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二輪復習 專題突破練 單選3合1練五.doc
《2019版高考生物二輪復習 專題突破練 單選3合1練五.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版高考生物二輪復習 專題突破練 單選3合1練五.doc(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單選3合1練五 (25分鐘 108分) 第1組(36分) 1.(2018江西吉安一中、九江一中等八校4月聯考,2)下列有關生命活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基因B1和由其突變而來的B2在指導蛋白質合成時使用同一套遺傳密碼 B.胞吞作用以膜的選擇透過性為基礎才能發(fā)生,構成囊泡的基本支架是磷脂雙分子層 C.物質吸收和翻譯過程中,負責轉運氨基酸的載體都是蛋白質 D.布魯氏桿菌在分裂過程中會出現基因重組 答案:A 解析:生物界共用一套遺傳密碼,因此,基因B1和由其突變而來的B2在指導蛋白質合成時使用同一套遺傳密碼,A項正確。胞吞作用以膜的流動性為基礎才能發(fā)生,構成囊泡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雙分子層,B項錯誤。物質吸收過程中,負責轉運氨基酸的載體是蛋白質;翻譯過程中,負責轉運氨基酸的載體是tRNA,C項錯誤。基因重組出現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布魯氏桿菌不能進行減數分裂,因此在分裂過程中不會出現基因重組,D項錯誤。 2.(2018貴州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適應性考試,2)將甲、乙兩種植物的塊莖切成形狀、大小相同的細條,分別置于質量濃度為0.3 g/mL蔗糖溶液中,對其失水量進行測量后繪制了如下曲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與圖相關細胞的原生質層會有一定程度的收縮 B.由圖推知甲植物細胞液濃度小于乙植物細胞液濃度 C.4 min時細胞液的滲透壓小于外界溶液的滲透壓 D.隨細胞失水量增加ATP的消耗量逐漸增多 答案:D 解析:據圖分析,甲、乙在質量濃度為0.3 g/mL蔗糖溶液中,隨著時間的延長,失水量逐漸增加最后趨于穩(wěn)定,因此相關細胞的原生質層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收縮,A項正確;據圖分析可知,甲的失水量大于乙,說明甲植物細胞液濃度小于乙植物細胞液濃度,B項正確;4 min時,細胞仍然在失水,說明細胞液的滲透壓小于外界濃度的滲透壓,C項正確;水分通過細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擴散,不需要消耗能量,D項錯誤。 3.金鏈花由于受到能分泌細胞分裂素類物質的病原體侵襲,側芽生長失控,形成大量分支,稱為“掃帚病”。下列分析與推測最合理的是( ) A.該病原體分泌的細胞分裂素類物質屬于植物激素 B.正常的金鏈花側芽生長受抑制是因為細胞分裂素過低 C.可嘗試用細胞分裂素類物質來解除金鏈花的頂端優(yōu)勢 D.該病原體與金鏈花之間為競爭關系 答案:C 解析:植物激素在植物體內產生,而該細胞分裂素由病原體分泌,不是植物激素,A項錯誤;正常的金鏈花側芽生長受抑制是因為存在頂端優(yōu)勢現象,即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側芽運輸,導致側芽生長素濃度積累過高而抑制側芽的生長,與細胞分裂素無關,B項錯誤;根據試題分析,該現象說明細胞分裂素可以用于解除植物的頂端優(yōu)勢現象,促進側芽生長成側枝,C項正確;該病原體與金鏈花之間為寄生關系,D項錯誤。 4.(2018湖南益陽高三4月調研,2)如圖為某細胞內發(fā)生的部分生理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①過程為主動運輸,需要載體并消耗能量 B.②過程為脫水縮合,發(fā)生在核糖體上 C.該細胞為胰島B細胞,③過程體現了細胞膜的流動性 D.