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學而篇第一章個人心得體會]》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論語學而篇第一章個人心得體會](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論語學而篇第一章個人心得體會]
《學而》是《論語》的第一篇共包括16章涵蓋諸多方面的內(nèi)容從學習到道德修養(yǎng)從孝悌到忠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心得感受。以下是wtt整理分享的論語學而篇第一章心得的文章歡迎閱讀!
論語學而篇第一章心得篇一
《學而》是《論語》的第一篇共包括16章涵蓋諸多方面的內(nèi)容從學習到道德修養(yǎng)從孝悌到忠信從君子到君主其實講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雖為學而但并不僅局限于學習知識更多的是強調(diào)個人品德的修養(yǎng)。在孔子看來知識在于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做人。
“人不知而不慍”別人不理解我但我并不怨恨、惱怒。因為別人的不了解而憤憤不平爭吵不休實際是缺乏氣度與自信的表現(xiàn)。別人不理解我而
2、出言諷刺我不與之爭也不怨恨之只是淡然一笑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堅持如此而已。要做到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正需要這樣的超然與堅持。人不知而不慍不僅是一種大度更是一種對自身所堅持之道的自信與堅守。
”;子曰:巧言令色鮮仁矣”?;ㄑ郧烧Z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儒家崇尚質(zhì)樸反對花言巧語;主張說話應謹慎小心說到做到先做后說反對說話辦事隨心所欲只說不做停留在口頭上??鬃拥娜寮宜枷胫匾暼说膶嶋H行動尤其強調(diào)人應該言行一致。但是當今社會情況卻往往不是這樣巧言令色、長袖善舞的人越來越多人們似乎早已習慣了這樣一種浮夸的表現(xiàn)方式漸漸將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踏實、質(zhì)樸的精神拋諸腦后”;仁心”則
3、更不必說。在我們夸夸其談的背后藏著的究竟是難填的欲壑還是真心誠意?撕下我們掛在臉上的面具摘掉強作的笑顏一張張疲憊而冷漠的面孔背后還有一顆空洞的心。我們在今天讀《論語》就應該拋開塵世煩擾摒棄花言巧語尋找生活在當今社會中的我們所漸漸喪失的“仁心”。
”;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句話的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yè)是不是復習了呢?”且不說要我們以竭心盡力、誠實可信、學而時習之來要求自己當今的我們又有幾人能夠每天沉心靜氣思考自己一天的作為?忙碌似乎是沒有時間反思自己的最好借口我
4、們看似每天在為理想奮斗但其實卻有很多人在不知所謂的忙碌中虛擲了青春。我們是不是應該問問自己忙的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做的?是不是順應內(nèi)心的?今天我們也許真的做不到曾子的要求但我們至少應該在腳步匆匆之際抽出片刻反省一下自我調(diào)整一下忙碌的方向讓自己的目標更明確。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必毟F而不諂媚需要無盡的骨氣及傲氣富有而不驕傲自大則只有真正謙虛的人才能做到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做到這兩點已屬不易更何況安貧樂道、富而好禮?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像顏回那樣”;一簞食一瓢飲”的又有幾人?在如今物欲橫流的社會里我們是否能夠耐得住寂寞不趨炎附勢、沽名釣譽
5、?我想這些都是我們在閱讀《論語》的過程中應該反思、拷問自己的問題。
“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道不同不相為謀與志同道合之人交朋友能夠激發(fā)我們實現(xiàn)目標的動力。自己有了過錯首先想到的不應該是紋飾、狡辯而是改正。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改正過錯不是沒用無能反而是大智大勇的體現(xiàn)。只有能正視錯誤并勇于改正的人才能夠?qū)ふ业缴钆c學習的真諦。
”;夫子溫良恭儉讓”。溫順、善良、恭敬、儉樸、謙讓。這是孔子的學生對他的贊譽這五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傳承到如今雖然表面上還在被大家贊譽但其實很多人的內(nèi)心并不以為然認為現(xiàn)在還這樣是會吃虧的。但我覺得這五種品德體現(xiàn)
6、了人的本性之美不論到什么時候都是我們修身養(yǎng)性的標準是我們應該繼續(xù)傳承下去的美德。
《論語》學而篇的十六章每一章都給人以深刻的思考在我們現(xiàn)在更側(cè)重于知識學習而忽視品德修養(yǎng)的時代更能給我們帶來啟示。我們應該靜心沉入其中遠離塵囂返璞歸真尋找圣人留給我們的生活、學習之真諦。
論語學而篇第一章心得篇二
論語學而篇讀后感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著作內(nèi)容以倫理、教育為主細細讀來、慢慢品位仍覺對于在教育崗位上的自己有許多益處。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边@一段集中反映了孔子教育思想的體系和重點即德育和智育。而且是德育為先、德育為重?!?孝、悌、謹、信
