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陽市中考數學提分訓練 尺規(guī)作圖(含解析).doc
《湖南省邵陽市中考數學提分訓練 尺規(guī)作圖(含解析).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湖南省邵陽市中考數學提分訓練 尺規(guī)作圖(含解析).doc(2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xx年中考數學提分訓練: 尺規(guī)作圖 一、選擇題 1.下列畫圖的語句中,正確的為( ) A.畫直線AB=10cm B.畫射線OB=10cm C.延長射線BA到C,使BA=BC D.過直線AB外一點畫一條直線和直線AB相交 2.如圖,用尺規(guī)作出了BF∥OA,作圖痕跡中,弧MN是( ) A.以B為圓心,OD長為半徑的弧B.以C為圓心,CD長為半徑的弧 C.以E為圓心,DC長為半徑的弧D.以E為圓心,OD長為半徑的弧 3.用直尺和圓規(guī)作一個角等于已知角,如圖,能得出 的依據是( ) A.(SAS)B.(SSS)C.(AAS)D.(A SA) 4.如圖,銳角三角形ABC中,BC>AB>AC,甲、乙兩人想找一點P,使得∠BPC與∠A互補,其作法分別如下: (甲)以A為圓心,AC長為半徑畫弧交AB于P點,則P即為所求; (乙)作過B點且與AB垂直的直線l,作過C點且與AC垂直的直線,交l于P點,則P即為所求對于甲、乙兩人的作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兩人皆正確B.兩人皆錯誤C.甲正確,乙錯誤D.甲錯誤,乙正確 5. 如圖,在△ABC中,∠ACB=90,∠A=30,BC=4,以點C為圓心,CB長為半徑作弧,交AB于點D;再分別以點B和點D為圓心,大于 BD的長為半徑作弧,兩弧相交于點E,作射線CE交AB于點F,則AF的長為( ) A.5B.6C.7D.8 6.如圖,在Rt△ABC中,∠C=90,以△ABC的一邊為邊畫等腰三角形,使得它的第三個頂點在△ABC的其他邊上,則可以畫出的不同的等腰三角形的個數最多為( ) A.4B.5C.6D.7 7.畫正三角形ABC(如圖)水平放置的直觀圖△A′B′C′,正確的是( ) A.B.C.D. 8.已知∠AOB,用尺規(guī)作一個角 等于已知角∠AOB的作圖痕跡如圖所示,則判斷∠AOB= 所用到的三角形全等的判斷方法是( ) A.SASB.ASAC.AASD.SSS 9.如圖,在△ABC中,∠C=90,∠B=30,以點A為圓心,任意長為半徑畫弧分別交AB,AC于點M和N,再分別以點M,N為圓心畫弧,兩弧交于點P,連結AP并延長交BC于點D,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個數是( ) ①AD是∠BAC的平分線②∠ADC=60③△ABD是等腰三角④點D到直線AB的距離等于CD的長度. A.1B.2C.3D.4 10. 如圖,用尺規(guī)作圖作∠AOC=∠AOB的第一步是以點O為圓心,以任意長為半徑畫?、伲謩e交OA、OB于點E、F,那么第二步的作圖痕跡②的作法是( ) A.以點F為圓心,OE長為半徑畫弧B.以點F為圓心,EF長為半徑畫弧 C.以點E為圓心,OE長為半徑畫弧D.以點E為圓心,EF長為半徑畫弧 11. 如圖,在?ABCD中,用直尺和圓規(guī)作∠BAD的平分線AG,若AD=5,DE=6,則AG的長是( ) A.6B.8C.10D.12 12. 如圖,在?ABCD中,用直尺和圓規(guī)作∠BAD的平分線AG交BC于點E.若BF=8,AB=5,則AE的長為( ) A.5B.6C.8D.12 二、填空題 13. 我們學過用直尺和三角尺畫平行線的方法,如圖所示,直線a∥b的根據是________. 14.作圖并寫出結論:如圖,點P是∠AOB的邊OA上一點,請過點P畫出OA , OB的垂線,分別交BO 的延長線于M 、N ,線段________的長表示點P到直線BO的距離;線段________的長表示點M到直線AO的距離 ; 線段ON的長表示點O到直線________的距離;點P到直線OA的距離為________. 15.