (2)試寫出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義,并試著尋求義項間的聯(lián)系。趙王掃除自迎,執(zhí)主人之禮,引公子就西階。(史記魏公子列傳)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 (指南錄后序)即除逆閹廢祠之址以葬之。 (五人墓碑

4、記)欲為圣朝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 .臺階拜官授職修治,清理清除,廢除,除掉,去掉 爆竹聲中一歲除。 (元日)義項間的聯(lián)系:過去,逝去 “除”本義是“臺階”,又特指宮殿上的臺階,“任命、授職”不正是在“宮殿上的臺階”下進行的嗎?“臺階”要經(jīng)常打掃,故又引申出“修治、整治” “清除、去掉”之義;歲月“去掉”,則是歲月“流逝、過去”了。. 【精要點撥】 對常見常用的多義詞,要了解多義詞的意義衍變分化的規(guī)律和特點,它往往以其本義為基礎(chǔ)引申出其他義項,眾多義項間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lián)系。識記多義詞,一定要找出其本義(工具書中一般列為第一條)或基本義項,尋求眾多義項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

5、例如,從:會意字,像兩個人相隨行走在路上。本義:跟隨、隨從。如“吾從而師之”。引申義:聽從、服從,如“從善如流”;次要的,如“從犯”;同一宗族次于至親者叫從(zn),如“從弟”。 2.緊扣語境推敲解試寫出“黠”字在句中的意思。(1)里胥猾黠,假此科斂丁口。(促織)答案狡猾。(貶義詞)(2)齊武成帝子瑯琊王,太子母帝也。生而聰慧,帝及后并篤愛之,衣服飲食,與東宮相準。帝每面稱之曰:“此黠兒也,當(dāng)有所成?!贝鸢嘎斆?。(褒義詞). . 【精要點撥】每個詞語雖然都有它自己的含義,但同一詞語在不同的語境中往往含義不同,或為本義或為引申義。只有緊扣語境,才能確切地解釋詞語。例如:解釋下文中加點的“過”的意

6、思。楚厲王有警,為鼓以與百姓為戍。飲酒醉,過而擊之也,民大警。使人止之,曰:“吾醉而與左右戲,過擊之也?!泵窠粤T。. “過”有動詞義、形容詞義、名詞義等多個義項。首先確定這里的“過”應(yīng)是一個動詞?!斑^”作動詞有“經(jīng)過” “拜訪” “犯錯誤”等義項,結(jié)合語境,只有“經(jīng)過”和“犯錯誤”兩個義項比較合適。再看下一句楚厲王的解釋,顯然,“犯錯誤”更符合上下文語境。 二、古今同形異義詞:了解詞義演變特點1.辨析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古今詞義,并說明其古今詞義的變化特點。(1)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古義:_今義:_詞義變化特點:_父母兄弟等親屬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guān)系或血統(tǒng)關(guān)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員詞義擴大. . (2)沛

7、公居山東時古義:_今義:_詞義變化特點:_(3)古之學(xué)者必有師古義:_今義:_詞義變化特點:_. . .崤山以東山東省詞義縮小求學(xué)的人在學(xué)術(shù)上有一定成就的人詞義縮小 (4)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古義:_今義:_詞義變化特點:_(5)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古義:_今義:_詞義變化特點:_. . .外交使者出門所帶的包裹、箱子等詞義轉(zhuǎn)移重金收買購買詞義弱化 (6)秋天漠漠向昏黑古義:_今義:_詞義變化特點:_(7)顏色不少變古義:_今義:_詞義變化特點:_. . .秋日的天空秋季詞義轉(zhuǎn)移容顏,臉色色彩詞義轉(zhuǎn)移 (8)怨不在大,可畏惟人古義:_今義:_詞義變化特點:_(9)天長地久有

8、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古義:_今義:_詞義變化特點:_. .仇恨,懷恨埋怨,責(zé)備詞義弱化遺憾,不滿仇恨,懷恨詞義強化 (10)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古義:_今義:_詞義變化特點:_(11)先帝不以臣卑鄙古義:_今義:_詞義變化特點:_爪子和牙齒,這里是其本義,表示得力的幫手,褒義詞比喻壞人的黨羽,貶義詞感情色彩變化表示地位低,見識短淺,中性詞表示品德低下,貶義詞感情色彩變化. . . . 【精要點撥】古今異義是指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與現(xiàn)代漢語書寫相同(同形)的詞語意思不同的現(xiàn)象。這種意義和用法的差異是在語言的演變過程中出現(xiàn)的,大致包括詞義擴大、詞義縮小、詞義轉(zhuǎn)移、詞義弱化、詞義強化、感情色彩變

9、化幾種。詞義擴大:古義的范圍小于今義。如“中國”,古義只指“中原地區(qū)”,現(xiàn)指“整個中國”。 詞義縮?。汗帕x的范圍大于今義,今義一般包含在古義之中。如“谷不可勝食也”中的“谷”,古義是糧食作物的總稱,故有“五谷” “百谷”之說;今義在北方專指“小米”,在南方專指“稻谷”。詞義轉(zhuǎn)移:詞義由表示甲事物變?yōu)楸硎疽沂挛铩H纭皩O子臏腳”中的“腳”,古義指“小腿”,現(xiàn)在專指“足”。詞義弱化:同樣的詞語,在古代表示的語義較強,今天表示的語義較弱。如“羞”,古義是“羞愧,感到恥辱”;今義是“害羞,不好意思”。 詞義強化:同樣的詞語,在古代表示的語義較弱,今天表示的語義增強。如“宣言”,古義是“揚言”;今義是“宣

10、告、聲明”。感情色彩變化:詞語在使用過程中,感情色彩逐步發(fā)生了變化。如“逢迎”,古義是“迎接”,中性義;今義是“迎合”,貶義。 2.(1)試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體會這一特點。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_微夫人之力不及此:_眾謂予一行為可以紓禍:_(吳漢)及得召見,遂見親信:_吾弟,非猶夫人之弟,況為我死,我何生焉:_. . . . . . . .那實際上那個人 的行動是 親近信任平常人 (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 仲長統(tǒng)字公理,山陽高平人也。少好學(xué),博涉書記,贍于文辭。 統(tǒng)過幹(并州刺史高幹,袁紹甥也),幹善待遇,訪以當(dāng)時之事。 每州郡命召,輒稱疾不就。常以為凡游帝王者,

