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物理總復習 第一章 運動的描述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實驗一 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學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9版高考物理總復習 第一章 運動的描述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實驗一 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學案(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實驗一 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
一、基本原理與操作
二、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
1.分析物體的運動性質(zhì)
測量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計算相鄰計數(shù)點距離之差,看其是否為常數(shù),從而確定物體的運動性質(zhì)。
2.由紙帶求物體運動速度的方法: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某段時間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這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即vn=。
3.利用紙帶求物體加速度的兩種方法
(1)逐差法:根據(jù)x4-x1=x5-x2=x6-x3=3aT2(T為相鄰兩計數(shù)點之間的時間間隔),求出a1=,a2=,a3=,再算出a1、a2、a3的平均值a==×(++)
=,即為物體的加速度。
(2)圖象法:如圖1所示,以打某計數(shù)點時
2、為計時起點,利用vn=求出打各點時的瞬時速度,描點得v-t圖象,圖象的斜率即為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
圖1
認識“兩種儀器”
1.作用:計時儀器,接頻率為50 Hz交變電流,每隔0.02 s打一次點
2.
區(qū)別“兩種點”
1.計時點和計數(shù)點
計時點是打點計時器打在紙帶上的實際點,兩相鄰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02 s;計數(shù)點是人們根據(jù)需要選擇一定數(shù)目的點,兩個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由選擇點的個數(shù)而定。
2.紙帶上相鄰兩點的時間間隔均相同,速度越大,紙帶上的計數(shù)點越稀疏。
注意事項
1.平行:紙帶和細繩要和木板平行。
2.兩先兩后:實驗中應(yīng)先接通電源,后讓
3、小車運動;實驗完畢應(yīng)先斷開電源,后取下紙帶。
3.防止碰撞:在到達長木板末端前應(yīng)讓小車停止運動,要防止鉤碼落地和小車與滑輪相撞。
4.紙帶選?。哼x擇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舍棄點密集部分,適當選取計數(shù)點。
熱點一 教材原型實驗
【例1】 (2016·海南單科,11)某同學利用圖2(a)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物塊速度隨時間的變化。物塊放在桌面上,細繩的一端與物塊相連,另一端跨過滑輪掛上鉤碼。打點計時器固定在桌面左端,所用交流電源頻率為50 Hz。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連接在物塊上。啟動打點計時器,釋放物塊,物塊在鉤碼的作用下拖著紙帶運動。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如圖(b)所示(圖中相鄰兩點間有4個點
4、未畫出)。
圖2
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該同學認為物塊的運動為勻加速運動?;卮鹣铝袉栴}:
(1)在打點計時器打出B點時,物塊的速度大小為________m/s。在打出D點時,物塊的速度大小為________m/s;(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2)物塊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解析 (1)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中間時刻的速度等于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所以vB== m/s=0.56 m/s,vD== m/s=
0.96 m/s。
(2)根據(jù)題意,該同學認為物塊的運動為勻加速運動,則根據(jù)速度公式vD=vB+a·2T,代入數(shù)據(jù)整理可以得到a=2.0 m/s2。
5、
答案 (1)0.56 0.96 (2)2.0
【變式訓練1】 (1)如圖3所示為“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圖,按照實驗要求應(yīng)該( )
圖3
A.先釋放小車,再接通電源
B.先接通電源,再釋放小車
C.同時釋放小車和接通電源
(2)本實驗必須( )
A.要平衡摩擦力
B.要求懸掛物的質(zhì)量遠小于小車的質(zhì)量
C.上述兩項要求都不需要
(3)如圖4所示,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實驗中,從得到的紙帶中確定五個計數(shù)點,量得d1=8.00 cm,d2=17.99 cm,d3=30.00 cm,d4=44.01 cm。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是0.1
