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下冊 第七章 第一節(jié) 日本課件 新人教版1.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七年級地理下冊 第七章 第一節(jié) 日本課件 新人教版1.ppt(1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八章 不同類型的國家和地區(qū) 第一節(jié) 日本 日本的象征 富士山 富士山:位于 日本東京西南 西方約 80公 里處,活火山, 主峰海拔 3776米,是 日本最高峰, 山頂終年積雪, 四周五湖環(huán)繞, 是日本象征, 赴日本必游之 地 日 本 東西方兼容的文化特征 讀圖分析日本建筑和服飾有什么特點 面積狹小的島國 群島國家:日本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東臨太 平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附近的多個小島組成。國土面 積 37。 8萬平方公里。山地和丘陵占總面積的 75%,平原狹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包 括東京、橫濱等大城市在內的關東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2、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圖 日本的領土組成和海陸位置、經(jīng)緯度位置 領土組成: 四個大島和眾多小島 海陸位置: 太平洋和日本海之間的島國 緯度位置: 北溫帶,跨經(jīng)緯度較多 評價: 地狹人稠,資源貧乏,多山,且多火山地震 海岸線曲折,多優(yōu)良港灣 125 145 日 本 海 太 平 洋 北海道 本州島 四國島 九 州 島 25 45 60 60 52 8 0 與日本相比,英國 跨經(jīng)緯度少,自然 條件單一;日本各 地由于經(jīng)緯度不同, 氣溫降水差異大, 同時日本地形多山 地丘陵,平原狹小 (關東平原最大), 決定了其自然條件 的復雜性。 英
3、國和日本的差異 日本的主要地理和氣候特征 1、 地勢狹長,是一個多山的島國,山地和丘陵占國土面積的 75%,領土主要 由 北海道 、 本州 、 四國 和 九州 四大島及周圍小島組成,海岸線漫長狹窄,多優(yōu) 良港灣,便于發(fā)展來料加工及對外航運貿(mào)易。 2、日本由于地處板塊交接地帶,因此多火山、地震, 富士山 是日本第一高峰, 海拔 3776米(相當于四川峨眉山),是日本著名活火山, 溫泉 是日本著名的旅 游資源。 3、日本氣候特征:由于南北狹長,氣候具有 海洋性 特點,北部為 溫帶季風 氣候 ,南部為 亞熱帶季風 氣候,但與同緯度的其他國家相比,日本具有冬暖夏涼的 氣候特點。
4、4、農(nóng)業(yè):水稻是其主產(chǎn),多使用機械作業(yè),單產(chǎn)較高。 5、日本是世界著名的經(jīng)濟強國,國民收入居世界前列,是亞洲唯一發(fā)達國家。 工業(yè)高度發(fā)達,主要以汽車、電子工業(yè)為主,大量銷往國外,對外貿(mào)易十分發(fā)達 6、日本自然資源缺乏,石油、煤炭、鐵礦石等都依賴進口。 日本主要工業(yè)區(qū) 1、日本國內工業(yè)高度集中,太平洋工業(yè)地帶的工業(yè)產(chǎn)值占到國內的 四分之三 。 2、日本的主要工業(yè)區(qū): A、京濱工業(yè)區(qū); B、名古屋工業(yè)區(qū); C、阪神工業(yè)區(qū); D、瀨戶工業(yè)區(qū) ; E、北九州工業(yè)區(qū) 請在地理圖冊上找出上述工業(yè)區(qū)位置并描述。 日本的機器
5、人生產(chǎn)和動漫產(chǎn)業(yè) 深受東西方文化影響的日本 日語文字 日本絕大多數(shù)居民屬于大和民族,通 用語為日語。其中日語受中國文化影 響較深,日語有兩種書寫方法,一種 叫做平假名,一種叫做片假名。平假 名是從中國漢字的草書演化而來的, 常常用來表示日語中的固有詞匯及文 法助詞,片假名來源于中文漢字的楷 書,多用于外來語和特殊詞匯。 深受東西方影響的日本 中式建筑 深受東西方影響的日本 和服 深受東西方文化影響的日本 新宿的高樓 日本明治維新以后,日本積極學 習西方先進的思想和技術,歐美 文化影響到社會的各個階層。 要點 1、日本人和我們一樣也是黃皮 膚黑眼睛,生活習慣和文化傳 統(tǒng)也有很多相同和類試的地方 2、日本的書法藝術也受中國影 響很深 要點 1、日本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接地帶,多地震和火山。溫泉 是著名旅游資源 2、日本工業(yè)原料和燃料依賴進口,產(chǎn)品依賴出口,工業(yè)區(qū)主要集中 在太平洋沿岸及瀨戶內海沿岸。 3、日本處于寒流和暖流交匯區(qū),主要以北海道附近海域內,餌料充 足,魚類資源豐富。 4、日本隔著日本海與朝鮮、俄羅斯等國相望,東部瀕臨世界最大的 大洋太平洋,日本的首都東京是全國最大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交 通中心,民族構成單一,主要是大和民族。著名的活火山是富士山 。氣候受海洋型影響較大 作業(yè):陽光課堂 P24- P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