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高中語文 第三單元 散文(1)11 揀麥穗課件 粵教版必修1.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8-2019學年高中語文 第三單元 散文(1)11 揀麥穗課件 粵教版必修1.ppt(2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11揀麥穗,書香晨讀,課前預習,課堂探究,文本總結,書香晨讀開卷有益,國學講堂,1.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孟子離婁上) 【譯文】 不用圓規(guī)和曲尺,就不能畫出圓形和矩形來。 【領悟】 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都必須遵循一定的規(guī)章制度,否則,準會亂 了套。 2.倉廩實則知禮節(jié),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牧民) 【譯文】 糧倉充實,百姓才懂得禮儀;衣食豐足,百姓才知道榮譽恥辱。 【領悟】 物質(zhì)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礎。治理國家的人,首先要考慮老百姓的生活。,課前預習自主學習,一、相關鏈接 1.走近作者 張潔,當代女作家。原籍遼寧,1937年生于北京,1978年發(fā)表第一篇小說從森林里來的孩子,獲同年全國優(yōu)秀短篇
2、小說獎。著有作品集張潔小說劇本選,小說散文集愛,是不能忘記的方舟,小說集祖母綠,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獲全國第二屆茅盾文學獎,曾被譯成德、英、法、瑞典等多種文字出版)、只有一個太陽,散文集在那綠草地上以及張潔文集等。她的誰生活得更美好條件尚未成熟分獲1979年、1983年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祖母綠獲全國第三屆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短篇小說有一個青年被改編拍攝成電視劇播映。,2.背景解讀 張潔以“人性”和“愛”為主題的創(chuàng)作,常引起文壇的論爭。她不斷拓展藝術表現(xiàn)的路子,以濃烈的感情探索人的心靈世界,細膩深摯,優(yōu)雅醇美。揀麥穗是張潔以童年生活為主題的“大雁”系列中的一篇。張潔在介紹揀麥穗一文的創(chuàng)作經(jīng)歷和意
3、圖時,曾表達過以下觀點: 我近來的寫作越來越注重去捕捉、度量一種心態(tài),一種揮之不去的情緒或情感環(huán)境,而這樣一種情感或心態(tài),由于其包含的深重的歧義性,往往只會隨著敘述的展開而變得更加濃烈、更加不可排遣。幾十年來,這種哀傷刻骨銘心,不可驅(qū)逐,使我感到惆悵和不安,這種不安源于我曾經(jīng)的生活里依戀過一個飽經(jīng)風霜的賣灶糖的老漢,可惜他在我長大成人的時候“老去了”。為了我們這一老一少之間的縷縷溫情,我不能不隨著筆去重新把那一段往昔的時間和空間經(jīng)歷一遍,捕捉作為成人世界反照的兒童記憶,去尋找失落了的理想,去呼喚樸實、真誠的愛,去召回世間純潔的人性美。,3.備用知識 (1)張潔的“大雁系列” 20世紀70年代
4、末80年代初,張潔的散文致力于“愛”與“美”的探索和表現(xiàn)。張潔把這一時期的散文創(chuàng)作命名為“大雁系列”。在這一系列的散文中,張潔以童年生活為主,描述了一個憨實、淳樸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與事的故事,揀麥穗就是其中的一篇。這一組散文,以一種輕松、自然、冷靜的筆法,以一股強烈的苦難意識,描寫純粹的人生層面,從而給被僵硬的政治話語束縛太久的當代散文園地吹來了一股清新、自然的風。 (2)散文中的“我” 散文多用第一人稱寫作者親身的經(jīng)歷、見聞、感受,不論是敘述、描寫,還是抒情、議論,都有很強的主觀色彩,最能直接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打上“我”的烙印。散文中的“我”,是敘述描寫的觀察點,抒情的主人公,議論
