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美術上冊 大魚和小魚教案 浙美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一年級美術上冊 大魚和小魚教案 浙美版(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此資料由網(wǎng)絡收集而來,如有侵權請告知上傳者立即刪除。資料共分享,我們負責傳遞知識。
第十二課 大魚和小魚
教學目標:
1.認識魚的形狀和特點,并能以魚為對象,感知大小對比,在比較和造型中體驗大與小的組合。
2.通過對比、探究讓學生感知大小的原理和表現(xiàn)方法,理解大小是在比較中產(chǎn)生的。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提高學習的興趣,抒發(fā)熱愛自然的情感。通過故事情境的創(chuàng)設,培養(yǎng)學生熱愛集體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點:
讓學生觀察和認識物體大與小的差異。在觀察、感受和表現(xiàn)中進行比較和辨別,學會表現(xiàn)誰大誰小。
教學難點:
理解在一個畫面中,大與小局部間的彼此區(qū)別和聯(lián)系(
2、大與小的并列或遮擋)。自然、和諧地將不同顏色的大與小的形象組織在畫面中。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 16開作業(yè)紙、繪畫工具、剪刀、膠水
(教師) 課件(魚的圖片、范畫、錄像等)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提示:組織學生有順序地擺放好學習用具,坐好。)
2.導課。
出示一張有很多大小不均等的魚的圖片,讓學生數(shù)一數(shù)大魚和小魚的數(shù)量。(引起爭論:大與小的標準不統(tǒng)一而引起區(qū)分上的混亂。引導觀察,引發(fā)思考,引出課題。)
3.揭示課題。
(1)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教科書中的圖片,讓學生多談談自己的感受,提出問題:為什么圖中的魚大小對比
3、非常明顯?
(2)教師小結:大,就是占的面積大、地方多。小,就是占的面積小、地方少。
(3)讓學生說說生活中的大與小的事物。
(提示:通過觀察大魚和小魚,理解大和小的差異。在一個整體畫面中,局部間的大與小彼此是有區(qū)別和聯(lián)系的,是相對而言的,沒有比較就沒有大、小可言。)
4.構思。
(1)讓學生說說魚的種類及大魚和小魚的不同特點。
(2)觀看各種各樣的魚的圖片和學生作品。分析、比較大魚和小魚在各部分(器官)上的區(qū)別。
(提示:引導學生觀察魚的結構組成與外形特征,采用提問方式啟發(fā)學生對魚的認識。重點使學生知道魚的身體形態(tài)是各種各樣的。)
5.創(chuàng)作。
(1)獨立作
4、業(yè)形式,畫一張大魚和小魚在一起的畫。
(2)討論:想象畫上的大魚和小魚各像什么?它們之間的關系應該怎樣?
(提示:啟發(fā)學生大膽地多畫魚,力求形狀各異、顏色豐富、花紋又不相同。及時鼓勵、表揚有創(chuàng)造性的作品。教學建議:本課也可以采用撕紙拼貼的形式來進行教學。)
6.展評。
以學生的作品為例,討論、分析如何把一條小魚變成大魚或者把一條大魚變成小魚,加深對大與小的理解。
7.小結。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全開鉛畫紙10張拼接起來的長卷作業(yè)紙、繪畫工具、剪刀、膠水
(教師)課件(魚的圖片、范畫、學生作品、海底錄像等)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1)
5、組織學生觀看海底錄像。
(2)準備全班同學共同使用的畫紙,貼于教室四周。
(創(chuàng)設海洋場景:用全開鉛畫紙10張拼接成長卷作業(yè)紙。)
2.啟發(fā)談話。
讓學生談談觀看海底錄像后的感受。說說他跟魚的故事、經(jīng)歷或幻想;說說最大的魚,比比誰知道的魚大;說說大魚的樣子和本領;說說大魚和小魚在一起干什么。
(提示:了解各種魚類,觀察魚的形象、色彩及紋樣。通過交流,了解有關水生物的知識,增加對魚的認識和理解,引起作畫的興趣。)
3.欣賞評述。
(1)欣賞學生和畫家作品,小組討論、分析魚的造型、色彩、紋樣。
(2)說說作品中的魚和自然界中的魚有什么不同。
4.集體創(chuàng)作。
(1)選擇自己喜歡的用具,分工、分場地完成作業(yè)。
(2)教師也可以一起參與繪畫,巡回指導。
(提示:注意不要擁擠。每組必須有明確的內容,必須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內容可畫,畫好后可以剪下貼上去。)
5.集體展示。
6.講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