如圖,已知線段AB,分別以點A,B為圓心,大于線段AB長度一半的長為半徑畫弧,相交于點C,D,連接AC,BC,BD,CD.其中AB=4,CD=5,則四邊形ABCD的面積為________. 16.如圖,在Rt△ABC中,∠ACB=90,BC=9,AC=12.分別以點A和點B為圓心、大于AB一半的長為半徑作圓弧,兩弧相交于點E和點F,作直線EF交AB于點D,連結CD.則CD的長為________. 17. 如圖,依據尺規(guī)作圖的痕跡,計算∠α=________. 18. 以Rt△ABC的銳角頂點A為圓心,適當長為半徑作弧,與邊AB,AC各相交于一點,再分別以這兩個交點為圓心,適當長為半徑作弧,過兩弧的交點與點A作直線,與邊BC交于點D.若∠ADB=60,點D到AC的距離為2,則AB的長為________. 19.如圖,在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為1的網格中,點A,B均在格點上. (Ⅰ)線段AB的長為________. (Ⅱ)請利用網格,用無刻度的直尺在AB上作出點P,使AP= ,并簡要說明你的作圖方法(不要求證明).________. 20.如圖,在矩形 中,按以下步驟作圖:①分別以點 和 為圓心,以大于 的長為半徑作弧,兩弧相交于點 和 ;②作直線 交 于點 .若 , ,則矩形的對角線 的長為________. 三、解答題 21.如圖,利用尺規(guī),在△ABC的邊AC上方作∠CAE=∠ACB,在射線AE上截取AD=BC,連接CD,并證明:CD∥AB(尺規(guī)作圖要求保留作圖痕跡,不寫作法) 22.已知:如圖,Rt△ABC中,∠ACB=90 (1)用直尺和圓規(guī)作∠ABC的平分線,交AC于點O; (2)在(1)的條件下,若BC=3,AC=4,求點O到AB的距離。 23.如圖,在 中, . (1)作 的平分線交 邊于點 ,再以點 為圓心, 的長為半徑作 ;(要求:不寫作法,保留作圖痕跡) (2)判斷(1)中 與 的位置關系,直接寫出結果. 24.如圖,BD是菱形ABCD的對角線,∠CBD=75, (1)請用尺規(guī)作圖法,作AB的垂直平分線EF,垂足為E,交AD于F;(不要求寫作法,保留作圖痕跡) (2)在(1)條件下,連接BF,求∠DBF的度數. 25.如圖,在Rt△ABC中,∠BAC=90,∠C=30. (1)請在圖中用尺規(guī)作圖的方法作出AC的垂直平分線交BC于點D,交AC于點E (不寫作法,保留作圖痕跡). (2)在(1)的條件下,連接AD,求證:△ABC∽△EDA. 26.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B=∠C=90,AB>CD,AD=AB+CD. (1)利用尺規(guī)作∠ADC的平分線DE,交BC于點E,連接AE(保留作圖痕跡,不寫作法) (2)在(1)的條件下,①證明:AE⊥DE; ②若CD=2,AB=4,點M,N分別是AE,AB上的動點,求BM+MN的最小值。 答案解析 一、選擇題 1.【答案】D 【解析】 :A、錯誤.直線沒有長度; B、錯誤.射線沒有長度; C、錯誤.射線有無限延伸性,不需要延長; D、正確.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直線、射線、線段的性質即可一一判斷; 2.【答案】C 【解析】 :弧MN是以E為圓心,DC長為半徑的弧。 故答案為 :C?!痉治觥扛鶕叫芯€的判定,這里要使BF∥OA,其依據是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故根據尺規(guī)作圖就是作一個角∠FBO=∠AOB,故弧MN,是以E為圓心,DC長為半徑的弧。 3.【答案】B 【解析】 :根據畫法可知OD=OC=OD=OC DC=DC 在△ODC和△ODC中 ∴△ODC≌△ODC(SSS) ∴∠A′O′B′=∠AOB.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畫法可知△ODC和△ODC的三邊相等,得出兩三角形全等,再根據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可得出結論。 4.