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 專題十六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考點41 漢代儒學課件》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 專題十六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考點41 漢代儒學課件(3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必修第三冊考點41漢代儒學專題十六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1 排查基礎知識2 細講核心考點內(nèi)容索引3 精練真題新題1排查基礎知識1.背景背景:“大一統(tǒng)”得到鞏固;高度集權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體制大體定型;以漢民族為主體的文化共同體基本形成。主要原因:董仲舒改造的儒學適應了統(tǒng)治階級的需要。2.經(jīng)過經(jīng)過:董仲舒提出 ,核心是確定儒學獨尊的地位。漢武帝采取了重用儒生、設置太學、表彰六經(jīng)等措施,提升了儒學的地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罷黜百家,獨尊儒術(b)3.董仲舒的主張董仲舒的主張(1)倡導儒學、實踐德政、實行教化、政策的“更化”。(2)君權神授。(3)罷黜百家,獨尊儒術。(4)文化“一統(tǒng)”與
2、政治“一統(tǒng)”是一致的。4.影響:影響:結束各派學術思想平等競爭的局面,遏制了學術思想的自由發(fā)展。使儒學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儒學地位提高的同時,也有利于民族歷史文化的進步。微點撥微點撥“無為而治”強調(diào)無為而無不為,既尊重自然規(guī)律,反對盲目行動,又主張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倡導“待時而動”“因時制宜”,是一種“積極無為”的哲學觀。1.創(chuàng)建時間創(chuàng)建時間: 時期。2.影響影響(1)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xiàn)了國家培養(yǎng)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學校。(2)是 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標志。(3)打破了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壟斷官位的情形,也帶動了民間積極向?qū)W的風氣,對文化傳播起了重要作用,同時,進一步推動了儒學的傳播
3、與發(fā)展。二、太學的創(chuàng)建(b)儒學漢武帝微點撥微點撥太學興辦,將讀書與做官相結合,國家掌握了統(tǒng)一的意識形態(tài),也提高了儒學的影響力。1.有利于推動儒學發(fā)展,儒學全面影響社會政治和文化生活,成為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2.有利于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體的鞏固。3.有利于官僚隊伍的擴充。4.導致科研技術的相對薄弱。三、科舉制的文化影響【加試】(c)2細講核心考點史料一史料一春秋繁露曰:“大富則驕,大貧則憂使富者足以示貴而不至于驕,貧者足以養(yǎng)生而不至于憂,以此為度而調(diào)均之,是以財不匱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論從史出論從史出新思想的載體。繼承傳統(tǒng)民本思想。追求財政充足,上下和諧,利國利民的治國理念。主題一董仲舒對儒學
4、的新發(fā)展n 史料實證史料二史料二 在對天、君、民關系的認識上,原始儒學以孟子為例,主張民貴君輕,董仲舒主張“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論從史出論從史出堅持民本思想。神化皇權,與傳統(tǒng)民本理念相悖。對皇權也有一定制約。史料三史料三春秋大一統(tǒng)者,天地之常經(jīng),古今之通誼也。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tǒng)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班固漢書董仲舒?zhèn)髡搹氖烦稣搹氖烦龇从沉硕偈妗按笠唤y(tǒng)”“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及其實質(zhì)。史料四史料四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還有正義,在力量之上還有良心,在權力之上還有“天”在臨鑒。宣傳君主政令失誤、不尊道德、不行仁義,
