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二歷史人教版必修三課時訓練:第21課現(xiàn)代中國教育的發(fā)展
《2024--2025學年高二歷史人教版必修三課時訓練:第21課現(xiàn)代中國教育的發(fā)展》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4--2025學年高二歷史人教版必修三課時訓練:第21課現(xiàn)代中國教育的發(fā)展(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第21課 現(xiàn)代中國教化的發(fā)展 一、選擇題:(共20題,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 1、 1950年7月,毛澤東指示:文字改革應首先辦“簡體字”,不能脫離實際,割斷歷史。當時簡化漢字的動身點可能是( ) A. 有利于掃盲,普及文化 B. 有利于對傳統(tǒng)文化的全面清算 C. 有利于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實施 D. 有利于“雙百”方針的貫徹 2、1952-1966年,北京鋼鐵學院共培育學生約14400人,其中擔當副部級以上領導職務的至少有32人;一大批學生的考試分數(shù)都超過了清華高校的錄用分數(shù),
2、但他們的第一志愿都是鋼鐵學院冶金系。材料反映了( ) A.教化受國家經濟方針的影響 B.完整的國民教化體系初步建立 C.科教興國戰(zhàn)略取得巨大成效 D.全面發(fā)展的教化方針尚未確立 3、在中國歷史上的某一時期,58%的翻譯人員致力于工程技術,其中14%的人搞農業(yè),24%的人搞純科學,只有1%的人從事人文和杜會科學的翻譯。出版的中國書籍中譯自俄文的書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語種的翻譯只占3%到6%。這一狀況最可能出現(xiàn)在( ) A.洋務運動時期 B.“一五”安排時期 C.新文化運動時期
3、 D.改革開放新時期 4、20世紀50年頭,為變更建國初期國家教化非常落后的現(xiàn)狀,中心人民政府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氣,面對基層群眾所開展的教化運動是( ) A.掃盲教化 B義務教化 C.高等教化 D.特殊教化 5、1977年,我國各大專院校錄用新生27.3萬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總規(guī)模達206萬人,2024年增長至719萬人。在此期間,高等職業(yè)教化和各種形式的成人高等教化的入學人數(shù)也有很大增長。由此可知( ) A.社會對專業(yè)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決 B.高等教化實現(xiàn)了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4、 C.人才選拔制度的改革適應了經濟社會發(fā)展 D.復原統(tǒng)一高考制度促進了高等教化的普及 6、20世紀60年頭末,中國《地理》教材對聯(lián)邦德國(德國統(tǒng)一以前的西德)作了如下敘述: “在美、英、法等帝國主義國家的扶持下,西德的軍國主義已經復活,……已經成為嚴峻斗爭危急的策源地?!币陨蠑⑹觯海? ) A.真實反映了當時聯(lián)邦德國的社會狀況 B.說明當時中國推行“一邊倒”的外交方針 C.說明當時中國強調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的對抗 D.正確反映了二戰(zhàn)后國際形勢的特點 7、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報》的頭版頭條刊登了“高等學校招生進行重大改革”的報道。這一“重大改革”是(
5、 ) A. 教化領域撥亂反正的重要措施 B. 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重要步驟 C. 貫徹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 D. 貫徹“三個面對”教化方針的詳細體現(xiàn) 8、中國歷史上某一時期,58%的翻譯人員致力于工程技術,其中l(wèi)4%的人搞農業(yè),24%的人搞純科學,只有14%的人從事人文和社會科學的翻譯……出版的中國書籍中譯自俄文的書籍占了38%到45%,而其它語種的翻譯只占3%到6%。這一現(xiàn)象最可能出現(xiàn)在( ) A. 洋務運動時期 B. 五四運動時期 C. 一五安排期間 D. 改革開
6、放時期 9、1952年我國高校進行院系調整,如調整后的天津高校下設土木建筑、電信、機械等7個工科系、20個專業(yè)和13個專修科,從綜合型高校轉變?yōu)槎嗫菩怨I(yè)高校。這種調整主要是為了( ) A. 促進國民經濟的復原 B. 培育經濟建設的特地人才 C. 提升國民的科技素養(yǎng) D. 推動天津經濟建設的發(fā)展 10、新中國高考制度從“文革”時期“自愿報名,群眾舉薦,學校審核”發(fā)展到1977年的 “自愿報考,嚴格考試,自愿錄用”。這一變更( ) A. 標記著十年動亂的結束 B. 是由于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 C. 表明白撥