【答案】D 【解析】 :甲:如圖1, ∵AC=AP, ∴∠APC=∠ACP, ∵∠BPC+∠APC=180 ∴∠BPC+∠ACP=180, ∴甲錯誤; 乙:如圖2, ∵AB⊥PB,AC⊥PC, ∴∠ABP=∠ACP=90, ∴∠BPC+∠A=180, ∴乙正確, 故答案為:D. 【分析】甲:根據等邊對等角可得∠APC=∠ACP,再由平角的定義可得∠BPC+∠APC=180,等量帶環(huán)即可判斷; 乙:根據四邊形的內角和為, 可知乙的作法正確。 5.【答案】B 【解析】 :連接CD, ∵在△ABC中,∠ACB=90,∠A=30,BC=4, ∴AB=2BC=8. ∵作法可知BC=CD=4,CE是線段BD的垂直平分線, ∴CD是斜邊AB的中線, ∴BD=AD=4, ∴BF=DF=2, ∴AF=AD+DF=4+2=6. 故選B. 【分析】連接CD,根據在△ABC中,∠ACB=90,∠A=30,BC=4可知AB=2BC=8,再由作法可知BC=CD=4,CE是線段BD的垂直平分線,故CD是斜邊AB的中線,據此可得出BD的長,進而可得出結論. 6.【答案】D 【解析】 如圖, ①以B為圓心,BC長為半徑畫弧,交AB于點D,△BCD就是等腰三角形; ②以A為圓心,AC長為半徑畫弧,交AB于點E,△ACE就是等腰三角形; ③以C為圓心,BC長為半徑畫弧,交AC于點F,△BCF就是等腰三角形; ④作AC的垂直平分線交AB于點H,△ACH就是等腰三角形; ⑤作AB的垂直平分線交AC于G,則△AGB是等腰三角形; ⑥作BC的垂直平分線交AB于I,則△BCI是等腰三角形.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分情況畫出圖形,即可得出答案。 7.【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在已知正三角形ABC中,取AB所在的直線為x軸,取對稱軸CO為y軸,畫對應的x′軸、y′軸,使∠x′O′y′=45, 第二步:在x′軸上取O′A′=OA,O′B′=OB,在y’軸上取O′C′=OC, 第三步:連接A′C′,B′C′, 所得三角形A′B′C′就是正三角形ABC的直觀圖, 根據畫正三角形的直觀圖的方法可知此題選D,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畫正三角形的直觀圖的方法可得出答案。 8.【答案】D 【解析】 如圖,連接CD、 , ∵在△COD和△ 中, , ∴△COD≌△ (SSS), ∴∠AOB=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畫出三角形. 9.【答案】D 【解析】 根據基本作圖,所以①正確, 因為∠C=90,∠B=30,則∠BAC=60,而AD平分∠BAC,則∠DAB=30,所以∠ADC=∠DAB+∠B=60,所以②正確; 因為∠DAB=∠B=30,所以△ABD是等腰三角形,所有③正確; 因為AD平分∠BAC,所以點D到AB與AC的距離相等,而DC⊥AC,則點D到直線AB的距離等于CD的長度,所以④正確. 故答案為:D. 【分析】(1)由已知角的平分線的作法知,AD是∠BAC的平分線; (2)根據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可得∠ADC=∠DAB+∠B,由(1)可得∠DAB=30,所以∠ADC=∠DAB+∠B=60; (3)由(2)知,∠DAB=30=∠B,根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可得△ABD是等腰三角形; (4)根據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兩邊的距離相等可得,點D到直線AB的距離等于CD的長度。 10.【答案】D 【解析】 :用尺規(guī)作圖作∠AOC=∠AOB的第一步是以點O為圓心,以任意長為半徑畫?、伲謩e交OA、OB于點E、F, 第二步的作圖痕跡②的作法是以點E為圓心,EF長為半徑畫?。? 故選D. 【分析】根據作一個角等于一直角的作法即可得出結論. 11.