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自制讀書筆記【完整版】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自制讀書筆記【完整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自制讀書筆記【完整版】(1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 學習筆記 四川自考區(qū)課程編碼 00443 主編 李秉德 副主編 譚仁梅 版本 1986 年 10 月第 1 版 說明 由于網上沒有相關資料 決定整理一個共 享給大家 2013 年 1 月考了 86 分 此次考試沒 有一道計算題 實驗法考得比較多 另外 十一 十五 十六章基本未考 ??忌樌^關 第一章 緒論 一 選擇 1 解放思想首先從各種權威中求得解放 其次 要從習慣勢力中求得思想解放 2 亞里斯多德說 吾愛吾師 吾更愛真理 對研究學問的人來說就是要不唯上 不唯書 要 唯實 3 培根形容科學頭腦說 這個頭腦十分敏捷 而又廣博 能夠抓住事物間的相似之處 同時又 十分穩(wěn)妥 能夠確定并區(qū)分出事物間的細微差異 4 深入思考是在占有豐富資料的基礎上進行的 5 科學上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大都萌生在合理的假說中 6 科學的概念 范疇和一般原理都是通過抽象 和概括而形成的 7 選題時要審度自己所面臨的主客觀條件 要 根據這些條件 結合問題大小與難度 來選擇自 己力所能及的課題 8 查閱文獻要先查索引 看文摘 閱讀文獻綜 述 科研情報及動態(tài) 然后按圖索驥從中再查找 與研究有關的資料并做出摘要或記錄 直到不能 再發(fā)現新的內容為止 9 研究工作計劃中要明確規(guī)定所要研究問題及 范圍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的抽樣和時間進度等 10 搜集的資料首先要鑒別 就真實性 可靠度 及價值大小進行辨別取舍 10 教育科學研究步驟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是分 析研究 11 研究報告一定要包括研究目的 對象或抽樣 采用方法 研究經過 材料歸類與整理 結論及 本研究的限度和下一步研究的啟示等 12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揭示了關于自然 社會和 人的思想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告 訴我們 要按客觀事物本來面貌來認識他們 不 要為種種唯心主義觀點蒙蔽 世界上的事物是普 遍聯系的 不要孤立地看問題 事物是發(fā)展變化 的 不要靜止地看問題 現象與本質間存在著矛 盾 要透過現象看本質 13 研究過去的教育情況只能用歷史法 估計未 來的教育情況要用預測法 研究現象是直接觀察 所及的可用觀察法 只能用間接方法了解的可用 調查法或文獻法 對設想或假說不知結果的可用 實驗法 已見結果而不知原因的可用追因法或經 驗總結法 欲知確切數量須用測量法 整理大量 數據須用統計法 14 運用比較 歸類與類推的方法分析材料就是 根據一定的標準 用比較的方法 找出事物間相 同和相異點然后進行歸類和類推 15 腦力加工分析與綜合的方法是就事物的性質 進行分析 在分析基礎上加以綜合 找出事物的 本質特點 16 歸納與演繹 歸納是從同類事物中歸納出帶 有普遍性規(guī)律來 演繹是根據普遍性的規(guī)律去推 論某一個別事物 17 抽象與概括 抽象是在思想中抽取事物的本 質屬性 撇開非本質屬性 概括是在思想中把從 事物中抽取出來的本質屬性推廣到具有這些相同 屬性的一切事物 從而形成關于這類事物的普遍 概念 18 科學思維運用中的想象與假設是在掌握事實 材料的基礎上把思維引向更深更廣的范圍中去 對事物的本質及其相互間的聯系有新的認識 19 教育科學研究的方向 在黨的領導和馬克思 列寧主義 毛澤東思想指引下 立足于我國教育 實踐 放眼世界和未來 力求為我國的社會主義 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20 學習教育科學的要求是 全面系統學習 不 要淺嘗輒止 創(chuàng)造性學習 博采眾長 二 簡答 1 教育的重要性 A 人的全面發(fā)展需要教育 B 發(fā)展生產需要教育 C 社會不斷進步需要教育 2 教育科學的重要性 A 按教育規(guī)律辦教育就得學習掌握運用教育科 學 2 B 接受過去違背教育規(guī)律而受到的懲罰教訓 C 掌握教育規(guī)律才能有效進行教育工作 3 教育科學研究的重要性 A 科學本身的進步要求研究成果不斷 B 建立具有中國特色教育科學體系 的需要 C 教育工作要為現代化建設服務就必須認真研 究教育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 D 教育科學研究需要走在實際工作前面 4 科學研究的態(tài)度是什么 A 熱愛真理 忠誠 老實 B 嚴肅認真 一絲不茍 C 解放思想 獨立思考 D 不畏險阻 勇攀高峰 E 謙虛 謹慎 團結互助 5 科學知識和科學研究的特點 A 客觀性 B 規(guī)律性 C 可驗證性 D 系 統性 E 準確性 F 創(chuàng)造性 G 艱巨性 6 科學研究的思維過程 A 發(fā)現問題 B 了 解情況 C 深入思考 D 實踐驗證 7 腦力加工的類型 深入思考 A 比較 歸 類與類推 B 分析與綜合 C 歸納與演繹 D 抽象與概括 E 想象與假設 8 教育科學研究步驟 A 選題 B 查閱文獻 及初步調查了解 C 制訂研究工作計劃 D 搜集并整理資料 E 分析研究 F 撰寫報告 第二章 抽樣 一 選擇 1 多級抽樣只是為的借助中間階段抽樣作為過 渡 便于抽取最后的樣本 2 分類或分層抽樣意義在于縮小各單位間的差 異程度而更具代表性 3 有人把按目的抽樣法抽選出來的樣本叫做有 偏樣本 二 解釋 1 抽樣 從一個總體中選取一部分作為研究對 象 2 單純隨機抽樣 全憑機遇來抽樣 3 等距抽樣 根據研究目的 按與研究有關或 無關標準 把總體各單位按次序排成表 按相等 距離或間隔抽取足夠數目的樣本 也叫機械抽樣 4 分類抽樣 也叫分層抽樣 先把總體按一定 標準分類或分層再按類層抽取一定數目的對象 