11、欲以立身揚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滅,優(yōu)游偃仰,可以自娛,欲卜居清曠以樂其志。(2007年上海高考題,有刪改). . . . . . 下列各項中加點的詞,不存在古今異義現(xiàn)象的一項是()A.博涉書記 B.幹善待遇C.訪以當(dāng)時之事 D.可以自娛解析A項書記:同義復(fù)詞,意為“書籍”,不同于今義。B項待遇:同義復(fù)詞,意為“對待”,不同于今義。D項可以:兩個詞,意為“可以用來”,不同于今義。. . . . . . . C 【精要點撥】古今同形異義詞是文言實詞考查的重點,尤其碰到與現(xiàn)代詞語同形的雙音節(jié)詞時,應(yīng)格外留心。它們少數(shù)是與今天相同的,多數(shù)情況下是不同的,即現(xiàn)在是一個詞,而古代是兩個詞,須拆開翻譯。

12、 三、活用實詞:找規(guī)律、析特點詞類活用是指某些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臨時具有的某種新的語法功能。這種語法功能與現(xiàn)代漢語相比具有明顯的不同,判斷時要參照現(xiàn)代漢語的一般用法推斷。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一)名詞活用1.試找出下列句中名詞活用作狀語的詞,并試著找出名詞活用作狀語的規(guī)律和特點。(1)東犬西吠:_(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_(3)草行露宿,日與北騎相出沒于長淮間:_(4)雄州霧列,俊采星馳:_西手草、露、日霧、星 (5)而相如廷叱之:_(6)常以身翼蔽沛公:_(7)人皆得以隸使之:_(8)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_規(guī)律和特點:_廷翼隸東、南 名詞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前如果不構(gòu)成主謂

13、關(guān)系,那么,它一定活用作狀語,或者說,只要是處于主語和謂語之間的名詞一定活用作狀語。 2.試找出下列句中名詞活用作動詞的詞,并試著找出名詞活用作動詞的規(guī)律和特點。(1)至于君不君,臣不臣:_二月草已芽:_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_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_第二個“君” “臣”芽第二個“師”王 君子不齒:_規(guī)律和特點: _齒 名詞前有副詞(“不” “已” “相”等),該名詞活用作動詞;因為在漢語中,副詞不能修飾名詞,若修飾了,則該名詞活用作動詞。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_左右欲刃相如:_云青青兮欲雨:_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_騏驥一躍,不能十步:_規(guī)律和特點:_水刃雨飯十步

14、 能愿動詞(指“能” “得” “欲”等動詞)后的名詞活用作動詞。 (3)沛公軍霸上:_鷦鷯巢于林:_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_國人不敢言,道路以目:_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zhì)于齊:_規(guī)律和特點:_軍巢漁樵道路質(zhì) 名詞前沒有動詞,后接介賓短語(后無動詞),則該名詞活用作動詞。 (4)驢不勝怒,蹄之:_買五人之頭而函之:_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_塞者鑿之,陡者級之:_填然鼓之:_規(guī)律和特點:_蹄函王級鼓名詞后帶“之”字,則該名詞活用作動詞。 (5)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衣、懷道海安、如皋:_大楚興,陳勝王:_范增數(shù)目項王:_籍吏民,封府庫:_規(guī)律和特點:_道王目籍 兩個名詞連用(或者一個名詞和一個

15、名詞短語連用),則必有一個名詞活用作動詞。至于哪個名詞活用,則視具體情況而定。 (6)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_緹騎按劍而前:_客逾庖而宴:_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_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_規(guī)律和特點:_前宴東夢 名詞而動詞或動詞短語(不構(gòu)成主謂關(guān)系)活用動詞而動詞(動詞短語)。或者:動詞(動詞短語)而名詞動詞(動詞短語)而活用動詞。墓 【精要點撥】1.名詞作狀語在現(xiàn)代漢語中,名詞一般是不直接作狀語的;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詞卻經(jīng)常作狀語,在句中起修飾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趨于亡”中的“日” “月”,都是名詞作狀語,翻譯成“一天天地” “一月月地”,合起來引申為“慢慢地、逐漸地”。

16、 2.名詞用作動詞在現(xiàn)代漢語中,名詞是不會直接帶賓語的,但文言文中卻經(jīng)常出現(xiàn)名詞直接帶賓語的現(xiàn)象,這就是名詞用作動詞。活用以后,名詞變成相關(guān)的動詞的意思。如“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中的“禮”,就是“禮遇”的意思。 3.名詞的使動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詞帶上賓語后,表示使賓語怎么樣。如“亦將有以利吾國乎”中的“利”,就是“使 得到利益”的意思。4.名詞的意動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詞帶上賓語后,表示主語在主觀上認為賓語所代表的事物成為用作意動的名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中的“師”,就是“以 為老師”的意思。 (二)動詞活用3.試找出下列句中動詞活用作名詞的詞,并試

17、著找出動詞活用作名詞的規(guī)律和特點。(1)雞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時: _(2)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_(3)鉤黨之捕遍于天下: _(4)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 _畜進退捕讒、譏 (5)而其見愈奇: _(6)不敢復(fù)有株治:_(7)司馬子反渴而求飲: _規(guī)律和特點: _見株治飲 一是兩個動詞連用,如構(gòu)不成連動式,則后一個動詞一般活用作名詞;二是動詞前若有“其” “之”等代詞修飾,則該動詞活用作名詞。 【精要點撥】1.動詞用作名詞在文言文中,動詞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語或賓語;有時又受“其” “之”等詞語的修飾限制,使之具有了名詞的特點。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櫓”中的“亡”即為動詞用作名詞,意思是“敗逃的人”。

18、2.動詞的使動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動詞所表示的動作,其發(fā)出者是后面的賓語所表示的人或物,這就是動詞的使動用法。如“項伯殺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 活命”的意思。3.動詞的為動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動詞所表示的動作,是主語所表示的人為了(因為)賓語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樣。如“余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中的“哀”,就是“為 哀憐”的意思。 (三)形容詞活用4.試找出下列句中形容詞活用作動詞的詞,看看屬于哪一類型,并試著找出形容詞活用作動詞的規(guī)律和特點。(1)窮山之高而止:_(2)不恥相師:_(3)始指異之:_窮,活用作一般動詞恥,意動用法異,意動用法 (4)闕秦以利晉:_