【答案】B 【解析】 :連接EG, ∵由作圖可知AD=AE,AG是∠BAD的平分線, ∴∠1=∠2, ∴AG⊥DE,OD= DE=3. ∵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CD∥AB, ∴∠2=∠3, ∴∠1=∠3, ∴AD=DG. ∵AG⊥DE, ∴OA= AG. 在Rt△AOD中,OA= = =4, ∴AG=2AO=8. 故選B. 【分析】連接EG,由作圖可知AD=AE,根據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可知AG是DE的垂直平分線,由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可得出CD∥AB,故可得出∠2=∠3,據此可知AD=DG,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可知OA= AG,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A的長即可. 12.【答案】B 【解析】 :連結EF,AE與BF交于點O, ∵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AB=AF, ∴四邊形ABEF是菱形, ∴AE⊥BF,OB= BF=4,OA= AE. ∵AB=5, 在Rt△AOB中,AO= =3, ∴AE=2AO=6. 故選B. 【分析】由基本作圖得到AB=AF,AG平分∠BAD,故可得出四邊形ABEF是菱形,由菱形的性質可知AE⊥BF,故可得出OB的長,再由勾股定理即可得出OA的長,進而得出結論. 二、填空題 13.【答案】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解析】 如圖所示: 根據題意得出:∠1=∠2;∠1和∠2是同位角; ∵∠1=∠2, ∴a∥b(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故答案為: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分析】直尺保證了三角板 所作的是平移,∠1、∠2的大小相等,又是同位角,“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14.【答案】PN;PM;PN;0 【解析】 :如圖 ∵PN⊥OB ∴線段PN的長是表示點P到直線BO的距離; ∵PM⊥OA ∴PM的長是表示點M到直線AO的距離 ; ∵ON⊥PN ∴線段ON的長表示點O到直線PN的距離; ∵PM⊥OA ∴點P到直線OA的距離為0 故答案為:PN、PM、PN、0 【分析】先根據題意畫出圖形,再根據點到直線的距離的定義,即可求解。 15.【答案】10 【解析】 :由作圖可知CD是線段AB的中垂線, ∵AC=AD=BC=BD, ∴四邊形ACBD是菱形, ∵AB=4,CD=5, ∴S菱形ACBD= ABCD= 45=10, 故答案為:10. 【分析】由作圖可知CD是線段AB的中垂線,四邊形ACBD是菱形,利用S菱形ACBD= ABCD求解即可. 16.【答案】 【解析】 :由作圖可知,EF垂直平分AB,即DC是直角三角形ABC斜邊上的中線, 故DC= AB= = 15= . 故答案為: . 【分析】由作圖可知,EF垂直平分AB,即DC是直角三角形ABC斜邊上的中線,在Rt△ABC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長,即可求得DC的長。 17.【答案】56 【解析】 :∵四邊形ABCD的矩形, ∴AD∥BC, ∴∠DAC=∠ACB=68. ∵由作法可知,AF是∠DAC的平分線, ∴∠EAF= ∠DAC=34. ∵由作法可知,EF是線段AC的垂直平分線, ∴∠AEF=90, ∴∠AFE=90﹣34=56, ∴∠α=56. 故答案為:56. 【分析】先根據矩形的性質得出AD∥BC,故可得出∠DAC的度數,由角平分線的定義求出∠EAF的度數,再由EF是線段AC的垂直平分線得出∠AEF的度數,根據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得出∠AFE的度數,進而可得出結論. 18.