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六單元 21孟子二章《富貴不能淫》習題 新人教版.doc
《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六單元 21孟子二章《富貴不能淫》習題 新人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六單元 21孟子二章《富貴不能淫》習題 新人教版.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1.《孟子》二章—1 富貴不能淫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7.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安居而天下熄 (2)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3)以順為正者 (4)富貴不能淫 8.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1)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2)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9.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 10.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蔽闹心木湓捙c這句話的意思相近? 11.說一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現(xiàn)實意義。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選自《孟子公孫丑下》) 1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A.米粟非不多也(糧食) B.委而去之(放棄) C.親戚畔之(同“叛”,背叛)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在一定疆界內的地方) 1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之”與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親戚畔之 A.往送之門(《富貴不能淫》) B.禽獸之變詐幾何哉(《狼》) C.夫君子之行(《誡子書》)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論語》十二章) 14.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5.《孟子》說服力極強,結合上文分析其語言特色。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乙】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弊迂曉唬骸氨夭坏靡讯?,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弊迂曉唬骸氨夭坏靡讯ィ谒苟吆蜗龋俊痹唬骸叭ナ?。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1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無違夫子 (2)威武不能屈 (3)民信之矣 (4)必不得已而去 17.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1)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 (2)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18.比較【甲】【乙】兩文,可以看出孟子和孔子各自強調的是什么? 古代年齡的稱謂 (1)嬰孩時期:襁褓,借指未滿周歲的嬰兒;周晬,嬰兒周歲;孩提,兩至三歲;始齔之年,指七八歲;垂髫,指幼年;幼學之年,小孩十歲;金釵之年,指女子十二歲。 (2)青少年時期:豆蔻,指女子十三四歲;束發(fā),男子十五歲;及笄,女子十五歲(古代女子十五歲舉行笄禮);弱冠,男子二十歲(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 (3)中老年時期:而立,三十歲;不惑,四十歲;知命、半百,五十歲;花甲、下壽、耳順之年,六十歲;古稀、中壽,七十歲;耄(mo)耋(di)、上壽,指八九十歲;期頤,指一百歲;花甲重開,指一百二十歲;古稀雙慶,指一百四十歲。 19.[17儒墨教研原創(chuàng)題]從傳統(tǒng)文化的角度來看,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古代男子十八歲行冠禮,表示成年。因體猶未壯,故又稱“弱冠”。 B.在古代,名是嬰兒出生幾個月由父親取的,字是男子舉行冠禮時取的,女子則在十五歲行笄禮得字。 C.古代女子出嫁稱“出閣”或者“歸”,如《詩經(jīng)》中就有“之子于歸”一說,其中“歸”就是指女子出嫁。 D.儒家“五常”指“仁、義、禮、智、信”??鬃犹岢觥叭?、義、禮、智”,董仲舒擴充為“仁、義、禮、智、信”。 參考答案 7.(1) 指戰(zhàn)爭停息,天下太平。 (2)教導、訓誨。 (3)準則,標準。 (4)惑亂,迷惑。 8.(1)【答案】(他們)一發(fā)怒,諸侯就害怕;(他們)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無事。 (2)【答案】實現(xiàn)了志愿,就與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沒有實現(xiàn)志愿,就獨自走自己的道路。 9.【答案】孟子認為公孫衍、張儀之流靠搖唇鼓舌、曲意順從諸侯的意思往上爬,沒有仁義道德的原則,因此,不過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婦之道”,談不上是大丈夫。 10.【答案】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11.【答案】這句話的意思是:富貴不能迷惑他,貧賤不能動搖(其意志),威武之力不能使其屈服。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行為準則。在現(xiàn)實生活中,當面對金錢利益的誘惑時,我們應不亂其心;在危及國家民族利益的時刻,我們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犧牲,做一個真正的大丈夫。 12. D 【解析】D項,域:限制。 13. D 【解析】D項與例句,之:代詞;A項,之:動詞;B、C項, 14.(1)【答案】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zhàn)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2)【答案】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15.【答案】(示例)運用對比和排比,增強語勢,冇說服力;整散結合,句式靈活,表達自由奔放,語勢更加強烈。 16.(1) 違背。 (2)使屈服。 (3)信任,信用。 (4)去掉。 17.(1)【答案】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沒有學過禮嗎? (2)【答案】從古到今,人都有一死,(如果)不取信于民,國家就無以立足。 18.【答案】孟子從“仁”“禮”“義”的高度,強調“大丈夫”應該有獨立的人格,有自己的做人原則,有自己的立場;孔子則著眼于“信”,強調“信”的重要性,即“民無信不立”。 19. A 【解析】A項,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表示成年。-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富貴不能淫 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六單元 21孟子二章富貴不能淫習題 新人教版 年級 語文 上冊 第六 單元 21 孟子 習題 新人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zhongcaozhi.com.cn/p-5878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