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高考數學二輪復習 46分大題保分練(四)文》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通用版)2020高考數學二輪復習 46分大題保分練(四)文(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46分大題保分練(四)
(建議用時:40分鐘)
17.(12分)(2019·福州模擬)△ABC的內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且a(sin B-cos C)=(c-b)cos A.
(1)求角A;
(2)若b=,點D在BC邊上,CD=2,∠ADC=,求△ABC的面積.
[解] 法一:(1)根據正弦定理,及a(sin B-cos C)=(c-b)cos A,
得sin A(sin B-cos C)=(sin C-sin B)cos A,
所以sin Asin B+sin Bcos A=sin Ccos A+cos Csin A,
即sin Asin B+sin Bcos
2、A=sin(A+C).
又A+C=π-B,所以sin(A+C)=sin B,
所以sin Asin B+sin Bcos A=sin B.
又0<B<π,所以sin B>0,
所以sin A+cos A=1,即sin=.
又0<A<π,所以<A+<,所以A+=,解得A=.
(2)如圖,在△ACD中,AC=b=,CD=2,∠ADC=,
由正弦定理,得=,
即=,所以sin∠CAD=1,∠CAD=.
從而∠ACD=π--=,∠ABC=π--=,
所以AB=AC=.
故S△ABC=·AB·AC·sin∠BAC=×××sin=.
法二:(1)因為a(sin B-cos C)
3、=(c-b)cos A,
所以asin B=acos C+(c-b)cos A,
由余弦定理,得asin B=a·+(c-b)·,
化簡得2acsin B=2bc-(b2+c2-a2),
所以2acsin B=2bc-2bccos A,
即asin B=b-bcos A.
由正弦定理,得bsin A=b-bcos A.
所以sin A=1-cos A,所以sin=.
又0<A<π,所以<A+<,所以A+=,A=.
(2)在△ACD中,AC=b=,CD=2,∠ADC=,
由余弦定理,得AC2=AD2+CD2-2AD·CD·cos∠ADC,
即3=AD2+4-2×AD×2×,
4、解得AD=1,
從而AD2+AC2=CD2,所以∠CAD=,
所以∠ACD=π--=,∠ABC=π--=,
所以AB=AC=.
故S△ABC=·AB·AC·sin∠BAC=×××sin=.
18.(12分)如圖,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ABC是邊長為2的正三角形,M,N分別是AB,AA1的中點,且A1M⊥B1N.
(1)求證:B1N⊥A1C;
(2)求M到平面A1B1C的距離.
[解] 法一:(1)如圖,連接CM.
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平面ABC,CM?平面ABC.
所以AA1⊥CM.
在△ABC中,AC=BC,AM=BM,所以CM⊥A
5、B.
又AA1∩AB=A,所以CM⊥平面ABB1A1.
因為B1N?平面ABB1A1,所以CM⊥B1N.
又A1M⊥B1N,A1M∩CM=M,所以B1N⊥平面A1CM.
因為A1C?平面A1CM,所以B1N⊥A1C.
(2)連接B1M.
在矩形ABB1A1中,因為A1M⊥B1N,所以∠AA1M=∠A1B1N.
所以tan∠AA1M=tan∠A1B1N,即=.
因為△ABC是邊長為2的正三角形,M,N分別是AB,AA1的中點,所以AM=1,CM=,A1B1=2.
設AA1=x,則A1N=.
所以=,解得x=2.
從而S△A1B1M=S正方形ABB1A1=2,A1C=B1
6、C=2.
在△A1CB1中,cos∠A1CB1==,所以sin∠A1CB1=,
所以S△A1B1C=A1C·B1C·sin∠A1CB1=.
設點M到平面A1B1C的距離為d,由V三棱錐M-A1B1C=V三棱錐C-A1B1M,得S△A1B1C·d=S△A1B1M·CM,
所以d==,即點M到平面A1B1C的距離為.
法二:(1)同法一.
(2)在矩形ABB1A1中,因為A1M⊥B1N,所以∠AA1M=∠A1B1N,
所以tan∠AA1M=tan∠A1B1N,即=.
因為△ABC是邊長為2的正三角形,M,N分別是AB,AA1的中點,
所以AM=1,CM=,A1B1=2.
設AA
7、1=x,則A1N=,
所以=,解得x=2.
如圖,取A1B1的中點D,連接MD,CD,過M作MO⊥CD于O.
在正方形ABB1A1中,易知A1B1⊥MD,由(1)可得CM⊥A1B1,
又CM∩MD=M,所以A1B1⊥平面CDM.
因為MO?平面CDM,所以A1B1⊥MO.
又MO⊥CD,A1B1∩CD=D,所以MO⊥平面A1B1C,
即線段MO的長就是點M到平面A1B1C的距離.
由(1)可得CM⊥MD,又MD=2,所以由勾股定理,得CD==.
S△CMD=·CD·MO=·CM·MD,即××MO=××2,
解得MO=,故點M到平面A1B1C的距離為.
19.(12分)
8、(2019·合肥模擬)“工資條里顯紅利,個稅新政入民心”.隨著2019年新年鐘聲的敲響,我國自1980年以來,力度最大的一次個人所得稅(簡稱個稅)改革迎來了全面實施的階段.某IT從業(yè)者為了解自己在個稅新政下能享受多少稅收紅利,繪制了他在26歲~35歲(2009年~2018年)之間各年的月平均收入y(單位:千元)的散點圖:
(1)由散點圖知,可用回歸模型y=bln x+a擬合y與x的關系,試根據有關數據建立y關于x的回歸方程;
(2)如果該IT從業(yè)者在個稅新政下的專項附加扣除為3 000元/月,試利用(1)的結果,將月平均收入視為月收入,根據新舊個稅政策,估計他36歲時每個月少繳納的個人
9、所得稅.
