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我是怎樣出生的》教學設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論文:《我是怎樣出生的》教學設計(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貴州省教育科學院、貴州省教育學會 2013 年教育教學科研論文、教學(活動)設計征集和評選登記表 (征文封面) 學科類別:小學科學 論文題目 我是怎樣出生的教學設計 作者姓名 黎亮 學校名稱 白云區(qū)第三小學 課題組成 員姓名 學校地址 貴陽市 白云區(qū) 麥架鎮(zhèn) 聯系電話 固定電話: 4350001 移動電話:13608570919 論文內容摘要(200 字左右) 對于人是如何繁衍后代的知識,在教材中只有薄薄的兩頁,且以插圖為主,如果只單單以教材進行教學,學生難以得到充分的認識和體驗。因此在本課設計中,教師盡可能地通過各種媒體資源進行補充,利用圖片、視頻等手段對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優(yōu)化,使課堂教學能得到
2、有效開展。 怎樣自然而鮮活地呈現本課知識,順利地達成教學目標呢? 首先以“探究為核心”的教學理念。在本節(jié)課中,以探究法推進課堂教學。首先,采取課前自主探究,讓學生在訪談之余,利用自己的方式搜集“我是怎樣出生的”相關資料;其次,課中采取小組探究,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資源共享,學會整合資源,借助小組合作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最后,通過課后延伸活動,深化學生體驗,層層深入地進行學習,提高學生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滲透以“探究為核心”的教學理念。 其次突顯人文性色彩。與媽媽說句心里話,感恩宣言,給媽媽洗一次腳或做一次家務環(huán)節(jié)的設定,增強了學生與父母的感情交流,突出了科學
3、教學的人文性。 再次重視小學生養(yǎng)成教育的培養(yǎng)。 (1)對學生進行“學會傾聽”養(yǎng)成教育的培養(yǎng)。 (2)時刻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使學生學會感恩,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個人誠信承諾(在括號內打“” ) 1、所寫論文為本人原創(chuàng),并非從網上直接下載或抄襲他人( ) 2、所寫案例真實,源于本人親歷的課堂( ) 我是怎樣出生的我是怎樣出生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 教學思路:教學思路:通過多媒體手段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打造有效課堂。 對于人是如何繁衍后代的知識,在教材中只有薄薄的兩頁,且以插圖為主,如果只單單以教材進行教學,學生難以得到充分的認識和體驗。因此在本課設計中,教師盡可能地通過各種媒體資源進
4、行補充,利用圖片、視頻等手段對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優(yōu)化,使課堂教學能得到有效開展。 教學內容:蘇教版五年級科學下冊第三單元第教學內容:蘇教版五年級科學下冊第三單元第 3 3 課課 教學目標: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1、知道人類是通過兩性結合繁殖自己后代的。 2、了解人出生前后的簡單情況。 過程與方法: 1、運用交流的方法,獲取需要的信息。 2、整理信念,學會運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述收集到的資料。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生命的珍貴,知道應該珍愛自己的生命。 2、體會到與父母的親情,感受父母養(yǎng)育的艱辛 教學重點教學重點:知道人類是通過兩性結合繁殖自己后代的。 教學難點:教學難點:把重物綁在身上的體