如按男女分類或成績分層 5 多級抽樣 也叫多階段抽樣 總體太大而樣 本只能占很小比率時的抽樣方法 6 整體抽樣 從總體中選取一個或幾個單位整 體來作為樣本 7 有意抽樣 按目的抽樣 如研究特異或弱智 兒童的學習特點 三 簡答 1 抽樣的必要性 A 以總體作為研究對象是 不 可能或不必要的 B 減少了對象使 工作易于進 行 C 節(jié)省人力物力財力 D 實驗開始沒有 把握 2 如何才能搞好抽樣 A 明確推廣范圍即總體 界限 B 樣本具有廣泛代表性 C 樣本必須 有足夠數量 第三章 觀察法與調查法 一 選擇 1 巴甫洛夫在實驗室里貼上 觀察觀察再觀察 的座右銘 2 蘇霍姆林斯基曾先后為三千七百名學生作了 觀察記錄 3 科學儀器及現代技術的運用 克服了人的感 官局限性 增強了感官認識能力 提高了觀察效 率 使觀察材料更客觀更精確 4 教育觀察的途徑有 參觀 聽課 列席會議 參加集體活動 5 觀察方法包括抽樣觀察法和追蹤觀察法 6 調查課題的選題原則包括 目的性 價值性 量力性原則 7 制定調查計劃包括 調查課題和目的 調查 對象及范圍 調查地點及時間 調查方式方法 調查步驟及日程 調查組織及分工 調查報告完 成日期 8 調查人員符合的條件 熟悉調查課題業(yè)務知 識 有一定獨立研究能力 有高度工作責任感 9 調查的具體方法主要有 調查會 訪問 問 卷 調查表 10 調查會的優(yōu)點是集思廣益 互相啟發(fā) 彼此 印證 調查會的要求是 到會人與課題相關 人 數不能多 調查提綱 講清目的 按提綱發(fā)問 11 訪問類型大致分為事實調查 意見征詢 了 解個體內心世界和心理動機三類 12 發(fā)問的技術有直接法 間接法和迂回法 13 編制問卷通常有 簡單答案式 是非式 選 擇式 排列式 評判式 優(yōu)點是方法簡便 時間 3 經濟 要提高問卷的信度和效度需下功夫制好問 卷并在卷首說明調查目的意義和具體要求 14 調查表和問卷的區(qū)別在于調查表偏重事實及 數字材料收集而問卷側重于意見征詢 15 調查法的注意事項 虛心求教 忠于事實 深入調查 數量觀念 二 解釋 1 觀察 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直接用眼睛 耳 朵等各種感覺器官去感知和觀察對象的方法 2 科學觀察方法 在不加控制的條件下有目的 有計劃地對自然現象或社會現象進行考察的一種 方法 3 時間抽樣觀察法 記錄在特定時間內所發(fā)生 的教育現象 教育人員或學生的言論舉止的方法 4 追蹤觀察法 長期地系統地全面地觀察研究 對象發(fā)展過程的方法 5 教育調查法 為了深入了解教育實際情況 弄清事實 借以發(fā)現問題 探索教育規(guī)律而采取 的系統的步驟和方法 6 訪問 調查者通過與調查對象面對面談話來 了解情況 搜集資料的方法 7 問卷調查 用書面或通信形式收集資料 整 理研究的方法 三 簡答 1 觀察法的意義 A 在自然科學的研究中起重要作用 B 教育是一種社會現象 觀察在教育科學研究 中也有重要意義 C 對認識教育現象 收集研究第一手資料起著 重要作用 2 觀察材料的記錄方法有 A 評等法 B 記 錄出現頻率法 C 連續(xù)記錄 法 3 觀察法的要求 A 客觀 性 B 全面性 C 典型性 D 目的性和計劃性 E 與觀察對 象建立良好關系 F 掌握觀察技術 4 調查法的意義 A 提供研究課題的 第一手材 料和數據 B 制定教育政策 規(guī)劃 改革的事 實依據 C 明了教育現狀 發(fā)現新的研究課題 5 調查法的三個特點 A 間接的研究當前教育 現實 B 可在自然過程中收集資料 C 以教 育現狀為研究對象 6 教育調查的分類 A 根據 目的可分為常模調 查和比較調查 B 根據內容性質 可分為事實調 查和征詢意見調查 C 根據調查 范圍可分為綜 合調查和專題調查 根據調查對象可分為全 面調查和非全面調查 非全面調查又可分為隨 機抽樣調查 重點調查和典型調查 7 調查的步驟 A 調查前的 準備工作 確定 調查課題 選取調查對象 草擬調查提綱 制訂 調查計劃 組織領導 B 實際調查 搜集資料 書面和口述 C 整理資料 敘述材料和數量 材料 D 撰寫調查報告 第四章 實驗法與追因法 一 選擇 1 教育上的實驗遲可以溯自裴斯泰洛齊于 1968 年創(chuàng)辦的 新莊 實驗學校 但把實驗作為嚴格 的方法則是經曼伊曼 拉伊 桑代克及麥柯等人 提倡 2 著名的教育實驗如柏克赫斯特的道爾頓制實 驗 華虛朋的文納特卡制實驗 巴甫洛夫的心理 室實驗 贊可夫的教學與發(fā)展相互關系實驗 陶 行知創(chuàng)辦的曉莊師范等 3 實驗情況加以控制的原則是 除實驗因子外 別的情況都相等 4 變性因子有偶然性 對實驗因子的影響也許 有利或許不利 但無加以控制的必要 5 恒定因子如教師業(yè)務水平的高低或學生得到 補習等必須設法予以控制使他們產生相等影響 6 參與實驗的人 偏向 這一恒定因子的消除 方法 A 不參加實驗主要工作 B 發(fā)覺自己 的偏向 C 均衡法 D 循環(huán)法 E 制訂執(zhí)行 實驗手續(xù)的詳細說明抑制個人主見 7 三種學習的遷移因子 A 前一實驗因子對后 一實驗因子所生的轉移 B 以前的學習對各實 驗因子所生的轉移 C 前后測驗發(fā)生的轉移 8 所有的實驗因子被實驗的時間必須相同 9 實驗經過的詳細情形要逐日記載以期補救 二 解釋 1 教育實驗法 為了了解某一教育問題 根據 一定的教育理論或設想 實驗因子 組織有計 劃的教育實踐 從而提出有關實驗因子的科學結 論 2 單組實驗法 向一個或一組研究對象施加某 一個或數個實驗因子 測量其所產生的一種或數 種變化 以確定實驗因子的效果如何 4 S IT EF1 F C1 IT EF2 F C2 C FT IT 實驗結果 C1 C2 C 產生的變化 IT 實驗前測驗 FT 實驗后 測驗 EF 實驗因子 實例 某一學科甲種教學方法好還是乙種方法好 實驗條件 A 后一實驗因子在實驗對象中所產 生的變化必須不受以前實驗因子影響 B 其他 混雜因子所產生的影響在實驗前一階段與后一階 段是一樣的或無關緊要的 C 測驗必須準確 難度一樣 3 等組實驗法 以不同的實驗因子分別實施于 兩個或幾個情況基本相同或相等的組 比較發(fā)生 的變化 實驗組 對照組 S1 IT EF1 FT C1 S2 IT EF2 FT C2 實驗結果 C1 C2 實驗條件 各組必須盡量相等 均等的方法一般 采用隨機取樣法 抽簽 排列 測量選擇法 平均分或平均差標準差接近相等 逐個分配 法 實驗優(yōu)點 