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怎樣升上去》教學設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國旗怎樣升上去》教學設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蘇教版科學五年級下冊
《國旗怎樣升上去》教學設計
王博華
蒲河九年一貫制學校
2015年3月22日
《國旗怎樣升上去》教學設計
蒲河九年一貫制學校 王博華
一、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1、知道滑輪的構造和作用,知道滑輪的分類。
2、在實驗中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說明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作用。
科學知識目標:
1、了解滑輪的結構和作用。
2、知道滑輪在生活和生產(chǎn)上的廣泛應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科學探究活動,體驗和感受科學數(shù)據(jù)的重要意義。
2、建立一種物體可以有
2、多種用途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動滑輪和定滑輪各自作用。
教學難點:組裝滑輪裝置實驗。
三、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的用具:滑輪、鐵架臺、鉤碼、線、測力計、課件視頻。
2、學生準備的用具:記錄表、彩筆。
四、教學分析:
《國旗怎么升上去》是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神奇的機械”的第五課。主要探究動滑輪和定滑輪各有什么作用?;喪呛唵螜C械中的一個重要成員,是杠桿的一種變形。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提供升國旗的場景和旗桿頂部滑輪的特寫照片,導入滑輪的話題。然后引導學生了解滑輪的構造。最后讓學生猜測滑輪的作用。
在探討階段,通過分組實驗,
3、分析試驗數(shù)據(jù),得出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作用。課后制作吊車玩具,延伸課堂知識。
五、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開門見山 揭示課題
1.從談話進入到新課:每個星期一的早晨,我們學校都要舉行莊嚴的升旗儀式,(課件演示)
2.講述:你有沒有注意到旗桿頂上有一個小小的裝置?課件演示放大旗桿的頂端,出現(xiàn)滑輪——那就是滑輪。
(板書:滑輪)
3.提問:滑輪是一種怎樣的裝置呢?教師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各種滑輪,讓學生觀察,尋找結構上的特點。
4.交流討論:滑輪形狀
5、教師進行小結
6.教師利用投影等手段出示生活中使用滑輪的圖片或生活場景
7.使用滑輪有什么
4、好處?滑輪到底有什么作用?讓我們繼續(xù)學習。
二、認識兩種滑輪
1.出示兩種滑輪裝置,課件演示提升重物。提問:在用滑輪提升重物時,兩個滑輪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它們分別是什么滑輪呢?
2.閱讀教材第12頁內容,了解兩類滑輪的名稱和結構:定滑輪和動滑輪。
小結:固定在支架上,不隨重物上下移動的滑輪,叫定滑輪。隨著重物上下移動的滑輪,叫動滑輪。
3.我們通過滑輪提升物體的過程中,用力的大小跟原來有沒有變化呢?
三、合作探究 了解成因
(一)、學生提問,猜測成因
1、關于滑輪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談話: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科學上我們可以從“是什么”“為什么”“
5、怎么樣等角度提問題??丛孪唷笆鞘裁础钡膯栴}我們已經(jīng)解決了誰還能從另兩個角度提問題?
學生提出假設,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歸納、書寫部分假設。充分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并要求小組成員記錄本組的假設,對本組的假設進行實驗驗證。
(二)學生活動 試驗驗證
分組實驗:
活動探究
1:使用時的特點
按圖甲組裝定滑輪,豎直向下拉測力計,使鉤碼保持平衡狀態(tài),讀出測力計示數(shù),比較拉力與重力。
2、改變拉力方向,拉力大小是否變化?
3、改變鉤碼個數(shù),情況如何?
4、使用動滑輪時的特點
按照研究的方式研究
觀察、記錄、分析
(三)匯報交流 分享成果
議一議:
通過實驗,你發(fā)現(xiàn)使用
6、動滑輪有什么特點?