5、驗活動。 教學準備: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做好課前收集,向父母及長輩了解: “收集在媽媽肚子里的情況,剛出生時的情況,媽媽懷孕時的情況,媽媽生下我之后的情況等” 。 3、收集小時候的照片,自己小時候用過的東西等物品。 4、學生課前收集的資料及裝滿書的書包(約 5.5 千克重) 教學時間:教學時間:1 1 課時課時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一、談話導入新課 教師談話:同學們,老師有一個可愛的女兒,她總喜歡問各種各樣的問題,一天她問我“爸爸,我是怎樣來到這個世界的呀?”關于我是怎樣出生的這個問題,同學們的爸爸媽媽是怎樣回答你們的呢? 二、合作研討,集體交流二、合作研討,集體
6、交流 1、談話:課前,同學們以不同的形式和父母進行交流,了解了一些自己出生前后的事情(比如出生時的身高、體重等) ?,F在和同學們交流一下,大家共享好嗎? 2、小組交流:我出生時的樣子。 (1)完成統計表,組長做好記錄。 全組人數 剛出生時身體各項指標 ( )人 身 長 50 厘米以下 5055 厘米 55 厘米以上 出生方式 ( )人 ( )人 ( )人 順產 剖腹產 體 重 3 千克以下 34 千克 4 千克以上 ( )人 ( )人 ( )人 ( )人 ( )人 3、全班師生交流。交流統計表格。 提問:你有什么發(fā)現?(教師相機小結剖腹產、順產的疼痛度),那么誰還要補充自己出生時的樣子。 4、
7、談話:剛才我們交流了我們的出生方式和出生時身體的各項指標,那么我們的生命到底是從什么開始的呢? (1) (指名回答)由爸爸的精子和媽媽的卵子結合開始的。 (2) 觀看視頻,了解一下生命的誕生。 (3)談話交流:我們的生命之初始于什么?相機板書: (受精卵) 受精卵又有什么結合而成呢?相機板書(卵子與精子) 受精卵在媽媽體內繼續(xù)生長發(fā)育,又會發(fā)育成什么呢?相機板書(胚胎) 你知道胚胎長在媽媽肚子里什么地方呢?(子宮)猜一猜子宮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呢?(房子、溫室、安全) (4)談話交流:那我們在子宮里又是怎樣的生長發(fā)育的呢?這里有一份胎寶寶的自述,請小朋友們閱讀了解一下。 (完成板書) 三、體驗激
8、趣,感恩父母。 1、 (出示課件胎兒發(fā)育周期圖)學生給教材上的生長發(fā)育圖排序 談話:當我們一點一點在媽媽肚子里一點一點成長的時候,媽媽的體重越來越重,負重也越來越重。加上羊水的重量,媽媽的負重大約達到 5.5 千克重。 2、(1)觀看孕婦圖片,想象一下媽媽懷我們的時候體態(tài)“肚子”會是什么樣的?你想體驗體驗嗎? (2)引導學生開展負重體驗活動,了解媽媽懷孕的艱辛。 (要求:把自己的書包掛在胸前,重量約為 5.5 千克重,后面用帶子綁住,并完成相應活動。 ) (注意事項:我們是在做一個科學活動,希望大家要嚴肅認真,正確對待,用心體驗媽媽懷孕時的艱辛。 ) (3)(學生體驗后)問:你的感覺是什么?你
9、聯想到什么?。 3、 媽媽在每天承受著重量的同時, 還會有不同反應, 出生的情形也不一樣。 小組交流: 課件出示:媽媽懷孕的時候有什么反應? 我出生時媽媽的情形怎樣? 4、欣賞剛出生時嬰兒的圖片(或者展示臺投影學生出生時的照片) 四、舉辦展覽會,體會成長不易,珍愛生命,回報父母。 談話:同學們,我們從一顆受精卵到我們出生要經歷 280 天的旅程,非常不容易,但是我們從剛出生的嬰兒成長到今天也非常不容易,你能小組交流一下你記錄自己成長過程的物品嗎? 1、向小組展示一下記錄自己成長過程的物品,和他人分享一下自己的快樂和驕傲。 2、談話:我們的生和成長過程中,都蘊含了親人對我們無私的關懷和愛護,就像
10、一盆花,沒有澆水、施肥,它絕不可能開出美麗的花朵一樣,離開了家人的關愛,也絕沒有我們的健康成長,你應該怎樣珍惜自己的生命呢? 3、學生討論。 4、談話: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為我們做了很多,平時我們應該怎樣對待他們呢?特別是有一天,他們老了,你會怎樣回報他們的養(yǎng)育之恩呢? 5、學生發(fā)言。 五、課后延伸,強化體驗 今天回家以后請為爸爸媽媽做一件你認為最有意義的事情(如給媽媽洗一次腳或做一次家務勞動)。 板書設計: 我是怎樣出生的 卵子與精子結合受精卵胚胎胎兒分娩 我是怎樣出生的說課稿我是怎樣出生的說課稿 一、說教材: 這節(jié)課是蘇教版第五冊下冊第三單元的第 3 課。 它們是怎樣延續(xù)后代的這個單元