A 免去一個實驗因子對另一個實驗 因子的轉移影響 B 兩組所用 測驗單位即分數 難度容易相等 4 循環(huán)實驗法或輪組實驗法 把各實驗因子輪 換施行于各組 各組不必均等 根據每個實驗 因子發(fā)生變化的總和來決定實驗結果 S1 IT EF1 FT C1 先實行實驗因子 1 IT EF2 FT C2 S2 IT EF2 FT C3 先實行實驗因子 2 IT EF1 FT C4 EF1 C1 C4 EF2 C2 C3 實驗結果 C1 C4 C2 C3 優(yōu)點 A 減少無關混雜因子 的影響 B 正確 性增加 C 省卻均組的麻煩 5 追因法 也叫準實驗法 通過實驗來對已知 的結果追究發(fā)生的原因 三 簡答 1 實驗法的優(yōu)點 A 能觀察到自然條件下遇不 到的情況 擴大了研究范圍 B 可以重復驗證 C 可以把某種特定因子分離 出來研究 D 便 于測量 2 使用教育實驗法的先決條件 A 必須有一個關于解決某一問題的設想或初步 特征的理論即實驗因子 B 必須查閱關于此問題的有關資料 找出前人 未解決而且自己已有設想方案 C 要看客觀條件是否具備 D 看主觀條件是否具備 對實驗方法和技術掌 握程度 實驗合作者業(yè)務水平 實驗態(tài)度意愿 3 實驗系數檢驗的方法 實驗系數 優(yōu)勝點 2 78 優(yōu)勝點標準差 優(yōu)勝點 實驗因子平均進步之差 實驗因子 1 平均進步數 實驗因子 2 平均進步數 優(yōu)勝點標準差 兩個實驗因子平均標準差的平方 根 結果 0 5 系數 1 時為可靠 4 追因法的過程 A 確定結果和研究的問題 B 假設致此結果的可能原因 C 設置組別以便比較 追因組和對比組 D 查閱有關資料進行對比 E 檢驗 F 反復驗證得出結論 第五章 經驗總結法 一 選擇 1 學記 是兩千多年前 我國古代教育經驗的 總結 2 古羅馬教育家昆體良系統地總結羅馬修辭學 校和文法學校的教學經驗 寫出了 修辭術規(guī)范 被譽為 第一個極詳盡地研究了教學法的教育 理論家 3 馬克思指出 理論的概念必須要由大規(guī)模積 累的實際經驗來完成 4 教育教學實踐是基礎 是教育理論判斷的依 據 5 一般來說 經驗總結應以先進事跡與突出貢 獻為前提來確定研究對象 但為了全面考察教育 的實踐過程 需要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與教訓 6 教育教學經驗的本身是一種內容極為豐富的 活體 發(fā)展變化是絕對的 平衡穩(wěn)定是相對的 既有矛盾的普遍性 也有矛盾的特殊性 7 列寧說 如果從事實的全部總和 從事實 的聯系去掌握事實 那么事實不僅是勝于雄辯的 5 東西 而且是證據確鑿的東西 8 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的推廣是現代教育信息 交流與傳播的一種方式 也是經驗總結接受實踐 檢驗 取得反饋的一種有效途徑 9 先進經驗直接推廣法的種類 A 經驗交流會 B 專題討論會 C 教學展覽會 D 教學演示 活動 E 傳幫帶活動 10 先進經驗間接推廣法的種類 A 書面經驗 交流 B 錄音錄像播放 C 組織專題研討會 二 解釋 1 經驗總結法 不受控制的自然形態(tài)下 依據 教育實踐提供的事實 分析概括教育現象 使之 上升到教育理論高度的方法 三 簡答 1 教育經驗總結法的意義 A 有利于教育思想觀念的轉變 提高對教育戰(zhàn) 略地位與作用的認識 如通過講座培訓 B 有助于教育行政部門和領導深入實際 正確 地貫徹執(zhí)行教育方針政策 如通過調研 C 有助于增強教師業(yè)務素質 促進教育質量提 高 如通過教育論壇 D 有利于從實際出發(fā) 提高教育科學研究水平 2 經驗總結的方法步驟 A 確定研究課題與對 象 B 掌握有關參考資料 C 制定總結計劃 D 搜集具體事實 E 進行分析與綜合 F 組 織論證 G 總結研究成果 3 分析與綜合的環(huán)節(jié) A 按照目的分類整理 如實反映對象全貌 B 分析事實內在本質聯系 確定主次 為總結提供可靠論據 C 抽象推理 分析綜合事實 如某校畢業(yè)生后期管理經驗 4 經驗總結的原則 A 對象要有代表性 典型 性 B 以客觀事實為根據 定性與定量結合 C 全面考察 多方聯系 D 正確區(qū)分現象與本 質 得出規(guī)律性結論 E 要有創(chuàng)造革新精神 不受因循守舊思想觀念束縛 5 先進經驗的主要標準 A 典型性 B 效益 性 C 穩(wěn)定性 D 現實性 E 適用性 F 創(chuàng) 造性 第六章 比較法 一 選擇 1 比較法具備的三個條件 一是必須存在兩種 以上事物 二是這些事物必須有共同的基礎 三 是這些事物必須有不同特性 2 神圣家族 一書中指出 科學是實驗的科 學 科學就在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 歸 納 分析 比較 觀察和實驗是理性方法的主要 條件 3 古羅馬學者塔西佗曾說 要想認識自己 就要把自己同別人進行比較 4 毛澤東說 真的 善的 美的東西總是在 同假的 惡的 丑的東西相比較而存在 相斗爭 而發(fā)展的 5 比較法包括 縱向比較 橫向比較 同類比 較 相異比較 定性比較 定量比較 6 列寧指出 辯證法要求的是從具體的發(fā)展 中來全面估計對比關系 而不是東抽一點西抽一 點 7 比較法的局限性表現在 一是有一定范圍 二是比較是有條件的 結論是相對而言的 二 解釋 1 比較法 根據一定標準 對某類教育現象在 不同情況下的不同表現 進行比較研究 找出教 育的普遍規(guī)律及其特殊本質 力求得出符合客觀 實際結論的方法 2 縱向比較 對同一事物的歷史形態(tài)進行比較 如 1949 年與 1983 年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學生數 比較 3 橫向比較 對同時并存的事物進行比較 如 各國教育經費在國民生產總值與財政支出中的比 重 4 同類比較 對兩個或兩類性質相同的事物的 特征加以比較 如甲省與乙省同為窮縣 甲省 能普及義務教育 推斷乙省也可以 類推預測 5 相異比較 對兩個或兩類性質相反的事物或 一個事物的正反兩面加以比較 如男女學生最 喜歡的學科比較 6 定性比較 對兩類事物所具有的屬性 本質 進行比較 如實驗班和對比班對法則理解水平 和表達能力的水平比較 7 定量比較 對事物的屬性進行數量上的分析 而判定事物的變化的比較 如各地教育事業(yè)在 國民經濟總量的投資比例比較 