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全國版二輪復習考前特訓:—社會熱點押題訓練 訓練12 Word版含答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考歷史全國版二輪復習考前特訓:—社會熱點押題訓練 訓練12 Word版含答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訓練12 團結精神·合作精神
1.清人全祖望說:“宗祠之禮,則所以維四世之服之窮,五世之姓之殺,六世之屬之竭,昭穆雖遠,猶不至視若路人者,宗祠之力也。”這說明宗法制旨在( )
A.強化專制集權 B.鞏固宗族團結
C.穩(wěn)定統治秩序 D.維護社會和諧
答案 B
解析 西周時期還沒有出現專制集權,故A項錯誤;據材料“宗祠之禮,則所以維四世之服之窮,五世之姓之殺,六世之屬之竭,昭穆雖遠,猶不至視若路人者,宗祠之力也”得出宗法制旨在鞏固宗族團結,故B項正確;宗法制可以穩(wěn)定統治秩序,但不合題意,故C項錯誤;材料主要說的是宗法制維護宗族穩(wěn)定,維護社會和諧不合題意,故D項錯誤。
2.1924
2、年孫中山在新成立的國民黨第一屆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內,專門設立了工人部、農民部,負責指導工人運動和農民運動,并親自核準了《農民協會章程》《工會條例》。這一做法有利于( )
A.改組中國國民黨 B.喚起民眾投身國民革命
C.壯大中國共產黨 D.提高工人農民經濟地位
答案 B
解析 從材料“1924年孫中山在新成立的國民黨第一屆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內,專門設立了工人部、農民部”,可知該措施是在改組國民黨之后實行的,故A項錯誤;材料中孫中山重視工人、農民,可知這一做法有利于喚起工人和農民參與革命,故B項正確;孫中山是國民黨領導人,故其做法不是為壯大共產黨,故C項錯誤;從“負責指導工人運動和農民運動”,
3、可知材料中的措施不是為提高工人和農民的經濟地位,故D項錯誤。
3.“我們是無產階級的軍隊!”“紅軍是抗日的武裝!”“蔣介石是賣國賊!”“打倒國民黨政府!”“工人組織起來,改良待遇!工人農民加入紅軍實行土地革命!”某一歷史時期這些宣傳標語口號( )
A.服務于紅軍戰(zhàn)略轉移的需要 B.已擺脫“左”傾路線的束縛
C.突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 D.促進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的建立
答案 A
解析 紅軍的戰(zhàn)略轉移即長征,“我們是無產階級的軍隊”“紅軍是抗日的武裝”“蔣介石是賣國賊”“打倒國民黨政府”“工人組織起來,改良待遇!工人農民加入紅軍實行土地革命”體現了紅軍長征時期的口號,即服務于紅軍戰(zhàn)略
4、轉移的需要,故A項正確。
4.某學生研究發(fā)現,人物之間的對話帶有強烈的時代特征。“我們不是同黨而是同行”是某影視劇中出現的人物對話?!拔覀儾皇峭h而是同行”的話最有可能出在( )
A.百日維新時期 B.辛亥革命時期
C.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 D.國共第二次合作時期
答案 D
解析 百日維新期間并沒有出現不同的政黨,故A項錯誤;辛亥革命領導力量的中堅是中國同盟會,雖然也有其他政黨,但彼此之間卻并不是同行,有關革命前途可謂是矛盾重重,故B項錯誤;第一次國共合作采取的是黨內合作的方式,并沒有不同的政黨,故C項錯誤;第二次國共合作采取的是黨外合作的方式,雖然國共兩黨理念迥異,但在抗擊日軍與實
5、現民族獨立方面都有著共同的目標與追求,故D項正確。
5.下面是某個歷史時期中共發(fā)布的《中央關于土地政策的指示》的摘要,它的主要目的是( )
(二)對地主階級的土地糧食房屋財產,一律沒收,沒收之后仍分給以耕種份地,及必需的生產工具和生活資料,地主耕種份地之數量與質量,由當地農民群眾多數的意見決定之。
(三)對于下列各種小業(yè)主的土地,不應沒收:
(甲)自由職業(yè)者,技術人員,教員,醫(yī)生,學生,小商人和手工業(yè)者等小業(yè)主的土地;
(乙)憑自己勞動所得積蓄起來的工人所有土地;
(戊)將土地出租而自己仍受雇于人的。
(十)商人兼大地主時,其土地部分照一般地主辦理,但不得侵犯他的商業(yè)部分。
6、
A.鞏固農村革命根據地
B.擴大抗日愛國陣線的陣容
C.調動農民革命積極性
D.減少紅軍戰(zhàn)略轉移的阻力
答案 B
解析 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時實行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的土地政策,與材料中“對于下列各種小業(yè)主的土地,不應沒收”不符,故A項錯誤;材料中對地主和小業(yè)主的政策,反映出當時的土地政策不是以消滅階級壓迫為主,是抗戰(zhàn)時期為贏得地主和小業(yè)主支持共同抗日的土地政策的體現,故B項正確;材料反映出土地政策對地主和小業(yè)主比較寬松,故不是以保護農民利益、調動農民革命積極性為主,故C項錯誤;紅軍戰(zhàn)略轉移的阻力主要是國民黨政府,故材料中對地主的政策與減少紅軍戰(zhàn)略轉移阻力無關,故D項
7、錯誤。
6.1940年8月26日,中國第一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衛(wèi)立煌致電朱德:“頑寇陸續(xù)增兵,企圖掃蕩華北,截斷我西北國際交通,兄等抽調勁旅,事以迎頭襲擊,粉碎其陰謀毒計,至深佩慰。”該電文證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戰(zhàn)( )