5、“天”就會以災異示警。其實就是在權力已經(jīng)無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個權力更加無限的“天”。論從史出論從史出天人感應,約束天下臣民同時也在一定程度約束皇權。1.五大視角綜合認識董仲舒新儒學體系五大視角綜合認識董仲舒新儒學體系(1)背景漢武帝時期,邊境不寧,諸侯國勢力威脅中央政權,土地兼并劇烈,階級矛盾日益激化。漢初推行的黃老之學已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2)形成:他以公羊春秋為基礎,融合陰陽家、黃老之學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n歷史理解(3)內(nèi)容針對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統(tǒng)”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針對加強君權的需要,提出“君權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應的儒家道德觀點。針對土地兼并的現(xiàn)
6、實,進一步發(fā)揮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張限田、薄斂、省役。針對為人處世標準,提出“三綱五常”,提倡孝道。在哲學上,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應”學說。(4)目的:新儒學的根本目的是維護封建統(tǒng)治秩序,神化專制皇權;它為儒家思想躍居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主流地位奠定了基礎。(5)特點從思想內(nèi)涵看,融儒家、陰陽五行家、黃老之學和法家思想為一體。主張在政治思想方面實行“大一統(tǒng)”,強調(diào)君主權威,賦予君權以神權色彩。在宣揚君權神授的同時,又繼承和發(fā)揚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以維護皇權的絕對性為目的,受到統(tǒng)治者重視,迅速成為封建社會正統(tǒng)思想。具有神學色彩,其哲學思想的本質(zhì)是唯心主義。承認現(xiàn)實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
7、皇權專制),即維護現(xiàn)實統(tǒng)治。2.董仲舒新儒學董仲舒新儒學VS先秦儒學先秦儒學項目先秦儒學董仲舒新儒學重點討論現(xiàn)實問題討論神學問題功能是對“真理”的追求為現(xiàn)實政治服務特點包含民本思想,具有古典人文主義色彩外儒內(nèi)法,兼采各家思想地位只是諸子百家之一官方化,是封建正統(tǒng)思想史料一史料一五年春,置五經(jīng)博士。八月征吏民有明當世之務、習先圣之術者。詳延天下方聞之士,咸薦諸朝。其令禮官勸學,講議洽聞,舉遺興禮,以為天下先。太常其議予博士弟子,崇鄉(xiāng)黨之化,以厲賢材焉。丞相弘請為博士置弟子員,學者益廣。漢書武帝紀主題二儒學官方化、法律化地位確立n 史料實證論從史出論從史出史料體現(xiàn)了有關漢武帝的治國之策;五經(jīng)屬儒家
8、經(jīng)典,“征吏民有明當世之務、習先圣之術者”體現(xiàn)了儒學在當時的地位;“舉遺興禮”“崇鄉(xiāng)黨之化”“學者益廣”等體現(xiàn)了儒學在當時對社會教化和風尚的影響。說明儒學成為正統(tǒng)思想,促進了文化教育的發(fā)展。史料二史料二論從史出論從史出儒學之所以能成為官方正統(tǒng)思想,取得獨尊地位,關鍵在于其神化君主權威,適應了統(tǒng)治者及時代的需要,又將讀書與做官相結合,迎合了人心追求。1.漢武帝尊儒的三大舉措漢武帝尊儒的三大舉措(1)思想: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2)政治:起用儒學家參與國家大政,儒家學說成為選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標準。(3)教育:儒家壟斷教育,“五經(jīng)”成為國家規(guī)定的教科書;在中央興辦太學,各郡縣設立學校,初步
9、建立地方教育系統(tǒng),儒學開始在民間獨尊。n 歷史理解2.儒學自漢代以后長盛不衰的因素儒學自漢代以后長盛不衰的因素(1)內(nèi)因自身特點:有利于調(diào)整人際關系和穩(wěn)定社會秩序。體系開放:能不斷吸取其他學派的思想。適應時代:能根據(jù)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進行改造調(diào)整。個人貢獻:歷代儒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2)外因歷代統(tǒng)治者的推崇。3.法律儒學化地位的確定法律儒學化地位的確定自漢代春秋決獄開始,中國法律走上了儒家化的道路。所謂法律的儒家化,是指將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了倫理法的性質(zhì),即以儒家思想為立法、注律,以及司法實踐中定罪、量刑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中國法律的儒家化從總體而言,就是通過引經(jīng)決獄,引禮