7、亂反正的完成 D. 體現(xiàn)了社會公允秩序的重建 11、中國科學院檔案處保存的文件表明,1951年至1958年中國共派出留蘇學生7493人,其中69%的留學生學習工科專業(yè),10.6%的學習理科,6.9%的學習農林,3.4%的學習醫(yī)學,3.2%的學習文科,1.7%的學習文化藝術,1.6%的學習財經。這是我國當時( ) A. “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須要 B. 市場經濟體制的須要 C. 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的須要 D. 文化教化全面改革的須要 12、1957年,毛澤東提出:“我們的教化方針,應當使教化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
8、 面都得到發(fā)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這一“方針”提出的背景是( ) A.完整的國民教化體系已經形成 B.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 C.“科教興國”發(fā)展戰(zhàn)略已經實施 D.九年義務教化在我國基本普及 13、美國學者費正清在《美國與中國》中說:“毛(澤東)后的領導轉變了方針。為了現(xiàn)代化,國家重視專甚于紅,重新建立為國選拔人才的傳統(tǒng)制度?!边@種“制度”詳細是指( ) A.復原高校招生考試制度 B.推動九年義務教化制度 C.提出“科教興國”戰(zhàn)略 D.建立高校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制度 14、
9、過了一段上午上課,下午反右派斗爭會的生活以后,又趕上常見的衛(wèi)生大躍進、體育大躍進,學生們埋怨自己三不像:“一不像工人,二不像當兵,三更不像學生,倒有點像臨時工?!碑厴I(yè)以后他們的走向應是( ?。? A.安排派遣,聽從安排 B.上山下鄉(xiāng),備戰(zhàn)備荒 C.雙向選擇,聘任上崗 D.出國留學或自主創(chuàng)業(yè) 15、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各高校遵照中心政府要求開設公共必修課,恩格斯所著《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成為指定教科書,文化部還舉辦了以“從猿到人”等為宣揚主題的大型科學學問展覽會。其主要目的是( ) A. 構建與國家政權相適應的意識形態(tài) B.
10、確立馬克思主義在全黨的指導地位 C. 用科學文化學問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 探究引導宣揚輿論工作的全新形式 16、1954 年,俄語取代英語成為我國學校教化的第一外語;1964 年教化部重新確定英語為我國學校教化的第一外語;1984 年,英 語正式成為高考科目。導致上述變更的主要因素是( ) A.經濟水平的提升 B.科技發(fā)展的須要 C.世界潮流的推動 D.對外政策的變更 17、1952年我國高校進行院系調整,如調整后的天津高校下設土木建筑、電信、機械等7個工科系、20個專業(yè)和13個專修科,從綜合型高校轉變?yōu)槎嗫菩怨I(yè)高
11、校。這種調整主要是為了( ) A. 促進國民經濟的復原 B. 培育經濟建設特地人才 C. 提升國民的科技素養(yǎng) D. 推動天津經濟建設發(fā)展 18、1977年,停止多年的高考制度起先復原,一代人的命運從今變更。高考制度復原的背景是( ) A. 改革開放急需新型人才 B. 鄧小平復出以后主持教化工作 C. 撥亂反正基本完成 D. 開展了真理標準問題的探討 19、新中國教化之所以能夠取得下表中的成就,主要是因為( ?。? 1965年學校數(shù)量 比舊中國最多時增長 1965年在校生數(shù)量 比舊中
12、國最多時增長 高等學校 434所 1.1倍 67.4萬人 3.3倍 中等學校 80993所 14.1倍 1432萬人 6.9倍 小學 1681939所 4.9倍 11626.9萬人 3.9倍 A.建立起了人民教化事業(yè) B.確定了教化要面對現(xiàn)代化的方針 C.實行“科教興國”的發(fā)展戰(zhàn)略 D.實行九年義務教化 20、到1952年底,新中國已建立多所俄文專科學校,北京高校、清華高校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學都開設了俄文課程,很多中小城鎮(zhèn)也掀起了學習俄語的熱潮。這是我國當時( ?。? A.外交政策轉變的須要 B.安排
13、經濟體制的須要 C.文化教化改革的須要 D.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的須要 二、非選擇題:(共3小題,共50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學問,回答問題。 21、國運興衰,系于教化。教化的發(fā)展會對國家發(fā)展產生重大影響,而其中的變更又受到了社會發(fā)展的推動。閱瀆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孔子杏壇講學圖 漢畫像石“講經圖” 材料二 1915年,陳獨秀發(fā)表《今日之教化方針》。……1919年4月,教化部“教化調查會”擬定了“養(yǎng)成健全人格,發(fā)展共和精神”的新教化宗旨。所謂“健全人格”,當具下列條件:(一)私德為立身之本,公
