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葉總關情(《項脊軒志》教學設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一枝一葉總關情(《項脊軒志》教學設計)(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一枝一葉總關情
——《項脊軒志》教學設計
關鍵詞:細節(jié)描寫 情感 人文情懷 “五環(huán)”模式
設計理念:
首先,本文以情感人,感人的有作者的身世、經(jīng)歷,而他的身世與經(jīng)歷作者并沒有過多的抒情,只是用一些細節(jié)記敘了一些日常小事。正是這些細節(jié)和小事打動了所有讀者。作為高中生,應該學會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應該學會感動。另外,學的一大任務是為了寫。高一有一個寫作單元即為“觸動心靈的人和事”,本課的設
2、計試圖與該寫作訓練結(jié)合起來。
其次,學校大力推行的“五環(huán)”教學模式基于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理念設置了獨立自學、合作交流、質(zhì)疑解難、鞏固檢測、拓展提高五個基本步驟。本文對作者的情感的把握以及由本文引發(fā)的會感動、會寫感動都是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下,可由老師引導完成的。因此將本文與學校的“五環(huán)”模式相結(jié)合應是一個比較好的嘗試。
學情分析:
作為高中生,學《項脊軒志》這類文言文在讀懂文章層次上沒有多大的難度,所以不必串講,可以讓學生自學為主。但是,現(xiàn)在的學生不易感動,不會感動。他們不會觀察生活,不會感受生活。所以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感受生活?,F(xiàn)在的學生除了不會觀察、感受生活外,更
3、不會描寫生活。他們習慣了敘述式的寫作,不知道如何去描寫,更不懂得運用細節(jié)描寫。而本文在感受生活、細節(jié)描寫方面是最好的學習材料,所以應充分利用這一資源。
教學目標:
1、 從作者對身世經(jīng)歷的描寫中學會用心感受生活。
2、 從作者對日常生活細節(jié)描寫中學會細節(jié)描寫。
3、 從作者成長經(jīng)歷中感悟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父母之愛。
教學重點與難點:
1、 用心感受文章中描寫的生活中點滴小事。
2、 學習細節(jié)描寫。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請同學們以“衣錦還鄉(xiāng)”為謎面打一古代作家名。(歸有光)
但是對這個有著濃濃的“學而優(yōu)則仕”的情結(jié)的封建文人歸有光,命運跟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
4、笑,他雖然少年時就飽讀詩書,但一直到35歲才中舉,其后八次會試落第,直至60歲才中進士。66歲即去世?!耙洛\還鄉(xiāng)”一詞對于他來說太過傷感。他身世的不幸不僅在此,還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來賞鑒他的《項脊軒志》。(板書)
二、獨立自學:分析文章結(jié)構,理清文章思路。
1、文中哪一句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diào)?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2、可喜的是什么?可悲的又是什么?找出原文并概括。
——可喜的是,項脊軒經(jīng)過“我”稍微修葺后,由一個又老、又小、又舊的小房子變成了一個明亮、可愛的書房。
可悲的是:家庭分裂、幼年喪母、少年失祖母、中年亡妻子。
補充背景:歸有光出生于
5、一個久試不第的沒落官僚家庭,他8歲時,年僅25歲的母親因為苦于多次生育而吃生田螺避孕患病而死,祖母親自撫養(yǎng)這個長孫,但在他還未成年之時,對他抱有極大希望的祖也撒手人寰。歸有光終于在20歲時考上了秀才,23歲結(jié)婚,但29歲時,他妻子又離他而去。一直到35歲時,他才考上了舉人。
師述:封建社會說人生有三大不幸:幼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歸有光可以說占據(jù)了其中的兩大不幸。他的內(nèi)心的痛苦,融入到了本文的字里行間。
(設計意圖:本文字面難度不大,情感主旨比較明顯,但文章的情感又是學習本文的基礎,所以讓學生自主學習,把握情感基調(diào),更有利于后面的深層次挖掘。老師適當補充背景,對學生全面把握文章的情感
6、會有幫助。)
三、合作交流、質(zhì)疑解難:體會本文借事抒情、充分運用細節(jié)描寫的手法。
1、你認為第三段和第五六段中哪些句子隱含著作者難以言說的痛苦?請作簡要分析。
(1)“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一句,開始在沒有分家的時候肯定用的是同一個大庭院,那么在分家后各自開始建造籬笆,就象征著家庭已經(jīng)開始分裂,開始有了隔閡。但是籬笆畢竟還比矮,有空隙,彼此還能進行感情間的交流,但是后來把籬笆拆了建了墻,墻又厚又冰冷,沒有一點人情味,這就可以看出他們之間的關系已經(jīng)非常冷淡了,大家也已經(jīng)不再是一家人了。?
(2)“內(nèi)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該句通過描寫雞犬等
7、農(nóng)家常見的動物在家里隨意的走動、吠叫的情形,將一個原本和睦和封建大家庭分崩離析后破敗、凋弊、混亂不堪的狀況描寫得淋漓盡致。
——背景介紹:封建家庭崇尚的是家大業(yè)大,多子多福。歸有光是很具有家族觀念的人,他的祖上曾有過五世同堂的記錄,他祖上留有遺訓:“吾家自高、曾以來,累世未嘗分異?!瓰槲嶙訉O,而私其妻子求析生者,以為不孝,不可以列于歸氏?!睔w有光對此是頗為神往的。但是,這種狀況并沒有因遺訓的存在而延續(xù)下來,“歸氏至于有光之生,而日益衰。源遠而末分,口多而心異?!?
