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總復習考點沖刺訓練 古文閱讀專題
《中考語文總復習考點沖刺訓練 古文閱讀專題》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考語文總復習考點沖刺訓練 古文閱讀專題(3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中考考前必做題:古文閱讀專題 1.11—12學年連云港市四校聯(lián)誼第一次模擬語文試卷 三、閱讀理解(42分) (一)吳宮遺事① (羅隱)(12分) 越心未平②,而夫差有憂色。一旦復筑臺于姑蘇之左,俾③參政事者以聽 百姓之疾苦焉,以察四方之兵革焉。一之日④,視之以伍員⑤。未三、四級⑥,且奏曰:“王之民饑矣,王之兵疲矣,王之國危矣。”夫差不悅,俾喜否⑦以代焉。畢九層而不奏,且倡曰⑧:“四國畏王,百姓歌王,彼員者欺王?!眴T曰:“彼徒欲其身之亟高⑨,固不暇為王之視也,亦不為百姓謀也,豈臣之欺乎!” 王賜員死,而喜否用事⑩。明年,越入?yún)恰? 注釋:①吳宮:春秋時吳王夫差的宮室。 ②越心未
2、平: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踐被吳國打敗后,和其臣民常懷報仇復國之心。 ③俾:使。 ④一之日:十月以后的第一個月,即十一月。 ⑤伍員:字子胥,吳國大臣。 ⑥未三、四級:沒等建好第三、第四層。 ⑦喜否:伯喜否,吳國太宰。 ⑧倡:宣揚。 ⑨這句意思是說喜否只想自己的官職趕快升得高些。亟:急,趕快。 ⑩用事:專權,當權。 13.用“/”劃分下面句子的音節(jié)停頓。(標兩處)(2分) 一旦復筑臺于姑蘇之左 14.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4分) ①兵:_________ ②畢:_________ ③固:_________ ④明年:_________ 1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
3、句子。 (4分) ①夫差不悅,俾喜否以代焉。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豈臣之欺乎!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這篇短文揭示了怎樣一條深刻的歷史教訓?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一旦/復筑臺/于姑蘇之左 14.(1)軍隊(士兵) (2)完成(造好
4、) (3)本來 (4)第二年 15.(1)夫差不高興,讓喜否替換了伍員。 (2)哪里是我欺騙呢! 16.不辨忠奸,聽信讒言,必將亡國。 2.河北省11--12年度中考模擬試卷語文試卷 二、閱讀理解(6—24題 51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12分)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
5、者,國恒亡。 然后知 , 。 6.在文中橫線處用原文填空。(2分) 然后知 , 。 7. 解釋文中加點的字。(3分) (1)衡 (2)作 (3)喻 8.翻譯句子。(2分) 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9.文中第一段所舉的歷史人物的共同特點是什么?(2分) 11.這篇選文對你今后的學習或生活有怎樣的指導意義?(3分) 3.2011-2
6、012學年鄭州市九年級語文第一次質(zhì)量預測 四、古詩文閱讀(17 分) 閱讀甲乙兩則古文,完成16 一19 題(共12 分) (甲)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選自《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乙)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
7、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選自《 送東陽馬生序》 16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 ( 1)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 ( ) ( 2) 行拂亂其所為 ( ) ( 3) 負筐曳屐 ( ) ( 4) 同舍生皆被綺繡 ( ) 17.請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 1 )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譯文: ( 2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譯文: 18.甲段文字列舉六個人的事例,乙段文字寫宋宋濂的求學經(jīng)歷,他們七人都
