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二年級美術上冊 畫觸覺教學設計 蘇少版.doc
《2019年二年級美術上冊 畫觸覺教學設計 蘇少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年二年級美術上冊 畫觸覺教學設計 蘇少版.doc(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年二年級美術上冊 畫觸覺教學設計 蘇少版 一 教材分析: 感知是認識客觀世界的開端,又是心理過程的起點和基礎,《畫觸覺》位于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美術教科書第三冊第10課,本課在整個教材中是感覺繪畫的初級階段,主要是給學生一個嘗試、體驗的機會,提升學生的藝術審美和感知,對以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藝術修養(yǎng)、藝術靈感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從心理學角度講,感知是由一種感覺引起另一種感覺的活動?!懂嬘|覺》通過讓學生在對各種物態(tài)的觸摸形成生理感覺刺激下展開新的認知延伸,展現(xiàn)新的“認知符號”、“變體符號”,也就是用線條、色彩、筆觸來外現(xiàn)為可視的藝術語言,這種造型表現(xiàn)帶有游戲性,非常適合于低年級美術教學,為以后的“畫感覺、畫嗅覺、畫情緒、畫性格”等感覺繪畫的發(fā)展作基礎鋪墊,有利于學生認識生活,張揚個性,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 1、教學目標: 本課的課程目標在藝術與生活,藝術與情感,藝術與文化,藝術與科學這四個目標中屬于典型的藝術與生活的課程目標,教學中,我認為要達到以下三方面的要求: (1)、感知與欣賞:通過觸摸,體驗到物體(態(tài))對人肌體的刺激,加深學生對自然,對生活的認識,獲得生活經(jīng)驗,體驗藝術與生活的樂趣。 (2)、創(chuàng)造與表現(xiàn):通過生活經(jīng)驗和藝術經(jīng)驗的相互作用和轉(zhuǎn)換,獲得用藝術的方式表現(xiàn)和美化生活的能力。 (3)、反思與評價:能用簡單的語言描述,解釋自己的作品,在交流中對自己獲得的藝術感受有所了解,增強自信心。 2、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學生感覺繪畫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藝術感知力和審美能力。 3、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探索、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自主表現(xiàn)。(感覺語言與繪畫語言表達方式的轉(zhuǎn)換) 二 學生情況分析 : 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思維活躍、富于想象,喜愛美術活動,有一定的作畫能力?!懂嬘|覺》的課程內(nèi)容和作業(yè)要求對他們來說新而陌生,是在《畫聲音》、《感受肌理》之后的又一次感覺繪畫,面對學生表現(xiàn)經(jīng)驗的貧乏,新課標中指出:“低年級階段強調(diào)感受、體驗和游戲性------”,做到“美術過程的趣味性和表現(xiàn)活動的自由性------”,用強烈的“表現(xiàn)欲”挑戰(zhàn)“難度大”。 三 說教法: 我的教學方法正是圍繞突破“表現(xiàn)”這個難點而設計的,建構(gòu)主義告訴我們:知識并不是簡單的由老師或他人傳授給學生,而是由學生依據(jù)自身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主動地加以建構(gòu),新課標也強調(diào)讓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所以整個教學過程我采用發(fā)現(xiàn)法,嘗試法,討論法,實驗法,用實驗法形成知識積累,用討論法完成經(jīng)驗的建構(gòu),用游戲、賞識法創(chuàng)設教學氛圍。 四 說學法: 讓學生學會學習才是老師真正要做的事情,教育家弟斯多蕙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和喚醒,因此,我利用實物和多媒體演示各種點線、形狀和色塊形成視覺語言,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做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引導他們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內(nèi)心感受。 