三 簡答 1 比較法的作用 A 可以克服教育研究過程中的 狹隘性 B 可 6 以幫助人們獲得新發(fā)明新發(fā)現 C 能促使人們 進一步認識本國 本地的教育狀況和特點 2 比較法的步驟 A 明確比較 主題 明確集 中 B 提出比較標準 可能比較的形式 C 解釋比較內容 說理清楚 使人信服 D 作出比較結論 全面分析 客觀實際 3 運用比較法的要求 A 注意事物間的 可比性 B 注意比較的廣泛性 C 不僅要比較現象 更要比較本質 D 正確估計 比較法的作用 第七章 歷史法與文獻法 一 選擇 1 運用歷史法進行教育科學研究 要遵照歷史 唯物主義的一般原則 唯物地 發(fā)展地 具體全 面地考察研究對象 2 列寧說 在社會現象方面 沒有比胡亂抽 出一些個別事實和玩弄實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腳的 方法了 3 恩格斯指出 當我們深思熟慮地考察自然 界或人類歷史或我們的精神活動的時候 首先呈 現在我們眼前的 是一幅由種種聯系和相互作用 無窮無盡地交織起來的畫面 其中沒有任何東西 是不動和不變的 而是一切都在運動 變化 產 生和消失 4 教育史料分類 一是史跡遺存 遺址 學 校的設施 圖片 照片 錄音 錄像 文具 教 具 工具 器皿 ?;?紀念章及出土文物 二 是與研究對象相關的故事 傳說 歌謠 禮儀 風俗 三是文字記錄或歷史文獻 5 歷史文獻包括 古代史部書如正史二十四史 經子集部書如詩詞歌賦 檔案如法令手稿 地方 志 墓志和碑刻 6 史料搜集需要的工具書有 四庫全書總目 書目答問補正 販書偶記 中國叢書總錄 七十六年史學書目 教育學論文目錄 等 7 辨?zhèn)问俏覈鳚h以來學者治史的傳統方法 到明代 胡應麟在 四部正訛 中將其歸納為系 統性知識 經梁啟超發(fā)揮 提出了鑒別偽書的 十二條公例 8 ??睂W始于劉向 劉歆父子提出的 校讎 讀籌音 概念及其實踐活動 陳垣在 元典 章校補釋例 中提出 校法四例 為對校法 為本校法 為他校法 為理校法 9 毛澤東指出 詳細地占有材料 在馬克思 列寧主義一般原理的指導下 從這些材料中引出 正確的結論 10 運用歷史法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 要 有全局觀念并注意抓主要事實材料 要重視研究 時間順序和空間變換 11 文獻按信息載體分為印刷 縮微 直感性資 料 按內容性質分為一級 二級 三級文獻 一 級為原始文獻如論文 檔案 二級是整理后的原 始文獻如書目索引 三級是整理后的一級文獻如 專題評述 數據手冊 二 解釋 1 歷史法 從事物的發(fā)生 發(fā)展和消亡的過程 中探索其本質和規(guī)律性的方法 2 教育史料 能反映教育科學研究對象發(fā)生 發(fā)展過程及其規(guī)律的一切文字和非文字材料 3 二重證據法 用地下出土的史料與古書上 的記載相印證 4 校勘 用精校細勘的善本和其他資料核對同 一書籍 以恢復史料的本來面目 5 文獻法 對文獻進行查閱 分析整理從而找 出事物本質屬性的研究方法 歷史法中的史料 搜集均屬文獻法范圍 三 簡答 1 運用歷史法的原則 A 必須從事實出發(fā) B 要以發(fā)展的觀點看待研究對象 C 要具體全面地考察研究對象 D 處理好個人與群眾的關系 2 歷史法的步驟 A 史料的 搜集 B 史料的 鑒別 C 史料的分析研究 第八章 預測法 一 選擇 1 預測未來社會經濟結構及其發(fā)展水平對教育 結構的影響是指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引起的社會分 工和職業(yè)的系列變化影響到教育的結構以及培養(yǎng) 人的規(guī)格等 從而對教育結構提出新的改革要求 如根據經濟結構中的所有制結構 產業(yè)結構 技 術結構來預測經濟部門對人才的需求數量 類型 和標準 2 預測國民經濟發(fā)展狀況對教育事業(yè)的影響是 指國家對教育事業(yè)投資的多寡 如制定教育事業(yè) 發(fā)展規(guī)劃時要考慮教育投資的增長速度超過經濟 7 增長的速度 這種對教育投資的超前性將影響到 未來人才是否短缺和教育質量 3 預測未來科學技術進步對教育的影響是指科 技的發(fā)展所帶來的知識 折舊 過程以及對可能 出現的一些新興學科 綜合學科和邊緣學科的預 測 4 預測未來人口變化趨勢對教育的影響是指預 測包括人口總數 出生率 死亡率 各年人口年 齡構成 學齡人口發(fā)展狀況的變量 5 預測其他各相關因素對教育的影響是指國家 對教育采取的政策 社會對教育重視程度 群眾 對教育需求的心理狀態(tài)等的預測 6 教育預測方法一類建立在邏輯思維基礎上的 定性方法 一類是建立在數理邏輯 統計學 運 籌學 計量學 人口學基礎上的定量分析方法 定性是定量的根據 定量是定性的具體化 7 教育預測的主要方法有前景設想法 類推法 趨勢外延法 回歸模型法 專家調查法 二 解釋 1 預測法 根據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及當前情況 對 將來的發(fā)展趨勢做出估計的一種研究方法 2 教育預測法 用預測法來研究教育方面的問 題 用以探索未來一定時間內 教育內部各種因 素之間 以及教育與外部各種社會因素的相互依 存關系及變動的可能趨勢 3 前景設想法 在已有事實基礎上 運用主觀 想象 直接分析教育未來的多種可能性并提出實 現它的方法和描述 如新技術革命浪潮及計算 機在教育上廣泛運用預測未來教育結構的變化 4 類推法 根據歷史和現實情況 對處于同樣 條件下的事物未來發(fā)展情況的預測 如根據以 前的學齡統計預測未來入學人數 5 趨勢外延法 用簡單的數學方法把教育的某 些變量的過去或現在的變動趨勢外延到未來 如常用直線方程式和指數方程式 6 回歸模型法 根據變量間相互關系 利用其 他變量的已知數值來推斷所預測變量的數值 7 專家調查法 根據預測的問題 先選擇有關 專家提出直觀認識和分析判斷 然后寫成綜合報 告得出結論 也叫德爾菲法 三 簡答 1 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綜合預測有哪些類型 A 預測未來社會經濟結構及其發(fā)展水平 對教育 結構的影響 B 預測國民經濟發(fā)展狀況對教育事業(yè)的影響 C 預測未來科學技術的進步 發(fā)展對教育的影響 D 預測未來人口變化趨勢對教育的影響 E 預測其他各相關因素對教育的影響 2 