8、具有什么共同特點?兩段文字可以說明的共同道理是什么?( 2 分) 答: 19.請你從現(xiàn)實生活中為甲文補充一個事實論據(jù)。(2 分) 答: 16.(1)起,被任用 (2)違背 (3)拖 (4)同“披”,披著 (一空1分,共4分) 17.(1)(通過這些)來讓他內(nèi)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起來,以不斷增長才干。(2分) (2)因為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別人。(2分) 18.出身貧賤,經(jīng)受磨難;歷盡艱苦,由卑微到顯貴。(任寫一條,意思對即可;1分) 人才是在艱苦環(huán)境中磨練出來的;困境出人才;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任寫一點,意思對即可;1分)
9、19.略 (2分,只要能證明甲文的觀點即可) 4.2011年北京市中考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八) [三](15分) A.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骸昂温??” B.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
10、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7.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3分) (1)唯吾德馨 (2)談笑有鴻儒 (3)亭亭凈植 18.翻譯下列句子。(4分) (1)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2)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19.用原文填空。(4分) (1)用類比來表現(xiàn)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2)“牡丹之愛,宜乎眾矣”的原因是: 20. A文的陋室主人與 B文中“菊,花之隱逸者也”“ 蓮,花之君子者也”有什么異同?(4分) 答案: 17. (1)品德高尚(2)大(3)樹立 18. (1)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聽覺,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心勞累。(2)
11、對于蓮花的喜愛,與我一樣的又有誰呢? 19. (1)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2)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20.提示:他們都品行高潔,不慕榮利。陋室主人同 “菊,花之隱逸者” 遠離世俗,是隱者。愛蓮者則身在世俗高于世俗。 5.2011年北京市中考模擬考試語文試題(二) 四、(15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以臨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長,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臨川記》云也。羲之嘗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此為其故跡,豈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而嘗極東方,出滄海,以娛其意于山水之間;豈其徜徉肆恣,而又嘗自休于此邪?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
12、,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不如彼邪?則學固豈可以少哉,況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為州學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書“晉王右軍墨池”之六字于楹間以揭之。又告于鞏曰:“愿有記?!蓖仆蹙?,豈愛人之善,雖一能不以廢,而因以及乎其跡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學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況仁人莊士之遺風余思,被于來世者何如哉! 16.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3分) (1)嘗極東方 (2)恐其不章 (3)推王君之心 17.翻譯下列句子。(4分) (1)此為其故跡,豈信然邪? (2)況仁人莊士之遺風余思,被于來世者何如哉!
13、18.用原文填空。(4分) (1)表明作者勉學勸善目的的句子是: (2)“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照應了下文的: 19.相關內(nèi)容鏈接:閱讀下面的一段話,結合原文談談你對此的看法。(4分) 在旅游業(yè)盛行的今天,許多地方紛紛鉆研地方志,以挖掘本地名人事跡,建造紀念館來吸引游客,結果出現(xiàn)了一個名人有多個故鄉(xiāng)或紀念館的情況,真實性令人懷疑。甚至冒出一些名不見經(jīng)傳人物,缺少紀念意義,結果耗費巨資的紀念館成了閑置的擺設。 答案: 16.(1)盡(2)顯示(3)推想; 17.(1)這個池子就是墨池的遺跡,莫非這是真的?(2)何況品德高尚莊重自持的人遺留下來的作風與思想,對后世的影響又是多么深遠??!
