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二年級品德與生活上冊 1.4 好書大家看4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22年二年級品德與生活上冊 1.4 好書大家看4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2年二年級品德與生活上冊 1.4 好書大家看4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教材分析:本課通過“我愛看的書”、“我們一起看”兩個主題活動,使學生們以不同的方式向伙伴介紹自己喜歡看的書。介紹的方式要多種多樣,教師在活動中適時、適度地啟發(fā)學生體驗集體生活的豐富多彩,體會個人在集體中的價值,在圖書借閱活動中,教給學生借閱的方法,并懂得如何愛惜書籍,讓兒童在好書的海洋中不斷地探索知識奧妙。
學情分析:書對學生來說是最重要的,幾乎時刻都離不開它,在學校里每天都學習教科書,回到家里還要看一些課外書,本次活動中學生把自己平時最喜愛的書帶來,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向同學介紹,進而總結(jié)和提升自己獲得的經(jīng)驗、信息,和
2、同學一起分享讀書的感受和樂趣。
教學目標:1、感受閱讀給自己帶來的愉快體驗,并樂于于大家分享讀書的收獲。
2、能以文明、禮貌的方式和同學交往。
3、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并懂得愛惜書籍。
教學重點:感受閱讀給自己到來的愉快體驗,并樂于與大家分享讀書的收獲。
教學難點: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能以文明、禮貌的方式與同學交往。
教學準備:每人準備一本最喜愛的書。
教學設想:引導學生分別以不同的方式向伙伴介紹自己喜歡看的書,進而總結(jié)和提升自己獲得的經(jīng)驗、信息,和同學一起分享讀書的感受和樂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有好朋友嗎?老師有一個特別的好朋友,情你們猜
3、猜:老師上課用到它,學生學習離不開它,有了它,就有了豐富的知識。
你們愿意把你最喜歡的書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嗎?
二、我愛看的書
1、老師帶來的這本書是《成語故事》,請你也像老師這樣告訴大家你帶來的是什么書。
2、學生匯報、跟同桌互相交流
過渡:剛才我們只是知道了一些書名,但對書里面的內(nèi)容卻不了解,現(xiàn)在我們來交流書里的內(nèi)容。
3、老師先給大家介紹:我這本書的書名是《成語故事》里面有***等故事,我給大家講其中的一個故事……
4、請你像老師這樣給你的同桌介紹你書里的內(nèi)容。
5、指名到板前匯報:講故事、猜謎語、讀古詩、繞口令……
注意提示:學會傾聽,邊聽邊思考,故事
4、講的是什么?
你知道了什么?
過渡:由于時間的關(guān)系,我們可以課下再交流,老師有個問題,看書可以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我們是不是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呢?
學生想一想在看書時要注意什么呢?匯報
教師提出建議(1)培養(yǎng)健康衛(wèi)生的閱讀習慣,光線適宜、姿勢正確,時間不宜太久,看書后向遠處望一望,坐車、走路、躺著時都不要看書。(2)培養(yǎng)專心的月的習慣,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下看書,閱讀時要用心,養(yǎng)成邊讀邊實考的習慣,最好用筆畫一畫好詞、好句。(3)培養(yǎng)愛護書籍的習慣,新書包書皮,不用臟手摸書,保持書的干凈,整潔,沒看完的書不要折角,可以用書簽。
6、剛才我們以說一說的形式向同學們介紹自己喜歡的書
5、,現(xiàn)在我們來動動筆,寫一寫,畫一畫自己喜歡看的書,看書15頁,開始動筆吧!
學生展示、交流
板書設計: 4、好書大家看
附送:
2022年二年級品德與生活上冊 1.4 好書大家看5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明白多讀好書能擴大知識領(lǐng)域,激勵自己不斷進步。
2.情感目標。
感受集體生活中能與同學們互相幫助,共同學習,互相促進,體驗班集體生活的豐富多彩,體會個人在集體中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人翁精神。
3.行為目標。
懂得如何借書和還書。能以文明、禮貌的方式和同學交往,進行文明禮儀教育,知道怎樣珍惜他人的物品。
【教學
6、準備】
1.請學生每人準備1~2本自己喜歡看的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對其中一本書進行簡單介紹,形式可靈活多樣。
2.教師準備教學用具:展示平臺、話筒、課外書、書簽。
3.教學輔助課件。
【設計理念】
《好書大家看》一課是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我在集體中成長”的最后一課,是在進行集體行為教育的基礎上進行好書大家看的集體生活體驗。旨在通過搞圖書展,同學間相互介紹好書的活動,引導學生體驗集體生活的快樂,學會與他人分享;培養(yǎng)看課外書的興趣,使愛同學、愛集體的道德觀念“活化”為學生的實際行動,并增強兒童為集體服務的動機,使其在活動中發(fā)揮智慧。
根據(jù)對教材的分析,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我從認知、情感、行為三方面制定了活動目標。整堂課的設計以活動為主,在活動中進行文明禮儀等教育,引導學生體驗積極的道德情感,力求做到“潤物細無聲”。
【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