5、的發(fā)言人,事件的參加者,見聞的承受者,還是結構的貫穿線。散文作者需珍重“我”的作用,善于發(fā)揮“我”的作用。,(3)象征 象征是通過某一特定的、具體的、可感知的事物來表現(xiàn)與之相似或相近的抽象意義(或思想,或感情),是詩歌、散文中常見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往往通過比喻、比擬、對比、襯托等修辭方法來表現(xiàn)。有些詞語由于反復使用,已經(jīng)有了固定公認的象征義。如松的堅強偉岸、竹的虛心挺拔、菊的傲霜斗雪、梅的高風硬骨、蘭的清高典雅等。有些則是作者在具體的語境中臨時賦予的,帶有強烈的個人意識。,,答案:nsuxuoxig dzncuniitiotiommchnzhnjnggngz zzhsosobinpinywi,二
6、、基礎積累 1.字音辨識,,答案:遐/暇/瑕磕/瞌/嗑跚/柵/刪趔/裂/冽,2.據(jù)音寫字,3.詞語辨析 (1)體形體型 【辨析】 “體形”,人或動物身體的形狀。也指機器等的形狀。“體型”,人體的類型(主要指各部分之間的比例)。體型是對人體形狀的總體描述和評定。 【例句】 健身項目有很多,而且現(xiàn)在也出現(xiàn)了不少健身新花樣,這些新花樣能讓你塑造完美。 1月6日,記者聽到了一個好消息,合肥野生動物園將從德國漢堡引進六只 巨大、面容奇怪的“大猴子”山魈,這六只“大花臉”有望在“五一”之前同合肥市民見面。,,答案:體形體型,(2)嗜好愛好 【辨析】 “嗜好”一般用作名詞,“愛好”除作名詞外還可以作動詞?!?/p>
7、嗜好”是指特殊的愛好,因此,詞義比“愛好”重,而且常含有貶義。 【例句】 各大勢力在殘酷的較量中,勝者留存,敗者滅國,剩下來的高級玩家們再無挑戰(zhàn),各種變態(tài)逐漸展現(xiàn)了出來。 攝影作為一種迅速普及的興趣,它不僅是一種簡單的休閑和娛樂,重要的是它能讓人們停下腳步,用攝影的方法觀察身邊的人和事,用全新的角度來欣賞生活。,,答案:嗜好愛好,(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成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 今天下午,蔡振華在一場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中國足球改革發(fā)展總體方案的出臺,是中國足球的福音,中國足球工作者要有的勇氣,轉思路,換腦筋。 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主題展覽今天開幕,展覽內(nèi)容主要揭露日本侵略者對中國人民
8、進行的的迫害、摧殘和屠殺,揭露日本帝國主義的累累罪行。 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談及他與“臺北故宮”馮明珠院長再次見面的情形,說:“我們很快就進入實質(zhì)性的交流,少了一些寒暄,多了一些。” A.破釜沉舟慘無人道心照不宣 B.孤注一擲慘無人道心領神會 C.破釜沉舟慘絕人寰心領神會 D.孤注一擲慘絕人寰心照不宣,,解析:A“破釜沉舟”“孤注一擲”均有最后一搏力圖勝利之意。前者含褒義,指富有勇氣,不留退路,決心與敵一決勝負;后者含貶義,指竭盡本錢賭一把?!皯K無人道”“慘絕人寰”均有悲慘之意,但前者形容某人或某些人行徑卑劣,不講人道;后者形容某件事特別悲慘,其悲慘程度人間少有?!靶恼詹恍薄靶念I神會”均
9、有心里領會,不必體現(xiàn)于語言之意,但前者一般指雙方或多方,后者一般指一方。,課堂探究合作學習,一、整體把握,,二、文本研讀 1.【對應考點: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文章已自然地分成三個部分,請給三個部分擬上小標題。,,參考答案:第一部分:姑娘們揀麥穗(或:姑娘們的夢想);第二部分: “我”要嫁賣灶糖的老漢(或:“我”的夢);第三部分:賣灶糖的老 漢去了(或:夢幻的破滅)。,2.【對應考點:分析文章結構】 貫穿全文的線索是什么?,,參考答案:明線,暗線明線:揀麥穗;暗線:愛。匯成一曲催人淚下的人間摯愛的歌。,3.【對應考點:歸納內(nèi)容要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10、 第四段寫了什么內(nèi)容?結尾的問句有何表達效果?,,參考答案:這一段,寫姑娘們出發(fā)去揀麥穗的時間,“月殘星疏”;寫揀麥穗的情形,“挎著一只籃子”走在田埂上。