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河源中國教育學會中英文實驗學校初中七年級地理上學期第3周周清試題完整版粵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廣東省河源中國教育學會中英文實驗學校初中七年級地理上學期第3周周清試題完整版粵教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薦???????????????????
廣東省河源中國教育學會中英文實驗學校
2015-2016 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學期第
3 周
周清試題
1.麥哲倫船隊航行成功證實了地球是一個(
)
A.天圓地方
B.
地球是個球體
C.
赤道周長
4 萬千米
D.
板塊運動
2.下列實例中, 不能 證明地球是球體的是(
)
A.麥哲倫船隊環(huán)球航行
B.
海邊遠
2、處駛來的帆船,先見船帆,后見船身
C.站得高,看得遠
D.
春夏秋冬四季變化分明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地球是個正球體
B.
赤道周長約
6371 千米
C.地球是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
D.
地球的最北端是南極點
4.關于地球形狀和大小的敘述,
不正確 的是(
)
A.地球的平均半徑是
6317 千米
B.
地球表面積約 5.1 億平方千米
C.地球是一個不規(guī)則球體
D.
3、
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首次證明地
球是一個球體
5.毛澤東有句詩寫到“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下面哪個地點符合?(
)
A.南極
B.
赤道
C.
北極
D.
任何地點
6.人們常說“天衣無縫” ,假如真給地球縫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應該
不少于 (
)
A.5.1 億 km2
B.5.1
億 km
C.5.11km
2
D.6371km
2
7.仔細觀察地球儀后,你可以發(fā)現(xiàn)地球儀上
沒有表示 出來的事物是(
)
A.極點
B.
地球公轉軸
C.
赤道
D.
4、
經(jīng)線和緯線
8.關于經(jīng)線和緯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每一條經(jīng)線都是一個圓,每一條緯線都是一個半圓
B. 緯線有長有短,赤道最 長,往兩極逐漸縮短,最后成一點,而經(jīng)線都等長
C.經(jīng)線指示東西方向,緯線指示南北方向
D.緯線是連接南北極的線
9.本初子午線是 ( )
A. 東西兩半球的分界 B. 歐亞兩洲的分界 C. 計算緯度的起始線 D. 東經(jīng)與西經(jīng)的分界
10. 下列四個地點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 ( )
A、① B
5、、② C 、③ D 、④
11.與 120 E 經(jīng)線構成經(jīng)線圈的是
(
)
A.60 W
B
、 60 E
C
、 120W
D 、 120E
12.關于經(jīng)度、緯度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最大的經(jīng)度是
360
B
. 緯度越高,離赤道越近
C.經(jīng)度越大離本初子午線越遠
D
. 180 經(jīng)線以東經(jīng)度越來越大的為東經(jīng)
13.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
( )
A.0 E、 160 W
B
.20 W、 160 E
C
. 0、 180WD. 90E、 90 W
14. 若要使房子
6、周圍的門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
)
1
???????????????????????名校名 推薦???????????????????
A. 赤道上
B.
北極點上
C.
南極點上
D.
本初子午線上
15.下列緯線最接近赤道的是(
)
A.5 N
B.40
S
C.80
S
D.20
N
1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緯度越高,緯線越長
B.
經(jīng)度越大,經(jīng)線越短
C.0 經(jīng)線是東西半球的分
7、界線
D.0
緯線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
17.今年 3 月,馬航 MH370從吉隆坡至北京航班在越南空中管制區(qū)失聯(lián),地點為北緯
06 55′ 15″,
東經(jīng) 103 34′ 43″,在圖 1 中表示該地點的是(
)
105 100 95
105 100 95
95
100 105
95
100 105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8. 從南極到北極,緯線的度數(shù)變化規(guī)律是( )
A. 由大到小再增大 B. 逐漸增大 C. 逐漸減小 D.
8、由小變大再減小
19. 地球 上的 0經(jīng)線和 0緯線相比 ( )
A. 正好相等 B. 0 經(jīng)線較長 C. 0 緯線較長 D. 0 緯線的長度大約是 0經(jīng)線的兩倍
20. 圖中四個小朋友所在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小紅站在東、西半球的分界線上 B. 小剛站在南 、北半球的分界線上
C.小蘭所在的地方氣候終年寒冷 D. 小明所在的地方正午的太陽總是照在頭頂上
參考答案: 1— 5: BDCAB 6—10: ABBDA 11— 15: ACBBA 16— 20:DDADB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