19、(5)何必勞神苦思:_(6)齊彭殤為妄作:_規(guī)律和特點:_利,使動用法苦,使動用法齊,意動用法形容詞如果帶了賓語,則活用作動詞。 【精要點撥】1.形容詞用作名詞在文言文中,當(dāng)形容詞擔(dān)任主語或賓語時,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質(zhì)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種性質(zhì)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中的“堅” “銳”,就是“堅固的鎧甲” “銳利的兵器”的意思。 2.形容詞用作動詞在文言文中,當(dāng)形容詞直接帶賓語時,它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質(zhì),而是表示相應(yīng)的動作行為或變化發(fā)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窮也”中的“窮”,就是“走到盡頭”的意思。3.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在文言文中,當(dāng)形容詞帶賓語時,它表示附加某種特征于賓語所表示的事

20、物上,這種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如“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中的“綠”,就是“使 變綠”的意思。 4.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在文言文中,當(dāng)形容詞帶賓語時,它表示主語所表示的人或物認為賓語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種性質(zhì)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認為 小”的意思。 (四)數(shù)詞用作動詞(或形容詞、名詞)5.試找出下列句中數(shù)詞活用的詞,看看屬于哪一類型。(1)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_(2)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_(3)其一犬坐于前:_貳,用作動詞一,用作形容詞一,用作名詞 【精要點撥】在文言文中,數(shù)詞往往用來擔(dān)當(dāng)謂語,陳說事情的狀況,或表示某個具有數(shù)量的事物。如

21、“六王畢,四海一”中的“一”,就是“統(tǒng)一”的意思。 四、通假字:依據(jù)條件,準確判斷1.試分析下列句子中的“茲”是否通假。如通假,試說明其通假理由??偞耸?,宏茲九德。茍?zhí)澣擞?,其不仁茲甚。答案“茲”是“這”義,不通假。“茲”,通“滋”,更加。因為“茲”主要是“這”義,用“這”義無法解釋,且“茲”與“滋”又音同形近,符合通假特點。. .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字不屬于通假字的一項是()A.父沒,或勸之仕B.然亡國破家相隨屬,圣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C.星隊、木鳴,國人皆恐D.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解析B項屬:連,跟著。A項“沒”通“歿”。C項“隊”通“墜”。D項“辯”通“辨”。. . B 【精要點撥

22、】通假,是中國古書的用字現(xiàn)象之一。對于通假字,除靠平時的積累外,還要依據(jù)通假條件,判斷該字是否通假。這兩個條件為:通假字自身特點,a.讀音相通(有些字因語音演變今天已看不出相通了),b.字形相似;語境條件,在具體句子中,當(dāng)某個字用它的本義、引申義等義項都講不通時,就可以考慮通假。 五、同義復(fù)詞和偏義復(fù)詞:特殊實詞多關(guān)注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B.今有一人,入其園圃,竊其桃李C.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D.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 . . . . 解析偏義復(fù)詞必須聯(lián)系語境推斷。A項出入:本義指出去和進來,在語境中偏取“入”的意

23、義,指劉邦入關(guān)后嚴加防守,不讓“他盜”進關(guān)。B項種果樹的地方叫“園”,種蔬菜的地方叫“圃”,這里偏指“園”。C項婚姻:在古代,女方的父親為“婚”,男方的父親為“姻”,夫婦雙方的父母互稱作“婚姻”,統(tǒng)稱為親家。 D項存亡:本來指生存與衰亡,在語境中與“危急”對應(yīng),偏取“亡”的意義,用以強調(diào)蜀漢所處的艱難形勢。A、B、D三項都屬偏義復(fù)詞,C項沒有這種用法。答案C 2.判斷下列句中有無偏義復(fù)詞。如有,請指出并釋義。(1)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答案“巷陌”,偏在“巷”(2)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答案 (3)陟罰臧否,不宜異同。答案“異同”,偏在“異”(4)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答案無 (5)

24、奉使往來,無留北者。答案“往來”,偏在“往” 【精要點撥】古代漢語以單音節(jié)詞為主,一般是一個字一個詞;現(xiàn)代漢語以雙音節(jié)詞(合成詞)為主,兩個字一個詞。但古代漢語中也有特殊現(xiàn)象,存有少量雙音節(jié)詞(即復(fù)詞),同義復(fù)詞和偏義復(fù)詞就是較典型的兩類詞。同義復(fù)詞,是指構(gòu)成合成詞的兩個語素的意義相同。如“根本”中“根” “本”都是指“植物長在土里的部分”,“謗譏”中“謗” “譏”都是“批評”的意思。 偏義復(fù)詞,是指由兩個意義相近或相對的語素構(gòu)成,而詞義卻偏在其中一個語素上,另一個語素只起陪襯作用。雖然它在古漢語中很少,但如果不了解、掌握它,就會成為閱讀的障礙。如何掌握呢?一要弄清兩個語素的構(gòu)成方式意義上相近

25、或相對,二要結(jié)合語境加以揣摩、判斷。如“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中的“車騎”,結(jié)合下句則可知偏在“車”義。偏義復(fù)詞具有臨時、動態(tài)、借用的性質(zhì),一定要借助語境判斷。 需要注意的是:同義詞連用與偏義復(fù)詞很相似,而考生要善于把二者區(qū)分開來。同義詞連用時,其中的每一個實詞的意義都有所保留;而偏義復(fù)詞,是在某一語境下,其中一個語素的意義失去了。如“無毛羽以御寒暑” (漢書刑法志)與“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兩個句子相比較,前一句中的“寒暑”是偏義復(fù)詞,偏在“寒”義;后一句中的“寒暑”是兩個單音節(jié)詞,兼有“寒” “暑”的意思,是兩詞連用。 巧用“一義多詞”法,高效記實詞表示“莊稼收成不好、荒年”