引起胰島素分泌的信號分子只有神經遞質 答案:D 解析:①過程表示氨基酸通過主動運輸的方式進入細胞的過程,需要載體的協助,需要消耗能量,A項正確;②過程表示氨基酸通過脫水縮合的方式形成胰島素的過程,發(fā)生在細胞內的核糖體上,B項正確;胰島素基因只能在胰島B細胞中選擇性表達,因此該細胞為胰島B細胞,③過程為胰島素通過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細胞外的過程,體現了細胞膜的流動性,C項正確;引起胰島素分泌的信息分子有神經遞質、血糖濃度升高、胰高血糖素,D項錯誤。 5.(2018北京大興高三一模,5)2018年3月20日,世界上最后一只雄性北部白犀?!K丹,在肯尼亞的奧佩杰塔自然保護區(qū)被安樂死。作為地球上第三大陸生動物、食物鏈的頂級營養(yǎng)級,北部白犀牛曾經遍布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東部、中部地區(qū)。由于傳統醫(yī)學和手工藝品對犀牛角的需要,多地的北部白犀牛被徹底獵捕,到了1984年,野外僅剩15只幸存。蘇丹的離世使得世界上只剩下兩只雌性北部白犀牛。下列關于北部白犀牛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北部白犀牛瀕臨滅絕是由于其不適應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 B.北部白犀牛的滅絕將導致食物鏈中斷,能量流動受阻 C.北部白犀?,F存數量過少,不能體現生物多樣性 D.可嘗試利用克隆技術保護瀕危野生動物 答案:D 解析:北部白犀牛瀕臨滅絕是由于人類的亂捕濫獵,A項錯誤;北部白犀牛位于頂級營養(yǎng)級,其滅絕不會導致食物鏈中斷,不會使能量流動受阻,B項錯誤;北部白犀牛作為一個物種,含有特有的基因,體現了基因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C項錯誤;蘇丹的離世使得世界上只剩下兩只雌性北部白犀牛,不能通過有性繁殖增加個體數量,可通過克隆技術繁殖,D項正確。 6.(2018遼寧朝陽三模,6)大量臨床研究表明,β-淀粉樣蛋白代謝相關基因突變引起β-淀粉樣蛋白過度產生,導致家族性阿爾茲海默癥的發(fā)生;β-淀粉樣蛋白基因位于21號染色體上,21三體綜合征患者常常會出現阿爾茲海默癥癥狀。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 A.21三體綜合征患者可能因多出一個β-淀粉樣蛋白基因而易患阿爾茲海默癥 B.阿爾茲海默癥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發(fā)生了基因突變 C.21三體綜合征產生的原因是減數分裂時21號染色體未能正常分離 D.調查阿爾茲海默癥的發(fā)病率需要對多個患者家系進行調查 答案:D 解析:21三體綜合征患者細胞中有3個21號染色體,而β-淀粉樣蛋白基因位于21號染色體上,故可能因多出一個β-淀粉樣蛋白基因而易患阿爾茲海默癥,A項正確;根據題意可知,β-淀粉樣蛋白代謝相關基因突變引起β-淀粉樣蛋白過度產生,導致家族性阿爾茲海默癥的發(fā)生,B項正確;21三體綜合征患者的細胞內多了一條21號染色體,產生的原因是父親或母親減數分裂時21號染色體未能正常分離,C項正確;調查阿爾茲海默癥的發(fā)病率需要在人群中進行隨機調查,D項錯誤。 第2組(36分) 1.下列與細胞結構和功能有關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有的生物膜上除了含有磷脂和蛋白質分子外,還含有色素分子 B.在胰島B細胞中合成的胰島素需要通過有關細胞器的加工才具有生物活性 C.若細胞膜上某種蛋白質的結構發(fā)生變化可能會影響物質的跨膜運輸 D.體檢時若發(fā)現甲胎蛋白呈陰性可能預示體內存在癌細胞 答案:D 解析: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除了含有磷脂和蛋白質分子外,還含有光合色素,A項正確;胰島素屬于分泌蛋白,氨基酸在核糖體上合成多肽,多肽是沒有生物活性的,經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進一步加工形成一定的空間結構,才是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B項正確;主動運輸和協助擴散所需要的載體蛋白分布在細胞膜上,如果這些載體蛋白的結構發(fā)生變化則會影響部分物質的跨膜運輸,C項正確;甲胎蛋白在多種腫瘤中均可表現出較高濃度,可作為多種腫瘤的陽性檢測指標,細胞癌變后,其大量合成的甲胎蛋白可進入血液,體檢時若發(fā)現甲胎蛋白呈陰性說明身體是健康的,D項錯誤。 2.