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上冊1.3運動的快慢教案 新人教版(2).doc
《八年級物理上冊1.3運動的快慢教案 新人教版(2).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八年級物理上冊1.3運動的快慢教案 新人教版(2).doc(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三節(jié) 運動的快慢 1 教學目標 1.1知識與技能: 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 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 1.2過程與方法 : 通過速度的探究體會速度的大小體會速度在實際中的應用 1.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 培養(yǎng)學生認真思考問題的習慣,及應用公式來解題的計算能力。 對速度概念有一個明確的認識,能結合生活實際應用。 2 教學重點/難點/易考點 2.1 教學重點 速度的物理意義及速度公式 2.2 教學難點 建立速度的概念 “頻閃攝影“研究物體運動的方法 3 專家建議 速度的定義是高中物理中第一次向學生介紹用比值定義物理量的方法,教材的講述比較詳細,通過兩種通俗的比較運動快慢的方法,過渡到一個統(tǒng)一標準,自然地給出比值法定義速度.對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講述也非常便于學生的接受,且適時給出了速率的概念。 相信通過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學習,大家會深刻認識到,科學來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大家會因為學了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后,對生活中的事物更加上心。 4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歸納總結——補充講解——練習提高;小組討論 5 教學用具 多媒體,教學用直尺、小車、秒表等 6 教學過程 6.1 引入新課 【師】我們學校剛剛舉辦完了秋季運動會,不少同學在運動會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啊,小明跑步很厲害,那么現(xiàn)在問題來了,我們說小明跑得很快,通常情況下,我們是怎樣來確定運動物體的快慢呢?這就是我們今天主要來探究的問題。 【師】我們都知道,運動會評判跑步成績有秒表,汽車開動看速度有時速儀表,它們是如何來衡量運動快慢的? 【生】通過速度。 【師】對了,很好。接下來我們來看兩個例子: (1)運動會的百米賽跑時,在比賽過程中判斷哪位運動員跑的快些,我們用的是什么方法?在終點時我們又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用秒表測速,根據(jù)每個人從起點到終點所用的時間來判斷快慢。 (2)小華步行,而爸爸騎自行車,兩人同時從家里出發(fā),怎么判斷他們運動的快慢? 【生】可以觀察他們的運動路程的多少來判斷快慢。 【總結】總結: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可以計算出相同路程所用的時間,時間短運動快,時間長運動慢;也可以計算出相同時間運動的路程,路程長的運動快,路程短的運動慢。 6.2 新知介紹 一、速度的計算 【師】 物體的運動快慢用速度表示。類比密度的定義引入速度的定義。 定義: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 【師】通過上面我們的討論結果,確定速度有兩個辦法: 比較相同路程所用的時間; 比較相同時間所經(jīng)過的路程。 綜合條件,可以得出速度的計算方法: 速度的計算公式:v=s/t 速度常用單位有兩個: 米/秒——m/s 千米/每小時——km/h 【師】兩個單位經(jīng)常會在一個題目里面同時出現(xiàn),所以我們要對單位進行換算,下面我們來練習下: (1)1m/s=_____ km/h (2)5m/s=______km/h (3)72km/h=_____m/s 【師】方法很簡單,只要把長度單位對應上,時間單位對應上,然后進行計算就可以。 1km=1000m,1h=3600s 所以1km/h=1000m/3600s=1/36 1m/s=3.6km/h 所以上題的答案是: (1)3.6(2)18(3)20 【速度快慢的比較】 【例題】汽車速度是36千米/小時,優(yōu)秀短跑運動員的速度是10米/秒,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的自行車每分鐘通過0.6千米的路程,三者速度相比較( ?。? A.自行車的速度最大 B.短跑運動員速度大 C.汽車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樣大 【分析】 速度有兩個單位,其換算關系為1m/s=3.6km/h. 汽車速度為36km/h, 運動員速度為10m/s=36km/h, 騎自行車速度為v=36km/h, 比較可知三者速度一樣大.故選D. 【師】下面我們來看一張圖,大家來說下圖片能表達的意思。 【生】表示的是限速40km/h。 【師】對,那么這里的速度40km/h,是怎樣的速度呢? 