26、的有:兇、儉、歉、饑。表示“責(zé)備”的有:讓、過、望、譴、非、尤、咎、責(zé)。表示“贊許”的有:多、稱、譽、許、道、與、嘉、褒。表示“私下、暗暗地”的有:陰、潛、間、私、竊、微、暗。表示“掌管”的有:典、當(dāng)、知、守、掌、職、執(zhí)、序、掌、司。 積累小貼士 表示“去、到、往”的有:之、適、如、造、詣、徂、至、趨。表示“輕視、看不起”的有:小、易、輕、少、鄙。表示“代理”的有:假、行、權(quán)、攝、署。 怎 樣 依 據(jù) 語 境 推 斷 實 詞 的 含 義高考不僅考查120個常見實詞,還考查許多陌生、疑難的實詞的含義,以及常見實詞的不常用含義。為此,既要靠平時的積累,又要靠臨場推斷,且兩者要緊密結(jié)合。推斷有方法技

27、巧,掌握主要推斷方法,并注意多種方法的綜合運用,是應(yīng)對高考文言實詞考查的重要策略。 1.對稱推斷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對偶句、并列詞句對舉的語言現(xiàn)象很多。在對舉句中,位置對稱的詞語一般詞性相同,詞義相近、相反或相對,因此,通過對已知詞語的詞義、詞性進行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詞語的詞義、詞性。 即時鞏固1(1)充分利用句中加“”的字來推斷加點字的意思。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_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_則思慎始而敬終。_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_人眾車輿,萬物殷富。_ . . .竭盡佩戴慎重任用眾多 (2)翻譯下面文段中畫線的句子,體會一下對稱法的運用。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

28、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詩云:自西向東,自南向北,無思不服。此之謂也?!?(節(jié)選自孟子公孫丑上)譯文:_ 依靠道德施行仁義的可以稱王,稱王不必要等到具有大國的條件。 推斷方法:_ 由該句的上句“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意為“憑借武力假托仁義的可以稱霸,稱霸必須具備大國的條件”,可以推斷該句意。這叫對稱推斷。古人行文很講究對稱,處于對應(yīng)位置的詞語往往在意義上有相近、相反或相對的特點。 2.語境推斷法主要是利用語境(句內(nèi)語境和句外語境)語句連貫、相承相接的特點,其意義也是上下連貫、相承相接的特點來

29、推斷實詞含義。這是推斷最主要的方法。文言文的語境,有三個層面的理解:一是短語語境,就是實詞所在的短語的詞性特征和結(jié)構(gòu)特征。比如說“譎佞殘妒”是四個形容詞構(gòu)成的并列結(jié)構(gòu),我們就可以根據(jù)其他幾個詞的意義來推斷“譎”的釋義是否正確。 二是句子語境,就是實詞所在句子的結(jié)構(gòu)特征和特定句義限定。2012年高考天津卷中實詞題D選項“可以拯人,可以壽世者”,我們只要對此句作簡單的主謂賓結(jié)構(gòu)分析,就知道“壽”在句中作謂語,肯定要解釋為動詞義,而不是名詞。三是上下文語境,就是實詞所在的上下文語段構(gòu)成的語境?!坝行兄?,綱紀森然,動皆法度 。無行之人,譎佞殘妒,塞于胸間,心目所至,悉犯于理 雖死且有謀,馀孽. 猶毒

30、于人,必難終以福?!备鶕?jù)這樣的語境,說“無行之人” “譎佞殘妒”,由“佞”和“妒”我們就能基本推斷“譎”解釋為“詭詐”應(yīng)該是正確的。語境推斷法對于我們解讀文言文,乃至現(xiàn)代文閱讀題來說,都是必要的技能。它不僅有助于推斷實詞釋義選項的正確與否,對解答虛詞辨析題、信息篩選題、概括分析題也都有幫助。 其實“代入檢驗法” (見后面“考場妙招” )和“語境推斷法”兩者殊途同歸,都把目標(biāo)指向原文,緊扣文言文來做題。所以反復(fù)揣摩,吃透原文方為解題之根本。 即時鞏固2(1)利用語境推斷法推斷下面文段中加點詞的意思,并說出推斷過程。孟子去齊,充虞路問曰:“夫子若不豫色然。前日虞聞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痹唬?/p>

31、“彼一時,此一時也?!贝鸢冈ド焊吲d的臉色。推斷過程:下文說,“我前些日子聽你說君子應(yīng)不怨天,不怨人 ”。孟子說:“此一時,彼一時也,時代不同了?!闭f明孟子此時對以前不怨天尤人的態(tài)度是有所保留的。由此可知,“豫色”應(yīng)是“高興的臉色”。. . 崔杼與慶封謀殺齊莊公。莊公死,更立景公,崔杼相之。慶封又欲殺崔杼而代之相 慶封相景公,景公苦之。慶封出獵,景公與陳無宇、公孫灶、公孫躉誅封。封以其屬斗,不勝,走如魯。 (呂氏春秋慎行)答案誅:討伐。推斷過程:“誅”常作“殺死”義,但聯(lián)系后文語境,慶封“走如魯”,即“逃到魯國”,可見他們并沒有“殺死”慶封,而應(yīng)是“討伐”慶封。這是用語境推斷法確定多義詞的意思

32、。. (2)利用語境推斷法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并說出推斷過程。 季布為河?xùn)|守。孝文時,人有言其賢者,孝文召,欲以為御史大夫。復(fù)有言其勇,使酒難近,至留邸一月,見罷。季布因進曰:“臣無功竊寵,待罪河?xùn)|。陛下無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譽而召臣,一人之毀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識聞之,有以窺陛下?!鄙夏粦M,良久曰:“河?xùn)|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辈嫁o之官。 (節(jié)選自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答案譯文:又有人說季布魯莽,借酒使性難以接近。推斷過程:此句關(guān)鍵詞是“勇”。它常被譯為“勇敢”,褒義詞。但聯(lián)系后文可知,“陛下以一人之譽而召臣”對應(yīng)了“人有言其賢者,孝文召,欲以為御史大夫”;“一人之毀

