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學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冊《地球有多大》教學設計及說課》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教科版小學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冊《地球有多大》教學設計及說課(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教科版小學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冊《地球有多大》教學設計及說課
活動目標:
1. 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分布,感受地球之大。
2. 了解千姿百態(tài)的地形地貌,感受地球之美。
3. 培養(yǎng)學生調查資料、合作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能力。
4. 激發(fā)學生對地理知識學習的熱情,建立起地理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關注人類、關注環(huán)保、關注社會的意識。
活動過程:
一、課前初探
學生結合《<品德與社會>學習手冊——課前活動》表格的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查了解,獲取關于地球的概況、七大洲、四大洋的相關資料。
二、課中深究
1.匯報展示,合作探究
⊙ 地球概況
師:(出
2、示從太空上拍攝的地球圖片)同學們認識她嗎?(地球)你知道她與目前已知的其他星球有什么不同嗎?(空氣、水、大氣層、人類……)
師:正因為有了水和空氣,才有了我們這些生生不息的人類。所以,我們說,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那么,對于這個美麗的家園,你有什么特別想了解的嗎?課前你收獲了什么?
(生交流,內容涉及的面很廣,可以是學生自問自答,也可以是同學間互相解決問題。)
知識點一:地球的面積、赤道的長度等說明地球大小的方式和數據;
半徑為6371千米的橢圓型的唯一球體。海水體積為地球體積的1/800。地球的表面積51000萬平方千米,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的比例約為7:3。赤道長度4萬千米,直徑12
3、756.4千米,南北極直線距離12713.5千米,比赤道直徑短了約40千米。鹽水97.5%,淡水2.5%,其中70%以冰川的形式存在,30%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形式,河流里的淡水僅占淡水量的千分之六。
⊙ 陸地和海洋
(1)了解大洲大洋的形狀及位置
師:同學們渴望了解的東西很多,這充分反映了你們強大的好奇心,這可是做科學研究的重要前提呀。而且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或者同學間的互助,已經解決了絕大多數的問題。有個問題,我們地球還有一個美麗的別稱,知道是什么嗎?(水球)是的,地球還素有“水球”之稱,為什么呢?(71%的海洋和29%的陸地)那么,今天,我們的話題就從“海洋和陸地”說起,讓我們共同來關
4、注一下和陸地海洋有關的地理知識,好嗎?
師:通過課前的調查了解,我們知道,地球表面的陸地和周圍的島嶼合稱——“大洲”,海洋稱——“大洋”,其中又劃分為——七大洲和四大洋。請同學們將老師這里散亂的大洲和大洋拼圖粘貼到地圖當中,在張貼的過程中注意觀察七大洲的形狀以及與之相鄰的大洲和大洋。
(學生張貼拼圖的過程,教師順勢講解“五大板塊”、南北美洲的分界、亞洲和非洲的分界以及“大陸漂移學說”,提示學生課下關注德國天文氣象學家魏格納于一百年前提出的“大陸漂移學說”,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2)深入研究交流大洲、大洋的知識
師:那么,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選取自己感興趣的研究問題進行深入交流。(學生
5、從“七大洲”和“四大洋”中選取1—2個進行深入地研究)
(簡單提示地球儀的使用方法,首先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讓學生間進行交流,然后由教師進行總結,內容大致涉及地球儀上的方向辨別,赤道,南北半球,海洋和陸地的區(qū)分,圖例的使用等內容。)
(學生選擇合適的伙伴確定研究主題,并根據生活經驗、課前搜集的資料、與同學的探討交流等進行梳理,教師穿插提示資料匯總的方法,主要資料的記錄方法,交流展示的方法等。)
