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學設計《延續(xù)文化血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教學設計《延續(xù)文化血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教學設計
課題
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五課第一框《延續(xù)中華文脈》
授課教師
孟婷
單位
北京市陳經綸中學勁松分校
指導教師
金利
劉秀洪
單位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
北京朝陽區(qū)教研中心
課程內容
《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提出,在“人文底蘊”方面,引導學生展現(xiàn)人文積淀,增強人文情懷,提升審美情趣;在“科學精神”方面,引導學生增強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勇于探究的精神與意識。在“責任擔當”方面,引導學生增強國家認同,堅定文化自信,尊重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明成果,能傳播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本課出自統(tǒng)編《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五課,包括《延續(xù)中華文脈》和《
2、凝聚價值追求》兩框內容。本單元是本冊教材中聚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文明”的內容。文明指的是有史以來沉淀下來的,有益增強人類對客觀世界的適應和認知、符合人類精神追求、能被絕大多數(shù)人認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發(fā)明創(chuàng)造以及公序良俗的總和。而第五課主要集中探討中華精神文明的話題。
教學目標
能力目標:
1.通過飛花令活動和“月”文化內涵的梳理,提高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和運用能力,增強語言表達能力,展現(xiàn)人文積淀素養(yǎng),增強學生人文情懷。
2.通過毛澤東詩詞分析,提高學生的信息提取能力,提升學生審美情趣,培養(yǎng)家國情懷。
3.通過辯論、討論、對比分析,提高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能力,堅定文化自信,感受
3、文化價值,體會文化力量,增強國家認同感。
教材分析
本課在授課時,以第一框延續(xù)中華文脈為主要內容,對教材進行輕度整合。以“月”文化為主題線索,在研究“月”文化的內涵與外延時,重點講授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獨一無二,堅定文化自信、認同文化價值與文化力量。也在這一過程中聯(lián)系中華傳統(tǒng)美德、中華民族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概念,幫助學生理解其根植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一脈相承、不可分割的關系。有利于學生整體感受中華精神文明的重要價值,并且對中華文化與美德、民族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系有系統(tǒng)的認識,它們之間并不是割裂的,而是中國人一脈相承、不斷凝練的價值追求。
學情分析
本課是九年
4、級上冊第五課第一框的內容,在七年級到八年級的學習中,已經涉及到學生的心理美德與交往道德的內容,學生對于中華文化已經有一定認知,并且平時在語文等其他科目的學習中對于中華文化也有廣泛的涉及,對這一話題并不陌生。但是隨著網絡文化的發(fā)展,學生除了在課內學習中華文化之外,在網絡和生活中也接觸到良莠不齊的文化內容。通過課前調查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受其心理發(fā)展水平、認知能力、辨別是非能力的限制,錯誤吸收一些不良文化,對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價值的認識產生偏差,忽視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與發(fā)展,認同感不強。同時對于民族精神的內容并不了解,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存在只喊口號不作為的現(xiàn)象。
重難點
重點
中華優(yōu)
5、秀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與價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內涵與重要意義。
難點
堅定文化自信、認同文化價值、凝聚文化力量
教學資源
課件PPT、學案、視頻等。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基于核心素養(yǎng)設計思路
新課導入
展示“圓月圖片”
看到月亮你會想到什么?為什么會想到它?
以“月文化”為主題,進行探究。
觀察、思考、表達。
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激發(fā)學生興趣,增強學生共鳴。
一、和諧月——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1. “飛花令”活動
教師引入“飛花令”游戲
學生比賽接龍與月有關的詩詞。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詩詞接龍,限
6、時兩分鐘,說出詩句最多的小組評定為優(yōu)勝者。
通過飛花令的游戲提升學生對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以及語言表達的能力。增強學生人文積淀。
2. “月”文化內涵梳理
教師引入其中多首古詩詞。
深入探討:
詩中分別表達了什么情感?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詩中體現(xiàn)的文化內涵,寫下關鍵詞,貼到黑板上。思考月文化內涵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師展示自己總結的思維導圖。
問題:豐富的“月”文化體現(xiàn)了中華文化的什么特點?