14、德為服務社會國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學問技能。(三)強健活潑之體格。(四)美麗和樂之感情?!瓘驮駠跄杲袒谥?,提倡民主科學的新教化。 ——《中國教化史》 材料三 1947年中國高等院校中政法系科的在校生占高校在校學生總數(shù)的24%,到了1952年這一比例下降到2%。1946年,工科學生僅占在校生總敦的18.9%,1952年達到35.4%,為各科學生之首。調整產生了很多專業(yè)工學院,例如四大工學——華中工學院(現(xiàn)華中科技高校)、南京工學院(現(xiàn)東南高校)、華南工學院(現(xiàn)華南理工大擘)、大連工學院(現(xiàn)大
15、連理工高校)。 ——陳輝《1952年中國高等院校的院系調整——“以蘇聯(lián)為師”的后果》 (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簡述春秋、西漢時期教化發(fā)展的特點及影響。 (2)閱讀材料二聯(lián)系所學學問,簡要概括這一時期的教化內容與孔子講學相比有何異同?并分析這一時期實行教化改革的歷史背景。 (3)依據材料三概括指出1952年院系調整的主要表現(xiàn)。結合所學學問,用一句話概括1952年院系調整的現(xiàn)實意義。 22、閱讀下表中的材料,結合所學學問回答問題: 中國近代以來中學歷史課程教學大綱(課程標準)的基本內容 材料 序號 名稱 頒行 時間 基本內容(摘要整理) 材料
16、一 《奏定中學堂章程》 1903年 國史“當專舉歷代帝王之大事、陳述本朝列圣之善政德澤、暨中國百年以內之大事,次則講古今忠良賢哲之事跡”。外國史當“示以今日西方東侵危局”“留意獨創(chuàng)實事之關系,辨文化之由來,使得省悟強弱興亡之故,以振發(fā)國民之志氣” 材料二 《中學校課程標準》 1913年 側重“民族之進化、社會之變遷、邦國之盛衰,尤宜留意于政體之沿革與民國建立之本”“本國歷史授以歷代政治文化遞演之現(xiàn)象與重要事跡” 材料三 《高級中學世界近現(xiàn)代史教學大綱(草案)》 1956年 “學生相識資本主義必定死亡和社會主義必定成功的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向共產主義邁進的蘇聯(lián)是人類解放道路上的
17、燈塔”“美國是戰(zhàn)后世界上新的反動的侵略的中心” 材料四 《一般中學歷史課程標準(試驗)》 2024年 “學習從歷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索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進而關注中華民族以及全人類的歷史命運”“相識人類社會發(fā)展的統(tǒng)一性和多樣性,理解和敬重世界各地區(qū)、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吸取人類創(chuàng)建的優(yōu)秀文明成果” (1)依據材料一,概括當時國史教學的核心宗旨。歸納當時外國史教學中留意培育什么意識?結合背景說明當時強調培育這種意識的主要緣由。 (2)材料二特殊留意對“政體之沿革”與“民國建立之本”的學習,其教化意義何在?結合史實分析這種教化對歷史發(fā)展的潛在影響。 (3)材料三與材
18、料四在世界史教學的目標上有何差異?結合中國當時的外部環(huán)境分析產生這種差異的緣由。 (4)以上四則材料反映了不同的史觀。依據材料內容,將與下列史觀相對應的材料序號填入表格中。 史觀 進化史觀 文明史觀 帝王史觀 階級斗爭史觀 材料序號 2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民政府……供應方針政策以保證城鄉(xiāng)勞動者子女得到受教化的機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關于改革學制的確定》(1951年) 材料二 “文化大革命”期間,“四人幫”把學問分子排在地、富、反、壞、右、叛徒、特務、“走資派”之后,誣蔑為“臭老九”。這是對革命和
19、建設事業(yè)中學問分子的一種嚴峻丑化。 材料三 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應當入學接受規(guī)定年限的義務教化。條件不具備的地區(qū),可以推遲到七周歲入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化法》第五條 請回答: (1)新中國教化方針和政策的重要內容是什么?主要措施有哪些? (2)由材料二可以看出,“文革”期間,中國的教化事業(yè)出現(xiàn)怎樣的狀況? (3)除材料三提出的義務教化外,改革開放后中國教化事業(yè)還有哪些重要發(fā)展? 答案 一、選擇題 1、【答案】A 【解析】依據材料“不能脫離實際,割斷歷史”可知B不正確