2.感悟深化,提升認識
⊙ 七大洲、四大洋
【學生交流匯報,教師參與傾聽。根據學生的匯報情況隨機引導學生重點交流2—3個大洲、1—2個大洋的有關知識,提示引導學生從面積、位置、地形、人種、政治、
6、文化、風俗、動植物、環(huán)保等方面立體地、全方位地了解某個大洲或大洋;在黑板的副板書中將這些關鍵詞進行記錄,提示學生課下圍繞這些重點問題進行深入地探究和思考;在與生活聯(lián)系密切的問題上提示學生聯(lián)系生活認知、記憶;在認識有偏頗的問題上給予學生適當的糾正引導;調控講與聽的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引導學習方法(學會篩選信息資料等)……】
知識點二:海陸分布情況,大洲、大洋名稱、大小等基本常識;
⊕ 隨機滲透按照面積大小順序排列七大洲、四大洋
⊕ 亞洲:我們的祖國所在地,擁有三大文明的發(fā)源地——古代中國、古代印度、古代巴比倫,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等。
非洲:大片的沙漠,大量的貧困人口,遭受歧視的黑人種族
7、等,總之這是需要世界人民共同關注的地域,同時提示學生可以通過電影《走進非洲》《上帝也瘋狂》等進一步了解非洲的地理環(huán)境、民風民俗等,此處還可以滲透了解四大人種的知識。
北美洲:聯(lián)合國的所在地,尼亞加拉瀑布(Niagara Falls)位于加拿大和美國交界的尼亞加拉河中段,號稱世界七大奇景之一,與南美的伊瓜蘇瀑布及非洲的維多利亞瀑布合稱世界三大瀑布。
南美洲:亞馬遜平原,沙漠里的綠洲,世界上最寬的瀑布——伊瓜蘇瀑布。
南極洲:尚無人類定居的地域,科學考察站,有企鵝、海豹,極晝、極夜,往任何方向都是北方,冰蓋面積約200萬平方千米,大陸被冰層覆蓋,平均厚度2000—2500米,最厚達4800米
8、,只有2%的“綠洲”。世界淡水的重要儲藏地,淡水總量的70%。如融化,地球平均海面將升高60米。此處,隨機滲透講解環(huán)保知識,通過一系列數據引導學生深入了解為什么要保護環(huán)境、節(jié)約水資源。
歐洲:足球、法國、巴黎、德國等。
大洋洲:袋鼠、樹熊考拉、“羊背上的國家”——澳大利亞等。
⊕ 太平洋:18000萬平方千米,可以以從中國到美國的飛機飛行時間幫助學生理解太平洋的面積之大。
大西洋:9300萬平方千米,可以提示學生閱讀法國科幻作家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
印度洋:7500萬平方千米
北冰洋:1300萬平方千米,北極熊和北極狐,愛斯基摩人,冰川、冰蓋。
知識點
9、三:人種的地區(qū)分布(三大人種、四大人種),世界上的幾大主要語言;
蒙古利亞人種(黃種人、亞美人種):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西伯利亞和中亞。北美印第安人和北極地區(qū)的因紐特人也屬蒙古利亞人種。
尼格羅人種(黑種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中南部。美洲的黑人為非洲黑人的后裔。居住在澳大利亞、太平洋島嶼和亞洲東南部邊緣地帶的黑人,也稱棕色人種或馬來——波利尼西亞人種。
歐羅巴人種(白種人、高加索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非、西亞和南亞。美洲、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區(qū)的居民多為歐羅巴移民的后裔。
四大人種:黃色人種 白色人種 黑色人種 棕色人種
聯(lián)合國官方語言:漢語、英語、法語、西班牙語、俄語
10、、阿拉伯語6種。
⊙ 地形地貌
師:讓我們再來欣賞我們的家園吧。(出示從太空拍攝的地球圖片)此時,這幅圖片又帶給你什么感覺?(好美呀!)是的,現(xiàn)在我們仿佛在欣賞一座美麗的山峰,我們?yōu)樗男蹅ズ挽o謐而著迷,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走進山間,那蔥郁的樹木、潺潺的溪水、斑斕的花朵、啾啾的鳥叫會更加令你沉醉。地球也是這樣,當我們從這個角度為這個蔚藍色的巨大星球贊嘆不已之余,你有沒有想過在這個巨大的星球上徜徉漫步,去領略更加奇妙、更加壯麗的風景呢?(幻燈播放多姿多彩的地球風景圖片,動物、植物、不同的地形地貌等。)
知識點四:不同的地形地貌
平原、山地、沙漠、丘陵、瀑布、冰川、高原、盆地
3.生成
11、問題,拓展延伸
師: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收獲了什么?你還想了解哪些關于地球的知識?
三、課后實踐
師: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她也是一個美麗而神秘的星球!讓我們從多種渠道、以不同的方式(結合副板書內容)去走進她,了解她,相信你會更加愛我們這位偉大的地球母親!
