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及里由文到魂》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由表及里由文到魂(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由表及里 由文到魂
課程改革的實施給一潭死水般的語文課堂送來了幾 縷清風 ,我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 :語文課堂中 ,正在呈現(xiàn)出一派繁榮景 象 ,為此 ,作為教學第一線的語文老師更應該抓住當下時機 ,迎
著教改的春風 ,以教材為依托 ,培養(yǎng)學生的真情和真性。下面 筆者就談談自己幾點膚淺的看法 :
1 逝去浮華 ,積淀厚實
崔巒先生說 :“我們欣賞并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 ,本本分 分求發(fā)展,扎扎實實求發(fā)展……?!焙髞?,張慶先生說:“語文教 學要倡簡?!边@次 ,我們市舉行的“蘇派名師”高層論壇會上 我聽到了孫雙金老師的《論語》 ,感受更是深切了。名特孫雙 金老師的 《兒童論語》 課外閱讀課 ,讓聽課老
2、師在回味經典中 感受到了大師的從容、 自如、大氣與勤勉 ,及至課畢還在津津 樂道著課堂上濃濃的文化味道。課堂上孫特沒有使用華麗的 多媒體課件 ,沒有炫目的表情和夸張的肢體語言 ,有的只是那 份樸素和謙遜。 孫特引導學生對 “學而時習之 ,不亦悅乎”“有 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中“悅”與“樂”的推敲 ,學生說出 了學習是內心的愉快 ,而招待客人臉上一定要充滿了熱誠的
笑意。他又引導學生對“上問與下問” 、“好古與好今”進行
了討論與思辨……對孔子其人的侃侃而談 ,對名句細微之處
的駐足推敲 ,使我仿佛看到了孫老師在鉆研 《論語》 時所付出 的心血 :一本本注解的閱讀 ,一遍遍文本的誦讀
3、,一句句字詞的 體悟;或蹙眉揣摩,或豁然開朗,或連聲贊嘆……而孩子們朗讀 經典時整齊而又清爽的聲音 ,讓我們思接千載 ,領略了經典的 無窮魅力。 筆者想在這樣扎實的課堂教學中 ,孩子們是幸福的。
2 抓住關鍵 , 靈動生成
語文關鍵詞 , 對一篇文章而言 , 指的是能揭示文章核心 意義的詞語 :對課堂教學而言 ,指的是能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詞語。 關鍵詞之所以 “關鍵” , 就在于它能反映文章的核心意義和達 成教學目標。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回歸語文本身。
以詞語作為抓手 ,帶領學生沉入詞語的世界 ,從文字到 文學到文化 ,讓學生體會到文本的人文美和漢語獨特的魅力 ,
讓語文課堂充滿語文味。筆者在
4、教學《青海高原一株柳》時 感受頗深 :
① 學習了第四小節(jié)柳樹的外形描寫后: 師:你從這個撐立上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這株 柳生長得很茂盛 , 長得很高大。
② 師:在這樣的環(huán)境當中 ,你看 ,一茬的柳樹苗子全毀了 只有這一株柳樹生存下來。同意嗎 ?
師 :他巍巍然撐立在高原之上 ,這是一種怎樣的撐立 ?
生 1:艱苦的。
生 2:艱難的。
③ 師 :經受過多少虐殺生靈的高原風雪和鋪天蓋地的雷 轟電擊 ,經受過一次又一次摧毀 ,卻能夠一會又一回起死回生 這又是一種怎樣的撐立呀 ?
生 1:堅強不屈的。
生 2:堅忍不拔的。
生 3:堅持不懈的。
④ 師 :灞河柳正在
5、盡情地享受著燦爛的陽光 ,雨露的滋
養(yǎng)。同是一株柳樹,生活的道路和命運卻是 (相差很遠)
師:學到這里 ,這又是一種怎樣的撐立呢 ?
