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筒件畢業(yè)設計開題報告樣本》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圓筒件畢業(yè)設計開題報告樣本(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資料內容僅供您學習參考,如有不當或者侵權,請聯(lián)系改正或者刪除。
畢業(yè)設計 ( 論文 ) 開題報告
學生姓名:
0000
學 號:
專
業(yè):
機械制造與自動化
系 (
院) :
機電與汽車工程系
畢業(yè)設計題目:
桶底
指導教師: 職 稱: 0000000
3 月 10 日
資
2、料內容僅供您學習參考,如有不當或者侵權,請聯(lián)系改正或者刪除。
畢 業(yè) 設 計( 論 文 ) 開 題 報 告
1.結合畢業(yè)設計 ( 論文 ) 課題情況 , 根據所查閱的文獻資料 , 每人撰寫 1000 字左右的文獻綜述 :
文獻綜述
0.前言
拉深是主要的沖壓工序之一 , 用拉深工藝能夠制成筒形、 階梯形、 錐形、球形、 方盒形和其它不規(guī)則形狀的薄壁零件 , 如果與其它沖壓成形工藝配合 , 還能夠制造形狀極為復雜的零件。 拉深件的可加工尺寸范圍也相當廣泛 , 從幾毫米的小零件到輪廓尺寸達 2~3 米的大型零件 , 都可用拉深方法制成。圓筒形拉深件是拉深中最簡單又
3、最典型的。
1.拉深過程
拉深是利用拉深模具將沖裁好的平板毛坯壓制成各種開口的空心件 , 或將已制成的開口空心件加工成其它形狀空心件的一種加工方法。拉深也稱為拉延。
圖 1 所示即為平板毛坯拉成開口空心件的拉深。其變形過程是 :隨著凸模的不斷下行 , 留在凹模端面上的毛坯外徑不斷縮小 , 圓形毛坯逐漸被拉進凸、 凹模間的間隙中形成直壁 , 而處于凸模下面的材料則成為拉深件的底 , 當板料全部進入凸、 凹模間的間隙時拉深過程結束 , 平板毛坯就變成具有一定的直徑和高度的開口空心件。與沖裁相比 , 拉深凸、 凹模的工作部分不應有鋒利的刃口 , 而應具有一定的圓角 , 凸、 凹模間
4、的單邊間隙稍大于料厚。
1—凸模 ; 2 —壓邊圈 ; 3 —凹模 ;
4—坯料 ; 5 —拉深件
圖 1 圓筒件的拉深過程
用拉深工藝能夠制得筒形、 階梯形、 球形、 錐形、 拋物線形等旋轉體零
件 , 也可制成方盒形等非旋轉體零件 , 若將拉深與其它成形工藝 (如脹形、 翻邊等 )復合 , 則可加工出形狀非常復雜的零件 , 如汽車車門等。因此拉深的應用非常
資料內容僅供您學習參考,如有不當或者侵權,請聯(lián)系改正或者
5、刪除。
廣泛 , 是冷沖壓的基本工序之一。
2.拉深過程中的缺陷
筒形件拉深過程常見的故障是起皺與破裂。
2.1 起皺
起皺是由于當凸緣材料在轉變?yōu)橥脖跁r要受到很大的切向壓力 , 在此壓力下 , 凸緣材料失去穩(wěn)定而形成皺折。
t
d
0 . 03
1
D
D
式中 , D, d 為毛坯的直徑和工件的直徑 ; t 為板料的厚度
如果不能滿足上述式子的要求 , 就要起皺。在這種情況下
止起皺發(fā)生。最簡單的方法 ( 也是實際生產中最常見的方法
加壓邊圈后 , 材料被強迫
6、在壓邊圈和凹模平面間的間隙中流動
加 , 起皺也就不容易發(fā)生。
2.2 拉裂
,
)
必須采取措施防
是采用壓邊圈。
, 穩(wěn)定性得到增
