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流水、森林》教學設計[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小橋、流水、森林》教學設計[1](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小橋、流水、森林》教學設計
廣州市天河中學獵德實驗學校 黃馨
版本
嶺南美術出版社2011版四年級下冊
學習領域
欣賞˙評述
計劃學時
1學時
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以“中外風景名畫欣賞”為主,通過欣賞中西畫家有代表性的名畫,感受到中西方風景畫作品寫意與寫實的不同演繹形式。我將在本課的教學中以“課前先學、美術欣賞、小組研究、自主創(chuàng)作”的模式進行操作,此優(yōu)點在于融合大量的社會文化信息,讓學生多方面地從繪畫背景,畫家生平,藝術風格立體感受名畫,不僅鍛煉學生用藝術語言表達自己對名畫的感受,還能訓練學生的繪畫技巧,起到了一箭雙雕的作用。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觀賞表現大
2、自然的美術作品,并選用合適的語匯,運用口頭或書面、繪畫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欣賞感受。
2.過程與方法:通過傾聽音樂、看視頻、小組討論,感受不同畫家的藝術風格,并能夠分析美術作品的藝術特色,用美術術語表達出來。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自主、合作的小組氛圍下,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對美術有很濃厚的學習興趣,眼手腦的協調能力初步形成,敢于表現,但掌握的美術語言較弱,注意力和意志力較弱,因此在美術教學活動中除了調動積極性,吸引學生注意力以外,還要引導學生用美術詞匯表達自己的觀察、想象感受。
教學重、難點
重點:從“構圖美”、“意境美”、“線條美”、“色彩美”欣賞
3、繪畫作品的美感。
難點:用美術語言對情境中的欣賞對象進行視覺描述,表達出其特色。
先學指導
課前分發(fā)分組學案,讓孩子回去自行查找相關畫家及作品的藝術背景。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導入新課。
小熊帶領我們走入森林,參觀森林的美景。(揭示課題:《小橋流水森林》)
二、課堂發(fā)展,鑒賞分析
(一) 發(fā)現美:小組討論,選一張你最喜歡的作品小組討論。
(二) 感受美:說說作品美在哪里。(表現風格、色彩、造型、構圖、線條……)
(三) 探究美:
1.感受名作:欣賞《松林的早晨》。
傾聽小熊送給你的歌,令你聯想到小橋、流水、還是森林呢?
這是約翰﹒
4、施特勞斯所譜的圓舞曲《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圓舞曲》,欣賞希施金(俄羅斯)的《松林的早晨》,引導學生探尋此畫美的秘訣——構圖美。(引導學生感受音樂家、畫家如何用音樂或畫筆表達自己的感受。)
2. 范例欣賞——欣賞齊白石《蛙聲十里出山泉》。
1) 看了這張畫,你有什么問題想問老師和同學?(歸納問題,質疑探究)
2) 觀看視頻,看完之后尋找答案。(翻轉前測)
① 蛙聲僅僅是一種聲音,怎樣把一種聲音用畫面表現出來呢?
② 怎樣表現“十里”這么遠的距離呢?
(美感秘密——意境美、線條美)
3. 小組討論
欣賞莫奈《睡蓮》,探尋睡蓮美的魅力。
(美感秘密——色彩美)
三、 創(chuàng)造美——模
5、仿大師畫一畫
對比感受畫家筆下的風景,嘗試描繪一張風景明信片。
四、展示交流,相互評價
自評與展示同學們的課堂作業(yè)。
五、課外拓展
說一說:你喜歡我們周圍的小橋、流水、森林嗎?有哪些令你不滿意的現象?
六、總結
愛護大自然,與大自然和諧共處。
板書
小橋 流水 森林
構圖美
愛護大自然
意境美
線條美
色彩美
課后反思
本課的課型是欣賞.評述,這是一節(jié)非常難上的課,學生在美術課堂上多是進行繪畫技巧方面的訓練,很少有對學生進行藝術語言的培訓,加之低年級學生詞匯量不足,也很難表達對藝術作品的好壞,他們的藝術詞匯是非常匱乏的。于是我在本課學習之前按照學生的興趣愛好各
6、分了6組,并安排了本課相關的四張作品的分組學案,學生在討論環(huán)節(jié),由于進行的前期研比較充足還是很多藝術話題可以聊的,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但是匯報的時候沒有進行匯報排練,導致學生分享學案的時候比較緊張,下次要進行相關的培訓。
另一方面是,雖然本課重點在于從“構圖美”、“意境美”、“線條美”、“色彩美”的欣賞,但還是給學生設計了一個風景明信片的繪畫小環(huán)節(jié)。雖然我在每個環(huán)節(jié)上都希望多節(jié)約時間,給學生更充足的時間進行制作,但是留給他們打開思路的時間還是比較少,所以完成度一般,下次應該改進涂色工具,用馬克筆或水溶性油畫棒上色,讓學生的繪畫效率提高,作品會更豐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