11、圍繞生物怎樣繁殖后代這個話題展開。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植物、動物的繁殖之后進一步學習人是怎樣進行繁殖的,從而認識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人類也是通過兩性結合繁殖自身后代的。 2.了解一些人出生前后的簡單情況。 方法技能目標: 1.運用交流的方法,獲取需要的信息。 2.整理信息,會運用自身擅長的方法表述收集到的資料。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意識到生命的珍貴。 2.體會與父母的親情,體驗父母養(yǎng)育的辛苦。 三、說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人類是通過兩性結合繁殖自己后代的。 教學難點:把重物綁在身上的體驗活動。 四、說教法學法 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采用調查、小
12、組合作、交流、互動相結合的方法,實現資源共享, 知識互補, 在交流中引起情感的共鳴, 從而達到本節(jié)課的教育目的,升華到珍愛自己的生命,孝敬自己的父母。 研討的主題: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打造有效課堂。 五、說教學程序 (一)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就關于我是怎樣出生的這個話題對家長進行一次正規(guī)的、 正式的訪談。 教學意圖:訪談是一種科學調查式的談話,通過訪談使學生認識到訪談可以讓自己獲取大量有用的信息。作為教師應指導學生圍繞主題設計問題,使訪談有目的,從而讓學生學會訪談的方法。這樣做能突破教學難點,學生學會收集對自己研究的問題有用的資料。對做得好的學生全班表揚,還可以將其訪談結果進行展示。 課前進行布置,使
13、教學時間更充分,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 (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交流 交流是這節(jié)課課上的重頭戲, 用時 5 分鐘左右, 為了使學生交流有序、 高效,這一程序分成兩步進行 1、小組內生生交流。 2、小組派代表進行全班集體交流。并完成調查記錄表 教學意圖:通過交流,可以讓學生分享快樂,達到生生、師生互動,而且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達成科學探究的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難點,突出教學重點。使用調查記錄表,使學生的發(fā)言得到有效的記錄,擴大了學生的參予面。 (三)出示資料,講解胎兒生長發(fā)育的全過程 播放錄像資料,內容從卵細胞受精到胎兒出生(教參附帶的光盤上有這部分內容) ,用時約 6 分鐘。 教學意圖: 通過
14、觀看錄像使學生對人的繁殖過程有正確的認識, 消除神秘感;同時教師提煉出板書內容,能突出教學重點,幫助學生理清思路。通過板書進行總結,幫助學生進行認識。 (四)進行“負重”體驗 具體要求是學生將書包掛在胸前,(書包一般有十幾斤重, 約為孕婦臨產前,胎兒、胎盤及羊水的總重量 5.5 千克。 )后背用帶子綁住,像媽媽一樣做 3 件家務事:掃地、拖地、倒垃圾。最后說一說自己的體驗,與小組內的同學交流分享。 教學意圖:通過這個活動,讓學生嘗試當一回媽媽,體驗一下媽媽懷孕時負擔和行動的不便,體會父母養(yǎng)兒育女的不易,進而升華到珍愛生命、孝敬父母感 情,有效地達成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 (五)組織學生
15、討論怎樣珍愛生命,孝敬父母 教師給出話題后,給學生思考時間,想對爸爸媽媽說些什么,指名匯報。引導學生談談自己具體的做法。 教學意圖:這樣做的目的是再次使孩子理解父母養(yǎng)兒育女的艱辛,激發(fā)孩子對父母的孝敬之情。 六、布置課后體驗活動: 回家可以繼續(xù)做負重游戲,體會到母親生育兒女和父母養(yǎng)育兒女的艱辛,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事,例如幫母親刷碗、洗衣,掃地等,或者給媽媽洗一次腳。 教學反思:教學反思: 我是怎樣出生的是蘇教版五年級科學下冊第三單元的最后一課。在教學中從指導學生開展調查活動入手,引導學生了解胎兒發(fā)育的大致過程,著重闡述了生命的由來問題,即人是如何繁衍后代的。本課的要求是學生通過學習