二、勻速直線運動 【師】我們知道,速度是一個可以隨時改變的物理量,就拿汽車來說,踩一腳油門,速度就變快了。 所以我們現(xiàn)在提出兩個概念, 一個是瞬時速度,顧名思義,就是一個瞬間的速度大小。 一個是平均速度,就是速度保持不變的情況。 知道了這兩個物理量之后,現(xiàn)在告訴我,什么叫做勻速直線運動。 【生】速度保持不變,而且運動方向也不會改變的,一種直線運動。 【師】大家回答得很好,那么平均速度有一個特點,我們通過一個實例來分析。 【分析】 在百米跑的過程中,某運動員10s鐘到達終點,觀察記錄得知,他跑到50m處時,用時5.5s.經(jīng)過5s時跑到45m處,分別求全程的平均速度、前半程和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前一半時間和后一半時間的平均速度。 【師】題目中需要我們求平均速度,現(xiàn)在老師告訴大家,平均速度就是將你所要求的這段總路程s,除以這段總路程所用的時間t,所得的結果也就是這段路程物體的平均速度。 所以他的前一半路程:v平均=50m/5.5s=9.09m/s 后半段路程:v平均=50m/4.5s=11.11m/s 全程v平均=100m/10s=10m/s 下面你們來解答下他的后面的問題。 【生】 前一半時間v平均=45m/5s=9m/s 后一半時間v平均=55m/5s=11m/s 平均速度v平均=100m/10s=10m/s 【師】通過剛剛實際例題的分析講解,大家清楚了平均速度的計算了嗎? 【例子】 某人靜止在A位置,與慢走經(jīng)過A位置,或快跑經(jīng)過A位置,情況是不同的(運動狀態(tài)不同),這種不同需要用瞬時速度來描述,第一種情況瞬時速度為零,第二種情況的瞬時速度小于第三種情況的瞬時速度. 百米賽跑運動員,若全程用10s,則10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10m/s,若測出每一秒內(nèi)的位移,如第1秒內(nèi)的位移為8m,則m/s,第二秒內(nèi)的位移為9m,則m/s,第3秒內(nèi)的位移為11m,則m/s, 通過平均速度,對運動員的情況就了解得比較細致了,若能知道每個0.1s內(nèi)的位移,則對運動情況的了解就更細致了,若能知道每個0.01s內(nèi)的位移,則對運動情況的了解就更細致了.要更精確的掌握物體的運動情況,則需要知道物體各個時刻的速度。 瞬時速度 【師】剛剛說了平均速度,下面我們也來了解下瞬時速度,關于瞬時速度,大家只需要清楚他是一瞬間的速度變化就可以,計算方面不做要求。但是在題目里面,要能明白頻閃的定義。 頻閃就是拍攝的某一個瞬間物體的運動。 【例題】一個做直線運動的物體,如果它在每1min內(nèi)通過的路程都相等,那么這個物體所做的運動( ?。? A.一定是勻速直線運動 B.一定是變速直線運動 C.可能是勻速直線運動,可能是變速直線運動 D.既不是勻速直線運動,也不是變速直線運動 【分析】 知識點:物體沿著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判斷一個物體的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還是變速直線運動,關鍵就在于分析物體的速度是否變化。 題目中給出物體每1min內(nèi)通過的路程是相等的,我們可以看出相等的時間內(nèi)路程相等,很多同學直接通過速度的計算公式v=s/t,認為速度也是相等的;這種判斷方法是不對的,計算出的速度是1min內(nèi)的平均速度,可以先快后慢、先慢后快等很多種情況;因此1min內(nèi)通過相等的路程,可以是勻速的,也可以是變速的; 故選C. 三、速度相關的圖像 【師】關于速度的圖像總共有兩種: 一個是描述速度和時間的關系圖,我們稱之為v-t圖; 另一種就是路程和時間的關系圖,用s-t圖來表示。 下面我們通過一些例題來明確這兩種表示關系的特點及區(qū)別。 【例題】如圖所示,能正確描述勻速直線運動各物理量之間關系的圖象是( ?。? A. B. C. D. 【分析】 A是s-t圖象,圖線平行于時間軸,物體靜止.不符合題意; B是s-t圖象,圖線是一條彎曲的直線,物體做變速運動.不符合題意; C是v-t圖象,圖線是一條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符合題意; D是v-t圖象,圖線是一條彎曲的直線,物體的速度增加,物體做加速直線運動.不符合題意. 故選C. 【例題】甲、乙兩物體從同一地點同時向相同方向做直線運動,其s-t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 ?。? A.兩物體在0~10s內(nèi)都做勻速運動,且v甲<v乙 B.兩物體在15~20s內(nèi)都做勻速運動,且v甲<v乙 C.兩物體在15s末相遇,且0~15s內(nèi)通過的路程相等 D.兩物體在20s末相遇,且0~20s內(nèi)通過的路程相等 【分析】 A、由圖象看出兩物體在0~10s內(nèi)的圖象是一條斜線,表示物體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且在此時間內(nèi)甲物體通過的路程大于乙物體通過的路程,所以v甲>v乙.此選項錯誤; B、甲物體在15~20s內(nèi)的圖象是一條和時間軸平行的直線,所以甲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此選項錯誤; C、由圖象看出兩物體在15s末相遇,且0~15s內(nèi)通過的路程相等,都是100m.