20、,先解除。C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提出是在2024年。D“雙百”方針的提出是在1956年,所以答案為A。本題考查材料和所學學問的綜合運用。剛剛解放,“掃盲”就成為新中國的一項重要工作。1950年底,全國各地起先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掃盲”運動。 2、A 3、B 4、A 5、C 6、C 7、【答案】A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教化領域撥亂反正。依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學問可知材料涉及到1977年的復原高考制度,是教化領域撥亂反正的重要措施,選A是符合題意的,正確;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在時間上不合題意,選項B不符合題意,解除;1977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尚未召開,選項C不符合題意,解除;選項D在時間上不符
21、合題意,解除;故本題選A。 8、【答案】C 【解析】據材料“58%的翻譯人員致力于工程技術……只有14%的人從事人文和社會科學的翻譯……出版的中國書籍中譯自俄文的書籍占了38%到45%”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一五安排時期,中國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蘇聯(lián)也救濟中國,故有以上現(xiàn)象,故C項正確;洋務運動時期沒有蘇聯(lián)的救濟,故A項錯誤;五四運動時期沒有發(fā)展工業(yè)化的政策,故B項錯誤;改革開放時期不是以重工業(yè)為主,故D項錯誤。故答案選C。 9、【答案】B 【解析】據材料提到,1952年我國高校進行院系調整,……從綜合性高校轉變?yōu)槎嗫菩怨I(yè)高校。結合所學學問可知,當時處于一五安排前夕,國家對經濟建設人才急需
22、,故這種調整主要是為了培育經濟建設特地人才,故B正確。當時國民經濟的復原已經完成,故A解除。提升國民的科技素養(yǎng),不是主要目的,故C解除。推動天津經濟建設發(fā)展,過于片面,故D解除。 10、【答案】D 【解析】“群眾舉薦,學校審核”的方式人為因素較多,特殊是受政治因素的影響,難以做到公允公正;以考試方式錄用更能體現(xiàn)出公允公正,這一變更體現(xiàn)了社會公允秩序的重建。故答案為D項。粉碎“四人幫”標記著十年動亂的結束,解除A項;高考制度復原時,改革開放尚未進行,故解除B項;C項說法夸張,撥亂反正任務艱難,解除。 11、【答案】C 【解析】從材料信息來看,學習工科人數(shù)最多、比例最大,這是由于新中國成立
23、后在全面開展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迫切須要大量的科技人才,因此材料反映的現(xiàn)象是我國當時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的須要。故答案為C項?!翱平膛d國”戰(zhàn)略是改革開放后提出的,解除A項;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的確立是在1992年,解除B項;D項與材料主旨不符合,不能反映工科人數(shù)最多的緣由,解除。 12、B 13、【答案】A 【解析】從材料中的“重新建立為國選拔人才的傳統(tǒng)制度”可以看出應當是高考制度,此制度在文革時期中斷了,1977年在鄧小平的努力下,復原了高考制度,A選正確;“推動九年義務教化制度”“推出‘科教興國’戰(zhàn)略”都是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提出的,解除B;“建立高校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制度”是高等教化制度也與
24、題干不符,解除D 14、【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中國教化事業(yè)的發(fā)展,詳細考查20世紀50年頭左的思潮對教化的影響.依據材料“過了一段上午上課,下午反右派斗爭會的生活后,又趕上常見的衛(wèi)生大躍進、體育大躍進,學生們埋怨自己三不像:“一不像工人,二不像當兵,三更不像學生,倒有點像臨時工.””結合所學學問可知:反映的是1958大躍進時期的教化,1958年已經是安排經濟,畢業(yè)生按安排安排,畢業(yè)后他們的走向應是安排派遣,聽從安排.B C D項解除.故選A. 15、【答案】A 【解析】依據材料可知,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的外交政策是實行一邊倒,倒向社會主義陣營,倒向蘇聯(lián),A項正確;《勞動在從猿到人轉
25、變過程中的作用》與馬克思主義無關,B項錯誤;用科學文化學問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和探究引導宣揚輿論工作的全新形式與材料無關,解除CD。所以選A 16、D 17、【答案】B 【解析】據材料提到,1952年我國高校進行院系調整,……從綜合性高校轉變?yōu)槎嗫菩怨I(yè)高校。結合所學學問可知,當時處于一五安排前夕,國家對經濟建設人才急需,故這種調整主要是為了培育經濟建設特地人才,故B正確。當時國民經濟的復原已經完成,故A解除。提升國民的科技素養(yǎng),不是主要目的,故C解除。推動天津經濟建設發(fā)展,過于片面,故D解除。 18、【答案】B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學問解決問題的實力。復原高考的時間是197