說課稿:
本課是教科版小學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一個活動主題,在設計過程中,我主要體現(xiàn)了“將地理知識教學生活化”這一理念,并以此作為我說課的主題。之所以確定這一教學理念,主要是基于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哲學家胡塞爾的話對自己的啟發(fā)
12、,他說“生活世界是日常的、知覺的、給予的世界,處于人的背后,而不是人所面對的,因而它沒有有意識地納入到人們的視野中,然而,它卻是人生的支持力量,是人生之‘源’”。那么,教育的價值就在于把陌生于人的外在世界轉換成人的生活世界,建構起人與世界的活潑生動、富有意義的聯(lián)系,改善人的生活品質,豐富生活和人生,使課程對兒童有意義;二是源于對《品德與社會》課程性質的理解,《品德與社會》是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的綜合課程,根據中高年級學生社會生活范圍不斷擴大的實際,認識了解社會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主線,將品德行為規(guī)范、文化教育、地理和環(huán)境教育等有機融合;三是
13、課程的基本理念中就闡述了品德與社會教學要源于、貼近、引導兒童的生活,我們需要做到讓地理方面知識的學習成為學生的興趣指向、成為學生的一種生活需要;四是對教材的深入解讀讓我領悟到的,教材的編者在教材編排中充分體現(xiàn)了地理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如本主題活動中學習伙伴的提示語:“世界這么大,這么美,誰不像去環(huán)球旅行呢?”“那得多學點地理知識,才知道去哪里最好玩,怎樣選擇旅行路線!”由此我們不難看出編者著力體現(xiàn)的“地理知識是為生活服務的”這一意圖,此外,本單元的其他幾個主題活動中也有多處體現(xiàn)了這一編寫理念,如P93中選用青藏高原上的人與貝魯因人比較,這種結合學生生活實際的設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理解的難
14、度,P96中有個小朋友的疑問“怎么不見《狂野周末》(一部電影)中萬馬奔騰的場面?”這就在提示學生通過電影也是了解和認識地理現(xiàn)象的一種不錯的途徑。正是基于以上幾個原因,我確定了本課的設計理念為“將地理知識教學生活化”,并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努力地體現(xiàn)和實踐著。
一、用生活經驗詮釋地理知識并將地理知識運用于生活
我的課堂上處處體現(xiàn)著這一思路,如關注非洲,那么先從非洲的環(huán)境談起、從非洲貧窮的黑人孩子談起,在降低理解難度的同時,提示學生關注世界上的每一處環(huán)境、每一個值得關心的人,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再如當學生提到關于淡水和海水的問題時,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了解關于飲用水的問題,使學生從多個角度、多個層
15、面逐步了解到世界水資源的短缺,從而產生強烈的環(huán)保意識,知道從保護身邊的每一條河,每一片土地,節(jié)約每一滴水做起,使環(huán)保意識成為學生自發(fā)的情感需要;另外,南極洲的企鵝、北冰洋的北極熊、美國的第一個黑人總統(tǒng)奧巴馬、歐洲的足球等都是切入學習不錯的突破口,電影《走進非洲》《上帝也瘋狂》,書籍《海底兩萬里》等都是我提示學生課下繼續(xù)深入了解地理知識的良好途徑。
二、在操作中具體指導學生的學習生活
整堂課的教學我都始終關注學生進行地理知識學習乃至本課程學習的方法的有效指導,因為,我認為,我的課堂同時承載著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服務這一使命。課上,我以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探究和交流為依托,滲透培養(yǎng)了學生以下幾類學習方
16、法:
1.調查:課前調查表的使用是對學生調查過程的一種指引。
2.交流:課上交流過程中對學生填寫“交流匯報表”的方法提示(如概述、整理、運用資料等)、對學生匯報資料的科學嚴謹性的提示都是對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學習的培養(yǎng)。
3.傾聽:始終提示學生認真傾聽他人的匯報,與自己的資料進行比對,既可對他人的資料提出建議和質疑,又可以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這方面,老師還為其做了良好的示范。
4.質疑:通過老師的示范引領,提示學生在聽取匯報的過程中,要用心思索,通過大膽地與發(fā)言人的對話,向發(fā)言人提出自己心中的困惑、疑問和自己的建議,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
5.聯(lián)想:能夠通過一些抽象
17、的詞匯或數據概念,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使抽象的東西具體化,降低理解的難度,增強記憶的效果,培養(yǎng)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如將地球的表面積換化為5.1億個學生熟悉的地域、將赤道的長度轉化為4000萬個小朋友手拉手、學生匯報資料中涉及到北冰洋不同的海域名稱時聯(lián)系我國瀕臨的四大海域進行對比講解等就很好地實現(xiàn)了這一方法的指導運用。
當然,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所呈現(xiàn)出來的幾個教學觀點還有待商榷:如我認為教師的目光不能僅僅停留在帶領學生記憶一些單調的地理知識數據上,而應該是在學生了解接受這些知識時盡量從中抽取自己的感悟,來感受地球之大、地球之美,也就是地理知識的傳授和學習不應為主,更主要的應該是關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
18、培養(yǎng)和學生的社會性發(fā)展;另外,在運用“問題探究式”教學策略時,我沒有將課堂中的生成問題單獨列為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而是在交流研討的過程中隨機生成、隨機記錄,課末統(tǒng)一安排學生進行進一步的調查研究。這些做法正確與否,還請各位給予指正。
《品德與社會》學習手冊
——課前活動
活動主題
活動時間
活動類型
體驗活動 搜集資料 現(xiàn)查調查 訪問 其他
活動途徑
我關注
的問題
地球
概況
我
的
收
獲
七 大 洲
提示: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或手頭的資料選擇1—2個大洲進行深入了解,內容可以設計與之相關的面積、地形、名勝、政治、文化、趣事、風俗等內容。
四 大 洋
提示: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或手頭的資料選擇1—2個大洋進行深入了解,對獲取的資料進行認真地梳理記錄。
其他
問題及
我的想法
《品德與社會》學習手冊
——課上交流
小組成員
組 長
研討
的問題
發(fā)言人
我們的
主要觀點
匯
報
交
流
提
綱
同學的
建議和
我們的
想法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