使用動滑輪不能改變力的方向,但能省一半的力。
動滑輪的實質:省力杠桿,省力但費距離。
四、回歸現(xiàn)實 整體感知
1.定滑輪和動滑輪各有優(yōu)點,也各有缺點,實際上單獨使用很少,應用的時候,常常既要省力,又要改變力的方向,使用方便,于是就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起來使用,揚長避短,這樣就組成滑輪組。
2.出示各種各樣的滑輪組圖片 或播放相關影片。
五、課后延伸 培養(yǎng)興趣
制作吊車玩具
根據(jù)課前了解講述。
根據(jù)當時情景而回答
回憶自己平時的經(jīng)驗:升旗情景
板書課題——《滑輪》
學生觀察
學生分組觀
7、察,
說說在哪看到過滑輪?
猜測滑輪的作用
了解滑輪分類:定滑輪和動滑輪
指滑輪說一說
分組實驗
觀察、記錄、分析
討論分析
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定滑輪 能改變方向,不省力。動滑輪不能改變方向,省力。
你周圍哪些地方用到了滑輪?
它們分別發(fā)揮了什么作用?
激發(fā)學習興趣
加強講解作用力方向和受力方向的認識,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拉力的方向和國旗上升的方向不同,從而為突破難點做好準備。
8、
挖掘他們對滑輪的生活經(jīng)驗。
通過對學生已有知識的掌握情況來調整教學,對學生回答,簡單的表揚而是滲透科學學習方法的鼓勵。
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提出問題,并巧妙地引導學生進行“如何提出問題”科學探究能力的訓練。
觀察方法的討論活動為學生提供了自主的學習機
充分發(fā)散學生的思維,進行假設、猜想。
把學生“模擬”的與動畫課件的比較更能清晰的認識到月相變化的規(guī)律及成因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總結規(guī)律。
這是交給學生們記憶的方法。
課堂上多使用動態(tài)生成的資源,經(jīng)濟高效。
使學生意識到“科學服務于生活”。
生動直觀的讓學子整體感知滑輪的作用
9、。
培養(yǎng)激勵學生對周圍的事物進行中長期的觀察。
板書設計:
5,國旗怎樣升上去
定滑輪 — — 能改變方向, 不省力
滑 輪 動滑輪 — — 不能改變方向, 省力 應用廣泛
滑輪組 — — 既能改變方向,又能省力
教學反思: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既是科學學習的動力因素,影響著學生對科學學習的投入,又是科學教育的目標??茖W教育中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記錄、搜集、分析信息、數(shù)據(jù)的能力,我在教學活動中一直要求學生
10、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搜集到的證據(jù),讓他們懂得在科學研究中要讓事實來說話,用證據(jù)來驗證。
這節(jié)課上,學生們在通過實驗驗證“使用定滑輪可能可以省力”的假設,掛在重物另一端的測力計的讀數(shù)指示標,卻并沒有按照他們預料的那樣穩(wěn)穩(wěn)地停在一個數(shù)字上,隨著滑輪上懸掛重物位置的提升,讀數(shù)總是在一定范圍內上下浮動著。結果固然重要,而得出結果的過程更是重要的。數(shù)據(jù)在科學實驗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尊重事實、實事求是學生在科學學習中應該有的科學態(tài)度。當各組學生匯報完差異較大的實驗數(shù)據(jù)后,我再引導學生分析出現(xiàn)這些情況的原因可能是什么。雖然花費了比原計劃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可學生的認識更加深刻了,了解更加清晰了。
通過這節(jié)課感悟有三,第一發(fā)現(xiàn)自己對學生的動手能力高估了,組裝滑輪對教師來說可能比較容易,但對生活知識淺薄來學生的說這是個新事物,需要時間去摸索,即使有了老師的講解演示但仍需要老師的更多指導。第二要引導學生學會分工合作,小組活動時組長要安排好誰操作、誰觀察、誰記錄,只有分工明確通力合作才能做實驗做好。第三學生的探究活動離不開老師的引導,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強調探究,但不是放手讓學生動手就行了,老師必須充分估計學生在探究時會遇到的困難,并準備好相應的策略,在學生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困難時及時給予引導和幫助。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