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數(shù)學 考綱解讀與熱點難點突破 專題14 空間中的平行與垂直教學案 文(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2年高考數(shù)學 考綱解讀與熱點難點突破 專題14 空間中的平行與垂直教學案 文(含解析)(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2年高考數(shù)學 考綱解讀與熱點難點突破 專題14 空間中的平行與垂直教學案 文(含解析)
【2019年高考考綱解讀】
1.以選擇題、填空題的形式考查,主要利用平面的基本性質及線線、線面和面面平行和垂直的判定定理與性質定理對命題的真假進行判斷,屬于基礎題.
2.以解答題的形式考查,主要是對線線、線面與面面平行和垂直關系的交匯綜合命題,且多以棱柱、棱錐、棱臺或其簡單組合體為載體進行考查,難度中檔.
【重點、難點剖析】
1.直線、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質
(1)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α,b?α,a∥b?a∥α.
(2)線面平行的性質定理:a∥α,a?β,α∩β=b?a∥b.
(
2、3)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β,b?β,a∩b=P,a∥α,b∥α?α∥β.
(4)面面平行的性質定理:α∥β,α∩γ=a,β∩γ=b?a∥b.
2.平行關系的轉化
兩平面平行問題常??梢赞D化為直線與平面的平行,而直線與平面平行又可轉化為直線與直線平行,所以要注意轉化思想的應用,以下為三種平行關系的轉化示意圖.
3.直線、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質
(1)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m?α,n?α,m∩n=P,l⊥m,l⊥n?l⊥α.
(2)線面垂直的性質定理:a⊥α,b⊥α?a∥b.
(3)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β,a⊥α?α⊥β.
(2)如圖,平面α與平面β相交于BC,AB?α
3、,CD?β,點A?BC,點D?BC,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直線AD與BC是異面直線
B.過AD只能作一個平面與BC平行
C.過AD只能作一個平面與BC垂直
D.過D只能作唯一平面與BC垂直,但過D可作無數(shù)個平面與BC平行
答案 C
解析 由異面直線的判定定理得直線AD與BC是異面直線;在平面β內僅有一條直線過點D且與BC平行,這條直線與AD確定一個平面與BC平行,即過AD只能作一個平面與BC平行;若AD垂直于平面α,則過AD的平面都與BC垂直,因此C錯;過D只能作唯一平面與BC垂直,但過D可作無數(shù)個平面與BC平行.
題型二 空間平行、垂直關系的證明
例2. (2
4、018·全國Ⅱ)如圖,在三棱錐P-ABC中,AB=BC=2,PA=PB=PC=AC=4,O為AC的中點.
(1)證明:PO⊥平面ABC;
(2)若點M在棱BC上,且MC=2MB,求點C到平面POM的距離.
(1)證明 因為PA=PC=AC=4,O為AC的中點,
所以OP⊥AC,且OP=2.
如圖,連接OB.
因為AB=BC=AC,
所以△ABC為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OB⊥AC,OB=AC=2.
由OP2+OB2=PB2知PO⊥OB.
因為OP⊥OB,OP⊥AC,OB∩AC=O,OB,AC?平面ABC,
所以PO⊥平面ABC.
(2)解 作CH⊥OM,垂足為H,
5、
又由(1)可得OP⊥CH,
因為OM∩OP=O,OM,OP?平面POM,
所以CH⊥平面POM.
故CH的長為點C到平面POM的距離.
由題意可知OC=AC=2,CM=BC=,
∠ACB=45°,
所以在△OMC中,由余弦定理可得,OM=,
CH==.
所以點C到平面POM的距離為.
【變式探究】(1)如圖,四棱錐P-ABCD的底面ABCD是邊長為2的正方形,平面PAB⊥平面ABCD,點E是PD的中點,棱PA與平面BCE交于點F.
①求證:AD∥EF;
②若△PAB是正三角形,求三棱錐P-BEF的體積.
①證明 因為底面ABCD是邊長為2的正方形,
所以BC∥
6、AD.
又因為BC?平面PAD,AD?平面PAD,
所以BC∥平面PAD.
又因為B,C,E,F(xiàn)四點共面,且平面BCEF∩平面PAD=EF,
所以BC∥EF.
又因為BC∥AD,所以AD∥EF.
②解 由①知,AD∥EF,點E是PD的中點,
所以點F為PA的中點,EF=AD=1.
又因為平面PAB⊥平面ABCD,平面PAB∩平面ABCD=AB,AD⊥AB,
所以AD⊥平面PAB,所以EF⊥平面PAB.
又因為△PAB是正三角形,
所以PA=PB=AB=2,
所以S△PBF=S△PBA=.
又EF=1,所以VP-BEF=VE-PBF=××1=.
故三棱錐P-BEF的體
7、積為.
(2)(2018·北京)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為矩形,平面PAD⊥平面ABCD,PA⊥PD,PA=PD,E,F(xiàn)分別為AD,PB的中點.
①求證:PE⊥BC;
②求證:平面PAB⊥平面PCD;
③求證:EF∥平面PCD.
證明?、僖驗镻A=PD,E為AD的中點,
所以PE⊥AD.
因為底面ABCD為矩形,所以BC∥AD,所以PE⊥BC.
③如圖,取PC的中點G,
連接FG,DG.
因為F,G分別為PB,PC的中點,
所以FG∥BC,F(xiàn)G=BC,
因為四邊形ABCD為矩形,且E為AD的中點,
所以DE∥BC,DE=BC.