各級各類教育發(fā)展的專門預測內容有哪些 A 教育發(fā)展規(guī)模與速度預測 如多少年完成 掃盲計劃 學前教育的發(fā)展規(guī)劃 B 教育布局的預測 如城市教育和農村教育 發(fā)展規(guī)劃 少數民族地區(qū)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 C 師資需求的預測 如中小學師資需求 D 教學體系 課程結構 教材內容 的預測 應用現代教學論 課程論 心理學和其他相關 學科最新成果結合現代科技發(fā)展趨勢來預測 E 受教育者成才方向的預測 受教育者今后在 哪一個領域中能最充分發(fā)揮才能的預測 主要通 過能力 性格 職業(yè)測驗 3 專家調查法的主要過程 A 成立由預測人員 組成的調查組 B 選擇專家 C 擬定問題調 查提綱 D 實施調查分析 發(fā)出提綱 咨詢 專家 提供資料 專家預測 E 處理調查結果 4 制定回歸模型的方法 A 選定與預測的變量 因變量 相關的其他變 量 自變量 選定一個自變量的回歸模型叫 單變量回歸模型 兩個以上叫多變量回歸模型 B 確定回歸模型的形式即所預測變量與選定的 自變量之間的函數關系 直線方程式或曲線方程 式 C 根據各變量的歷史資料估算方程式的參數值 用已知的自變量數值推算出預測變量的數值 P141 第九章 統計法 一 選擇 1 費孝通說 怎樣運用數據和我們的科學水 平有關 停留在用生動和突出的事件來說明問題 這樣的水平上是危險的 容易犯夸大毛病 脫離 實際的偏向 2 贊可夫說 對于實驗中所得的大量事實和 資料必須給予質的分析 凡在合理的必要的情況 下都采用了數學統計的方法 3 統計學是科學的科學 教育統計學是教育科 學的科學 4 教育統計學前輩艾偉說 從事教育的人若 8 不懂得教育統計 就不能稱為教育科學家 5 統計法的三個步驟是 教育統計資料的搜集 教育統計資料的整理 教育研究結果有關數值的 計算和分析 6 科學研究必須充分地占有資料 搜集詳實 準確 全面而完整的資料是進行統計工作的前提 7 數據的整理一般分為數據檢查 數據分類和 編制次數分配表 8 數據的品質分類是指按事物性質劃分為不同 的組別種類 如男女 能力 態(tài)度 品行 9 數據按數量分類是按數量屬性分類 如順序 排列法 等級排列法和次數分布法 10 編制次數分布是指總體或樣本按隨機變量大 小次序在頻率上的排列 11 統計量數是說明數據的集中趨勢 離散程度 分布情況和相關程度 通常用集中量數 差異量 數 差異系數 標準分數 相關系數 10 統計檢驗的意義在于調查和實驗的樣本統計 量差異是否代表總體參數的差異 來推究引起樣 本與總體差異的原因是來自兩個確有差異的總體 還是來自一個總體或兩個沒有差異的總體 12 統計檢驗的基本思路是用反證法來檢驗我們 所要獲得的結論 先假設二者沒有差別即 即虛無假設 H0 如果假設成立的概率 P 0 05 即虛無假設成立可能性小便可拒絕 說明兩者之間有顯著差異 反之 如果 P 0 05 則成立可能性大 接受假設 說明樣 本與總體的差異主要由偶然因子引起 13 在教育統計學中常以正態(tài)曲線下面積的 95 或 99 的理論顯著性臨界值 Z 值小于 1 96 或 2 58 即樣本平均數不超出 M 1 96 或 2 58 區(qū)間 時 P 0 05 或 0 01 則差異不顯著 反之則拒絕 假設 說明差異顯著 13 T 分布曲線不隨 N 的大小而改變 隨自由度 DF 的大小不同而不同 是對稱的平均數為零的鐘 形線 當自由度越小時 區(qū)別就越明顯 越大時 類似正態(tài)曲線 無限大時與正態(tài)分布重合 所以 正態(tài)曲線是 T 分布曲線的極限 14 檢驗 適用于計數資料的檢驗 即我們 在教育和教學中常常遇到不宜用數量分類 只能 按品質分類的資料如情緒反應中的強中弱等 該 檢驗就是實得次數與理論次數或觀察次數與期望 次數偏離程度的差異顯著性檢驗 15 F 檢驗 在方差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的 是綜 合檢驗 檢驗各平均數之間是否有顯著差異 二 解釋 1 統計法 通過觀察 調查和實驗對所搜集的 資料進行整理 計算 分析解釋和統計檢驗的原 理和方法 2 描述統計 將搜集來的數據加以整理 歸納 和分組 簡縮成易于處理和便于理解的形式并計 算所得數據的各種統計量 以描述有關事物或現 象的分布情況 波動范圍和相關程度 以揭示其 特點和規(guī)律的統計方法 3 推斷統計 在描述統計的基礎上推斷總體的 有關特征 即對統計量進行回歸 方差分析和統 計檢驗去推斷更一般的情況 根據已知數據結 合教育特點對未知情況進行預測或估計 4 集中量數 代表數據分布集中趨勢的量數 通常有算術平均數 平均數 中數 正中間的 數 眾數 出現次數最多的數 幾何平均數 N 個數的連乘積開 N 次方的根 5 差異量數 反映離散程度和離中趨勢的量數 差異量數愈小則集中量數的代表性越大 通常有 全距 兩極差 平均差 各量數的離差 的平均數 標準差 變異數 是一列數據離 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數的平方根 6 標準誤差 SE 用樣本統計量的差異 來估計總 體參數的情況即表示這種估計的可靠性指標便是 標準誤 樣本分配的標準差 如平均數 標準 差 相關系數的標準誤 三 簡答 1 統計法的作用 A 是教育科研的重要方法和工具 B 分析教學情況 改進教學方法 加強教學管 理的重要手段 C 是制定教育方針政策的重要依據 2 編制次數分布表的方法 P151 A 求全距 R 全部數據中的最大數減最小數 B 定組數 C 求組距 每組的間距 全距 組數 D 定組限 如 80 90 或 80 89 E 求組中點 又稱組中值 精確下限 組距 2 F 歸類劃記 3 算術平均數的計算方法 P154 4 標準差的計算方法 又叫變異數 是絕對差 異量數的一種 9 5 差異系數的計算方法 又叫相對差異量數 適用于單位不同或平均數相差懸殊的差異比較 6 標準分數的計算方法 以標準差為單位表示 一個分數在團體分數中所處的位置 也叫 Z 分數 和相對位置量數 平均數以上各點 Z 分數為正 值 以下為負值 平均數的 Z 分數為零 7 相關系數的計算方法 二列變量之間的相互 關系 如身高與體重 學習與思品的相互關系 正相關 負相關或零相關 8 Z 檢驗的計算方法 用正態(tài)分布的理論來推論 差異發(fā)生的概率 從而比較兩個 平均數 的差異是 否顯著 適用于大樣本 分為單總體 Z 檢驗 一 