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參評論文 讓評價五彩繽紛使學生回味無窮》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小學語文教學參評論文 讓評價五彩繽紛使學生回味無窮(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讓評價五彩繽紛,使學生回味無窮
學生學業(yè)的評價長期以來頑固地滯留在單一的測驗與考試上,仍然過多倚重學科知識,而忽視了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培養(yǎng);仍然過多強調共性,忽略個性差異和個性化發(fā)展的價值。這樣的評價方法只是片面的評價我們的學生,對學生的成長十分的不利?!墩n程標準》明確指出:評價主體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轉變;評價內(nèi)容要更全面;評價方法要多樣化。筆者多年從事教學工作,在不斷地學習中,在教學與實踐研究中積累許多經(jīng)驗。對于學業(yè)評價,筆者認為應該做到讓評價五彩繽紛,使學生回味無窮。
一、評價主體多元化
我們的老師面對一個個充滿思想活力的學生,以往的學業(yè)評價,教師是單一
2、的評價主體,教師以“高、大、全”的標準去衡量學生。這樣的評價太理想化了,使學生感覺不到自己的進步,體驗不到成功的喜悅。因此,要改變單純由教師評價為主的現(xiàn)狀,要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把自我評價、同學互評、家長評價和教師的評價相結合,從而達到學生的自我反饋、自我調整和自我教育。
(一)學生自評,使評價更積極
郭沫若說:“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自己學習,自己研究,用自己的頭腦來想,用自己的眼睛來看,用自己的手來做這種精神?!崩绻P者曾聽到一位老師在執(zhí)教《我是小學生》一課時,讓學生自己列舉小學和幼兒園的不同:早晨起得早,上午學習忙……很多學生對自己在幼兒園和學校有什么不一樣作出了評價,此時,老師不急著
3、作任何說教,而是激發(fā)學生自己解決進入小學遇到的問題,組織學生自己想辦法動腦筋“你是怎么做的”?學生積極交流,互相啟發(fā),互相引導,最后學生都進入了主動活潑的學習狀態(tài)。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更應是評價活動的主體,真正的主體評價應讓學生對自己的行為具有反省意識和能力,從而實現(xiàn)最真實有效的教學效果。
(二)同學互評,使評價更完善
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說: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小學生非常喜歡對同伴作出評價,也非常重視同伴對自己的評價。在評價他人時,他們往往比誰都嚴格、公正,而且對他人評價的過程也是了解他人優(yōu)點反思自己缺點的過程,有利于取長補短、互相促進。每個學生都生活在班集體的大環(huán)
4、境中,通過同伴的互評讓他們更認識自己,使每個學生在客觀的評價中昂首前進。如在《我們的教室,我們的家》一課中,針對班級的學生個性比較張揚,很多同學都以自我為中心,自以為是、愛挑他人的毛病、不愿意主動去發(fā)現(xiàn)他人的優(yōu)點的毛病,筆者設計了“真情贊賞”的活動,一是積極引導學生學會評價別人,主動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二是更直接、充分地讓學生感受到同學之間的友愛。通過這樣的活動,有效利用了同學之間的互評,使學生在互動互助中學習交往、學習為人處世。
(三)家長評價,使評價更科學
要讓評價更加客觀科學,決不能忽略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評價。老師和家長通過合作制定一套學生學習和行為的規(guī)范。在教學中,筆者給每個學生建
5、立了一本《家校聯(lián)系本》,請家長及時記錄孩子在家里的各種表現(xiàn)并作出評價。這一活動得到了很多家長的支持,他們普遍認為這種做法加強了老師家長之間的溝通和了解,使老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xiàn),家長也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在學生在學校的表現(xiàn),
從而讓孩子在學校和家里一個樣,使5+2不再等于0。品德課作為學校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主陣地,通過家長的評價參與,使評價更具實效性。
二、評價方式藝術化
教師的評價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都應是通過恰當?shù)姆绞絹砑顚W生不斷進取。若表揚批評不得體,場合情境不恰當,就會事與愿違,產(chǎn)生負面效應。這就要求我們的評價要講究藝術性。讓評價的語言如涓涓細流溪細細滋潤著學生的心田,促
6、使學生產(chǎn)生上進的力量。
(一)課堂評價語言藝術化