我們看不出姑娘們的辛苦,卻感到了她們內(nèi)心的憧憬與詩意。最后一句“她想的是什么?”照應上一段的“遐想”,激發(fā)讀者探究的興趣,引人入勝。,4.【對應考點:分析文章結構】 課文開頭部分寫到農(nóng)村姑娘揀麥穗時的 夢,它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參考答案:為故事提供了一個背景: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傤I全文,并貫穿全文,為下文寫“我”兒時幼稚,純真的夢作鋪墊。,5.【對應考點:鑒賞作品的形象】 閱讀第二部分,怎樣理解“我”的夢想嫁給一個賣灶糖的老漢?,,參考
11、答案:正因為“我”天真爛漫,幼稚純真,才會有那樣天真的想法。“我”的夢想和一般的農(nóng)村姑娘的夢想不同,更讓人同情,“我”也因此得到老漢的愛護。,6.【對應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 精讀第三部分,“煙荷包”在文中寄托了“我”怎樣的思想情感?為什么“我”常常想找到那個像豬肚子一樣的煙荷包?,,參考答案:“煙荷包”寄托了“我”對老漢的思念與感恩之情?!盁熀砂彪m然粗糙、丑陋,但它飽含了“我”對老漢所給予的那份樸素的疼愛的回憶,“我”想找到它,就是想找到生活中樸素的愛,這種愛是“我”一生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三、探究爭鳴 在理解作品內(nèi)容的基礎上,對超越了作品具體形象意義而帶有普遍意義的人生哲理
12、、精神價值,我們可以作更深一步的咀嚼。請談談你的個人見解。,,思路提示一: 揀麥穗說透了我們生命的有限,讓我們領悟了時間的無限,這就是我們憂傷的源頭。但當你失去之后,你學會了加倍珍惜,學會了發(fā)現(xiàn)愛,這時生命和生活的美麗也就被發(fā)現(xiàn)了。散文還表現(xiàn)了人性的美好(美麗的夢想者,對夢想者予以關懷和疼愛的理解者)。 思路提示二: 揀麥穗是一曲人性美、人與人之間純真感情的贊歌,小女孩失落的夢與村姑們幻滅的夢的對比,還表現(xiàn)出作者對扭曲的人生形式的否定,對理想的人生形式的執(zhí)著追求。 思路提示三: 揀麥穗如同一個寓言故事,它在詢問人們:是選擇約定俗成的人生,還是去做一個生命的越軌者,甘冒生命墜落的風險?,四、主旨
13、歸納 本篇文章以獨特的視角,記敘自己獨特的童年生活,表達了自己對人生的思考。請對本文內(nèi)容主旨加以概括和總結。,,答案:揀麥穗是一曲人性美、人與人之間純真感情的贊歌。這篇敘事散文,以童年女孩“我”的天真單純的視角,記敘了一個在農(nóng)村長大的小女孩的失落的夢,同時向人們展現(xiàn)了一個充滿愛與美的童年世界。小女孩失落的夢與農(nóng)村姑娘們幻滅的夢對比,還表現(xiàn)出作者對扭曲的人生形式的否定,對理想的人生形式的執(zhí)著追求。,文本總結鞏固學習,一、技法歸納 1.以內(nèi)心獨白的方式展現(xiàn)小女孩的心理,心態(tài)描寫真切細膩,感情真摯樸實 “我不明白為什么,我倒真是越來越依戀他?!薄斑@時我真的擔心了,擔心他早晚有一天會死去?!边@是一種敘
14、事和抒情相結合的方法。以內(nèi)心獨白為基礎,夾以穿插人物的活動,交代故事的進程,造成通篇散文發(fā)自心靈的淡淡的憂傷氣氛。,2.寓意的深沉含蓄 從表面看,文章記敘的是兒時平常的往事,但不管是歪歪趔趔提籃跟在大姐姐身后的行動,還是二姨賊眉賊眼的戲謔,或是老漢對“我”的疼愛,以及“我”對老漢的依戀,其間卻潛藏著“我”對人世間真情的感念和成人后對人與人之間往往缺乏溝通、缺乏關懷的哀愁。這哀愁似乎是起因于某種孤獨感,某種對于人世間的冷漠和粗糙的敏感,因此“我”才格外珍視那賣灶糖的老漢的疼愛,因此,滲透在這一平淡故事之中的,恰恰是作者對人間真情的強烈呼喚。也許作者的哀愁中也包含了一絲對于理想本身的困惑,所以作者
15、才盡力以通達的口吻來談論那些農(nóng)村姑娘和童年幻想的破滅。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這含而不露的哀愁賦予了整篇散文一種內(nèi)在的和諧,也正是這哀愁加強了作品那從容舒緩的敘述文體的抒情意味,使它能在不知不覺中撥動讀者靈魂深處的心弦。,3.語言自然樸素、明凈清麗 “修辭立其誠。”全篇的語言仿佛是從作者肺腑里流淌出來的、晶瑩透明的心泉之水,選字煉詞、組句成話,均發(fā)自內(nèi)心的一片至誠。而且,作者在語言色調(diào)與韻味方面,注意以童心寫童真。如寫“我”揀麥穗的感觸:“那籃子未免太大,老是磕碰著我的腿或是地面,時不時就讓我跌上一跤?!痹偃?在大雁眼睛里寫大人對她那句“嫁老漢”傻話的反應:“她們?nèi)挤怕暣笮?像一群嘎嘎叫著的鴨子”