33、而去臣”對應(yīng)了“復(fù)有言其勇,使酒難近,至留邸一月,見罷”,“毀”即“詆毀”,是“進讒言”。由此可推斷“勇”絕非褒義,而應(yīng)作貶義,譯為“魯莽、空有勇力”。. 3.語法推斷法句子的結(jié)構(gòu)是固定的,組合是有規(guī)律的,詞在句中所處的語法位置,為我們推斷詞義提供了依據(jù)。如主語、賓語常由名詞、代詞充當(dāng),謂語大多由動詞、形容詞充當(dāng),狀語大多由副詞充當(dāng)?shù)取? (1)劃分句子成分法“信義著于四?!?(“信義”作主語,可判斷“信”是名詞,作“信用”講)“煙濤微茫信難求” (狀語,確實)“楚王貪而信張儀” (謂語,信任). . (2)看搭配“輟耕之壟上” (“之”后接表地點的“壟上”,很明顯,“之”在這里只能譯成動詞“

34、到”才能與之搭配)“自放驢,取樵炊爨”,題目中給的詞義是:樵打柴?!伴浴弊智坝袆釉~“取”,后有動詞“炊爨”,上下文聯(lián)系起來,不難推斷出它處于賓語的位置,是名詞,應(yīng)該是“木柴”的意思,“打柴”是動詞,明顯不當(dāng)。. . 即時鞏固3(1)運用語法推斷法,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思。據(jù)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_若亡鄭而有益于君。_吾得兄事之。_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_. . . .險固的地方使 滅亡像對待兄長一樣認為 輕,輕視認為 少; (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 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望時而待之,孰與應(yīng)時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與騁能而化之?思

35、物而物之,孰與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與有物之所以成?故錯人而思天,則失萬物之情。 (節(jié)選自荀子天論). . . . .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大天而思之 大:尊崇,形容詞用作動詞B.因物而多之 多:與“少”相對,指數(shù)量多C.孰與物畜而制之 物:把 當(dāng)作物一樣,名詞作狀語D.思物而物之 物:把 當(dāng)作物,名詞的意動用法. . . 解析這里的“多”應(yīng)是形容詞用作動詞,意為“增多”。答案B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孰與騁能而化之騁:施展B.孰與有物之所以成 有:掌握C.故錯人而思天 錯:錯誤D.則失萬物之情 情:本性解析“錯”與“思”相對,也應(yīng)

36、是一個動詞,“措”,放棄。. . C 參考譯文 尊崇天而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天當(dāng)作物一樣畜養(yǎng)起來而控制著它呢?與其順從天而贊美它,哪里比得上控制自然的變化規(guī)律而利用著它呢?與其盼望,等待天時,哪里比得上適應(yīng)天時而役使它呢?與其依順萬物的自然繁殖而求它增多,哪里比得上施展人的才能而使它按著人的需要有所變化呢?與其思慕萬物而使它成為能供自己使用的物,哪里比得上管理好萬物而不失掉它呢?與其希望萬物能自然生長出來,哪里比得上掌握萬物的生長規(guī)律呢?所以放棄人的努力而只寄希望于天,那就不能理解萬物的本性,也就不能去利用它了。 4.聯(lián)想推斷法聯(lián)想推斷法有課本聯(lián)想推斷法和成語聯(lián)想推斷法兩種。高考文言文閱讀所考

37、查的實詞,其意義和用法在課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腳點。因此,我們要善于根據(jù)課內(nèi)學(xué)過的知識舉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異同,以解決試題中的實詞詞義問題。不少成語源于文言文,因此在成語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詞義,我們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語后,便可以根據(jù)一些成語的意義、用法,推斷出文言詞義。 即時鞏固4(1)利用課本聯(lián)想推斷法,選出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A.諸將爭欲攻之,漢不聽聽:準許 聯(lián)想課文_中的句子:_ B.若不敢來,公轉(zhuǎn)營迫之 迫:逼迫 聯(lián)想課文_中的句子:_. .陳情表聽臣微志指南錄后序時北兵已迫修門外 C.大戰(zhàn)一日,兵敗,走入壁 壁:營壘 聯(lián)想選讀中課文_中的句子:_(或_中的句子

38、:_)D.或多惶懼,失其常度 度:考慮 聯(lián)想選讀中課文_中的句子:_ 解析度:氣度。答案D .高祖本紀漢王復(fù)入壁,深塹而守之項羽本紀諸侯軍救巨鹿下者十余壁刺客列傳群臣皆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2)利用成語聯(lián)想推斷法推斷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思。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_然微以自文于君親,君親其謂予何。_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_每責(zé)一頭,輒傾數(shù)家之產(chǎn)。_ . .接近、到。聯(lián)想成語“若即若離”掩飾。聯(lián)想成語“文過飾非”迫近、接近。聯(lián)想成語“日薄西山”尋找、尋求。聯(lián)想成語“求全責(zé)備” 5.字形推斷法漢字本是表意性質(zhì)的,從字形可以推知字義。雖歷經(jīng)演變,但表意的功能并沒有喪失,漢字本身即為理解詞義的已知條件之

39、一。因此,通過對字形結(jié)構(gòu)(主要是象形字、會意字和形聲字)的分析可以幫助我們探求字的意義。如“檣櫓”,“櫓”是常見字,是木制的船具;“檣”是冷字,但“檣”從木,與“櫓”聯(lián)合成詞,可知“檣”也是木制的船具。另外,“禾”與五谷有關(guān),“貝”與金錢有關(guān),“皿”與器具有關(guān),“系”與捆綁有關(guān),“月”與肉有關(guān),“纟”與絲織品有關(guān)。 即時鞏固5利用字形推斷法推斷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思。(1)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_(2)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_(3)生而眇者不識日。_(4)平民雖平價不能糴。_. . .看田地眼盲買進糧食 6.鄰字推斷法文言文中的同義復(fù)詞實際上是同義復(fù)用,如“曹操之眾遠來疲敝”中的“

40、敝”,根據(jù)它與“?!毕噜彽奶攸c,可以推斷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勞”。即時鞏固6(1)今主上幼沖,賊臣虎據(jù),雄才奮用之秋也。_(2)益跅(tu)弛,不問生產(chǎn),遂大困。尋死富陽。_(3)至乃尚書郎乘馬,則糾劾之。_. .年幼放縱檢舉、告發(fā) 7.通假推斷法(也叫字音推斷法)(見前面“通假字” )推斷只是推斷,不是確定;推斷不是萬能的,它只是考場上一種重要的輔助手段。而且推斷方法技巧往往不是單一使用的,而是要綜合運用。關(guān)鍵在于平時多積累,不斷提高文言文的綜合閱讀能力。并且,這些推斷方法技巧需要運用嫻熟,能內(nèi)化為一種習(xí)慣,方可有效、高效,在考場上“過關(guān)斬將”。 解答文言實詞題的實戰(zhàn)技巧巧識設(shè)誤特點1.不辨詞