14、 18.(1)則學固豈可以少哉,況欲深造道德者邪?(2)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19.提示:宣揚古人事跡是為了勉勵今人,純粹以商業(yè)為目的,缺少史料根據(jù)的宣傳是不可取的。 6.2011年北京市中考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六) [三](15分)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
15、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逼溲裕澣羧酥畠壓??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17.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每有會意 (2)不戚戚于貧賤 (3)曾不吝情去留 18.翻譯下列句子。(4分) (1)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 (2)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19.用原文填空。(4分) (1)作者飲酒的目的是: ;(2)親舊“置酒而招之”是因為: 。 20.李白詩云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边@與陶淵明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處?(4分) 答案: 17
16、.(1)體會(2)對(3)不曾 18. (1)簡陋的屋子里冷冷清清,不能遮陽避雨。(2)從這話看來,他應是五柳先生一樣的人吧? 19. (1)忘懷得失(2)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 20.提示:他們或者空有一生抱負,卻無法實現(xiàn),或者不容社會,不愿與世俗同流。但內(nèi)心都孤獨寂寞,他們以酒銷愁,以忘卻在世俗中的失意。這種思想也難免有消極遁世的成分。 7.2011—2011學年度高州市學科聯(lián)賽 閱讀文言文,回答下面問題。 捕蛇者說 柳宗元 ①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癘、去死肌,殺三蟲。其始,太醫(y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
17、,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永之人爭奔走焉。 ②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問之,則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shù)矣?!毖灾?,貌若甚戚者。 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將告于蒞事者,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 ④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xiāng),積于今六十歲矣。而鄉(xiāng)鄰之生日蹩。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徒,饑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非死則徙爾,而
18、吾以捕蛇獨存。悍吏之來吾鄉(xiāng),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犬不得寧焉。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馳然而臥。謹食之,時而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xiāng)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吾鄉(xiāng)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⑤余聞而愈悲??鬃釉唬骸翱琳陀诨⒁玻 蔽釃L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鳴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8.下面加點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吾祖死于是(這件事) B.君將哀而生之乎?(我) C.退而甘食其土之有(自己) D.以俟夫
19、觀人風者得焉。(語氣詞,無實義) 9.“而”字用法與其它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2分) A.恂恂而起 B.時而獻焉 C.馳然而臥 D.得而臘之以為餌 11.對“安敢毒耶”理解不當?shù)囊豁検牵ā ?)(2分) A.回應上文作者的提問(若毒之乎)。 B.用反問句委婉表示捕蛇給自己帶來了很多好處。 C.暗示了不敢怨恨捕蛇一事,是因為賦斂之毒有甚于蛇。 D.這個回答出人意料,使一篇血淚斑斑的控訴帶上“哀而不傷”的色調(diào),意蘊更加深刻。 答案: 8.D 9.D 11.C 8.2011年河南省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語
20、文考試模擬試卷 三、古詩文閱讀(共14分) 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17—22題。(共11分) (一)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孟子《魚我所欲也》) (二)公孫儀相魯而嗜魚,一國盡爭買魚而獻之。公孫儀不受。其弟子諫曰:“夫子嗜魚而不受者,何也?”對曰:“夫唯嗜魚,故不受也。夫即受魚,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將枉于法;枉于法,則免于相,
21、雖嗜魚,彼必不能常給我魚,我又不能自給魚;即無受魚而不免于相,雖嗜魚,我能長自給魚。”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韓非子·外儲說右下》) 注:(1)公孫儀:春秋時魯穆公的相。(2)即:假如。(3)下人:遷就他人。 17.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2分) (1)蹴爾而與之??????????? 蹴: (2)公孫儀相魯而嗜魚????? 嗜: 18.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19.根據(jù)語段內(nèi)容填空: 文(一)中“此之謂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
22、? ; 文(二)中“??????????????????????? ”一句表達了公孫儀的觀點。(2分) 20.說說這兩個語段分別論述了什么內(nèi)容?又有什么相同之處?(4分) 答案: 17.(1)用腳踢??(2)特別喜歡(很愛好) 18. 過去寧可死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為了所認識的貧困的人感激我而接受了它。 19.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20.文(一)論述的是人為能獲取高官厚祿而舍棄義(“禮義”),文(二)通過公孫儀對受魚和枉法關系的分析,體現(xiàn)了他注重防微杜漸(清醒自律),嚴于律己,清正廉明的性格。相同之處:兩個語段都是寫在利與義面前如何抉擇的問題。 9
23、.2011年貴州黔西南州貞豐縣長田中學中考語文模擬試題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方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