藝術化的評價語言,使學生如沐春風,如淋春雨,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有所得,在和風細雨中讓學生有所獲。如,有位教師在上《我們分享,我們快樂》一課的“游戲場”環(huán)節(jié)。一個漂亮、可愛的小姑娘在自己制作的小賀卡上寫著:祝你天天快樂,天天開心。簡單的一句話卻有3個錯別字。于是教師評價時說:“你送別人快樂,可千萬不能寫錯別字,不然開心成了并心,心就開不了了?!庇哪恼Z言令學生捧腹大笑,課堂上充滿了溫馨快樂的氣氛,生動、豐富、幽默的語言,學生聽后被深深感染。再如,筆者在教學《秋天的保健》一課,讓學生談談秋天你是怎么保健時,有學生說出秋天天氣干燥要多喝水。接下來
7、某某同學也舉手想回答問題。我看到一向不愛回答問題的他肯舉手時,自然就叫到他。他低聲細氣略帶羞澀地說:“我也知道秋天要多喝水。”一般學生重復別人說過的答案并不值得老師特別的在意,但是此時,我把握住機會,鼓勵他說:“你也知道,秋天要多喝水,真是太好了。你還知道其它秋天的保健嗎?”我用不著痕跡的贊揚,平等的交流方式,我從這個孩子的臉上看到他十分開心。從此我經(jīng)常這樣鼓勵他,使他如沐春風,一段時間以后,這位平時沉默寡言的同學已經(jīng)成為許多同學一起討論問題的好伙伴。
(二)教師身體語言藝術化
1、讓眼神給孩子自信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每個人都能從另一個人的眼睛中讀到相應的信息。對學生來說,這種信息則
8、是增進師生相互了解的有效方法,也是教師評價學生的有效手段。在課堂上,每次聽到學生精彩的發(fā)言,我總會送去贊許的眼神,那些接收到的孩子可高興了,嘴角彎彎往上翹,坐得更端正了。再如性格內(nèi)向的小朋友敢舉手發(fā)言了,我及時的送去一個鼓勵的眼神,他敢于大膽表述了,我請大家掌聲鼓勵他,使他更有自信。一次,筆者班里的一位學困生,終于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舉起了手,但是又馬上放下了,我馬上送去鼓勵的眼神,暗示他:你行的!后來他終于勇敢地站起來回答了問題。那聲音雖然不夠響亮,但是我相信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2、讓雙手給孩子更大地鼓舞
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如果哪一天跟你敬仰的人握了手,心里總會存有一份激動和興奮。孩子
9、更是如此,在他們眼里老師就像他們的父母,他們時常想親近老師。如果在品德課上,當一位同學回答精彩的時候,我會握握他的小手,說:“連老師都沒想到,向你學習!”寫字的時候,看到有幾個孩子寫得特別好就上去跟他們拉拉手,把你的認真也傳遞一份給老師吧!
身體語言的評價還有很多:一根豎起的大拇指,一個溫柔的微笑,一次和學生輕輕的擊掌,都是藝術化的評價。這些評價如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地融化了作業(yè)不做的學生,調皮搗蛋的學生,自卑怯懦的學生……呵護了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在發(fā)展中進步。
三、評價方法多樣化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過人的生命、為了人的生命質量的提高而進行的社會活動,是以人為本的
10、社會中最體現(xiàn)生命關懷的一種事業(yè)。”一個個學生充滿發(fā)展的可能,有著內(nèi)在需要。以往的評價只是用紙和筆測驗給學生一個終結性評價,只關注結果,并不注重過程,不利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因此,在評價中除了用紙和筆進行測試外,還應運用多種方法。
(一)日常觀察,享受成長的快樂
學生的品德是彌散在整個生活里,體現(xiàn)在日常的行為中。中國古代就強調對人的品德評價要“察言觀行”。在日常的教學中,對學生的行為注意觀察,并加以記錄,同時結合跟學生之間的“深度”談話,使評價實而有效。蘇霍姆林斯基當校長的時候,發(fā)生過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校園里開出了幾朵很大的玫瑰花,每天都吸引很多學生來看。一天早晨,蘇霍姆林斯基看見一個小女孩
11、摘下了一朵玫瑰,他便問小女孩為什么摘花。小女孩羞愧地告訴他,奶奶病得很重,她不相信校園里有這么大的玫瑰花,摘下來是想讓奶奶看看自己說得沒錯。聽了小女孩的回答,蘇霍姆林斯基的心顫動了。他立即又摘下了兩朵玫瑰花,對孩子說:“這一朵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是一個懂得愛的孩子;這一朵是送給奶奶的,感謝她養(yǎng)育了你這樣的孩子。” 在我們今天的校園里,教師經(jīng)常對學生的違紀行為不問青紅皂白而訓斥,卻不肯彎腰去問一下學生為什么這樣做?每一位教師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對學生細心觀察,在終結性評價時才能科學和客觀。日常觀察,讓我們每天可以感受到童心的可愛,聆聽到花開的聲音。
(二)成長記錄袋,追求真實的生命成長
學生成長記