個樣本平均數與一個已知的總體平均數的差異是 否顯著 和雙總體 Z 檢驗 檢驗兩個樣本平均數 各自所代表總體差異是否顯著 這里介紹的是單 總體 Z 檢驗 9 T 檢驗的計算方法 用 T 分布的理論來推論差 異發(fā)生的概率 從而比較平均數的差異是否顯著 T 分布是樣本分布的一種 是小樣本 N 30 的差 異顯著性檢驗 以下是單總體 T 檢驗的方法 第十章 測量法 一 選擇 1 應用測量法一般都是采用測量表或測量工具 來進行 包括書面測驗 問卷 多項選擇試題 論文式考試 智力測驗 能力傾向測驗和人格測 驗等 2 測量是通過客觀的過程用分數來表明學習的 結果 不受個人的情緒或偏見影響 3 心理測驗難以用數量來規(guī)定 要把量與質結 合起來加以解釋 4 測量數據處理一般采用集中趨勢的量數如眾 數 中數 百分位數和平均數以及離中趨勢中的 全距 平均差 標準差等 5 吉爾福德認為 如果有關學習 記憶或思 維研究中的測量 都是正確的答案或反應的數目 雖然很難知道這些量表上的單位是否相等 但一 般是假設它的近似相等 假設量表是屬于等距類 型 6 教育過程中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結果須充 分估計測量應具備的基本條件 使測量的結果盡 量符合測量的目標 減少或避免影響測值的可靠 性 而檢測這些可靠性的指標主要有效度 信度 區(qū)分度和難度 7 檢測測量的效度指標主要有 內容效度 效 標效度 結構效度 8 檢測測量結果的信度指標的方法主要有 重 測法 復份法 分半法 9 效度指標中的內容效度最高為 1 最低為 1 0 代表考試結果與所測的要求無關 10 信度指標中的檢測方法中的重測法是根據兩 次測驗的分數求其相關系數 越高越穩(wěn)定 通常 在 0 9 以上 11 信度指標中的復份法是用兩套試題對一組被 試進行同一目的的測試 其信度往往偏高 12 信度指標中的分半法是把全部測驗題分為奇 數題和偶數題 反映的是測驗題目內部的一致性 13 信度與效度的關系 效度高則信度高 信度 高效度不一定高 14 優(yōu)秀題目的區(qū)分度一般在 0 4 以上 在 0 29 以下就是改進或淘汰 計算區(qū)分度的方法是采用 相關系數 15 難度標準確定一般有兩個方面 一是通過試 題人數與總人數比 多用于選擇題 二是分數的 平均值與該題滿分之比 多用于問答題 16 在分布圖上 中等難度的題目對總體區(qū)分度 高呈正態(tài)分布 較難題對高水平被試區(qū)分度高呈 正偏態(tài)分布 容易題對差生區(qū)分度高呈負偏態(tài)分 布 計算難度的公式 難度 正確人數 全班總人 數 100 或 DL P W 100 17 選拔學生用團體測驗 診斷學生學習困難用 個別測驗 18 評定學生學習結果以某種客觀標準為參照系 用標準參照測驗 以相互比較為參照系用常模參 照測驗 19 最早的比內 西蒙量表有 30 個題目 以通 過多少來鑒別智力高低的標準 修訂后的量表采 用心理年齡的方法計算成績 斯坦福比內量表采 用智力商數 IQ 表示心理年齡與實足年齡的比值 韋克斯勒采用多元分析編制測驗 用離差智商 IQ 根據常態(tài)分布將測得的分數換算為標準分數 在均數為 100 標準差為 16 的常態(tài)分布中確定位 置 20 測量的方法包括標準客觀測驗和論文式考試 21 編制客觀測驗的原則包括 能反映學科重點 有明確目的 詞句要適合學生閱讀 措詞要恰當 10 答案要隨機排列 22 試題的形式主要有填空 是非 選擇 匹配 簡答 論述 23 論文式考試的優(yōu)點是 適合測試學生主動回 憶知識和形成假設的能力以測查學生組織知識 整理論據 構思 評價和表述觀念的能力 缺點 是題量少 內容樣本缺乏代表性 效度和信度差 覆蓋率低 評分主觀 二 解釋 1 測量 根據某種規(guī)則把所觀察的對象的屬性 予以數值化的過程 表明被測量對象通過作業(yè)和 活動所達到的程度或量的多少 2 效度 測量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指標 即測量 的結果與要達到的目標二者之間相符合的程度 3 內容效度 測驗題目在多大程度上概括了所 要測量的整個內容即內容的代表性 4 效標效度 用參照標準用的量數與測量到的 量數進行比較 即測驗的結果與預期的結果的相 關程度 如同時效度是以一種被認為有效的測驗 作為標準 預測效度是測驗分數與未來行為或作 業(yè)的測量結果的相關程度 如以入學時的測驗 分數作為以后的學習預測標準 5 結構效度 測量的結果可以用該測驗所假定 的結構來予以解釋的效度 如智力測驗的結構效 度是以智力來解釋的 這種穩(wěn)定性結構越高 智 力因素測量的可靠性越高 6 信度 測驗所得分數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即幾 次測驗的相關系數越高信度越大 7 區(qū)分度 最大限度地區(qū)分所測量的被試的特 征和能力的指標即測驗的辨別力大小 8 難度 衡量測試題目的難易程度 9 常模參照測驗 在較大群體范圍內取樣的基 礎上以常模為參照系來解釋測驗分數 即一個被 試者的成績與他人的成績進行比較如一個學生與 同一學校同一班級或一個地區(qū)的同一年級成績相 比較 常模取樣要有代表性即樣本能適當代表所 屬總體并隨機抽出的 10 標準參照測驗 是一種精心編制的 可以根 據特定的作業(yè)標準直接加以解釋的測量 11 智力測驗 由被試者對試題或作業(yè)的反應來 測定其智力的高低 12 能力傾向測驗 指可能發(fā)展的潛在能力測試 分為特殊能力傾向測驗和綜合能力傾向測驗 三 簡答 1 測量法的要求 A 數量化 B 數據的處理 注意誤差的影響 D 測量的間接性與相對 性 2 測量的標準有哪些 A 類別或名稱標準 如性別 車牌符號 B 等級標準 如優(yōu)中差 C 等距標準 如攝氏度 D 比率標準 包含類別 等級 等距特征 具 有絕對零點 可進行四則運算 3 測量類型的分類 A 按對象分有個別測驗 團體測驗 B 按材料 分有語文和非語文測驗 C 按參照系分有常模 參照測驗和標準參照測驗 D 按性質分有智力 測驗 能力傾向測驗 成就測驗 4 智力測驗的發(fā)展趨勢是 A 從生理特征的測量轉向對心智活動的測量 B 從個人智力的測量擴大到團體智力的測量 C 從籠統的單一量數評定個別間的差異轉變到 分析 綜合多個量數兼顧的個別差異和個別內差 異評定 8 測量在教育科研中的運用 A 考試和選拔學生 B 檢查教育或教學目標貫 徹情況 C 診斷學習困難 解釋成績不良的原 