24、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20.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每句只標一處)(2分) ①前 人 之 述 備 矣?!?②然 則 何 時 而 樂 耶? 21.根據(jù)你的積累,請寫出文中的“前人”描寫洞庭湖景色的一個完整詩句。(2分) 答 , 。 22.根據(jù)你對文章中加線詞語的理解,解釋下列加著重號的詞語。(4分) ①去國懷鄉(xiāng) 國:
25、 ②進亦憂,退亦憂 進 ③寵辱偕忘 偕 ?、芪⑺谷?,吾誰與歸 歸 23.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答: (2)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答: 24.作者用兩段文字來寫“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4分) 答: 25.岳陽樓風景管理處擬在門票上印制“岳陽樓簡介”,請你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代寫一段說明性的文字。(4分) 答案: 20.①前人之述/備矣。②然則/何時而樂耶? 21示例一: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示例二: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22.①離開②指在朝廷做官③一起④歸依
26、 23略 24.意在與“古仁人之心”作對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達胸懷和高尚情操。 25.示例:岳陽樓位于湖南岳陽,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之一。登上此樓,可以觀賞洞庭湖的壯美景象。歷代文人墨客登臨抒懷,留下了許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學家范仲淹曾寫下千古絕唱《岳陽樓記》,岳陽樓因此聞名天下。 11.2011年北京市中考模擬考試語文試題 [三](15分) A.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B.水陸草
27、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7.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3分) (1)唯吾德馨 (2)談笑有鴻儒 (3)亭亭凈植 18.翻譯下列句子。(4分) (1)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2)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19.用原文填空。(4分) (1)用類比來表現(xiàn)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
28、2)“牡丹之愛,宜乎眾矣”的原因是: 20. A文的陋室主人與 B文中“菊,花之隱逸者也”“ 蓮,花之君子者也”有什么異同?(4分) 答案: 17. (1)品德高尚(2)大(3)樹立 18. (1)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聽覺,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心勞累。(2)對于蓮花的喜愛,與我一樣的又有誰呢? 19. (1)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2)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20.提示:他們都品行高潔,不慕榮利。陋室主人同 “菊,花之隱逸者” 遠離世俗,是隱者。愛蓮者則身在世俗高于世俗。 11.2011年北京市中考模擬考試語文試題(一) 四、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15分) 既加冠,益慕圣賢之
29、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緼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今諸生學于太學,縣官日有稟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
30、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yè)、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后見也。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16.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援疑質(zhì)理 (2)略無慕艷意 (3)無凍餒之患矣 17.翻譯下列句子。(4分) (1)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2)縣官日有稟稍之供。 18.用原文填空。(4分) (1)與文章第一段劃線句子相照應的句子是: 。 (2)當年“我”能
31、夠忍受“凍餒之患”的原因是: 。 19.結合具體事例談談你對第二段加線句子的理解。(4分) 答案: 16.(1)引、提出(2)欣羨(3)饑餓 17. (1)我學習的勤奮與艱苦大概就像這個樣子。(2)朝廷每天都有米糧供應。 18. (1)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2)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19.提示:劃線句子告訴我們:學業(yè)的精深與道德的成就不是天資決定的,而是經(jīng)過后天的努力得到的。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晚年終成大氣;仲永天資聰穎,而其父不使學,最終泯然眾人。這些事例都告訴我們勤奮努力對一個人成材的重要作用。 12
32、.2011年北京市中考模擬考試語文試題(五) [三](15分)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17.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3分) (1)一百許里 (2)猛浪若奔 (3)窺谷忘反 18.翻譯下列句子。(4分) (1)負勢
33、競上,互相軒邈。 (2)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19.用原文填空。(4分) (1)寫出富春江江水清澈的句子是: (2)文中含有哲理意味的句子是: 20.簡析作者是怎樣表現(xiàn)山之“奇”水之“異”的。(4分) 答案: 17. (1)左右(2)奔馳的馬(3)同“返” 18. (1)憑借山勢,爭著向上,互相爭著向高處和遠處伸展。(2)蟬不停的叫著,猿不停的啼著。 19. (1)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2)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20.提示:文章先總寫以“奇山異水”統(tǒng)領全文。先分寫異水,以“水皆縹碧,千丈見底”,寫出它的澄澈透明;再寫流勢