41、義:主要是針對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命題者常常用以“甲義項”代替“乙義項”的方式設(shè)置錯誤。2.忽略活用:命題者有意忽略某一詞的活用現(xiàn)象,用活用現(xiàn)象前的詞義解釋它,設(shè)置答題陷阱??紙雒钫?3.以今釋古:命題者常借用以今義釋古義的方式考查考生對實詞的掌握情況,這種設(shè)誤角度多針對古今異義詞而言。4.不看語法:命題者常常會通過故意忽略詞間搭配,造成詞性錯誤的方式命題。5.不明單雙:命題者常把兩個連用的且恰好與現(xiàn)代漢語的一個雙音詞相同的單音詞當(dāng)成現(xiàn)代漢語的一個詞來解釋,造成釋義錯誤。 答題基本方法1.兩次代入檢驗法。這是最主要的方法。即要讓詞回原句,句回原文,也就是說,首先把解釋好的詞放回原句中,把整個句子翻

42、譯一下,一般情況下,譯得通順,就說明解釋是正確的,反之就是錯誤的。如果詞回原句還不能斷定解釋的正誤,那么我們還可以把整個句子放到原文中,結(jié)合上下句,根據(jù)語境來判斷解釋的對錯,這樣,我們基本就能得出正確的判斷了。 2.暫時“遺忘”法。有的時候,高考會考查常見實詞的某一個相對冷偏的義項,這時候我們就要學(xué)會另一種方法“遺忘法”。就是暫時忽略這個實詞,以“?”代替。因為有時常見義項會干擾我們的判斷,那還不如全部“抹去”,根據(jù)上下文來推斷這個實詞可能是什么意思。比如說2012年高考遼寧卷“君才不及弟,何乃橫得重名”中的“橫”解釋為“橫向、橫陳、橫渡、連橫”都說不通。那我們干脆略去我們了解的幾個義項,完全

43、按上下文的語境來推斷,得出“橫”是“出乎意料地”的意思。 不妨一試(2014北京改編)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偃虹堤記 有自岳陽至者,以滕侯之書、洞庭之圖來告曰:“愿有所記?!庇璋l(fā)書按圖,自岳陽門西距金雞之右,其外隱然隆高以長者,曰偃虹堤。問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為也?!眴柶渌宰髦?,曰:“洞庭,天下之至險;而岳陽,荊、潭、黔、蜀四會之沖也。昔舟之往. . 來湖中者,至無所寓,則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遠且勞,而又常有風(fēng)波之恐、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無患?!眴柶浯笮≈?、用人之力,曰:“長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用民力萬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時以成。

44、”問其始作之謀,曰:“州以事上轉(zhuǎn)運使,轉(zhuǎn)運使擇其吏之能者行視可否,凡三反復(fù),而又上于朝廷,決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議也?!痹唬骸按司又饕?,可以書矣?!? . 蓋慮于民也深,則謀其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險不測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荊、潭、黔、蜀,凡往來湖中,無遠邇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陽四會之沖,舟之來而止者,日凡有幾!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則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數(shù)計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壞。蓋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繼者常至于殆廢。自古賢智之士,為其民捍患興利,其遺跡往往而在。使其. . . 繼者皆如始作之心,則民到于今受其賜,天下豈有遺利乎?此滕侯之所

45、以慮,而欲有紀于后也。 慶歷六年某月某日記。(取材于歐陽文忠公集,有刪節(jié))注滕侯:即滕子京,北宋人,屢遭貶黜,其時被貶,任岳州知州。 1.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愿有所記愿:希望B.覆溺之虞 虞:料想C.予發(fā)書按圖 按:查看D.且岳陽四會之沖 沖:要沖解析“虞”應(yīng)為“憂慮、憂患”,是名詞義。結(jié)合前句“常有風(fēng)波之恐、覆溺之虞”,“恐”與“虞”相呼應(yīng);結(jié)合后句,“今舟” “近而且無患”,亦與“憂患、憂慮”相應(yīng)。B. . . 2.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議也 易:輕視B.使堤土石幸久不朽 使:假如C.可以數(shù)計哉 數(shù):數(shù)目,數(shù)量D.夫事不

46、患于不成 患:擔(dān)心解析易:改變。A. . . 參考譯文 有一個從岳陽來的客人,拿著滕子京的信和洞庭之圖來告訴我說:“希望您寫篇文章記載(偃虹堤)?!蔽掖蜷_書信并查看洞庭之圖,看到從岳陽門往西到金雞的右邊,其外面有一個又高又長的建筑,叫作偃虹堤。問建造此堤和為其命名的人是誰,來人說:“這都是我們滕侯做的?!庇謫栯畹慕ǖ虅訖C和修建的利弊,回答說:“洞庭湖是天下非常險 要的地方,岳陽又是荊州、潭州、黔州、蜀州四個地方交會的要沖。過去往來于洞庭湖的船只,到了也沒有停泊的地方,只能停泊在南邊的渡口,那些需要到岳陽辦事的人又遠又累,而又常常有遭遇風(fēng)浪、船翻淹死的恐懼和憂慮?,F(xiàn)在船到了這兒全部停泊在堤下,

47、到州里辦事的人又近又不必擔(dān)心?!蔽覇栠@個堤規(guī)模的大小和用了多少人力,回答說:“全長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度越往下就加上二尺,需要用一萬五千 五百個人工,沒有超過限定的日期就完成了?!蔽覇査ㄖ跏侨绾沃\劃的,回答說:“州里把這個事上報給轉(zhuǎn)運使,轉(zhuǎn)運使選擇那些有能力的官吏視察是否可行,反復(fù)了多次,最后上報朝廷,由三司來決定,三司決定說可行,他們都不能改變滕侯的具體策劃?!蔽艺f:“這是君子的作為,可以為此寫篇文章?!?深深考慮百姓的人,在當(dāng)初謀劃一些事情時就考慮精到,所以能用人力少而取得的功效多。憑借那百步遠的湖堤,可以抵擋天下非常危險而不可預(yù)測的憂患,讓當(dāng)?shù)匕傩帐芤娌⒒菁扒G州、潭州、黔州、蜀州,