16、等等。對這些語言的藝術錘煉,作者能夠進入“我”大雁的思想與語言的“角色”,因此擬態(tài)逼真、渾然天成,頗具兒童的心理感覺色彩。,二、微型寫作 本篇文章內(nèi)心獨白篇幅較長,寫出了幼小的“我”當時的真實感情體驗,請以內(nèi)心獨白的方式,以某次考試后或者是遭受挫折后為內(nèi)容,寫一篇400字左右的短文。 寫作示例:天陰沉沉的,不時刮來陣陣冷風。風刮到我身上,我不由自主地打了一個寒顫。語文課開始了,老師要把批好的試卷發(fā)下來。教室里靜悄悄的,只聽見“沙沙”的發(fā)試卷的聲音,“嘩啦!”我的心隨之猛跳了一下,一個同學不小心把書碰到地下。同桌的試卷已發(fā)下來了,72分,看著同桌哭喪的臉,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我緊張得要命,怕自
17、己考砸了。 試卷終于落到我的桌子上了。它反躺著,靜默著。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聽錄音機,不看電視,不打游戲機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著打游戲機,考試前一天還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個小時的電視。老師啊,發(fā)發(fā)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課一定好好聽講,千萬別讓我不及格啊!”我用有點顫抖的手去掀試卷,一個鮮紅的“4”字映入我的眼簾,我的手一抖,試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試卷底下,用力一翻,隨著“啪”的一聲,我看到了我的分數(shù)48,可憐的“48”,我“唉”的一聲便癱在了桌上。我仿佛看到了老師滿面的怒容,仿佛聽到了父母悲傷的嘆息聲和旁人的嘲笑聲。我是多么懊悔,多么傷心呀!,三、
18、素材積累 1.揀麥穗雖然寫的是童年往事,雖然寫的是童年的夢幻在歲月的流逝與現(xiàn)實的碰撞中破滅、消散,但作者卻用略帶憂傷的筆調(diào),表達了對人性美、對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情感的禮贊。雖然我們在不斷地成長,內(nèi)心會落上塵埃,但經(jīng)由作者的呼喚,我們心里是否也會憶起童年那美好的世界,并在不斷地回味中撥正自己人生的方向呢? 適用話題:“童真”“追求人性美”“心靈凈土”等。 2.張潔情感鮮明、濃烈。她的寫作是從生命狀態(tài)里生長出來的。由她的散文改編的電影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廣為人知。她的散文通過講述她和患病母親的分離的故事,寫出了一種情感所能達到的極致,并被冠之“啼血之作”。以真情感動人,永遠不失掉自己的本性。 適
19、用話題:“投入”“感動”“保持自我”等。,3.張潔試圖在每一部新作中有所探索和改變。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四十多歲的張潔開始寫作。在當時那個愛需要喚醒的年代,她早期關于“愛”的作品給很多人帶去了啟蒙。處女作從森林里來的孩子(1978)發(fā)表后,她的慶祝方式是“和母親相視淚流”。但她沒有止步于此,之后她兩度獲得茅盾文學獎。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1984),被文學評論家李敬澤認為富有洞見,是一部重要的“改革小說”。上世紀90年代,張潔推出另一部長篇小說無字(1998),涉及女性、革命、歷史多個主題,廣泛而深厚,被李敬澤認為是一部“還沒有被充分認識和研究”的作品。2002年,她的新小說知在,則在形式上充滿“懸疑感”。即使年老,張潔也沒有如很多人想象的那樣,理所當然地和這個世界握手言和。她依然激烈、敢言,少有顧忌地表達她的喜與怒。張潔畢生都是“出走者”。 適用話題:“改變自己”“突破”“保持本性”等。,謝謝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