12、錄袋是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浪潮中為我們所越來越重視和使用的一種有效的學生評價方式,它記錄了學生成長的足跡,見證了生命的成長。品德課的成長記錄袋可能有別于其他學科的成長記錄袋,筆者要求學生自行設計,并在封面畫上自己喜歡的動植物或其他圖案、或貼上自己的照片,正是這種個性化的記錄袋,體現(xiàn)了學生在品德學習的主人翁地位。記錄袋里由學生自行收集自己滿意的品德成長記錄表“好行為章”、“友誼章”、“敬老章”“服務章”、學生的各種榮譽以及自己寫的名言警句等等,記錄袋每個月展評一次,并納入學期的考核之中。記錄袋里有小紅花、笑臉、獎狀等。一學期來,成長記錄袋滿滿的,讓我看到每個孩子的進步。如在上《家人關心我成長》一課
13、時,動手讓學生畫一畫“家庭樹”,了解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屬關系。再如《我們共慶六一節(jié)》一課,讓孩子們做一些裝飾花,剪一剪窗花,讓孩子們對自己得意的作品展示好之后裝進資料袋。通過一學期的努力,所有學生均有了自己喜歡的成長記錄袋,記錄袋裝入了學生點點滴滴的進步,孩子的個性得到了充分的張揚。
四、評價結果長效化
品德生活課程提出:學生掌握了做人的道理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們面對實際的生活,面對人生的困難與挫折所表現(xiàn)出來的價值取向,人生態(tài)度,或者是否把課堂上的良好習慣延伸到家里,社會生活中。因此要讓學生認識和形成良好的品德行為,從而得到持續(xù)和穩(wěn)定的發(fā)展這就要我們關注評價的長效化。
(一)以小見
14、大,在課后延伸活動中作出評價
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往往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從課堂到課后的不斷鞏固。一次聽一位老師上《現(xiàn)在的我能做什么》,當課上到結束時,老師馬上問:“孩子們,下課了,你覺得現(xiàn)在的我能做什么?”很多學生把東西整理好,把凳子搬回原來的位子,排著整齊的隊伍跟老師說再見??粗@一幕,上課的老師和我們臺下聽課的老師都很動容。這一小小舉動,閃現(xiàn)了孩子良好品德的發(fā)展,老師及時地追問,使學生的品德水到渠成得以升華。此時,執(zhí)教的老師對每個孩子投以親切地微笑,溫和地贊許,輕輕地點頭。這些恰到好處的評價,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每個學生,每個學生的臉都像花兒一樣燦爛。相信在許多年以后孩子們都會記得今天的一切。
15、
(二)以靜制動,在課外活動中及時評價
班級生活是學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一位老師在上完《和小樹一起長大》后,布置了一個作業(yè),用你喜歡的方式和小樹一起長大。可以到公園或野外玩玩泥土,用照片,用圖畫,用文字記錄下來。很多同學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放進了成長記錄袋,精彩分呈。老師針對學生小樹小花成長的收集,分別記錄,以便結合學生的操行進行評價。以往在品德評價中,經(jīng)常以教師的“印象”給學生打分,“不惹事”的就是品德好,“調皮搗蛋的”就是品德糟糕,不能給學生的品德做出客觀、公正地評價。有了課外活動中的及時評價,讓評價進一步得到擴展和延伸。
(三)由易到難,在家庭生活中繼續(xù)評價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家庭都是獨生子女
16、家庭,我們許多的孩子在家里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家長們對子女的百依百順,這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品行的健康發(fā)展。在學習《讓我自己來吧》之后,老師要架起家校合作的橋梁。學生在家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穿衣、疊衣、系鞋帶、整理書包”等,并開展“我有一雙巧巧手”活動強化學習行為。又如在學習了《關心父母》后,筆者設計了課外延伸活動:為媽媽拿拿碗筷,為爸爸捶捶腰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并發(fā)給孩子一張執(zhí)行情況表,兩周后根據(jù)家長填寫的執(zhí)行情況表,老師再對每位同學的表現(xiàn)進行加星、評比。在家庭生活的繼續(xù)評價中,學生的收益是實實在在的。
(四)以點帶面,在社會實踐中延續(xù)評價
關注社會,關注自己的家鄉(xiāng)這是品德社會課獨有的內(nèi)容,社區(qū)將是學生的第二課堂。如在上《家鄉(xiāng)的山山水水》一單元課文時,讓學生在雛鷹假日小隊活動中做一回小導游,將自己制作的-“南湖楹聯(lián)卡”分發(fā)給沒有去過南湖的鄰居,向鄰居介紹嘉興南湖的景點。在他人贊不絕口中,在他人頻頻點頭中,讓學生體會到更多成功、更多自豪感。
評價即教育,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庇行А⒖茖W的學業(yè)評價體系的建立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讓我們在不斷地總結、反思中樹立“大評價觀”,使學生的品德學業(yè)評價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