34、湍急,以箭飛馬奔作比。再分寫奇山,奇在整體形象,以“皆生寒樹”作鋪墊,連用一系列動詞化靜為動;奇在情趣,有“泠泠作響”的泉聲,有“嚶嚶成韻”的鳥聲,有“千轉不窮”的蟬聲,有“百叫無絕”的猿聲,使人覺得山間充滿勃勃生機(大意正確即可得分)。 13.2011年北京市中考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四) [三](15分) 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yǎng)而致。孟子曰:“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苯裼^其文章,寬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間,稱其氣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蕩,頗有奇氣。此二子者,豈嘗執(zhí)筆學為如此之文哉?其氣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動
35、乎其言而見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轍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與游者,不過其鄰里鄉(xiāng)黨之人。所見不過數(shù)百里之間,無高山大野可登覽以自廣。百氏之書,雖無所不讀,然皆古人之陳跡,不足以激發(fā)其志氣??炙煦闆],故決然舍去,求天下奇聞壯觀,以知天地之廣大。 17.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3分) (1)稱其氣之小大 (2)動乎其言 (3)可登覽以自廣 18.翻譯下列句子。(4分) (1)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 (2)而轍也未之見焉。 19.用原文填空。(4分) (1)孟子與太史公文章的共同特點是: (2)“求天下奇聞壯觀,以知天地之廣大”照應
36、上文的: 20.作者關于寫文章的觀點是什么?談談你對這個觀點的看法。(4分) 答案: 17. (1)相稱(2)在(3)擴大自己的視野 18. (1)我生來愛好寫文章,思考這件事到很深的程度。(2)可是我卻沒有見到你。 19. (1)其氣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動乎其言而見乎其文,而不自知也。(2)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游。 20.提示:觀點:“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yǎng)而致”。看法:作者自身的修養(yǎng)、精神與品質(zhì)確實決定了文章的價值,因此培養(yǎng)“氣”對寫好文章至關重要。但文章的寫作技巧也是可以通過學習來獲得的。 14.2011年北京市中考模擬考試語文試題(三)
37、 [三](15分)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曰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曰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5.解釋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思
38、而不學則殆 (2)學而不厭 (3)不憤不啟 16.下列各組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 人不知而不慍 擇其善者而從之 B. 可以為師矣 可以一戰(zhàn) C. 必有我?guī)熝? 不可褻玩焉 D. 有朋自遠方來 自三峽七百里中 17.下面句子省略成分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2分) A.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B. 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 C.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D. 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18. 把“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一句翻譯成白
39、話文。(2分) 19.用原文填空。(2分) (1)為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精神,教師應抓住恰當時機進行開導,正如文中所說:“ , ?!? (2)從文中任選一則表明學習態(tài)度的句子寫在下面: 。 20.相關內(nèi)容鏈接。(4分) (1)給下面一則斷句,并加上標點。(2分) 子 曰 德 之 不 修 學 之 不 講 聞 義 不 能 從 不 善 不 能 改 是 吾 憂 也 (2)③中國古代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今天我們閱讀它也會獲益匪淺,請另外寫出《論語》中你熟悉的一則(不得
40、與試卷上的相同),并簡要說說對它的理解。(2分) 答案: 15.精神疲倦而無所得、滿足、心里想弄明白卻不能夠。 16. B 17.A 18.聰明并且勤奮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所以人們稱他為“文”啊。 19.用原文填空。(2分)(1)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②略。 20.(1)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從,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保?)略。 15.2011年北京市中考模擬考試語文試題(七) [三](15分)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
41、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18.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3分) (1)念無與為樂者 (2)遂至承天寺 (3)相與步于庭中 19.翻譯下列句子。(4分) (1)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2)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20.用原文填空。(4分) (1)“欣然起行”的原因是: (2)張懷民與作者具有同樣的愁思表現(xiàn)在: 21. 這篇文章表現(xiàn)了作者的一種怎樣的情懷,聯(lián)系我們學過的其他古文,說說你對古代文人這種情懷的認識。(4分) 答案: 18. (1)考慮、想到(2)于是、就(3)共同、一起 19. (1)月光
42、照進屋里,我高興地起身走出戶外。(2)只是缺少清閑的人如我們兩個啊。 20. (1)月色入戶;(2)懷民亦未寢。 21.提示:古代文人常常以物喜以己悲。聯(lián)系略。 16.2011年山東省新泰中考語文模擬試卷(一) [三](15分)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
43、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18.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3分) (1)舍生而取義 (2)由是則生 (3)可以辟患 19.翻譯下列句子。(4分) (1)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 (2)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0.用原文填空。(4分) (1)“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是因為: (2)表明作者觀點的句子是: 答案: 18. (1)表示并列(2)通過這種途徑(3)通“避”,躲避。 19. (1)想得到的有超過生命的,所以不去做茍且偷生的事。(2)那么凡是可以用來求得生命的什么手段不可以采用呢? 20.