(2018四川榮成名校聯盟4月聯考,2)下列有關酶與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酶的作用原理與無機催化劑不同,酶是降低了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B.隨著溫度的升高,酶的最適溫度一般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 C.細胞中吸能反應往往需要消耗ATP,放能反應往往產生ATP D.無氧呼吸產生的ATP少,是因為有機物的大部分能量以熱能的形式散失 答案:C 解析:酶與無機催化劑都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二者的作用機理相同,都能夠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但酶降低的效果更為顯著,A項錯誤;酶的最適宜溫度一般是不變的,隨著溫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甚至失活,B項錯誤;細胞中吸能反應往往需要消耗ATP,放能反應往往產生ATP,C項正確;無氧呼吸產生的不徹底的氧化產物中含有大量的能量,所以其釋放的能量少,D項錯誤。 3.下列關于植物細胞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敘述,錯誤的是( ) A.該實驗已存在對照,不需要增設一組對照組 B.在該實驗中,操作步驟為:制片、低倍鏡觀察、滴加蔗糖、高倍鏡觀察 C.用黑藻葉做該實驗時,葉綠體的存在不會干擾實驗現象的觀察 D.材料的不同位置其細胞質壁分離程度并不完全一致 答案:B 解析:植物細胞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用顯微鏡觀察了三次,第二次與第一次形成對照,第三次與第二次形成對照,該對照方法為自身對照,即該實驗已存在對照,不需要增設一組對照組,A項正確;在該實驗中,操作步驟為:制片、低倍鏡觀察、滴加蔗糖、低倍鏡觀察、滴加清水、低倍鏡觀察,B項錯誤;用黑藻葉做該實驗時,葉綠體的存在使其細胞質呈現綠色,有利于實驗現象的觀察,因此不會干擾實驗現象的觀察,C項正確;材料的不同位置的細胞,因細胞液的濃度存在差異,所以其細胞質壁分離程度并不完全一致,D項正確。 4.(2018湖南張家界三模,4)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代謝產生的一類有機物質,并從產生部位移動到作用部位,在極低濃度下就有明顯生理效應的微量物質,也被稱為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內源激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在植物體內吲哚乙酸(IAA)能進行極性和非極性運輸 B.α-萘乙酸(NAA)能從植物的產生部位移動到作用部位 C.赤霉素(GA)屬于植物的內源激素,也只有植物能產生 D.植物葉片和果實的脫落僅與脫落酸(ABA)的調節(jié)有關 答案:A 解析:在植物體內吲哚乙酸(IAA)一般進行極性運輸,而在其成熟的韌皮部可以進行非極性運輸,A項正確;α-萘乙酸(NAA)是生長素類似物,不是植物激素,植物不能產生,B項錯誤;赤霉菌可以產生赤霉素,C項錯誤;植物葉片和果實的脫落與脫落酸(ABA)、乙烯的調節(jié)有關,D項錯誤。 5.用甲、乙兩組液體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小球藻,甲組加入KNO3,乙組加入等量的NH4Cl,其他條件適宜且相同。一段時間后,甲、乙兩組的小球藻種群數量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本實驗中,pH、加入等量的NH4Cl和KNO3都是自變量 B.乙實驗組在pH4.5左右開始,年齡組成變成穩(wěn)定型 C.實驗中可采用樣方法,通過顯微鏡計數血球計數板中的小球藻數目 D.甲組實驗在培養(yǎng)到第2天時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 答案:D 解析:根據題干信息和圖像分析可知,該實驗的自變量是加入等量的NH4Cl和KNO3、時間,因變量是種群密度的相對值、pH,A項錯誤;據圖分析,乙實驗組在pH為5左右(第1天)開始,種群密度的相對值基本不再發(fā)生改變,年齡組成變成穩(wěn)定型,B項錯誤;實驗中可采用抽樣檢測法,通過顯微鏡計數血球計數板中的小球藻數目,C項錯誤;甲組實驗在培養(yǎng)到第2天時,種群數量的相對值變化的趨勢降低,說明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D項正確。 