7、、愛眾”都是德育的內(nèi)容和范疇;而且這段話由內(nèi)到外由小到大由對自己到對別人講了一個德育的順序。這個順序先講縱的血緣關(guān)系--孝;再講橫的血緣關(guān)系--悌;然后發(fā)展到普遍的社會關(guān)系--愛眾人。試想如果連至親的血緣關(guān)系都不能愛怎么可能愛眾人?對于如何要求自己這里又講了兩點:一是謹二是信。細細推究這兩點也是愛的表現(xiàn)形式小心謹慎、言行誠信不正是對眾人的愛嗎?這說明“謹慎”和”;誠信”自古以來就是修身的重點。也體現(xiàn)了孔子一貫倡導的“仁”而”;仁”又以孝悌為本??傊菊绿岢鲆詫W習為樂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慍反映出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yǎng)、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這些對于我們今天的學校德育教育工作仍具很多的借鑒價值
8、。
時代已進入21世紀我們要從當今世界經(jīng)濟政治格局變化的高度認識學校德育教育的艱巨性從現(xiàn)代科技迅速發(fā)展的高度認識學校德育教育的復雜性從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高度認識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進入21世紀便是進入了“三化”時期即”;經(jīng)濟全球化、社會知識化、信息網(wǎng)絡(luò)化”。經(jīng)濟全球化為各種政治、思想和文化的交流鋪平了道路也為腐朽意識形態(tài)的傳播制造提供了機會。電腦的應用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開通使人們能夠攝取的信息量之大、之快之廣泛無法估計無可阻擋。正是在這樣的國際環(huán)境下我們的各種社會問題更加突出矛盾更為錯綜復雜。最近青少年中出現(xiàn)了一系列惡性事件都與我們忽視德育教育德育實效性不大有直接關(guān)系。因此如何進一步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的
9、確是新世紀學校的首要工作。
從課時的要求和各種德育活動的安排到龐大嚴密的組織和眾多的人員投入可以說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和政府象我們這樣重視德育教育但是顯而易見的是我們的德育教育實效性不大效果不能令人滿意原因固然是復雜的。但是我們的學校德育工作長期忽視養(yǎng)成教育德育工作高、大、空。目標太高、內(nèi)容空洞體系太龐大成人化搞一刀切恐怕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21世紀的德育工作要更加重視養(yǎng)成教育做到高要求低起點讓德育教育真正具有實效性。養(yǎng)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礎(chǔ)沒有養(yǎng)成教育德育教育是空洞的。人的良好道德品質(zhì)的生成一方面需要現(xiàn)代德育把人類在千百年來所形成的傳統(tǒng)美德作為道德內(nèi)容傳授給受教育者另一方面必須引導人們自覺地
10、加強德育養(yǎng)成。這就需要繼續(xù)倡導“孝、悌、謹、信、愛眾”等德育內(nèi)容。
孔子的德育教育沒有校園的局限家庭、學校、社會、對己、對人融為一個整體。聯(lián)系今天的教育工作來看這段話仍具有鮮明的生命力和鮮明的針對性可謂亙古常新。
論語學而篇第一章心得篇三
這一學期我們學校老師的共讀書目是《論語》對于論語可能最現(xiàn)認識及熟的時候就是上學的時候?qū)W習過論語的一些精華到目前最會背的幾句也就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弊釉唬骸?巧言令色鮮矣仁?!?.....等等都是在學校時語文課堂上學過的幾句。不過在看過三字經(jīng)之后覺得不管是《三字經(jīng)》還是《論語》還
11、是《道德經(jīng)》的相同之處都是圍繞我們中華民族最注重的禮儀、道德、仁義誠信之事所寫。
論語的學而篇第一中共有十六章我最喜歡的就屬里面的第四章孔子的弟子曾子的所說的。原文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翻譯過來是: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是否盡心盡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有沒有做到以誠相待了呢?老師傳授的學業(yè)有沒有經(jīng)常復習了呢?”
從這章里面我知道一個人的要想提高自身條件自身修養(yǎng)就必須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拔崛杖∥嵘怼睍姓f的是我每天都多次反省自己對一個人如果每天都從多次反省自己你的修養(yǎng)一定會逐步提高?!?為人謀忠乎?”是我們每一個人都
12、應該反思的事情做人不管對什么人都應該盡心經(jīng)力的去幫助她?!芭c朋友交而不信乎”這是我們現(xiàn)代社會每個人讀最需要反省的。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就是誠信待人以誠信為主而這一句就是教我們做人一定要誠實誠實是金嘛!誠實的同時還要守信用就應該應那句信者誠也嘛;”;傳不習乎”。這句話翻譯過來是老師傳授的學業(yè)有沒有經(jīng)常復習呢!我覺得我做的有點欠佳因為我不是一個自覺地人對待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到持之以恒。
看完這一章我的感悟就是不管一個人的先天條件有多好一定要做到每天反省自己要誠信待人要學以致用要溫故而知新才會讓你的先天與后天條件更加完美。繼續(xù)堅持讀這本書相信自己一定受益匪淺一定會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
第 7 頁 共 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