因 D 激勵動機 E 升級 編班與分組 F 改進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 G 提供咨詢與個別 指導 第十一章 表列法與圖示法 一 選擇 1 統計表的作用是 免用文字的冗長敘述 便 于比較項目間的關系 便于總計 平均和其他統 計值的計算 便于檢查計算錯誤和項目遺漏 2 統計表的構成要素 A 主要部分 標題 標 目 縱橫 表身 B 次要部分 頂注 單位 腳注 資料來源 3 統計表分為單項表 雙項表和復合表 4 統計圖的作用 直觀形象 準確表現統計資 料 有助于比較 對照 分析和研究 5 統計圖的種類一般有 比較宜用條形圖 表 示總體結構宜用圓形圖條形圖和扇形圖 現象發(fā) 展過程宜用線形圖 依存關系宜用線形圖 總體 結構單位的分配宜用次數分布圖 表示地域分布 用統計地圖 二 解釋 11 1 表列法 把研究的教育現象和過程的數字資 料 以簡明的表格形式表現出來 2 統計圖示法 把所研究的對象的特征 內部 結構 相互關系和對比情況的數據資料繪制成整 齊簡明的幾何圖形或其他圖形 3 條形圖 用條形的高低或長短來比較統計指 標大小的統計圖 4 曲線圖 以曲線高低和斜度來表示教育現象 的動態(tài)及現象間的依存關系的圖形 包括動態(tài)曲 線 如學生數發(fā)展情況 總體單位分布曲線圖 如大學生身高次數分布 現象間依存關系曲 線圖 如保持和遺忘與時間關系 5 直方圖 適用于連續(xù)性的次數分布資料 用 方形的面積來表示數量的大小和分布 如 100 名大學生身高直方圖 6 圓形圖 用于說明總體結構的圖形 通常適 用于繪制條形圖的資料且各項數據之和恰為 100 者 如我國 26 省市 2 千萬職工文化水平所占百 分比 三 簡答 1 統計表的編制原則和要求 A 標題簡明扼要 B 縱橫標目要兼顧分類的層 次 C 數字排列整齊 上下對正 D 表內不應 有空格 沒有數字的空格要用短橫填充 E 資 料來源和其他注明材料要附注于表下 2 繪制統計圖的規(guī)則 A 標題簡明扼要 B 尺度線與圖的基線垂直 尺度分點 比度點 要清楚并注明數字 C 不 同線條根據重要性有粗細之分 D 用同一圖形 比較數量要用同一比例 E 兩種以上線型要加 曲線指標說明 F 附注要在圖左下方 G 布局 勻稱 聚散適當 第十二章 內容分析法 一 選擇 1 教育教學活動也是一種信息的傳播過程 我 們也可以用內容分析法對教育文獻 課本 課堂 講授 視聽教材 直觀教具 學生反應 學生練 習甚至特殊教育等問題進行研究分析 2 內容分析法的特征表現在明顯 客觀 系統 量化四個方面 3 內容分析的量化指用次數分布 百分率 比 率 或然表 相關系數來描述 4 內容分析法不僅是資料的收集方法 本身也 是一種獨立 完整的研究方法 二 解釋 1 內容分析法 對明顯的傳播內容 作客觀而 有系統的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種研究方法 三 簡答 1 內容分析法與文獻法的區(qū)別 A 分析對象 文獻分析是對某課題一系列文獻 的分析綜合 內容分析是直接對單個樣本作技術 性處理 B 內容處理 文獻分析是鑒別評價文獻內容并 歸類整理 內容分析是把內容分解為分析單元再 斷定單元所表現的客觀事實 C 分析程序 文獻分析是查閱 鑒別評價和歸 類整理 內容分析是預先制定分析類目并按順序 作系統評判記錄 D 結果表述 文獻分析是對事實資料作出評述 性說明 內容分析是對結果定量的統計描述 2 內容分析法的步驟 A 模式選擇 B 內容抽樣 來源抽樣 日期抽樣 單元抽樣 C 確定類目與分析單元 確定內容變量 預 先制定 限定范圍 不能重迭 分類徹底 D 評判記錄 量化處理 只記錄明顯事實如 有無長短大小等 相同內容類目要兩個以上評判 出現頻數劃勾 肯定用 否定用 符號表示 E 結果分析 F 信度分析 兩個研究者對同類目判斷的一致 性 常數說明 M 都同意欄目數 N1 第一評判分析欄目數 N2 第二評判分析欄目數 N 2 相互同意度 NM N1 N2 R 信度 N 平均相互同意度 1 N 1 平均相互同意度 例 1 有一項研究中有十個類目 兩個評判員 兩人有九項是一致的 其分析信度如何 解 相互同意度 2 9 10 10 0 90 信度 2 0 9 1 1 0 9 0 95 例 2 一科研小組 四個評判員 對某一內容分 析相互同意度下表 計算其信度 A B C 12 D 0 85 0 67 0 84 C 0 74 0 75 B 0 68 相互同意度 0 85 0 67 0 84 0 74 0 75 0 68 6 0 755 信度 4 0 755 1 4 1 0 755 0 93 3 內容分析法的用途 A 趨勢分析 某種思想的發(fā)展過程規(guī)律 B 比較分析 觀點上的異同 教學效果差異 C 意向分析 教育者的目的意向動機 4 內容分析系統設計模式 常數說明 A B 兩種資料來源 X Y 兩種內容變量 分析類目 T 不同時期樣本 S 不同情景顯示的資料內容 A A X T 適用于趨勢分析 比較同一資料不 同時期的內容 分析某位學者學術思想發(fā)展 比 較 XAT1 和 XAT2 B A X S 適用于意向分析 判定不同情景下 使用同一內容的意向分析 比較 XAS1 和 XAS2 C A X Y 適用于意向分析 研究同一學者兩 類議題內容的關系 判定該學者的主導思想 立 場和觀點的穩(wěn)定性 比較 XAX 和 XAY D A B X 適用于比較分析 研究同一領域中 不同內容如教材的異同 特點 比較 XA1 和 XB1 實例 分析近年來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外語 試題的形式 A 模式選擇 同一內容的不同時期的趨勢分析 采用 A X T B 確定資料來源 內容抽樣 從 1980 年至 1985 年試題 C 確定內容變量 內容變量 詞匯 語法 閱讀 寫作 讀寫綜合 D 按時期抽樣 T1 1980 時 樣本用 AT1 表示 其他略 E 量化處理 評判記錄 XAT1 表 P234 F 結果分析 統計比較結果如下 要單獨列 分析表 1 限定性試題所占比例增加 非限定試題減 少 2 語法動詞方面試題占的比例最大 3 1983 年起增加了詞匯理解選擇 加強了對 近義單詞和詞組用法的測試 G 信度分析 略 第十三章 材料的整理與研究 一 選擇 1 材料的分類標準是多樣化的 有時間分類 問題分類 現象分類 本質分類等 2 某些學者提出新的學習理論 認為應把教學 過程分為智力因素 操作系統 