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yǔ)文古詩(shī)文必考+必練 第三部分 八下 酬樂(lè)天揚(yáng)州初逢席上見(jiàn)贈(zèng)課件1》由會(huì)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中考語(yǔ)文古詩(shī)文必考+必練 第三部分 八下 酬樂(lè)天揚(yáng)州初逢席上見(jiàn)贈(zèng)課件1(5頁(yè)珍藏版)》請(qǐng)?jiān)谘b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八年級(jí)下冊(cè)古詩(shī)詞賞析 作 品 與 作 者 劉 禹 錫 簡(jiǎn) 介 請(qǐng) 見(jiàn) 陋 室 銘 。 劉 禹 錫 參 加 了 當(dāng) 時(shí) 的 政 治 改 革 , 改 革 失 敗 后 被 貶到 外 地 做 官 二 十 多 年 。 這 首 詩(shī) 是 劉 禹 錫 在 罷 和 州 刺 史后 , 回 歸 洛 陽(yáng) 的 途 中 , 經(jīng) 過(guò) 揚(yáng) 州 , 在 揚(yáng) 州 遇 到 同 樣 罷蘇 州 刺 史 后 回 歸 洛 陽(yáng) 的 白 居 易 。 在 酒 宴 上 , 白 居 易 寫(xiě)了 一 首 詩(shī) 贈(zèng) 給 他 , 叫 作 醉 贈(zèng) 劉 二 十 八 使 君 , 為 劉禹 錫 長(zhǎng) 年 被 貶 的 不 幸 感 到 不 平 。 劉 禹 錫 回 憶 往
2、事 , 感慨 萬(wàn) 千 , 便 寫(xiě) 了 這 首 酬 樂(lè) 天 揚(yáng) 州 初 逢 席 上 見(jiàn) 贈(zèng) ,答 謝 白 居 易 。 樂(lè) 天 , 是 白 居 易 的 字 。酬樂(lè)天揚(yáng)州初逢席上見(jiàn)贈(zèng)劉 禹 錫 詩(shī) 詞 賞 析 巴 山 楚 水 凄 涼 地 ,二 十 三 年 棄 置 身 。懷 舊 空 吟 聞 笛 賦 ,到 鄉(xiāng) 翻 似 爛 柯 人 。巴山楚水那樣凄涼偏遠(yuǎn)的地方,我一待就是二十三年。懷念老朋友時(shí)只能徒然吟誦“聞笛賦”,回到故鄉(xiāng)就好像王質(zhì)爛 柯一樣人事全非。 譯文 字詞釋義聞笛賦:這 里 用 了 典 故 。 西 晉的 向 秀 和 嵇 康 是 好 朋 友 , 嵇 康被 當(dāng) 權(quán) 者 殺 害 后 , 向 秀 經(jīng) 過(guò)
3、 嵇康 故 居 , 聽(tīng) 見(jiàn) 有 人 吹 笛 , 悲 從中 來(lái) , 于 是 作 思 舊 賦 。爛柯人:也 是 用 了 典 故 。 晉 人王 質(zhì) 上 山 砍 柴 , 看 見(jiàn) 兩 個(gè) 童 子下 棋 , 就 停 下 來(lái) 觀 看 。 等 到 棋局 結(jié) 束 , 王 質(zhì) 手 里 的 斧 把 已 經(jīng)朽 爛 了 。 回 到 村 里 , 才 知 道 已經(jīng) 過(guò) 了 一 百 年 。 人 們 用 此 形 容人 間 的 滄 桑 巨 變 。 沉 舟 側(cè) 畔 千 帆 過(guò) ,病 樹(shù) 前 頭 萬(wàn) 木 春 。 今 日 聽(tīng) 君 歌 一 曲 , zhng暫 憑 杯 酒 長(zhǎng) 精 神 。沉船旁邊有千帆駛過(guò),病樹(shù)前面是萬(wàn)木爭(zhēng)春。今天聽(tīng)您為我
4、吟誦的詩(shī)篇,暫且憑借這杯酒振奮精神。 譯文 詩(shī) 詞 賞 鑒主 旨 理解 詩(shī) 人 敘 寫(xiě) 了 自 身 的 坎 坷 遭 遇 , 表 達(dá) 了 自 己 對(duì) 世 事 變 遷 和 仕 宦 升 沉 的 豁達(dá) 襟 懷 , 也 表 現(xiàn) 了 詩(shī) 人 的 堅(jiān) 定 信 念 和 樂(lè) 觀 精 神 , 同 時(shí) 又 暗 含 哲 理 , 表 明新 事 物 必 將 取 代 舊 事 物 。名 句 理 解 “ 懷 舊 空 吟 聞 笛 賦 , 到 鄉(xiāng) 翻 似 爛 柯 人 ” 一 句 , 借 用 典 故 暗 示 詩(shī) 人 被貶 時(shí) 間 之 長(zhǎng) , 表 達(dá) 了 世 態(tài) 的 變 遷 以 及 回 歸 故 里 后 人 事 生 疏 而 悵 惘 的 心 情。 “ 沉 舟 側(cè) 畔 千 帆 過(guò) , 病 樹(shù) 前 頭 萬(wàn) 木 春 ” , 此 句 抒 發(fā) 了 詩(shī) 人 雖 屢 遭 貶謫 , 但 也 為 新 人 輩 出 而 倍 感 欣慰 , 表 現(xiàn) 出 他 豁 達(dá) 的 胸 襟 , 同 時(shí) 暗 示 了 事 物 總 是 不 斷 發(fā) 展 變 化 的 道 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