6、 s。則打C點時小車的速度vC=________ m/s,小車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結(jié)果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圖4
解析 (1)實驗中應(yīng)該先接通電源,再釋放小車,選項B正確。
(2)本實驗不是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只需要保持合力恒定即可,選項C正確。
(3)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有vC==1.1 m/s,
加速度a==2.0 m/s2。
答案 (1)B (2)C (3)1.1 2.0
熱點二 實驗拓展創(chuàng)新
1.情景拓展
2.改進獲取數(shù)據(jù)的方法
(1)加速度的獲得:靠重物的拉力獲得加速度長木板傾斜靠重力獲得加速度。
(2)速度的測量方法:由打
7、點紙帶求速度測定遮光片的寬度d和遮光片通過光電門的擋光時間Δt,由v=求速度。
(3)加速度的測量方法:由打點紙帶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利用經(jīng)過兩個光電門的瞬時速度,由速度—位移關(guān)系式求加速度。
【例2】 (2017·全國卷Ⅱ,22)某同學研究在固定斜面上運動物體的平均速度、瞬時速度和加速度之間的關(guān)系。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滑塊、長度不同的矩形擋光片、光電計時器。
圖5
實驗步驟如下:
①如圖5(a),將光電門固定在斜面下端附近:將一擋光片安裝在滑塊上,記下?lián)豕馄岸讼鄬τ谛泵娴奈恢?,令滑塊從斜面上方由靜止開始下滑;
②當滑塊上的擋光片經(jīng)過光電門時,用光電計時器測得光線被擋光片遮住的
8、時間Δt;
③用Δs表示擋光片沿運動方向的長度[如圖(b)所示],表示滑塊在擋光片遮住光線的Δt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大小,求出;
④將另一擋光片換到滑塊上,使滑塊上的擋光片前端與①中的位置相同,令滑塊由靜止開始下滑,重復步驟②、③;
⑤多次重復步驟④;
⑥利用實驗中得到的數(shù)據(jù)作出 -Δt圖,如圖6所示。
圖6
完成下列填空:
(1)用a表示滑塊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用vA表示擋光片前端到達光電門時滑塊的瞬時速度大小,則與vA、a和Δt的關(guān)系式為 =____________。
(2)由圖6可求得vA=______ cm/s,a=______ cm/s2。(結(jié)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解
9、析 (1)設(shè)擋光片末端到達光電門的速度為v,
則由速度—時間關(guān)系可知v=vA+aΔt,且=
聯(lián)立解得:=vA+aΔt。
(2)由圖6可讀出vA=52.1 cm/s,圖線的斜率
k=a= cm/s2≈8.14 cm/s2,
即a=16.3 cm/s2。
答案 (1)vA+aΔt (2)52.1 16.3
【變式訓練2】 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用如圖7甲所示的滴水法測量一小車在斜面上運動時的加速度。實驗過程如下:在斜面上鋪上白紙,用圖釘固定;把滴水計時器固定在小車的末端,在小車上固定一平衡物;調(diào)節(jié)滴水計時器的滴水速度,使其每0.2 s滴一滴(以滴水計時器內(nèi)盛滿水為準);在斜面頂端放
10、置一淺盤,把小車放在斜面頂端;把調(diào)好的滴水計時器盛滿水,使水滴能滴入淺盤內(nèi);隨即在撤去淺盤的同時放開小車,于是水滴在白紙上留下小車運動規(guī)律的點跡;小車到達斜面底端時立即將小車移開。圖乙為實驗得到的一條紙帶,用刻度尺量出相鄰點之間的距離是x01=1.40 cm,x12=2.15 cm,x23=2.91 cm,x34=3.65 cm,x45=4.41 cm,x56=5.15 cm。試問:
圖7
(1)滴水計時器的原理與課本上介紹的______________原理類似。
(2)由紙帶數(shù)據(jù)計算可得計數(shù)點4所代表時刻的瞬時速度v4=______m/s,小車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
11、。(結(jié)果均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解析 (1)由題意知滴水計時器的原理與打點計時器原理類似。
(2)可把小車的運動看做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則
v4=35== m/s≈0.20 m/s;
求加速度利用逐差法:
a=,
解得a≈0.19 m/s2。
答案 (1)打點計時器 (2)0.20 0.19
1.如圖8所示,甲、乙兩種打點計時器是高中物理實驗中常用的計時儀器。光電計時器像打點計時器一樣,也是一種研究物體運動情況的計時儀器,其結(jié)構(gòu)如圖丙所示,a、b分別是光電門的激光發(fā)射和接收裝置,當一輛帶有擋光片的小車從a、b間通過時,光電計時器就可以顯示擋光片的擋光時間。某同學在“探究小車速度
12、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的實驗中,做了一個U形遮光板如圖丁所示,兩個遮光片寬度均為L=5 mm,將此U形遮光板裝在小車上,讓小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通過靜止的光電計時器,實驗時測得兩次遮光時間分別為Δt1=0.10 s,Δt2=0.05 s,從第一個遮光片遮光到第二個遮光片遮光經(jīng)過的時間t=1 s,則:
圖8
(1)圖乙是________(選填“電磁”或“電火花”)打點計時器,電源采用的是________(選填“交流4~6 V”或“交流220 V”)。
(2)第一個遮光片通過光電門的速度大小為________m/s,第二個遮光片通過光電門的速度大小為________m/s。
(3)小車做加速直
13、線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_m/s2。
解析 (1)圖乙是電火花打點計時器,電源采用的是交流220 V。
(2)第一個遮光片通過光電門的平均速度大小為v1==0.05 m/s;第二個遮光片通過光電門的平均速度大小為v2==0.10 m/s。
(3)根據(jù)加速度定義可得滑塊的加速度
a==0.05 m/s2。
答案 (1)電火花 交流220 V (2)0.05 0.10 (3)0.05
2.(2015·全國卷Ⅱ,22)某同學用圖9(a)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物塊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 Hz,物塊下滑過程中所得到的紙帶的一部分如圖(b)所示,圖
14、中標出了五個連續(xù)點之間的距離。
圖9
(1)物塊下滑時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打C點時物塊的速度v=________ m/s;
(2)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為求出動摩擦因數(shù),還必須測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填正確答案標號)。
A.物塊的質(zhì)量
B.斜面的高度
C.斜面的傾角
解析 (1)打點計時器的打點周期T=0.02 s,根據(jù)紙帶數(shù)據(jù)可知,加速度a==3.25 m/s2;打C點時物塊的速度v==1.79 m/s。
(2)由牛頓第二定律得加速度a=gsin θ-μgcos θ,所以μ=,要求出動摩擦因數(shù),還必須測量的物理量是斜面的傾角。
答案 (1)
15、3.25 1.79 (2)C
3.(2017·全國卷Ⅰ,22)某探究小組為了研究小車在桌面上的直線運動,用自制“滴水計時器”計量時間。實驗前,將該計時器固定在小車旁,如圖10(a)所示。實驗時,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輕推一下小車。在小車運動過程中,滴水計時器等時間間隔地滴下小水滴,圖(b)記錄了桌面上連續(xù)6個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計時器每30 s內(nèi)共滴下46個小水滴)
圖10
(1)由圖(b)可知,小車在桌面上是________(填“從右向左”或“從左向右”)運動的。
(2)該小組同學根據(jù)圖(b)的數(shù)據(jù)判斷出小車做勻變速運動。小車運動到圖(b)中A點位置時的速度大小為________
16、m/s,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_ m/s2。(結(jié)果均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解析 (1)小車在阻力的作用下做減速運動,由圖(b)知,從右向左相鄰水滴間的距離逐漸減小,所以小車在桌面上是從右向左運動。
(2)已知滴水計時器每30 s內(nèi)共滴下46個小水滴,所以相鄰兩水滴間的時間間隔為Δt= s= s,所以A點位置的速度為vA= m/s=0.19 m/s。根據(jù)逐差法可求加速度a=,解得a=0.038 m/s2。
答案 (1)從右向左 (2)0.19 0.038
4.[2016·天津理綜,9(2)]某同學利用圖11所示裝置研究小車的勻變速直線運動。
圖11
(1)實驗中,必要的措施是
17、________。
A.細線必須與長木板平行
B.先接通電源再釋放小車
C.小車的質(zhì)量遠大于鉤碼的質(zhì)量
D.平衡小車與長木板間的摩擦力
(2)他實驗時將打點計時器接到頻率為50 Hz的交流電源上,得到一條紙帶,打出的部分計數(shù)點如圖12所示(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點,圖中未畫出)。x1=3.59 cm,x2=4.41 cm,x3=5.19 cm,x4=5.97 cm,x5=6.78 cm,x6=7.64 cm。則小車的加速度a=________m/s2(要求充分利用測量的數(shù)據(jù)),打點計時器在打B點時小車的速度vB=________m/s。(結(jié)果均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圖12
18、解析 (1)若細線與長木板不平行,隨著小車逐漸靠近滑輪,細線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增大,小車所受合力隨之變化,因此小車的加速度發(fā)生變化,即小車不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故細線必須與長木板平行,A選項必要;先接通電源,待打點計時器穩(wěn)定工作后再釋放小車,點跡按勻變速運動規(guī)律顯現(xiàn)在紙帶上;若先釋放小車再接通電源,紙帶上開始階段沒有打點,紙帶上得到的點跡較少,也較密,不便測量,測量誤差也較大,故B項必要;該實驗研究小車的勻變速直線運動,與小車所受到的合力及合力大小的計算無關(guān),故C、D項不必要。
(2)交流電的頻率為f=50 Hz,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T=0.1 s,由逐差法可求小車的加速度。
a=
= m/s2=0.80 m/s2
vB== m/s=0.40 m/s
答案 (1)AB (2)0.80 0.4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