和非智力因素 動力系統 兩部分 3 布魯姆在 教育目標分類學 中將教育目標 分為知識 理解 應用 分析 綜合 評價 贊可夫提出的教育目標分類是知識 發(fā)展 教育 5 分類的方式一般有三種 劃分 整理次序 系統分類 劃分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邏輯方法如一 次劃分 連續(xù)劃分和二分法 如生物和非生物 整理次序是較復雜的劃分形式 利用領域中的任 何兩個要素相聯的某種不對稱的 可傳遞的關系 來整理要素的次序關系如根據人的身心發(fā)展關系 把教育階段劃分為學前 小學等 系統分類是按 事物本身系統進行分類 揭示對象領域元素間自 然組合關系 6 定性研究中的歸納和演繹反映著人們認識事 物的兩條方向相反的思維途徑 歸納是從個別到 特殊再到一般的思維運動 演繹本質上則是從一 般到特殊再到個別的思維運動 7 當樣本有限時 我們應用完全歸納法可得到 可靠結論 當樣本無限時 可應用簡單枚舉法得 到不完全的不可靠的或然結論 因此人們提出了 科學歸納法 8 運用科學歸納法時 判明因果是很關鍵的 因果聯系是由先行現象引起后續(xù)現象的必然聯系 特點是二者是引起和被引起關系 原因在先結果 在后 因果聯系是必然聯系 因果聯系是客觀的 又是辯證的復雜的 辯證性體現在因和果在一定 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很多場合下兩者相互作用 互為因果 復雜性體現在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 一果多因要區(qū)別內因和外因 主因和次因 直因 和間因 9 判定事物間因果聯系可用穆勒五法即契合法 差異法 契合差異法 共變法 剩余法 10 分析和綜合也是運動方向相反的思維活動 分析的本質是分解認識對象 從認識現象到認識 本質的思維運動 綜合的本質是通過認識對象要 素 從認識本質到認識對象整體的思維運動 如 13 為了研究學校管理 可分解為教學 政治 人事 財務 后勤 德育等部分來考察 綜合則相反 通過各部分去了解學校整體的發(fā)展 11 分析經過從分析現象到初級本質再到二級本 質 12 綜合法的模型方面主要有直觀模型的綜合 可觀察 原理模型綜合 抽象 數學模型綜 合 方程式 13 科學抽象的起點是經驗事實 經歷分離 提 純 簡略三個環(huán)節(jié) 抽象要以實踐為基礎 抽象 的東西必須是具有普遍性 高層抽象必須能演繹 出低層抽象 14 定量研究的方法包括 經典數學 概率論 數理統計 模糊數學 15 統計法由描述統計發(fā)展為推斷統計即從部分 樣本推斷全體 再發(fā)展至非參數方法 再發(fā)展到 電子計算機處理 非參數法也屬于統計推斷范疇 參數法是用樣本中所含信息去比較兩個總體相應 參數 非參數法可不必限定總體分布形態(tài)且不以 任何參數為估計或檢驗基準 適用名稱變量與順 序變量的資料 缺點是精度不如參數檢驗高 16 數量化理論是多元統計分析的一個分支 客 觀世界存在定量變量如成績人數身高 定性變量 如性別等 17 脫離科學的定性研究而片面追求定量研究往 往會導致方向性錯誤 二 解釋 1 分類 事實材料 運用比較的方法鑒別出 事物的共同點和差異點 根據共同點將事物合為 較大類 根據差異將事物劃為較小類 從而將各 種事物分為具有一定從屬關系的不同等級層次的 系統 2 定性研究 為確定研究對象是否具有某種性 質或引起某一現象變化原因 變化過程的研究 邏輯分析 定性分析 因果分析 矛盾分析 階級分析 3 科學歸納法 根據事物的必然聯系的因果性 進行的本質分析 其結論是必然的 可靠的 4 直觀模型綜合 用經驗中比較熟悉的 可觀 察的圖象來表示對象的整體 結構的綜合 5 原理模型綜合 在抽象化和理想化條件下 用反映對象的特征和規(guī)律的概念系統來描述對象 的整體結構的一種綜合 6 數學模型綜合 用數學方程式從整體上描述 對象的特征 關系及其規(guī)律的一種綜合 7 科學抽象 從解答問題出發(fā) 通過對各種經 驗事實的比較 分析 分離 排除那些無關的 因素 提取研究對象的重要特征即普遍規(guī)律及因 果關系 提純 從而為解答問題提供某種科學 規(guī)律或一般原理 簡略 三 簡答 1 整理材料的意義 A 在研究全過程中抓住科研的主導方向 B 能提高材料的可靠度 C 通過比較法形成最有典型性的材料 2 分類的注意事項 A 每次分類只能按同一標準 否則出現 根據 混淆 B 分類必須對稱即分類后所得子項外延與母項 外延相等 否則犯 子項過多 或 子項不窮盡 的邏輯錯誤 C 分類后各子項外延相互排斥 否則犯 子項 相容 錯誤 D 分類要按一定層次逐級進行 否則犯 越級 劃分 錯誤 3 定性研究運用的幾種邏輯分析方法 A 歸納 和演繹 B 分析 從現象到本質 和綜合 C 科學抽象 第十四章 研究報告的撰寫 一 選擇 1 研究報告可分為調查研究報告 實驗報告 經驗總結報告 學術論文 2 研究報告或學術論文由題目 署名 前言 正文 結論 引文注釋和參考文獻六部分組成 學位論文由題目 作者 目錄 摘要 前言 研究方法 研究內容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志謝 附錄等十二個部分組成 4 調查報告可分為總提 導言 主體 結論 5 經驗總結報告可分為情況概述 經驗總結 存在問題和今后意見 6 實驗報告可分為前言 實驗過程和結果 討 論和結論 7 撰寫研究報告的步驟 A 草擬詳細的寫作提 綱 B 撰寫研究報告初稿 C 修改定稿 8 題目必須反映報告主要內容 不超過 12 個詞 可加副標題來引申主題 9 學術論文前言要簡單扼要 說明研究工作的 14 緣由和重要性 目的 方法 背景等 調查報告 導言說明調查目的任務時間地點對象過程結果意 義 經驗報告概述時間背景成績效果 實驗報告 交代目的對象時間方法結果 10 正文部分是研究報告的關鍵 首先要掌握充 分材料 對材料進行分析 綜合 整理 經過概 括 判斷 推理的邏輯組織 得出觀點并以觀點 為軸心貫串-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 完整版 教育 科學研究 方法 自制 讀書筆記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zhongcaozhi.com.cn/p-10024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