A.策應了遠征軍赴緬作戰(zhàn)的行動
B.支持了國民黨正面戰(zhàn)場的抗戰(zhàn)
C.已成為抗戰(zhàn)的主要力量
D.配合了國民黨太原會戰(zhàn)的進行
答案 B
解析 中國遠征軍1942年入緬作戰(zhàn),故A項錯誤;根據材料“截斷我西北國際交通,兄等抽調勁旅,事以迎頭襲擊”可知,中共支持了國民黨軍隊的抗戰(zhàn),故B項正確;1941年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共產黨敵后戰(zhàn)場逐漸成為主戰(zhàn)場,故C項錯誤;太原會戰(zhàn)爆發(fā)于1
8、937年9月至11月,故D項錯誤。
7.《延安軍民慶祝抗戰(zhàn)勝利紀實》一文中記載:“中華民族解放萬歲”“蘇聯紅軍勝利萬歲”的口號聲震動山谷。游行隊伍簇擁著斯大林元帥、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的巨幅畫像齊步向前。對該材料的解讀正確的是( )
A.正義戰(zhàn)爭一定會取得勝利
B.國共合作是抗戰(zhàn)勝利的重要保證
C.國際支持是抗戰(zhàn)勝利的原因之一
D.中國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
答案 C
解析 戰(zhàn)爭的正義性未必是戰(zhàn)爭勝利的必要保證,故A項錯誤;游行隊伍簇擁著的是斯大林元帥、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的巨幅畫像而并沒有蔣介石的畫像,國共合作在題干材料中無法體現,故B項錯誤;由于“蘇聯紅軍勝利萬歲”的口號和
9、斯大林元帥巨幅畫像的出現,這就從側面表明中國抗戰(zhàn)是得到以蘇聯為首的國際社會大力支持的,故C項正確;材料信息并沒有體現出中國國際地位的顯著提高,故D項錯誤。
8.1945年8月,《大公報》報道毛澤東來到重慶的消息時稱“愛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這是維系中國目前及未來歷史和人民幸福的一個喜訊?!边@反映了“愛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
A.國共雙方和平協商,創(chuàng)建新中國
B.國共雙方消除隔閡,共同抗日
C.共產黨領導人民推翻國民黨的統治
D.共產黨與民主黨派合作建立新中國
答案 A
解析 1945年8月毛澤東赴重慶談判,目的就是國共兩黨民主協商,創(chuàng)建新中國,這也是當時愛好民主自由人士
10、的期盼,故A項正確;此時抗日戰(zhàn)爭即將結束,故B項錯誤;共產黨領導人民推翻國民黨的統治不符合材料,故C項錯誤;此時民眾希望的是國共兩黨的合作,不是共產黨和民主黨派的合作,故D項錯誤。
9.1955年亞非會議上,形成了“團結、友誼、合作”的萬隆精神,拉開了南南合作和不結盟運動的序幕,當時萬隆會議( )
A.推動了亞非各國在實現政治獨立斗爭中相互支持
B.實現了亞非發(fā)展中國家間的技術合作和經濟合作
C.建立起亞非國家聯合反殖反帝反霸區(qū)域政治集團
D.形成為亞非國家開放的多邊貿易區(qū)域性官方論壇
答案 A
解析 周恩來總理提出的“求同存異”方針被與會各國廣泛接受、認可,增進了各國的政治互
11、信,故A項正確;萬隆會議的成果重在政治層面的相互信任、支持而非經濟領域的合作,故B項錯誤;萬隆會議踐行了反殖反帝反霸的國際政治斗爭準則,并未建立區(qū)域性的政治集團實體,故C項錯誤;萬隆會議并未建立區(qū)域性的官方論壇,故D項錯誤。
10.1982年鄧小平對印度代表團說,中國有句話:愈富的人愈慳吝。要富國多拿點錢出來,它不肯,技術轉讓更不愿意。所以,第三世界僅寄希望于南北問題的解決是不夠的,南南之間還要進行合作。鄧小平的話反映了( )
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正式提出
B.中國需要加入世貿組織
C.第三世界對我國經濟提供幫助
D.發(fā)展中國家合作的必要性
答案 D
解析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
12、正式提出是在1954年,與題目中“1982年”時間不符,故A項錯誤;世貿組織的建立是在1995年,與題中“1982年”時間不符,故B項錯誤;題目中鄧小平并沒有強調第三世界對我國經濟提供幫助,故C項錯誤。
11.科克報告指出,歐盟國家改革的根本障礙是“沒有政治上的承諾和決心”,而歐盟又無力強制成員國執(zhí)行改革。這反映出歐盟( )
A.加強各國間合作任重道遠
B.要加強政治經濟一體化
C.各國間的合作僅浮于表面
D.需創(chuàng)立區(qū)域合作新模式
答案 A
解析 據材料“沒有政治上的承諾和決心”“而歐盟又無力強制成員國執(zhí)行改革”可得出歐洲聯合的問題,加強各國間合作任重道遠,故A項正確。
12.2016年9月,二十國集團首腦會議(G20)峰會在杭州召開。有專家指出二十國集團首腦會議(G20)將取代七國集團首腦會議(G7)。這表明( )
A.二十國集團成為新的世界領袖
B.發(fā)達國家經濟總量逐漸下降
C.全球治理需發(fā)揮新興國家作用
D.國際政治格局發(fā)生質的變化
答案 C
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二十國集團不可能成為新的世界領袖,故A項錯誤;發(fā)達國家的經濟總量并沒有逐漸下降,故B項錯誤;二十國集團包括了相當一部分新興國家,所以體現了全球的治理需要發(fā)揮新興國家的作用,故C項正確;國際政治格局并沒有發(fā)生質的變化,仍然是朝多極化方向發(fā)展,故D項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