(3)“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一句, “叩”是輕輕敲門,表現(xiàn)出母親最想知道孩子是不是寒冷。是不是想要吃東西,但
8、是又怕吵醒了孩兒那種關切的心情。這些動作和語言非常的普通而常見,讀來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倍感真切。但生動地體現(xiàn)出了母親對孩子的那種關愛和深情。后文的“語未畢,余泣,嫗亦泣”,悲戚的感情是很自然的生發(fā),毫無做作之態(tài)。林紓曾說:“震川之述老嫗語,至瑣細,至無關緊要,然自少失母之兒讀之,匪不流涕矣?!?
(4)寫祖母的一段文字,簡潔細膩,繪聲傳神,“大類女郎” “比去,以手闔門”極平常的一句問候語,極細小的一個動作表達了祖母對孫子的關家之情?!皟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至”一句話,一個個動作,把一個老年人對孫子的憂慮、期盼、激勵、鞭策之情表達得細膩、真摯。祖母持象笏的用心之良苦,囑咐之莊重
9、,語氣之諄諄,情意之真誠,催人淚下。正是通過這樣的語言、動作描寫,才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背景介紹:歸有光祖母的祖父明宣宗宣德年間曾經(jīng)擔任過太常寺公卿,歸有光出生于明武宗正德正德元年,期間相隔近一百年。在這近一百年中歸家再無人科舉及第。到歸有光時雖然少年有才,但十四應童子第,連考七年才中一秀才。(作此文時秀才都還沒中)之后又連考六次鄉(xiāng)試到三十五歲時才中一舉人,接著更是連考八次殿試于六十歲時才得以進士及第。作為一個傳統(tǒng)的封建學子這是對他最大的打擊。
?(5)“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幾句平常話,把一群小姑娘拉著回娘家的大姐,問長問短,天真無邪,可親可愛的神態(tài)和語言,寫得逼真
10、如畫,躍然紙上;妻子得意自豪的心情,嬌媚的姿態(tài)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墒且羧萃鹪?,人已離世。其情其景,何其悲哉!
(6)“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辫凌藰浔緛硎菬o思想感情的靜物,但把它的種植時間與妻子逝世之年聯(lián)系起來,移情于物;在“亭亭如蓋”四個字的前面加上“今已”這個時間詞,表明時光在推移,靜物也顯示著動態(tài)。樹長,人亡!物是,人非!光陰易逝,情意難忘。由于想念人而觸及與人有一定關系的物,便更添了對人的思念;再由對物的聯(lián)想,又引發(fā)對往事的傷懷。于是托物寄情,物我交融,進一步把思念之情深化了。只說樹在生長,不說人在思念,它所產(chǎn)生的藝術效果則是:不言情而情無限,言有盡而意無窮。
11、?
??? ?總結(jié):應該說,《項脊軒志》中描寫到的生活內(nèi)容本身并無甚新奇獨特之處,但在表達上,卻堪稱獨步。正如錢基博所言,“睹物懷人,此意境人人所有”,然而,以“極淡之筆”寫“極至之情”,“此妙筆人人所無”。此妙筆即指傳神的細節(jié)描寫。正如開頭所說“一枝一葉總關情”。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本堂課的重點。本文是典型的記事抒情,而所記之事并不是驚天動地的大事,都是生活中一些很細小、很常見的事,但正是這些小事蘊含著言之不盡的情感。當今學生缺乏發(fā)現(xiàn)的眼睛,不能從細小之事中去感悟生活。設置本環(huán)節(jié),既是讓學生讀懂文章,更是教會學生關注生活中的細節(jié)。)
師述:其實細節(jié)描寫無處不在,細節(jié)描
12、寫也成就了許許多多的經(jīng)典。下面我們回顧一段經(jīng)典的細節(jié)描寫,體會其中濃濃的父子之情。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彼囃饪戳丝凑f:“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蔽铱茨沁呍屡_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墒撬┻^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
13、。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桔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桔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過一會兒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钡人谋秤盎烊雭韥硗娜死铮僬也恢?,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朱自清《背影》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舉一反三、
14、觸類旁通。讓學生從多方面了解要關注生活,并要學會細節(jié)描寫,由關注細節(jié)轉(zhuǎn)向描寫細節(jié),使教學過程更為流暢。)
2、生活中,也會有許許多多的細節(jié)讓你難以忘懷,不妨說出來與大家共同分享。
——學生自由談。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在前面的基礎上讓學生大膽發(fā)言,既讓學生能發(fā)現(xiàn)身邊的能感動人點點滴滴,達到“學會感動”的目的,又讓學生能說出來,為后面的“描寫感動”作鋪墊。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說”的能力。)
四、拓展提高:
將剛才與大家分享的細節(jié)寫成一段300字左右的文段。
(設計意圖:“學”是為了“寫”,本環(huán)節(jié)即讓學生在“學好”的前提下“寫好”。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課堂總結(jié):
從實際教學過程來看,本設計目標明確合理、內(nèi)容符合學生實際、過程流暢、情感把握較好。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自由談生活中令人難忘的一幕時,很多學生談到了對父母的誤解,與父母的沖突等,發(fā)言時涕淚交流、悔恨交加。而這些表現(xiàn)得益于對文章的把握。
語文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情感的表達,是情商的培養(yǎng),是人文情懷的培養(yǎng)。本設計個正是注重了這幾個方面。在通過對這類文章的教學讓學生成為一個有感情、懂情感的人的道路上進行了些許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