44、 (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2)舍生而取義者也 17.2011年山東省新泰市中考語文模擬試卷(二) 三、古詩文閱讀與欣賞(16分) (一)閱讀《送東陽馬生序》選文,根據(jù)要求回答問題(12分)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今諸生學于太學,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
45、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yè)、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后見也。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18.選出加點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3分)( ) A.以衾擁覆(用) B.無奔走之勞矣(的) C.同舍生皆被綺繡(被褥) D.四支僵勁不能動(僵硬) 19.將“無凍餒之患矣”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3分) 譯: 20.第一段寫作者 的艱苦,按順序分別寫了 、 、 、
46、 等四個方面的艱苦情形。(3分) 21.通過學習本文,結合你自己的求學經(jīng)歷,談談本文給了你什么啟示。(3分) 答案: 18.C 19.沒有挨凍挨餓的憂慮 (抓住關鍵詞語翻譯,意思對即可) 20.求學(1分),行、住、食、衣(2分) 21.能夠結合自己的學習經(jīng)歷,從艱苦、勤奮的學習精神和堅韌不拔的學習態(tài)度等任一角度談即可。沒有結合自己學習經(jīng)歷或脫離文本,各扣1分。 18.2011年濟寧師專附中語文中考模擬試題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姟枺骸昂我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
47、人?!睂υ唬骸靶』菸磸?,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ジ壹右?,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冢窀ジR?。”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病?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 (節(jié)選《曹劌論戰(zhàn)》) [乙](晉)文公伐原①,令②以三日之糧。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軍③而去之。諜④出曰:“原不過一二日矣!”軍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乃去之,及孟門⑤ ,而原請降。( 《國語·文公伐原》) 注釋:①原:原國,姬姓小國。②令:限令。③疏軍:撤兵。疏,散、撤。④諜:刺探軍情的人。⑤孟門:原國地名。 8.解釋句中加點的詞:(3分) ①肉食者鄙,未能
48、遠謀。鄙: ②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犧牲: ③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 庇: 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②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 11.按要求填空: ①甲文主要通過語言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在對話中,曹劌的“???? ?????”和魯莊公的“??? ??? ”都得到了鮮明的再現(xiàn)。(用文中的詞語作答) ②甲乙兩文都強調(diào)政治上???? ????是取得戰(zhàn)爭勝利的重要條件,文中都有反映這一重要思想的典型句子,如甲文中的畫線句“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乙文中的“???????? ??????