拉裂則是由于凸緣材料的變形抗力超過了材料本身的極限強度而造成的。 當材料確定以后 , 拉深模具的正確 , 設計是故障出現(xiàn)的關鍵。在圓筒件側壁的上部厚度增加最多 , 約為 30% ; 而在筒壁與底部轉角稍上的地方板料厚度最小 , 厚度減少了將近 10%, 該處拉深時最容易被拉斷。一般稱此斷面為”危險斷面” 。當該斷面的應力超過材料此時的強度極限時 , 零件就在此處產生破裂。
為
7、防止拉裂 , 可根據板材的成形性能 , 采用適當的拉深比和壓邊力 , 增加凸模的表面粗糙度 , 改進凸緣部分變形材料的潤滑條件 , 合理設計模具工作部分的形狀 , 選用拉深性能好的材料等材施。
3.拉深系數
3.1 拉深系數
⑴拉深系數 對于圓筒形零件來說
徑 D 之比稱為拉深系數 m。即
, 拉深后零件的直徑
d 與拉深前毛坯直
d
m
D
⑵極限拉深系數 由于受到板料成形極限的限制 , 每次拉深變形的變形程度不允許太大 , 即拉深系數不能太小 , 否則會引起工件的破壞。拉深過程中 , 工件的主要破壞
8、形式是拉破和起皺 , 起皺問題能夠經過防皺壓邊裝置加以控制 , 因
此 , 工件在危險斷面上的破裂成了拉深工作中的首要問題。所謂極限拉深系數 , 就是工件在危險斷面不至拉破的條件下 , 所能達到的最小拉深系數。
在實際生產中 , 并不是在所有的情況下都采用極限拉深系數。 因為過小的接
近極限值的拉深系數能引起毛坯在凸模圓角部位的過分變薄 , 而且在以后的拉
資料內容僅供您學習參考,如有不當或者侵權,請聯(lián)系改正或者刪除。
深工序中這部分變薄嚴重的缺陷會轉移到成品零件的側壁上去 , 降低零件的質量。因此 , 當對零件質量有較高的要求時 , 必須采用大于極限值的
9、拉深系數。
3.2 影響極限拉深系數的因素
⑴、 材料的力學性能
一般來說 , 板料塑性好、 組織均勻、 晶粒大小適當 , 屈強比小 , 板料的拉深性能好 , 可采用較小的極限拉深系數。
⑵、 材料的相對厚度 t/D
相對厚度越大 , 越對拉深有利。因為 t/D 大 , 凸緣處抵抗失穩(wěn)起皺的能力提
高 , 這樣壓邊力能夠減小甚至不需壓邊 , 這就相應地減小甚至完全沒有壓邊圈對毛坯的摩擦阻力 , 從而降低拉深力 , 減小工件拉破的可能性。
⑶、 潤滑
潤滑條件良好對拉深有利 , 能夠減小拉深系數。⑷、 模具的幾何參數
凸、 凹模的圓角半徑和
10、凸、 凹模之間的間隙值對拉深系數也有影響 , 因此 ,
決定拉深系數和決定模具幾何參數要結合起來加以考慮。
4.總結
用拉深工藝能夠制得筒形、 階梯形、 球形、 錐形、 拋物線形等旋轉體零件 , 也可制成方盒形等非旋轉體零件若將拉深與其它成形工藝 (如脹形、 翻邊等 ) 復合 , 則可加工出形狀非常復雜的零件 , 如汽車車門等。因此拉深的應用非常廣
泛 , 是冷沖壓的基本工序之一。本次課題產品的成形模具主要是拉深模 , 經過對本課題相關文獻的收集和整理 , 對課題的工藝有一定的了解 , 為后續(xù)產品的工藝
分析和模具設計內容提供知識儲備。經過這次的學習
11、我更加了解的我這個專業(yè),
對模具制造有了高深一層的喜愛。
參考文獻
[ 1 ] 朱旭霞 .沖壓工藝及模具設計 [M].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 .
[ 2 ] 甄瑞麟 .模具制造技術 [M].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 .
[ 3 ] 王謨金 .機械制圖 [M].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 .