48、凡是往來于洞庭湖的人,不論是遠近都蒙受這個堤的利益。而且岳陽又是四個地方交會的要沖,往來的船只在此停泊的,一天要有多少呢!假使堤的土石有幸長久不壞,那么滕侯對人或物的恩惠,能用數(shù)來 計算嗎?事情不怕干不成,怕就怕容易敗壞。建造的人開始并非不想讓它長久完好,可是繼承者常常懈怠,廢棄了它。自古以來有才德智慧的人,為了百姓興利除弊,他們的遺跡到處都有。如果他們的繼承者都像開始建造者那樣用心,那么百姓到現(xiàn)在仍然受惠,天下哪還有丟掉的利益?這就是滕侯思慮并想記錄下來傳告后世的。 慶歷六年某月某日記。 一、基礎(chǔ)題組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迷涂知返,往哲是也涂:通“途”,道路B.

49、進兵擊秦軍,秦軍解去 解:通“懈”,松懈C.秦舞陽色變振恐 振:通“震”,震驚D.張良出,要項伯 要:通“邀”,邀請解析解:解除包圍。練 出 高 分 文 言 實 詞 題 題 組 訓(xùn) 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解析負:辜負,對不起。答案D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50、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解析B項均為名詞用作動詞。A項使動用法/形容詞用作動詞。C項形容詞用作動詞/名詞作狀語。D項形容詞用作動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答案B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4.解釋下列成語中加點的實詞。(1)伐罪吊人:(2)細大不捐:(3)灑掃庭除:(4)聚訟紛紛:(5)何患無辭:(6)嚴懲不貸:(7)克日成功:. . .慰問舍棄臺階爭論擔(dān)憂寬恕,饒恕嚴格限定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8)無所

51、適從:(9)信手拈來:(10)童山禿嶺:(11)登峰造極:(12)無稽之談:(13)日薄西山:(14)尸位素餐:. . .到,去,歸向隨意禿的,沒有草木的到達查考,考核迫近不做事情,空占職位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5.請辨析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古今意義。(1)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壟斷焉。 (愚公移山)古義:今義:(2)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 (觸龍說趙太后)古義:今義:山川阻隔,中性詞。把持和獨占,貶義詞。男子的通稱。已婚女子的配偶。.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2、 16 17 18 19 20 21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燭之武退秦師)古義:今義:(4)既而將訴于舅姑,舅姑愛其子,不能御。(柳毅傳)古義:今義:那個人。尊稱別人的妻子。公公和婆婆。舅舅和姑姑。.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5)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諫。 (屈原列傳)古義:今義:(6)秦自繆公以來二十余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廉頗藺相如列傳)古義:今義:言語舉動適當(dāng)?shù)皿w。不慌不忙、鎮(zhèn)定自若的樣子。盟約。限制。.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53、4 15 16 17 18 19 20 21 (7)肅宣權(quán)旨,論天下事勢,致殷勤之意。 (赤壁之戰(zhàn))古義:今義:(8)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古義:今義:關(guān)切,問候。熱情周到。有功績而又有文采。繁華的景象。輕浮放蕩,一般與男女關(guān)系有關(guān)。.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二、核心題組閱讀下面這則文言短文,完成文后題目。 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推曰:“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懷無親,外內(nèi)棄之。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

54、者,非君而誰?天實置之,而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乎?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下義其罪,上賞其奸,上下相蒙,難與處矣?!逼淠?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曰:“盍亦求之?以死誰懟?”對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逼淠冈唬骸耙嗍怪?,若何?”對曰:“言,身之文也。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其母曰:“能如是乎?與汝偕隱?!彼祀[而死。晉文公求之不獲,以綿上為之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選自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

55、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祿亦弗及及:輪到,到達B.天未絕晉 絕:斷絕C.主晉祀者 主:主持D.天實置之 置:放棄解析置:擁立。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竊人之財 竊:偷盜B.下義其罪 義:以 為義,贊美C.以死誰懟 懟:損害D.言,身之文也 文:裝飾品解析懟:埋怨。C.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56、7 18 19 20 21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不亦誣乎 誣:誣陷B.上下相蒙 蒙:蒙難C.以志吾過 志:敘述D.尤而效之 尤:錯誤解析A項誣:欺騙。B項蒙:蒙騙。C項志:記錄。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參考譯文 晉文公賞賜跟從他逃亡的人,介之推不去要求爵祿,爵祿也沒有輪到他。介之推說:“獻公的兒子九人,只有國君在世了?;莨?、懷公沒有親人,國內(nèi)外都厭棄他們。上天沒有斷絕晉國的后嗣,一定會有君主。主持晉國祭祀的人,不是國君是誰?實在是上天立的他,而那幾個人以為是自己的功勞,不

57、是騙人嗎?盜竊別人的財物,尚且稱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為盜竊,何況竊取上天的功勞當(dāng)作自己的功勞呢?下面的人贊美他們的罪過,上面的人獎勵他們的欺詐,上下相互欺騙,就難以和他們相處了?!彼哪赣H說:“何不也去請求爵祿?就這樣死了,怨誰?”介之推回答說:“明知是錯誤而效法它,罪過更要加重了。而且我發(fā)出過怨言,不吃國君的俸祿?!彼哪赣H說:“也要讓國君知道這件事,怎么樣?”介之推回答說:“言語,是身上的裝飾品。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58、身子將要隱藏,哪里還要用言語去裝飾它?這樣做,就是為了顯露自己了?!彼哪赣H說:“能夠像你說的這樣去做嗎?我和你一塊兒隱居?!庇谑悄缸觽z隱居到死。晉文公尋找他沒有找到,就以綿上作為介之推的封地,說:“以此銘記我的過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閱讀下面這則文言短文,完成文后題目。 國淵字子尼,樂安蓋人也。太祖辟為司空掾?qū)佟C坑诠撟h,常直言正色,退無私焉。太祖欲廣置屯田,使淵典其事。淵屢陳損益,相土處民,計民置吏,明功課之法,五年中倉廩豐實,百姓競勸樂業(yè)。太祖征關(guān)中,以淵為居府長史。田銀、蘇