教師總結: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學案上對應位置進行梳理和總結。
寫出關鍵詞貼到黑板上。
學生回答問題。
通過感受“月文化”
7、、歸納整理月文化內涵,引導學生感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特點,以及其背后以人為本、以和為貴、以國為家的深刻情感。培養(yǎng)學生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培育科學精神,增強人文情懷。
3.中華文化獨一無二
包括中華文明在內世界范圍內一共有四大文明古國,最終只有中華文明留存下來。
觀看視頻
思考:在四大文明古國中為什么只有中華文明流傳下來?
教師總結:中華文化具有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
觀看視頻。
思考并回答問題。
通過觀看視頻,以直觀方式幫助學生感受中華文明的獨一無二,感受其強大的包容力和凝聚力,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國家認同感。
二、愛國月——革命文化
8、
1.毛澤東詩詞賞析
教師引入近代毛澤東詩詞中提到“月”的詩句。
問題鏈:
(1)詩中與月有關的內容在哪里?
(2)嫦娥和吳剛為什么要為英魂舞蹈、斟酒?
(3)你能舉例講講這些英魂的故事,在他們身上體現(xiàn)了怎樣的中華文化精髓?
(4)毛澤東的詩句中體現(xiàn)出“月”的文化內涵與古代詩詞相比有什么同與不同?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教師總結;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
學生獨立閱讀材料,進行詩詞解讀。
討論思考
回答問題
中國革命文化、民族精神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一脈相承,在時代背景下更凝練成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tǒng)一、愛好和平
9、、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力量和精神標識。
通過獨立分析材料的方式提升學生收集信息、進行分析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
通過故事分享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感受中華傳統(tǒng)美德、民族精神對于中國人的影響。突出重點和難點,培養(yǎng)學生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中華文明,感受其作為中國脊梁的重要作用。增強學生的審美情趣。
三、富強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1.命名之爭
教師展示:登月命名之爭。
中國首輛月球車叫玉兔,登月探測器叫嫦娥,探測器著陸點周邊區(qū)域命名為“廣寒宮”,附近三個撞擊坑分別命名為“紫微”“天市”“太微”。
但也有很多外國人說中國探
10、測器的名字看不懂,太難理解。美國把登月器命名為“阿波羅號”,航天飛機叫“奮進號”、“挑戰(zhàn)者號”。
討論:
你認為哪種命名方式更讓你有共鳴?為什么?
學生可以展開自由討論,更支持哪種命名方式。
2.再次思考
引入阿波羅號命名原因和天宮二號命名原因。
你認為哪種命名方式更讓你有共鳴?為什么?
閱讀并思考。
學生就話題開展討論。
5分鐘時間,學生自由發(fā)言。
對比分析,回答問題。
通過討論的方式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多角度思考問題。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澄清觀點、做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突出重點和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
11、批判質疑能力。
通過案例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對比分析能力,多角度思考問題。
3.觀點生成
我們把月文化從詩詞中帶到了那輪真正的明月上,帶入了中國尖端技術的建設中。你認為在今天的中國追夢人身上“月”文化的內涵與之前的相比有什么同與不同?為什么?
教師總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chuàng)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三者一脈相承,不斷深化。支撐中華民族發(fā)展延續(xù)。
因為優(yōu)秀的文化、國家的強大、人民的力量。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
12、
閱讀、思考、回答問題。
航天精神根植于“月文化”中,是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繼承和發(fā)揚,隨著時代變化,凝練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突出重點和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政治認同素養(yǎng)。深化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認同。
課堂總結
問題:不管是和諧、愛國、還是富強都是什么?
引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是根植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凝練的中華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歷經幾千年,中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已經成為了中國人心中的文化基因,不可或缺。
閱讀、思考、表達。
閱讀、思考。
通過總結探討,梳理本節(jié)課思路。堅定文化自信,認同文化價值、文化力量。
在總結過程中引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認同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感受其重要意義,為后續(xù)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下基礎。
課后作業(yè)
中國文化走向世界,不斷增強其影響力,請你說說你可以為中華文化的延續(xù)做些什么?
增強責任意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板書設計
第五課第一框《延續(xù)中華文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