附注:1.參考數據:xi=55,yi=155.5, (xi-)2=82.5, (xi-)(yi-)=94.9,ti=15.1, (ti-)2=4.84, (ti-)(yi-)=24.2,其中ti=ln xi;取ln 11=2.4,ln 36=3.6.
2.參考公式:回歸方程v=bu+a中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計分別為=,=- .
3.新舊個稅政策下每月應納稅所得額(含稅)計算方法及稅率表如下:
舊個稅稅率表(個稅起征點3 500元)
新個稅稅率表(個稅起征點5 000元)
繳稅級數
每月應納稅所得額(含稅)=收入-個稅起征點
稅率(%)
每月應納稅所得額(含稅)
10、=收入-個稅起征點-專項附加扣除
稅率(%)
1
不超過1 500元的部分
3
不超過3 000元的部分
3
2
超過1 500元至4 500元的部分
10
超過3 000元至12 000元的部分
10
3
超過4 500元至9 000元的部分
20
超過12 000元至25 000元的部分
20
4
超過9 000元至35 000元的部分
25
超過25 000元至35 000元的部分
25
5
超過35 000元至55 000元的部分
30
超過35 000元至55 000元的部分
30
…
…
…
…
…
[解] (1)令t
11、=ln x,則y=bt+a.
===5,
===15.55,===1.51,
=- =15.55-5×1.51=8,
所以y關于t的回歸方程為y=5t+8.
因為t=ln x,所以y關于x的回歸方程為y=5ln x+8.
(2)由(1)得該IT從業(yè)者36歲時月平均收入為
y=5ln 11+8=5×2.4+8=20(千元).
舊個稅政策下每個月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
1 500×3%+3 000×10%+4 500×20%+(20 000-3 500-9 000)×25%=3 120(元).
新個稅政策下每個月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
3 000×3%+(20 000-5 000
12、-3 000-3 000)×10%=990(元).
故根據新舊個稅政策,該IT從業(yè)者36歲時每個月少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3 120-990=2 130(元).
選考題:共10分.請考生在第22、23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
22.(10分)[選修4-4:坐標系與參數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直線l的參數方程為(t為參數).以坐標原點為極點,x軸的正半軸為極軸建立極坐標系,曲線C的極坐標方程為ρ2=,點P的極坐標為.
(1)求C的直角坐標方程和P的直角坐標;
(2)設l與C交于A,B兩點,線段AB的中點為M,求|PM|.
[解] (1)由ρ2=得ρ2
13、+ρ2sin2θ=2?、?,將ρ2=x2+y2,y=ρsin θ代入①并整理得,曲線C的直角坐標方程為+y2=1.
設點P的直角坐標為(x,y),因為點P的極坐標為,
所以x=ρcos θ=cos=1,y=ρsin θ=sin=1.
所以點P的直角坐標為(1,1).
(2)法一:將代入+y2=1,并整理得41t2+110t+25=0,
Δ=1102-4×41×25=8 000>0,
故可設方程的兩根分別為t1,t2,
則t1,t2為A,B對應的參數,且t1+t2=-.
依題意,點M對應的參數為.
所以|PM|==.
法二:設A(x1,y1),B(x2,y2),M(x0,y0)
14、,
則x0=,y0=.
由,消去t,得y=x-.
將y=x-代入+y2=1,并整理得41x2-16x-16=0,
因為Δ=(-16)2-4×41×(-16)=2 880>0,
所以x1+x2=,x1x2=-.
所以x0=,y0=x0-=×-=-,
即M.
所以|PM|===.
23.(10分)[選修4-5:不等式選講]
已知函數f(x)=|x+1|-|ax-3|(a>0).
(1)當a=2時,求不等式f(x)>1的解集;
(2)若y=f(x)的圖象與x軸圍成直角三角形,求a的值.
[解] (1)當a=2時,不等式f(x)>1即|x+1|-|2x-3|>1.
當x≤-
15、1時,原不等式可化為-x-1+2x-3>1,解得x>5,因為x≤-1,所以此時原不等式無解;
當-1<x≤時,原不等式可化為x+1+2x-3>1,
解得x>1,所以1<x≤;
當x>時,原不等式可化為x+1-2x+3>1,解得x<3,所以<x<3.
綜上,原不等式的解集為{x|1<x<3}.
(2)法一:因為a>0,所以>0,
所以f(x)=
因為a>0,所以f(-1)=-a-3<0,f=1+>0.
當0<a<1時,f(x)的圖象如圖①所示,要使得y=f(x)的圖象與x軸圍成直角三角形,則(a-1)(a+1)=-1,解得a=0,舍去;
當a=1時,f(x)的圖象如圖②所示,所以y=f(x)的圖象與x軸不能圍成三角形,不符合題意,舍去;
當a>1時,f(x)的圖象如圖③所示,要使得y=f(x)的圖象與x軸圍成直角三角形,則(1-a)(a+1)=-1,解得a=±,因為a>1,所以a=.
綜上,所求a的值為.
圖① 圖② 圖③
法二:因為a>0,所以>0,
所以f(x)=
若y=f(x)的圖象與x軸圍成直角三角形,
則(a-1)(a+1)=-1或(a+1)(1-a)=-1,
解得a=0(舍去)或a=或a=-(舍去).
經檢驗,a=符合題意,
所以所求a的值為.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