五 教學過程: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一組,范作,在教室里準備四個活動區(qū),每個活動區(qū)內(nèi)有涼水、熱水、石塊、砂子、膠水、棉花、老樹皮、不銹鋼等實物(感覺物)。 學具準備:彩筆、油畫棒等繪畫工具、材料。 一、游戲----體驗感受: 以“盲人摸象”的成語故事導入新課——觸覺(板書)。進入觸覺體驗過程。 拍手游戲:“你拍一我拍一、你拍二我拍二”先慢拍后快拍,讓學生說拍手后的感覺(痛、麻、酸)。問:能不能把這種感覺畫出來呢?初試畫“感覺”。 第一次活動針對課程的陌生與抽象,有些學生可能會顯得無所適從,表現(xiàn)意識很模糊,學生暫時的“不會畫”更能激發(fā)他們的探究欲望。 二、引導發(fā)現(xiàn)問題: 展示第一次嘗試表現(xiàn)的作品,進一步引導探究表現(xiàn)“感覺”的方法 ;讓學生用手摸冰塊和較燙的水,說出感覺(涼、光滑的,燙、流動的),再把這感覺畫出來。 對這次作品中表現(xiàn)“涼”、“燙”感覺所用的顏色進行分析,展示“色彩的感覺”課件分解色彩表現(xiàn)的難度;分析表現(xiàn)“光滑的”、“流動的”這兩種感覺所用線的不同,展示“自然界中的線和美術作品中的線”課件,分解用線的難度。 第二次活動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在實踐中積極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課件這個橋梁搭建了色彩和線面的感知,知識的蒼白點有了零的突破,逐步平緩抽象與形象的坡度。 三、欣賞----融入感知: 課件展示欣賞圖片(教材中的五幅圖),讓學生討論、探究,進一步感知: ---線: 直線表示堅硬、光滑,折線表示粗糙、刺手,波浪線表示柔軟流暢。 ---色: 藍、綠表示冰涼,紅、黃、橙表示燙,暖,黃灰,紅藍表示麻,軟。 ---筆觸:安靜,跳躍的,筆觸粗則粗糙,反之則光滑。 通過欣賞范作,來認識作品的表現(xiàn)方式,感受到觸覺過程和畫觸覺作品之間的 密切聯(lián)系與轉(zhuǎn)換形式。由感受向表現(xiàn)的過渡_遷移——聯(lián)想。 四、探究----積極參與: 教室的活動區(qū)出現(xiàn)多種實物:石頭、沙子、膠水、棉花、老樹皮、不銹鋼、毛線等,把學生分組活動:自由地到活動區(qū)觸摸實物,觸摸時最好閉上眼睛(盲人摸物)----觸摸體驗盡量減少視覺影響,可以私下的議論觸摸后的感覺,有了靈感立即回到座位上畫出來。 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觸覺印象最深的物體,通過聯(lián)想,運用線條、色點、色塊或物體的印跡等繪畫語言表現(xiàn)不同的觸覺,教師加以引導和鼓勵,采用研究,討論,探索用適合自己個性的表現(xiàn)方式表現(xiàn)。 五、評價----拓展延伸: 學生完成了練習后急于得到肯定,本著“為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而評價”的理念,結(jié)合全方位評價,注意發(fā)現(xiàn)學生潛能,了解學生發(fā)展中的需要,注重差異,在知識技能上不強求一律,尊重學生富有個性的表達方式,讓學生能夠體驗到將自己的感覺表達出來的參與感比作品的好壞更重要,我在評價中注重學生的探索過程而不僅僅是學習結(jié)果,因此,我在作品評價中開辟了這樣幾個園地:積極參與的、色彩好的、用線好的、膽子大的、進步快的,讓學生把自己的作品對號入座(自評),并能用簡單的語言描述、解釋自己的作品,愿意與他人的作品進行比較。在互評中學習長處、提出建議,進一步評出本課評價能力最強的人。 最后,欣賞凡高的《向日葵》、蒙特里安的《百老匯的爵士樂》、畢加索的《格爾尼卡》:這些畫家都非常注重感覺,都有敏銳的觸覺、高超的繪畫技巧,能夠從生活中獲得靈感,創(chuàng)造出舉世聞名的美術作品。今后,在畫聲音、畫觸覺的基礎上,我們將進一步學習感受嗅覺、情緒、性格的表現(xiàn)方法,生活中,美無處不在,只要我們多觀察多思考,就一定能獲得靈感,創(chuàng)造生活。 教學過程做到 :以感覺為主線,以綜合實踐活動為載體形成感知;以分層練習為階梯化解難度;以評價為手段完善認知;以范作啟迪思維;以大師的作品拓展空間、逐步升華,教者由扶到放,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始終做到----老師跟著學生走,學生跟著感覺走。-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年二年級美術上冊 畫觸覺教學設計 蘇少版 2019 年級 美術 上冊 觸覺 教學 設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zhongcaozhi.com.cn/p-3981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