59、伯反河間,銀等既破,后有余黨,皆應(yīng)伏法。淵以為非首惡,請不行刑。太祖從之,賴淵得.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生者千余人。破賊文書,舊以一為十,及淵上首級,如其實數(shù)。太祖問其故,淵曰:“夫征討外寇,多其斬獲之?dāng)?shù)者,欲以大武功,且示民聽也。河間在封域之內(nèi),銀等叛逆,雖克捷有功,淵竊恥之。”太祖大悅,遷魏郡太守。 時有投書誹謗者,太祖疾之,欲必知其主。淵請留其本書,而不宣露。其書多引二京賦。淵敕功曹曰:“此郡既大,今在都輦,而少學(xué)問者。其簡開解年少,欲.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0、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遣就師?!惫Σ懿钊耍R遣引見,訓(xùn)以“所學(xué)未及,二京賦,博物之書也,世人忽略,少有其師,可求能讀者從受之”,又密喻旨。旬日得能讀者,遂往受業(yè),吏因請使作箋,比方其書,與投書人同手。收攝案問,具得情理。遷太仆,居列卿位,布衣蔬食,祿賜散之舊故宗族,以恭儉自守,卒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使淵典其事 典:主管B.淵屢陳損益 損:減少C.百姓競勸樂業(yè) 勸:勸勉D.其簡開解年少 簡:簡樸解析簡:選拔。D. .

61、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太祖辟為司空掾?qū)?辟:征召B.淵敕功曹曰 敕:吩咐C.功曹差三人 差:差遣D.祿賜散之舊故宗族 散:分發(fā)解析差:挑選。. . D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參考譯文 國淵字子尼,樂安蓋縣人。被太祖皇帝征召任司空屬下的官職。每每在朝廷上議論政事,總是態(tài)度嚴肅,直言不諱,退朝后再不私下議論。太祖皇帝打算大力推行屯田制度,令國淵主管這項事務(wù)。國淵屢次陳述應(yīng)當(dāng)減少

62、或增加的項目,考察土地,安置民眾,計算用人數(shù)量,安排設(shè)置官吏,明確訂立考核政績的條例。經(jīng)過五年的時間,就使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糧倉豐實,百姓競相勉勵,愉快地耕種。太祖皇帝征討關(guān)中,任命國淵為居府長史。田銀、蘇伯在河間謀反,田銀等人被打敗后,他們的那些余黨,按律都應(yīng)處斬。國淵認為這些人都不是首惡分子,于是奏請不要對他們用刑。太祖準許了他的奏請。依靠國淵的奏請得到活命的有一千多人。以前,寫斬殺敵兵的奏章,往往以一當(dāng)十,到了國淵上報斬殺敵兵首級的數(shù)量時,則按實數(shù)上報。太祖詢問原1 2 3 4 5 6 7 8 9

63、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因,國淵回答說:“征討境外敵寇時,多報斬殺捕獲敵兵的數(shù)量,是想夸大戰(zhàn)功,向百姓顯示實力。而河間在境內(nèi),田銀等人是朝廷的叛逆,戰(zhàn)勝他們雖然有功,但若虛報戰(zhàn)績,我會感到羞恥?!碧婊实勐牶蠛芨吲d,提升國淵為魏郡太守。 當(dāng)時有人寫匿名信誹謗朝政,太祖非常痛恨這種舉動,想知道寫信的人是誰。國淵奏請把原信留下,而不把它泄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露出去。那封信很多地方引用了二京賦的內(nèi)容。國淵命令功曹說:“這個郡本來很大,而且又是都城,但有學(xué)問的人卻不多

64、。你去挑選幾個聰明有知識的年輕人,我要派他們?nèi)グ輲煂W(xué)習(xí)。”功曹挑選了三個人,國淵在派遣前召見了他們,教導(dǎo)說:“你們學(xué)習(xí)的東西還不廣泛,二京賦是博學(xué)多識的書,世人忽略了它,很少有能講解它的老師。你們可去找尋能夠讀懂它的人,并向他請教。”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然后又秘密地告訴他們自己的真正意圖?;耸畞硖斓臅r間,就找到能讀二京賦的人,三人就去拜師學(xué)習(xí)。官吏趁機要那人寫了一紙箋書,然后與那封信作比較。發(fā)現(xiàn)那人所寫的與寄的信是同一種筆跡。隨即拘捕并審問那人,得到了全部的事實真相。(過后,)國淵被提升為太仆,國淵雖然身

65、居列卿的高位,但仍然穿布衣吃素食,自己的俸祿賞賜都拿來分發(fā)給宗親朋友,始終保持著謙恭節(jié)儉的節(jié)操,最后死于任上。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1.推斷下列加點字的意思,并說明推斷方法。(1)冀得一歸覲:_(2)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_(3)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_(4)須其力疲,乃可擊也:_朝見。字形推斷深。組詞推斷,深沉不周道,疏漏。對稱推斷 等到。聯(lián)想推斷。毛澤東詞句:須晴日,看紅裝素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5)周窮振乏

66、,家無余財:_(6)洪武十五年,太祖召見(方孝孺),喜其舉止端整,謂皇太子曰:“此莊士,當(dāng)老其才?!保篲(7)此兩家常折券棄責(zé):_使 老成。語境推斷,語法推斷通“債”,債務(wù)。通假推斷通“賑”,賑濟。通假兼對稱推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8)公茂(指傳主公孫景茂)悉以秩俸買牛犢雞豬,散惠孤弱不自存者,好單騎巡人,家至戶入,閱視百姓產(chǎn)業(yè),有修理者,于都會時,乃褒揚稱述;如有過惡,隨即訓(xùn)導(dǎo),而不彰也。(北史循吏傳):_閱:巡視。鄰字推斷產(chǎn)業(yè):家產(chǎn)管理得好。語境推斷,對稱推斷彰:表彰。對稱推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2.推斷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 鞠詠為進士,以文學(xué)受知于王公化基。及王公知杭州,詠擢第,釋褐為大理評事,知杭州仁和縣。將之官,先以書及所作詩寄王公,以謝平昔獎進,今復(fù)為吏,得以文字相樂之意。王公不答。及至任,略不加禮,課其職事甚急。鞠大失所望。于是不復(fù)冀其相知,而專修吏干矣。其后,王公入為參知政事,首以詠薦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guān)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guān)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wù)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