49、???????”這一句。(4分) 11.甲文中,從“曹劌請見”一句中可以看出曹劌有主動參與國家大事的精神,請你談談對這種做法的理解。(4分) 答案: 11.略。 8.信:信用。⑥庇:庇護,即賴以生存。 9. ②得到原國而失去信義,那又依靠什么來使喚人民呢? 11① 遠謀??鄙??②取信于民(意近即可)??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或答“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 19.湖北省云夢縣2011年中考語文模擬試卷 (一)閱讀下面的詩文,回答文后提出的問題 水調(diào)歌頭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
50、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7.下面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詞人神游月宮的幻想是因在人間感到寂寞而產(chǎn)生的,而這寂寞感又跟中秋之夜不能跟親人團聚有關。 B、“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轉”、“低”表示夜已深,而詞人無眠,故小序說“歡飲達旦”。 C.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這句表達了詞人對明月故意與人為難給人增添憂愁的強烈不滿,也表示了對于不幸的離人們的同情。 D、“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句突破時空的局限阻隔,用明
51、月將經(jīng)受著離別之苦的人聯(lián)系起來,表達了對他們的美好祝愿,充滿了浪漫色彩。 8.結合生活實際,具體談談你對“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的理解。(2分) 答: (二)閱讀下文,完成后面問題。(11分)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
52、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9.下列詞語解釋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 是: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B. 之:寡助之至 以天下之所順 C. 堅:兵革非不堅利也 將軍身披堅執(zhí)銳 D. 以:以天下之所順 屬予作文以記之 11.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翻譯: ②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翻譯: 11.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3分) ①文章的中心論點是: ②分析家認為,美國對外武力干涉他國內(nèi)政的戰(zhàn)略已呈
53、“ ”之勢,而中國“和平崛起”的外交戰(zhàn)略正呈“ ”之勢。 12.根據(jù)文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句話的內(nèi)容,聯(lián)系歷史或現(xiàn)實,舉一個這樣的事例。(2分) 答案: 7.C 8.具體事例與詩句表達的豁達樂觀精神結合方可得滿分,少一點扣1分. 9.A 11.①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劃定的邊疆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威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②所以君子不戰(zhàn)則已,戰(zhàn)就一定能勝利。 11.①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 親戚畔之 天下順之 12.列舉事例2分,加以簡單分析
54、1分。 20.2011年湖北省黃岡市匡河中學中考語文模擬試題 (五)【閱讀古典文化】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言文,完成21—24題。(共11分) (甲)《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乙)《劉宣苦讀成才》 景泰①間,吉安劉宣②代戍于京師龍驤衛(wèi),為衛(wèi)使畜馬,晝夜讀書廄中,使初不知也。公偶與塾師論《春秋》,師驚異之,以語使,使乃優(yōu)遇之。未幾,發(fā)解及第③……。取解時,劉文恭公鉉④主試,訝其文,
55、謂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啟封,乃公也,人始識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 (焦竤《玉堂叢語》) 【注釋】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鈺年號。②劉公宣:即劉宣。③發(fā)解及第:(劉宣參加科舉考試)發(fā)榜考中了解元。④劉文恭公鉉:即劉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 21.解釋加點的字詞(4分) A.舜發(fā)于畎畝之中( ) B. 以語使( ) C. 行拂亂其所為 ( ) D. 訝其文( ) 22.下面句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 (2分) A..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皆以美于徐公 B.所以
56、動心忍性 以塞忠諫之路 C. 勞其筋骨 訝其文 D. 使乃優(yōu)遇之 及啟封,乃公也 23.翻譯下面句子,(2分) ①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晝夜讀書廄中,使初不知也。 24.①(甲)文闡述了孟子 的人才觀。(1分) ②用一個短語或一句話分別評價(乙)文中劉宣、衛(wèi)使、劉鉉三個人物。(2分) 劉宣: 衛(wèi)使: 劉鉉: 21.2011年黑龍江齊齊哈爾中考語文全真模擬試題 (
57、一)?閱讀文言文,回答6~9題。(共8分)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俊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素,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6.解釋加點的詞(2分) 溯:_____???????絕:______ 7.翻譯句子(2分)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________________ 8.作者
58、引用漁者歌謠的作用是什么?(2分) 9.發(fā)揮你的想象,請將“清榮俊茂”的景色描繪下來。50字以上。(2分) 答案: 6.逆流而上???停止???? 7.即使乘著快馬駕著風也不認為快。 8.引用悲涼的漁歌借以表現(xiàn)三峽秋日的蕭瑟和凄清的特點 9.(這里)江水清澈的可以看見降低的砂石,魚兒在石間嬉戲。岸上的樹木枝繁葉茂,濃蔭成片。群山險峻挺拔,氣勢高昂。野草翠綠,郁郁蔥蔥,為山川填上了秀色。 22.2011年河南省中考語文模擬試題 三、古詩文閱讀(共14分) (一)閱讀下面的古文,回答問題。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