10、入律的方式,將儒家思想貫徹到立法、司法、守法的整個法律實施過程中,使儒家思想成為刑事的、民事的、婚姻家庭的、行政的、訴訟的等各個法律部門的基本原則和靈魂,也就是說儒家倫理道德獲得法律上的效力和權威。中國法律的儒家化,形成了禮法合一的特色,影響深遠。3精練真題新題1.主干知識漢代官學教育的歷史影響(201711月浙江選考)漢武帝時期,設立中央官學,培養(yǎng)五經(jīng)博士,“自此以來,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學之士矣”。中央官學的建立A.推動了儒家思想正統(tǒng)地位的確立B.結束了大富豪子嗣壟斷官位的局面C.有利于學生思想創(chuàng)新和個性發(fā)展D.促進了百家爭鳴局面的進一步發(fā)展n 真題回顧答案解析12345678123456
11、78解析解析漢武帝設五經(jīng)博士,教授弟子,從此博士成為專門傳授儒家經(jīng)學的學官。由此可見中央官學的建立推動了儒家思想正統(tǒng)地位的確立,故答案為A。2.史料理解儒家官方地位確立(201610月浙江選考)漢武帝時期的太學,只有幾位經(jīng)學博士和少量博士弟子。此后,太學規(guī)模不斷擴大,到東漢中期,太學生已經(jīng)達到三萬多人。該現(xiàn)象反映了A.儒學地位上升 B.私人講學風氣盛行C.官立學校出現(xiàn) D.地方教育系統(tǒng)建立答案12345678解析解析解析太學是兩漢時期官辦中央最高學府,由此可排除B、D項,官立學校早在商周時期就已出現(xiàn),由此可排除C項,故選A。解析解析本題考查基礎知識,四書章句集注是由南宋朱熹編著。3.(2017
12、浙江綠色教育聯(lián)盟學考押題)后漢書記載,漢明帝曾親自到太學講學,和儒生們一起研討儒學經(jīng)典。下列文獻,不可能列入他們研討范圍的是A.詩經(jīng) B.春秋C.禮記 D.四書章句集注答案解析12345678n 新題聚焦4.董仲舒說:“王者承天意以從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為政而任刑,不順于天,故先王莫之肯為也?!边@表明其主要的治國思想是A.以德治國 B.天人合一C.嚴刑峻法 D.效法先王12345678解析解析“任德教而不任刑”表明董仲舒崇尚以德治國,故A項正確;材料未體現(xiàn)天人合一,故B項錯誤;董仲舒并未主張嚴刑峻法,故C項錯誤;材料未體現(xiàn)效法先王,故D項錯誤。答案解析5.(2017奉化學考滿分練)中國大一統(tǒng)的
13、歷史根源:“在這一政治體制中,皇帝被神圣化為天子,而天命的解釋權則掌握在從知識精英中選任的儒士型科層官僚手中?!辈牧戏从车氖茿.孟子的民本思想 B.荀子的政治思想C.董仲舒的新儒學 D.孔子的德治思想12345678解析解析由題干中的“皇帝被神圣化”“解釋權則掌握在儒士型科層官僚手中”,可知是董仲舒的“君權神授”思想和儒家的獨尊,故選C項。答案解析6.(2017杭州學考測評交流)中國古代某學者提出:“春秋大一統(tǒng)者,天地之常經(jīng),古今之通誼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以教化為大務”;“正法度之宜”等思想主張。該思想家是A.老子 B.孔子 C.韓非 D.董仲舒答案12345678解
14、析解析董仲舒主張儒學獨尊,通過思想上的“大一統(tǒng)”實現(xiàn)政治上的“大一統(tǒng)”,故D項正確。解析7.(2017浙江綠色教育聯(lián)盟學考押題)有人認為,中國古代君主專制理論由先秦法家奠定,經(jīng)漢朝儒生發(fā)展而成。這兩個階段的代表人物分別是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C.商鞅、孟子 D.韓非、董仲舒答案12345678解析解析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韓非,主張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國家,漢朝董仲舒進一步提出“君權神授、春秋大一統(tǒng)、天人感應”等思想,為漢朝加強中央集權,維護專制統(tǒng)治提供理論依據(jù)。解析8.(2017余姚學考滿分練)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精神實質(zhì),從來都不是讓人們無條件地服從君權,而是敏感于地方勢力的膨脹,以及諸侯興起、地方權力過大破壞天下安寧的教訓。最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是A.孔子提出仁者愛人,貴賤有序 B.荀子主張君舟民水,禮法并用C.董仲舒倡行獨尊儒術,天下一統(tǒng) D.孟子主張民貴君輕解析解析從題干中“敏感于地方勢力的膨脹”“地方權力過大”等信息可以看出,這里的儒家思想意在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大一統(tǒng)。儒學經(jīng)董仲舒改造,適應了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因此,C項正確。答案解析1234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