[ 4 ] 吳兆祥 .模具材料及表面熱處理 [M].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 .
[ 5 ] 呂永智 .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 [M].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 .
[ 6 ] 李云程 .模具制造工藝
12、學 [M].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 .
資料內容僅供您學習參考,如有不當或者侵權,請聯(lián)系改正或者刪除。
[ 7 ] 梁耀能 .工程材料以及加工工程 [M].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 .
資料內容僅供您學習參考,如有不當或者侵權,請聯(lián)系改正或者刪除。
畢 業(yè) 設 計 ( 論 文) 開 題 報 告
2.本課題要研究或解決的問題和擬采用的研究手段 ( 途徑 ) :
一、 課題研究內容與目標
1.研究目標
經過該課題能夠讓學生掌握中等復雜程度零件沖壓模具設計的一般方法 , 對零件沖壓工藝方案的制定、 工藝計
13、算及模具設計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 并學會對模具設計材料的檢索與整合以及對已有材料的充分合理的使用 , 該實踐性課題是對學生理論學習水平的實踐和檢驗 , 可對以后從事類似的工作有一定的指導性與實踐性意義。
2.研究內容
(1) 完成畢業(yè)設計開題報告 ( 含文獻綜述 ) ;
(2) 繪制零件圖 ;
(3) 編制沖壓成型工藝規(guī)程 ( 即填寫”沖壓成型工藝卡” ) ;
(4) 繪制沖壓模裝配圖 ;
(5) 繪制模具主要部件的零件圖 ;
(6) 編寫完善模具設計說明書 ( 按 A4打印紙裝訂 ) ;
3.創(chuàng)新點
1) 根據零件的
14、形狀、 尺寸精度要求 , 設計過程中綜合考慮采用復合模進行拉深 ,
而且采用直排的排樣方式 , 保證工件尺寸和精度要求的同時 , 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和生產效率。
2) 在模具結構上選用倒裝復合模取代以往采用的正裝復合模 , 這樣廢料不落在模具表面 , 便于工人操作。
二、 課題研究方法與步驟
1.研究方法
本次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主要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 , 運用所學理論知識 , 以及課程設計的經驗 , 在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完成本次畢業(yè)設計。 在開始設計階段 , 收集和查閱有關本次設計的相關資料 ; 分析設計制品的結構 , 初步完成該制品模具設計的
15、基本結構 ; 學習并熟練掌握計算機繪圖軟件 CAD和 UG, 并完成本次模具設計的模具裝配圖及主要零件圖 ; 最后綜合設計過程 , 完成畢業(yè)設計說明書。
2.關鍵技術
該零件包括落料、 拉深、 沖孔、 三道工序 , 可采用以下三種工藝方案 :
方案一 : 落料 → 拉深→ 沖孔 ( 單工序模 )
方案二 : 落料 → 沖孔 + 拉深 ( 復合模 )
方案三 : 落料 → 沖孔 → 拉深 ( 級進模 )
方案一 :
資料內容僅供您學習參考,如有不當或者侵權,請聯(lián)系改正或者刪除。
采用單工序模生產方式 , 先落料再拉深
16、 , 最后沖孔。該方案模具結構簡單 , 但需要
三道工序 , 三副模具 , 生產效率低 , 由于零件較小 , 操作也不方便。 同時 , 孔邊距尺寸
精度不易保證。
方案二 :
先落料 , 然后拉深與沖孔復合 , 精度較高 , 模具結構也較簡單方案三 :
方案三使用級進模方案效率較高 , 可是模具結構復雜 , 制造成本高
綜上所述 , 為了提高生產率和保證零件尺寸精度 , 決定采用方案二的復合模生產。
3.實施步驟
.2.21-3.6
熟悉畢業(yè)設計任務 , 完成開題報告
.3.7-4.10
完成三維實體造型及模具總圖的設計
.4.11-4.30
完成模具零件圖的結構設計
.5.1-5.22
撰寫畢業(yè)設計說明書
.5.23-5.28
準備答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