59、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磸蹋窀囊?。”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 《曹劌請戰(zhàn)》節(jié)選) 乙: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①,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然而旱干水溢,則變置社稷?!保ā睹献印けM心下》 第十四章) 注:①社稷:社,土神。稷,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來就用“社稷”代表國家。②丘:眾。③栥(zī):稷,粟
60、米。 19.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3分) (1)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間 (2)小惠未徧,民弗從也 徧 (3)犧牲玉帛,弗敢加也 犧牲: 20.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2)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 21.從語段(一)來看,曹劌認為取勝的主要條件是什么?(1分) 22.曹劌的思想和孟子的主張不謀而合,在語段(二)中孟子認為“ , (1分) 23.從上面兩個語段中,你得到了哪些啟示?(1分)
61、 23.2011年溫州外國語學校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卷 余嘗游于京師侯家①富人之園,見其所蓄②,自絕徼③海外奇花石無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斬竹而薪之,其為園④,弈必購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錢一石,百錢買一花而不自惜。然有竹據(jù)其間,或芟⑤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城人茍可致一竹,輒不惜數(shù)千錢。然才遇霜雪,又槁⑥以死。以其難致而又多槁死,則人益貴之。而江南人笑之曰:“京師人乃寶吾之所薪!” (節(jié)選自《任光祿竹溪記》) [注釋]①侯家:王侯之家。②蓄:蓄養(yǎng),收藏。③絕徼:極遠的邊地。④其為園:他們建造園子。⑤芟(shān):割。⑥槁:干桔。 2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
62、分) ⑴而所不能致( ?。┱呶┲瘛 、迫唬ā 。┯兄駬?jù)其間 ⑶或芟而去( ?。┭伞 、任阋允牵ā 。┱嘉一ㄊ? 2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吾江南人斬竹而薪之 23.這段文字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3分) (二)(11分) 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shù)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蛞詾樗?,或以為
63、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眳菑V以為然。?????????? (節(jié)選自《陳涉世家》) 17.解釋下面加點的字。(2分) ①會天大雨____________________??②為天下唱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與例句中加點的詞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例句: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 A.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三峽》)???????B.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記》) C.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塞翁失馬》)?D.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1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2分) 等死,死國
64、可乎? 20.陳勝、吳廣為什么要詐稱公子扶蘇、項燕?(用簡潔的語言回答)(3分) 24.2011年四川省自貢縣成佳中學初三年級語文模擬考試 三、古文閱讀(12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4-17題。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了,不敢銷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
65、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緼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苦此。 14.下列句中對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家貧,無以致書以觀(致:取得,這里指買到) B、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假:借) C、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援:援助) D、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腰:
66、這里是“腰上系著”之意,動詞) 15.下列句子翻譯不正確的是( ) A、弗之?。翰恍傅?,不放松 B、德隆望尊:道德高尚,受人尊重。 C、負筐曳屣:背著書箱,拖著鞋。 D、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不覺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別人。 16.下列句中與“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中“之”的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公與之乘《曹劌論戰(zhàn)》 C、議法度而修之《答司馬諫議書》 D、行道之人弗受 17.對本文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選段的主要內(nèi)容是:講述作者青少年時求學之艱難和用心之誠懇專一。 B、對太學生中的其他人“燁然若神人”作者卻“略無慕艷意”的原因是: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C、文中作者青少年時期求學的艱難可概括為:幼時求學之艱難,成年后求師叩問之難,旅途跋涉之艱,生活之苦。 D、本文是一篇贈序,作者寫自己求學經(jīng)歷艱難的目的是為了說明家庭貧窮、學習條件差的學生,更要刻苦讀書,以期有所成就。 25.2011年上海同濟大學附中中考模擬語文練習卷1 14.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