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季版)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12課 漢武帝鞏固大一統(tǒng)王朝 劉徹2020有秦皇之失 而免亡秦之禍文本素材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0年秋季版)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12課 漢武帝鞏固大一統(tǒng)王朝 劉徹2020有秦皇之失 而免亡秦之禍文本素材 新人教版(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劉徹——有秦皇之失 而免亡秦之禍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公元前87年),是西漢王朝的第6個皇帝。在位54年,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歷史上把“秦皇漢武”并列確有道理,因為漢武帝與秦始皇有很多相似之處。漢武帝派大將衛(wèi)青、霍去病等3次發(fā)動對匈奴大規(guī)模戰(zhàn)爭,基本打垮了匈奴;在秦代皇家園林上林苑的基礎上大肆擴建,占地達300余里,內有連綿的亭臺樓閣和人工湖泊,蓄養(yǎng)著大批宮女歌優(yōu),直至武帝晚年,上林苑的土木工程都沒有間斷過。朝廷上下怨聲載道、危機四伏。那么,漢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禍”的原因又在哪里呢?很重要的一條,是他最后能夠反省自己的錯誤,懸崖勒馬,調整了政策。公元前89年,桑弘羊等人上奏
2、建議派士卒到西域輪臺去屯墾戍邊,對此武帝下詔說:“前有司奏欲蓋民賦三十(每口增加30錢稅收),助邊用,是重困老弱孤獨也。而今又請奏遣卒田輪臺。輪臺西于車師千余里,前開陵侯擊車師時,雖勝,烽其王,以遼遠乏食,道死者尚數千人,況蓋西乎!”“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悻,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百姓,靡費天下者,悉罷之!”“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修馬復令(因養(yǎng)馬而免徭賦),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边@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輪臺罪己詔”。至此漢朝的統(tǒng)治方針發(fā)生轉變,回到了與民休息、重視發(fā)展經濟的軌道,從而避免了像秦朝那樣迅速敗亡的結局。
與秦始皇不同,漢武帝知錯能改,及時轉彎,在歷史上留下了好
3、的名聲。而他之所以這樣做,還是因為秦朝亡國的前車之鑒。后人常把“輪臺罪己詔”說成是中國皇帝第一個正式的自我批評文件,其實執(zhí)政者“罪己”的政治傳統(tǒng)在中國存在得還要早。《左傳·莊公十一年》記載:“禹湯罪己,其興也勃;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敝皇钱敃r的歷史文獻沒有像漢代那么豐富、詳盡地留傳下來,因此說漢武帝是第一個正式下“罪己詔”的皇帝也不算錯。后來這個傳統(tǒng)一直被沿用。每當皇帝犯了禍國殃民的大錯誤,往往會下一道“罪己詔”,公開檢討,以表示與民更始。雖然,正如蘇軾所言,執(zhí)政者“罪己”的目的是為了“收人心”,但這仍不失為一種政治上比較清明的做法。試想,在君主專制制度下,皇帝不管做了何等錯事,也是萬歲、萬萬歲,而臣子們則以歌功頌德、文過飾非為邀寵進身之階,這是常態(tài)。如果君主能夠反其常態(tài)而“罪己”,說明起碼他認識到了兩點,一是無論當朝的輿論如何被掌控,百姓心中總有一桿秤;二是得人心者得天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即便天子也須得道,考慮民意,不可過分胡來。這是值得肯定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