6.下列有關生物的變異和人類遺傳病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群體中色盲的發(fā)病率一般低于青少年型糖尿病的發(fā)病率 B.基因突變都改變DNA的結構,基因重組都不改變DNA的結構 C.基因突變的隨機性表現在一個基因可以突變成多個等位基因 D.染色體變異必然會導致染色體上基因的數目或排列順序發(fā)生改變 答案:A 解析:色盲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群體發(fā)病率較低,而青少年型糖尿病屬于多基因遺傳病,群體發(fā)病率較高,A項正確?;蚴怯羞z傳效應的DNA片段,而基因突變指的是基因結構的改變,因此基因突變肯定改變了DNA的結構;基因重組是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重新組合,沒有改變基因的結構,但是有些可以改變DNA的結構,B項錯誤。一個基因可以突變成多個等位基因,體現了基因突變的不定向性,C項錯誤。染色體變異包括染色體結構的變異和染色體數目的變異,其中染色體結構變異會使排列在染色體上的基因的數目或排列順序發(fā)生改變,而染色體數目的變異一般不會導致染色體上的基因數量或排列順序發(fā)生改變,D項錯誤。 第3組(36分) 1.(2018吉林長白山質量監(jiān)測,1)有關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蛋白質、脂肪徹底氧化分解的產物都只有CO2和H2O B.ATP、腺苷和磷脂分子都含有元素C、H、O、N、P C.糖原和淀粉的元素組成和基本單位相同,但空間結構不同 D.細胞內所有的核酸分子都與生物的遺傳變異密切相關 答案:C 解析:蛋白質的組成元素中有N元素,因此其徹底氧化分解的產物中不僅僅只有CO2和H2O,A項錯誤;腺苷是由腺嘌呤和核糖組成的,其組成元素為C、H、O、N,沒有P,B項錯誤;糖原和淀粉都是多糖,都是由葡萄糖形成的,但是兩者的空間結構不同,C項正確;細胞內的核酸包括DNA和RNA,其中DNA是遺傳物質,與生物的遺傳變異密切相關,D項錯誤。 2.(2018廣東肇慶三模,1)下列關于真核生物細胞中物質運輸的描述,錯誤的是( ) A.葡萄糖以主動運輸的方式進入線粒體中被分解 B.神經細胞在靜息狀態(tài)下不是以主動運輸方式排出K+的 C.性激素以自由擴散的方式進入靶細胞起作用 D.突觸小泡和囊泡都是依靠膜的流動性釋放被運輸的物質 答案:A 解析:葡萄糖不能進入線粒體,只能在細胞質基質被分解成丙酮酸,A項錯誤;因為神經細胞內的K+濃度大于膜外,靜息時,神經細胞膜主要對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即靜息時K+通過K+通道順濃度梯度被運輸到神經細胞外,屬于協助擴散,B項正確;性激素屬于脂質,可以自由擴散的方式進入靶細胞起作用,C項正確;突觸小泡和囊泡都是通過胞吐的方式釋放被運輸的物質的,依賴于膜的流動性,D項正確。 3.(2018寧夏銀川4月教學質檢)一對表現型正常的夫婦,生育了一個有3條性染色體的血友病男孩。某同學結合下圖分析該男孩的病因,其中判斷不合理的是( ) A.該男孩的性染色體組成若為XXY,則患病最可能與圖丁有關 B.該男孩的性染色體組成若為XYY,則患病最可能與圖乙有關 C.該男孩患病若與圖乙有關,其性染色體組成可能是XXY D.該男孩患病若與圖甲有關,其父親可能發(fā)生了基因突變 答案:C 解析:若該男孩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XY,且患有血友病,由于其父母都是正常人,說明血友病基因來自其母親,其母親是血友病基因攜帶者,產生卵細胞時,在減數第二次分裂時,X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未分開引起的;若該男孩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YY,且患有血友病,由于其父母都是正常人,說明血友病基因來自其母親,其母親是血友病基因攜帶者,卵細胞內只含1條帶血友病基因的X染色體,但是其父親產生精子的過程中,在減數第二次分裂時,兩條Y染色單體未分開引起的;該男孩患病與圖甲有關,則參與的精子可能是X染色體上發(fā)生了基因突變。 4.(2018貴州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適應性考試,3)2017年11月我國爆發(fā)了較嚴重的流感。