16、,知道人類是通過兩性結合繁殖自己的后代,這是本課的重點。此外,在活動中體會母親生育兒女和父母養(yǎng)育兒女的艱辛,認識到生命的可貴,是本課中的難點。 作為已經有一定認識能力的學生來說, 他們對人出生的問題已有一些零散的認識,但也存在著一些好奇和疑惑。從客觀角度來說,多年來,由于受社會風俗和傳統文化的影響,大多數父母從不會主動向子女談及有關生殖方面的問題,關于人的生殖方面的問題也常被老師們認為是學生比較隱秘、難于啟齒的,通常采用學生自學的教學方法,更使學生對此產生了神秘感。 怎樣自然而鮮活地呈現本課知識,順利地達成教學目標呢? 首先以“探究為核心”的教學理念。在本節(jié)課中,以探究法推進課堂教學。首先,采
17、取課前自主探究,讓學生在訪談之余,利用自己的方式搜集“我是怎樣出生的” 相關資料; 其次, 課中采取小組探究, 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資源共享,學會整合資源,借助小組合作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最后,通過課后延伸活動,深化學生體驗,層層深入地進行學習,提高學生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滲透以“探究為核心”的教學理念。 其次突顯人文性色彩。與媽媽說句心里話,感恩宣言,給媽媽洗一次腳或做一次家務環(huán)節(jié)的設定, 增強了學生與父母的感情交流, 突出了科學教學的人文性。 再次重視小學生養(yǎng)成教育的培養(yǎng)。 (1)對學生進行“學會傾聽”養(yǎng)成教育的培養(yǎng)。 (2)時刻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18、,使學生學會感恩,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在學習中,我主要設計了五個主要活動: 1、課前調查與父母長輩的交流。學生就“媽媽在懷孕時有哪些反應”和“我剛出生時是什么樣的”等問題,與家長進行交流,了解相關情況,做好交流準備。這項內容我在前一天向學生進行了布置,讓學生通過與父母的親情溝通中了解有關人類繁衍的淺顯知識,了解自己出生時的一些基本情況。 2、合作全班交流。圍繞課前調查的問題,進行全班交流。交流中,我引導學生多說一些出生前后發(fā)生的有趣的事情在小組內交流, 了解一些同伴的經 歷。現在大多數學生是獨生子女,他們無法取得同齡人的相同經歷的信息,因此小組活動利用充分的時間豐富學生的人生體
19、驗,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 通過教師自己設計的一張我是怎樣出生的調查表,在小組內初步進行匯總統計,使人人必須發(fā)言,人人都能參加,擴大學生的參予面。 3、解疑課件互動。我借助教學光盤的資料,向學生介紹一個人從無到有、從十月懷胎到呱呱墜地的全過程,使學生的認識系統化。通過觀看視頻資料后師生通過談話互動,同時教師提煉出板書內容,能突出教學重點,幫助學生認識自已出生的過程。再通過板書進行總結,幫助學生進行認識。 4、體驗負重練習。通過負重練習的體驗活動,讓學生獲得情緒感受,感受母親懷孕時的辛苦和不易,讓學生認識到母愛的力量,增加親情感。 5、感恩通過這個活動,使學生感受自己父母生育之恩,養(yǎng)育之情的不易和偉
20、大,從而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在本課的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學生交流的話題未得到充分的反饋,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只讓兩個組進行了匯報,其他小組討論的結果就沒有得到反饋,且學生在匯報時主要針對調查表上的內容,對于其他的話題講得較少。2、課件中以胎寶寶的自述補充了一些胎兒的情況,因為教材中相關資料較少,通過查詢資料,并把相關內容做進了課件供學生閱讀了解,但從課堂教學中來看內容較多了一些,需要適當精煉。3、在感恩教育這個內容中,對生命的來之不易認識不夠,課前我讓學生準備了一些自己小時候用過的物品,通過交流想讓學生認識自己成長中親人長輩對我們的關懷和愛護,但這一項內容由于時間不夠,未能充分組織討論并讓學生發(fā)言,在時間上還需要控制準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