26、7年,思想界綻開真理標準問題的探討和改革開放都在是1978年起先的,政治路途的撥亂反正基本完成是在1982年,解除A、C、D,應選B。 19、【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新中國教化事業(yè)的發(fā)展.考查1965年新中國教化得到快速發(fā)展的緣由.考查學生識圖、獲得有效信息、分析理解、運用所學學問解決問題的實力. 依據題干表格可知,1965年新中國教化得到快速發(fā)展,結合所學可知,20世紀60年頭,新中國建立起了人民教化事業(yè),促進教化的發(fā)展,故A項正確.B項提出于20世紀80年頭,與題干時間不符,故B項錯誤.C項提出于2024年,與題干時間不符,故C項錯誤.D項實現(xiàn)于20世紀末,與題干時間不符,故D項
27、錯誤.故選A. 20、【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究.考查建國初期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文化對經濟適應與調整,學生解讀材料、運用所學學問解決歷史問題的實力.新中國成立后實現(xiàn)“一邊倒”外交政策,倒向蘇聯(lián)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直到中蘇關系裂開.因此中國外交政策沒有轉變,故A項錯誤.我國借鑒蘇聯(lián)閱歷實行安排經濟,須要大量俄語人才,因此導致全國各地學習俄文的現(xiàn)象,但安排經濟建立也是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的一部分.故B項不如D項表述更全面,故B項錯誤.文化教化改革是要建立完整的教化體系,不會引發(fā)“很多中小城鎮(zhèn)也掀起了學習俄語的熱潮”,故C項錯誤.建國后我國發(fā)展戰(zhàn)略是與蘇聯(lián)建交,效仿蘇聯(lián)閱歷,引進
28、蘇聯(lián)的技術和資金,為順當進行一五安排和三大改造,培育大量懂俄文的人才,故D項正確.故選D. 二、非選擇題 21.(1)春秋時期:私學快速發(fā)展;打破了貴族壟斷文化的局面,為“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xiàn)創(chuàng)建了條件。 西漢時期:設置太學和全國各郡縣設立學校;教學內容以儒學為主。代表中國古代教化發(fā)展的方向,儒家思想漸漸成為封建正統(tǒng)思想;有利于鞏固專制主義中心集權制度。 (2)同:重視道德教化;留意人的全面發(fā)展。 異:孔子講學以儒家經典為主。材料二提倡民主科學。 背景: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國,頒布《臨時約法》,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化人心,民族工業(yè)獲得短暫發(fā)展你(或者進一步發(fā)展或短暫的春天);袁世凱
29、在思想文化領域掀起了一股尊孔復古的逆流,新式學堂興辦和留學風氣盛行(或西學東漸)。資產階級學問分子隊伍壯大。 (3)偏重工科,嚴峻減弱政法學等人文社會學科;照搬蘇聯(lián)模式(以蘇聯(lián)為師)。 為即將綻開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建設輸送工業(yè)建設人才。 22.(1)宗旨:強調忠君尚賢。 意識:民族危機與自強意識。 緣由:(外因)民族危機的不斷加深(或答八國聯(lián)軍侵華,《辛丑條約》簽訂,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等);(內因)清政府的統(tǒng)治危機。 (2)意義:培育學生民主共和的價值觀,促進青年一代思想解放。 影響:在肯定程度上影響了后來反對專制、維護民主的進步運動,如護國運動、護法運動、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等
30、。 (3)差異:材料三強調意識形態(tài)與社會制度的對抗,進行共產主義志向教化。材料四強調全人類的和諧發(fā)展與文明溝通,培育學生人文精神和世界意識。 緣由:1956年,世界處于兩極格局對峙中,中國站在社會主義陣營一邊。2024年,兩極格局已經解體,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和經濟全球化加速。(2分) (4) 史觀 進化史觀 文明史觀 帝王史觀 階級斗爭史觀 材料序號 材料二 材料四 材料一 材料三 23.(1)向工農和工農子女“開門”。措施包括開展掃盲和工農識字教化,開辦工農業(yè)余學校,開設干部文化補習學校、工農速成中學及與之相匹配的高校預科等。 (2)中國的教化事業(yè)受到嚴峻沖擊。 (3)鄧小平提出“三個面對”,成為新時期教化事業(yè)發(fā)展的指導方針。2024年中共中心提出“科教興國”戰(zhàn)略。2024年強調把教化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位置。 第 10 頁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