某流感病毒是一種負鏈RNA病毒,侵染宿主細胞后會發(fā)生-RNA→+RNA→-RNA和-RNA→+RNA→蛋白質的過程,再組裝成子代流感病毒?!?RNA”表示負鏈RNA,“+RNA”表示正鏈RNA。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該流感病毒的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B.+RNA具有信使RNA的功能 C.該流感病毒由-RNA形成-RNA需在宿主細胞內復制2次 D.入侵機體的流感病毒被清除后相關漿細胞數量減少 答案:A 解析:根據題意分析可知,該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因此其基因應該是具有遺傳效應的RNA片段,A項錯誤;根據題意分析可知,在-RNA的復制和控制蛋白質的合成過程中,都先形成了+RNA,說明+RNA具有信使RNA的功能,B項正確;該流感病毒侵染宿主細胞后,由-RNA形成-RNA的過程為“-RNA→+RNA→-RNA”,說明其發(fā)生了2次RNA的復制,C項正確;入侵機體的流感病毒被清除后,相關漿細胞、抗體的數量都會減少,D項正確。 5.(2018湖北宜昌高三4月調考,3) 右圖中甲、乙、丙代表的是某種結構或物質,下列敘述與圖示不符的是( ) A.若甲、乙、丙分別表示下丘腦、垂體、甲狀腺,則①為促甲狀腺激素,③表示激素的反饋調節(jié)作用 B.若甲、乙、丙分別表示二倍體植株、花藥、單倍體苗,則丙一般含有一個染色體組,③可表示秋水仙素處理 C.若甲、乙、丙分別表示根尖、愈傷組織、植物體,則①②分別表示脫分化和再分化 D.若甲、乙、丙分別表示抗原、B細胞、漿細胞,則①需要糖被的參與,②表示細胞增殖和分化,③表示抗體 答案:A 解析:若甲、乙、丙分別表示下丘腦、垂體、甲狀腺,則①為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③為甲狀腺激素。當血液中甲狀腺激素含量過高,可通過負反饋調節(jié)抑制下丘腦相關激素的合成及分泌,A項錯誤。若甲表示二倍體植株,其花藥乙為一個染色體組,則花藥離體培養(yǎng)所形成的單倍體幼苗丙一般含有一個染色體組,由單體形成二倍體,可采用秋水仙素處理,B項正確。若甲、乙、丙分別表示根尖、愈傷組織、植物體,則該圖為植物組織培養(yǎng),由根尖形成愈傷組織稱為脫分化,然后形成植物體稱為再分化,C項正確。若甲表示抗原,乙表示B細胞,則①過程為B細胞受到抗原的刺激,因此①需要B細胞中細胞膜上糖被的參與;B細胞受到抗原刺激后,會增殖分化為漿細胞,則②表示細胞增殖和分化;漿細胞會產生相應的抗體,則③表示抗體,D項正確。 6.下列研究活動中所得到的數值與實際數值相比,肯定偏大的是 ( ) A.調查某遺傳病的發(fā)病率時,選擇在某地區(qū)人群中進行 B.探究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時,取樣前沒有振蕩試管 C.采用樣方法調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時,只統計了樣方內的全部個體 D.采用標志重捕法調查某地麻雀種群密度時,部分麻雀身上的標志物脫落 答案:D 解析:調查某遺傳病的發(fā)病率時,要注意隨機調查且調查群體要足夠大,若選擇在某地區(qū)人群中進行,則結果可能偏大或者偏小,A項錯誤;探究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時,取樣前沒有振蕩試管,若在上面取樣會導致結果偏小,若在底部取樣則導致結果偏大,B項錯誤;采用樣方法調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時,只統計了樣方內的全部個體,而沒有統計邊緣的個體,則會導致結果偏小,C項錯誤;采用標志重捕法調查某地麻雀種群密度時,部分麻雀身上的標志物脫落,導致第二次捕捉的個體中被標記的個體減少,則結果偏大,D項正確。-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版高考生物二輪復習 專題突破練 單選3合1練五 2019 高考 生物 二輪 復習 專題 突破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zhongcaozhi.com.cn/p-3899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