此選項正確; D、由圖象看出兩物體在15s末相遇,不是在20s末相遇,0~20s內(nèi)通過乙通過的路程大于甲.此選項錯誤. 故選C. 【例題】如圖所示的圖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種運動形式的是( ?。? A.A與B B.B與C C.C與D D.A與C 【分析】 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的圖象有兩種表示方法: 如果是v-t圖象,則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速度,因速度不變,所以圖象是平行于橫軸的射線,如圖B. 如果是s-t圖象,則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距離,因速度不變,s與t成正比,所以圖象是過點O的射線,如圖C. 故選B. 6.3 復習總結和作業(yè)布置 課堂總結: 定義: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 物體的運動快慢用速度表示。 一瞬時速度:一個瞬間的速度大小。 平均速度:一段路程的速度。 關于速度的兩種圖像: 一是描述速度和時間的關系圖,稱之為v-t圖; 一種是路程和時間的關系圖,用s-t圖來表示。 課堂練習 1、一個人騎自行車前進,開始以2m/s的速度勻速走了40m,然后又以5m/s的速度勻速走了50m,則他在整個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A.3m/s B.7m/s C.3.5m/s D.2.5m/s 2、羚羊跑的速度是20m/s,一短跑運動員5S內(nèi)跑完了50m的路程,汽車的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從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 B ) A.汽車、運動員、羚羊 B.羚羊、汽車、運動員 C.運動員、汽車、羚羊 D.運動員、羚羊、汽車 3、在剛剛結束的校運會男子100m短跑比賽中,運動員們快步如飛.關于運動的快慢,有如下幾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A?。? ①觀眾用“相同時間比路程”的方法比較運動的快慢 ②物理學上用觀眾的方法來比較運動的快慢 ③終點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時間”的方法比較運動的快慢 ④物理學上用裁判的方法來比較運動的快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小明和小紅都騎車從家到學校,小明騎車的平均速度是5m/s,小紅騎車的平均速度是4m/s,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 A.小明從家到學校所走距離與所用時間的比值比小紅的大 B.小明家到學校的距離比小紅家到學校的距離近 C.小明到學校所用的時間比小紅到學校所用的時間少 D.任何時間小明騎車都比小紅快 5、甲、乙兩小車同時同地同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s﹣t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 C ) A.經(jīng)過4秒,兩車相距10米 B.經(jīng)過6秒,兩車相距10米 C.通過40米的路程,甲用時比乙少2秒 D.通過60米的路程,甲用時比乙少2秒 6、某物體作直線運動的情況如圖,物體在OA段的速度為v1,物體在BC段的速度為v2. (1)請你根據(jù)圖象分析,v1 v2(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此物體全程的平均速度v= m/s. 答案:大于;2.5 7、一列長180m的列車勻速通過長900m的隧道,測得列車完全通過隧道需要72s.求: (1)列車運行的速度. (2)列車全部在隧道內(nèi)運行的時間. 答案: (1)列車的運行速度為15m/s; (2)列車全部在遂道內(nèi)運行的時間為48s. 8、如圖,是甲、乙兩物體運動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根據(jù)圖象,可以獲取兩物體運動情況的信息有: (1)甲物體速度比乙物體速度 ;甲物體做 運動,乙物體做 運動. (2)若甲、乙同時運動5min,則甲物體比乙多走多少m? 答案:大;勻速;勻速 150;45 [1] 作業(yè)布置 1、完成配套課后練習題 7 板書設計 定義: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 物體的運動快慢用速度表示。 一瞬時速度:一個瞬間的速度大小。 平均速度:一段路程的速度。 關于速度的兩種圖像: 一是描述速度和時間的關系圖,稱之為v-t圖; 一種是路程和時間的關系圖,用s-t圖來表示。-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八年級物理上冊1.3運動的快慢教案 新人教版2 年級 物理 上冊 1.3 運動 快慢 教案 新人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zhongcaozhi.com.cn/p-5411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