【答案】2 【解析】 :根據題中的語句作圖可得下面的圖,過點D作DE⊥AC于E, 由尺規(guī)作圖的方法可得AD為∠BAC的角平分線, 因為∠ADB=60, 所以∠B=90, 由角平分線的性質可得BD=DE=2, 在Rt△ABD中,AB=BDtan∠ADB=2 . 故答案為2 . 【分析】由尺規(guī)作圖-角平分線的作法可得AD為∠BAC的角平分線,由角平分線的性質可得BD=2,又已知∠ADB即可求出AB的值. 19.【答案】2 ;取格點M,N,連接MN交AB于P,則點P即為所求 【解析】 (Ⅰ)由勾股定理得AB= ; (Ⅱ)∵AB ,AP= , ∴ , ∴AP:BP=2:1. 取格點M,N,連接MN交AB于P,則點P即為所求; ∵AM∥BN, ∴△AMP∽△BNP, ∴ , ∵AM=2,BN=1, ∴ , ∴P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取格點M,N,連接MN交AB于P,則點P即為所求。 【分析】(Ⅰ)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長。 (Ⅱ)先求出BP的長,就可得出AP:BP=2:1,取格點M,N,連接MN交AB于P,則點P即為所求,根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證得△AMP∽△BNP,得出對應邊成比例,可證得AP:BP=2:1。 20.【答案】 【解析】【解答】連接AE, 根據題意可知MN垂直平分AC ∴AE=CE=3 在Rt△ADE中,AD2=AE2-DE2 AD2=9-4=5 ∵AC2=AD2+DC2 AC2=5+25=30 ∴AC= 【分析】根據作圖,可知MN垂直平分AC,根據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可求出AE的長,再根據勾股定理可求出AD的長,然后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即可。 三、解答題 21.【答案】解:如圖所示, ∵∠EAC=∠ACB, ∴AD∥CB, ∵AD=BC, ∴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AB∥CD. 【解析】【分析】用尺規(guī)作圖即可完成作圖。理由如下: 根據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可得AD∥CB,已知AD=BC,根據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可得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根據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可得AB∥CD. 22.【答案】(1)如圖1,BO為所求作的角平分線 (2)如圖2,過點O作OD⊥AB于點D, ∵∠ACB=90,由(1)知BO平分∠ABC, ∴OC=OD,BD=BC。 ∵AC=4,BC=3 ∴AB=5,BD=3,AD=2 設CO=x,則AO=4-x,OD=x 在Rt△AOD中, ,得 , 即點O到AB的距離為 【解析】【分析】(1)以點B為圓心,任意長度為半徑畫弧,交BA,BC于以點,再分別以這兩個交點為圓心,大于這兩交點間的距離的長度為半徑,畫弧,兩弧在角內交于一點,過B點及這點,作射線BO交AC于點哦,BO就是所求的∠ABC的平分線;(2)過點O作OD⊥AB于點D,根據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兩邊的距離相等得出OC=OD,BD=BC=3。根據勾股定理得出AB的長,進而得出AD的長, 設CO=x,則AO=4-x,OD=x,在Rt△AOD中,利用勾股定理得出方程,求解得出答案。 23.【答案】(1)解:如圖,作出角平分線CO; 作出⊙O. (2)解:AC與⊙O相切. 【解析】【分析】(1)根據題意先作出∠ACB的角平分線,再以O為圓心,OB為半徑畫圓即可。 (2)根據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兩邊的距離相等及切線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出AC與⊙O相切。 24.【答案】(1)解:如圖所示,直線EF即為所求; (2)解:∵四邊形ABCD是菱形, ∴∠ABD=∠DBC= ∠ABC=75,DC∥AB,∠A=∠C. ∴∠ABC=150,∠ABC+∠C=180, ∴∠C=∠A=30, ∵EF垂直平分線線段AB, ∴AF=FB, ∴∠A=∠FBA=30, ∴∠DBF=∠ABD﹣∠FBE=45 【解析】【分析】(1)分別以A,B兩點為圓心,大于AB長度一半的長度為半徑畫弧,兩弧在AB的兩側分別相交,過這兩個交點作直線,交AB于點E,交AD于點F,,直線EF即為所求; (2)根據菱形的性質得出∠ABD=∠DBC=∠ABC=75,DC∥AB,∠A=∠C.故∠ABC=150,∠ABC+∠C=180,∠C=∠A=30,根據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得出AF=FB,根據等邊對等角及角的和差即可得出答案。 25.【答案】(1)解:如圖所示: (2)解:∵∠BAC=90,∠C=30 又∵點D在AC的垂直平分線上, ∴DA=DC, ∴∠CAD=∠C=30, ∵∠DEA=∠BAC=90, ∴△ABC∽△EDA. 【解析】【分析】(1)利用尺規(guī)作圖作出AC的垂直平分線交BC于點D,交AC于點E 即可。 (2)根據垂直平分線的性質證出DA=DC,可證得∠CAD=∠C,然后根據兩組角對應相等的兩三角形相似,即可證得結論。 26.【答案】(1) (2)①證明:在AD上取一點F使DF=DC,連接EF, ∵DE平分∠ADC, ∴∠FDE=∠CDE, 在△FED和△CDE中, DF=DC,∠FDE=∠CDE,DE=DE ∴△FED≌△CDE(SAS), ∴∠DFE=∠DCE=90,∠AFE=180-∠DFE=90 ∴∠DEF=∠DEC, ∵AD=AB+CD,DF=DC, ∴AF=AB, 在Rt△AFE≌Rt△ABE(HL) ∴∠AEB=∠AEF, ∴∠AED=∠AEF+∠DEF= ∠CEF+ ∠BEF= (∠CEF+∠BEF)=90。 ∴AE⊥DE ②解:過點D作DP⊥AB于點P, ∵由①可知,B,F(xiàn)關于AE對稱,BM=FM, ∴BM+MN=FM+MN, 當F,M,N三點共線且FN⊥AB時,有最小值, ∵DP⊥AB,AD=AB+CD=6, ∴∠DPB=∠ABC=∠C=90, ∴四邊形DPBC是矩形, ∴BP=DC=2,AP=AB-BP=2, 在Rt△APD中,DP= = , ∵FN⊥AB,由①可知AF=AB=4, ∴FN∥DP, ∴△AFN∽△ADP ∴ , 即 , 解得FN= , ∴BM+MN的最小值為 【解析】【分析】(1)根據角平分的做法即可畫出圖.(2)①在AD上取一點F使DF=DC,連接EF;角平分線定義得∠FDE=∠CDE;根據全等三角形判定SAS得△FED≌△CDE,再由全等三角形性質和補角定義得∠DFE=∠DCE=∠AFE=90, ∠DEF=∠DEC;再由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得Rt△AFE≌Rt△ABE,由全等三角形性質得∠AEB=∠AEF,再由補角定義可得AE⊥DE. ②過點D作DP⊥AB于點P;由①可知,B,F(xiàn)關于AE對稱,根據對稱性質知BM=FM, 當F,M,N三點共線且FN⊥AB時,有最小值,即BM+MN=FM+MN=FN;在Rt△APD中,根據勾股定理得DP= = ;由相似三角形判定得△AFN∽△ADP,再由相似三角形性質得 ,從而求得FN,即BM+MN的最小值.-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湖南省邵陽市中考數學提分訓練 尺規(guī)作圖含解析 湖南省 邵陽市 中考 數學 訓練 作圖 解析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相關搜索
鏈接地址:http://m.zhongcaozhi.com.cn/p-5521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