生 1:樂觀向上的。
生 2:自強不息的。
這次教學中 ,筆者抓住“撐立”這一關鍵詞語 ,讓它在文 本語境的烘托下血肉豐滿 ,巍然屹立 ,讓學生在對文本語境的 整體把握中生成柳樹的高大形象。最終 ,學生讀懂了一個詞
“撐立” ,同時也讀懂了一棵樹 ,讀懂了一種精神。王崧舟老 師說 :“只有‘眼睛'在場的細讀是無效的 ,只有‘頭腦'在 場的細讀是低效的 ,唯有‘生命'在場的細讀才是真正高效的。
3 回歸生活 ,回歸精神
人的生命是教育的起點 ,真正
6、的教育是對生命的終極關 懷。語文課堂更是跳動著生命的脈搏 ,充滿了生命的因子 :教
師和學生 ,個個是涌動著活力的生命體 ;作為文化載體的教材 , 無不記錄著生命意識的律動?;貧w生命本原 ,回歸生活世界 , 是當今語文教育最基本的呼喚 ,也是構筑人文課堂 ,重建精神 家園的唯一途徑。 下面兩組鏡頭 , 能讓我們看到精神家園回歸 的希望之光。
①是我從雜志上看到的一篇案例。隨堂課上 ,一中年女
教師與六年級學生一起學習《煙臺的海》 ,課前三分鐘 ,教師
請一組學生開火車朗誦自己課外積累的優(yōu)美句段 (細節(jié) :6、7
位學生在朗誦時沒有一點停頓 ,十分流暢 )。上課鈴響 ,教師開 始進行課
7、文第五自然段“秋的高遠”一部分的學習。教師先 讓學生靜下心把這段文字自由讀了三遍 ,然后讓他們用不同
的符號在文中畫出哪里是作者看到的 ,哪里是作者想到的 ,同 桌進行交流 ( 細節(jié) :教師在同桌交流后沒有進行全班交流。 “) 從
秋的高遠你想到了什么 ?你如何來品味這份高遠 ?”教師提出 問題(細節(jié) :教師提問一段時間后僅有一兩個學生舉手 ,她依然
不急不躁 ,鼓勵學生再讀再想 ,學生開始陸陸續(xù)續(xù)發(fā)言 )。隨后 , 她又讓學生把自己想到的寫下來 ,再進行全班交流。最后 ,教
師為學生朗讀了著名作家吳伯簫的散文《?!?。她干凈、醇 厚、略帶磁性的聲音像空谷幽蘭一樣在課堂上靜靜地綻放開
8、來……
摘錄一組學生關于“由海想到的……”即興創(chuàng)作的片 斷描寫:
“春天的海 ,告別夏日 ,終于盼到了豐收的秋天。遠眺大 海,水天一色 ,平靜的海面時而泛起朵朵浪花。海上白帆點點 起航收獲一年勤勞得來的累累碩果。 秋日的涼意 ,籠罩著整個 大海 ,大海溫順地撫摩船帆。大海湛藍如洗 ,不像春天那樣綠
茵茵的。天空 ,時而掠過幾只海鷗 ,捕捉著躲在海的懷抱里的 小魚小蝦……
“秋天的海顯得格外平靜 ,遠處一道道波浪緩緩地從中 央卷過來。一聲聲海鷗的鳴叫 ,一句句沙灘的呢喃 ,和大海的 波濤聲交織出一首美妙的樂曲。海面不時出現(xiàn)幾只漂浮的小 船,載著成千上萬的小魚 ,漁民手拿竹竿悠閑自在地撐著
9、小船 唱著漁歌,聲音在海面回蕩……”
這就是學生眼睛里的海 ,這就是學生心靈中的海 !它來自 教師充滿詩意的啟發(fā)和引領 ,來自學生對文本的獨特感悟與 內心體驗 ,來自作者、教者、學者生命與生命的對話。這就是 學生對生活的理解 ,對世界的認識 ,當教師幫助他們沖破思維 定勢 ,拓寬思維空間后 ,他們紛紛展現(xiàn)了自己獨特的個性和不
凡的想象。在這樣的課堂里 ,不再有話語霸權 ,不再是教師簡 單的“告訴” 。取而代之的是學生個性、靈性和悟性的解放 ,
想象力、 情感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復蘇。 在這樣的課堂上 ,師生都酣 暢淋漓地沐浴在清幽曠遠的人文氣息中 ,無比愜意地享受著 精神的恣意馳騁 ,情感的自由
10、宣泄。
②在教學古詩《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第二小節(jié)時 ,其 他的知識都已經理解了。 我隨機問了一個問題 ,既然肖邦這么 熱愛祖國 ,不舍得離開 ,為何又要登上馬車 ,疾馳而去。
學生的思維陷入了一片茫然 ,但很快 ,小手淋漓了。
“老師 ,因為肖邦太愛祖國了 ,所以他怕自己再等待的時 間長一點 ,自己心會軟掉了 ,更舍不得走了。 ”
“老師 ,長痛不如短痛 ,既然必須要走 ,還不如早點走了。
“老師 ,再不走的話 ,會給老師和同學心里的傷感更增添 許多的?!薄?
課堂中 ,思維的火花在碰撞 ,智慧的聲音在流淌。 同學們竟能有這么多新發(fā)現(xiàn) ,真是不可思議 !
如此獨到精辟的見解 ,
11、的確是身為 “始作俑者” 的我始料 未及的。我不由得在內心深處慨嘆 :孩子們 ,我感到作為你們 的老師 ,此時此刻的我才是最幸運的 !聽著你們精彩絕倫的對 話,我陶醉其中,不愿醒來……
一個沒有“自己的精神家園”的人 ,是不可能有真正獨 立的人格的。語文教學不應該再是在“新三年 ,老三年 ,修修 補補又三年” 的怪圈里徘徊著 ,而應該是精神實質方面的脫胎 換骨了 !
語文教學 ,就該是學生精神享受的過程 ,就該是為學生 的精神生命鋪墊底子的過程。 當學生穿行在字詞句的 “密林” 中 ,用自己的感官和心靈去觸摸語言文字 ,用自己的情感與經 驗去觀照語言文字時 ,我們的老師就要為學生努力構建一個 使心靈震顫的、飛揚快樂的學習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