所以DE
8、∥FG,DE=FG.
所以四邊形DEFG為平行四邊形,所以EF∥DG.
又因為EF?平面PCD,DG?平面PCD,
所以EF∥平面PCD.
【感悟提升】垂直、平行關系的基礎是線線垂直和線線平行,常用方法如下:
(1)證明線線平行常用的方法:一是利用平行公理,即證兩直線同時和第三條直線平行;二是利用平行四邊形進行平行轉換;三是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線定理證明線線平行;四是利用線面平行、面面平行的性質定理進行平行轉換.
(2)證明線線垂直常用的方法:①利用等腰三角形底邊中線即高線的性質;②勾股定理;③線面垂直的性質,即要證線線垂直,只需證明一條直線垂直于另一條直線所在的平面即可,l⊥α,a?
9、α?l⊥a.
【變式探究】 (2018·全國Ⅲ)如圖,矩形ABCD所在平面與半圓弧所在平面垂直,M是上異于C,D的點.
(1)證明:平面AMD⊥平面BMC.
(2)在線段AM上是否存在點P,使得MC∥平面PBD?說明理由.
(1)證明 由題設知,平面CMD⊥平面ABCD,交線為CD.
因為BC⊥CD,BC?平面ABCD,所以BC⊥平面CMD,
又DM?平面CMD,
故BC⊥DM.
因為M為上異于C,D的點,且DC為直徑,
所以DM⊥CM.
又BC∩CM=C,BC,CM?平面BMC,
所以DM⊥平面BMC.
又DM?平面AMD,故平面AMD⊥平面BMC.
(2)解
10、當P為AM的中點時,MC∥平面PBD.
證明如下:連接AC,BD,交于點O.因為ABCD為矩形,
所以O為AC的中點.
連接OP,因為P為AM的中點,
所以MC∥OP.
又MC?平面PBD,OP?平面PBD,
所以MC∥平面PBD.
題型三 平面圖形的翻折問題
平面圖形經(jīng)過翻折成為空間圖形后,原有的性質有的發(fā)生變化,有的沒有發(fā)生變化,這些發(fā)生變化和沒有發(fā)生變化的性質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一般地,在翻折后還在一個平面上的性質不發(fā)生變化,不在同一個平面上的性質發(fā)生變化,解決這類問題就是要根據(jù)這些變與不變,去研究翻折以后的空間圖形中的線面關系和各類幾何量的度量值,這是解決翻折問題的主
11、要方法.
例3、如圖1,已知菱形AECD的對角線AC,DE交于點F,點E為AB中點.將△ADE沿線段DE折起到△PDE的位置,如圖2所示.
(1)求證:DE⊥平面PCF;
(2)求證:平面PBC⊥平面PCF;
(3)在線段PD,BC上是否分別存在點M,N,使得平面CFM∥平面PEN?若存在,請指出點M,N的位置,并證明;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1)證明 折疊前,因為四邊形AECD為菱形,
所以AC⊥DE,
所以折疊后,DE⊥PF,DE⊥CF,
又PF∩CF=F,PF,CF?平面PCF,
所以DE⊥平面PCF.
(2)證明 因為四邊形AECD為菱形,
所以DC∥AE,
12、DC=AE.
又點E為AB的中點,
所以DC∥EB,DC=EB,
所以四邊形DEBC為平行四邊形,
所以CB∥DE.
又由(1)得,DE⊥平面PCF,
所以CB⊥平面PCF.
因為CB?平面PBC,
所以平面PBC⊥平面PCF.
(3)解 存在滿足條件的點M,N,
且M,N分別是PD和BC的中點.
如圖,分別取PD和BC的中點M,N.
連接EN,PN,MF,CM.
因為四邊形DEBC為平行四邊形,
所以EF∥CN,EF=BC=CN,
所以四邊形ENCF為平行四邊形,
所以FC∥EN.
在△PDE中,M,F(xiàn)分別為PD,DE的中點,
所以MF∥PE.
又E
13、N,PE?平面PEN,PE∩EN=E,MF,CF?平面CFM,MF∩CF=F,
所以平面CFM∥平面PEN.
【感悟提升】(1)折疊問題中不變的數(shù)量和位置關系是解題的突破口.
(2)存在探索性問題可先假設存在,然后在此前提下進行邏輯推理,得出矛盾則否定假設,否則給出肯定結論.
【變式探究】如圖,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BC,BD⊥DC,點E是BC邊的中點,將△ABD沿BD折起,使平面ABD⊥平面BCD,連接AE,AC,DE,得到如圖所示的空間幾何體.
(1)求證:AB⊥平面ADC;
(2)若AD=1,AB=,求點B到平面ADE的距離.
(1)證明 因為平面ABD⊥平面BCD,
平面ABD∩平面BCD=BD,
又BD⊥DC,DC?平面BCD,所以DC⊥平面ABD.
因為AB?平面ABD,所以DC⊥AB.
又AD⊥AB,DC∩AD=D,AD,DC?平面ADC,
所以AB⊥平面ADC.
所以S△ADE=×1× =.
因為DC⊥平面ABD,
所以VA—BCD=CD·S△ABD=.
設點B到平面ADE的距離為d,
則d·S△ADE=VB—ADE=VA—BDE=VA—BCD=,
所以d=,
即點B到平面ADE的距離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