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地理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資源測評 湘教版選修3.doc
《2018高中地理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資源測評 湘教版選修3.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8高中地理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資源測評 湘教版選修3.doc(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資源 測評 (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5分,共 50分) 下表所示為童凱同學一家2013年春節(jié)出境旅游的部分行程,表中航班出發(fā)和到達時間均為當?shù)貢r間。閱讀下表,完成第1~2題。 日期 行程安排 航班信息 航班號 起飛/到達時間 起訖地 2月8日 上海浦東機場集合,乘國際航班到達阿聯(lián)酋的迪拜 EK303 23:00/05:10(次日) 上?!习? 2月9日 轉(zhuǎn)機抵達地中海之濱的亞歷山大,于當?shù)夭蛷d用午餐,之后游覽蒙塔扎皇宮花園(夏宮)。下午乘車前往開羅(31E),晚上乘游輪夜游尼羅河,并在船上享用西式自助餐 EK931 09:10/ 11:40 迪拜→亞歷山大 1.童凱出發(fā)前對住在南京的外公、外婆說,除夕(2月9日)子夜一定要等他的拜年電話。童凱打拜年電話時正在( ) A.尼羅河的游輪上享用西式自助餐 B.尼羅河的游輪上迎接第一縷曙光 C.亞歷山大的餐廳用午餐 D.游覽蒙塔扎皇宮花園 2.童凱一家的境外旅游屬于( ) A.宗教型 B.科考探險 C.國際旅游 D.國內(nèi)旅游 解析:第1題,除夕(2月9日)子夜北京時間(東八區(qū))為24:00,開羅(31E,東二區(qū))時間比北京時間晚6小時,即18:00。第2題,外出到西亞、北非,跨越國境,屬國際旅游。 答案:1.A 2.C 下圖是一個旅游系統(tǒng)模型圖。據(jù)此完成第3~4題。 3.從空間表現(xiàn)形式上看,旅游系統(tǒng)是( ) A.旅游者離開及返回的旅游客源地空間系統(tǒng) B.旅游者往返及暫停的旅游通道空間系統(tǒng) C.旅游者到達及游覽的旅游目的地空間系統(tǒng) D.旅游客源地與目的地通過通道相互作用的空間系統(tǒng) 4.旅游目的地必須具備旅游服務設施和旅游功能。下列地區(qū)不可能成為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是( ) A.地中海 B.加勒比海 C.東南亞 D.喜馬拉雅山 解析:分析圖中所示的旅游系統(tǒng)模型可以看出,旅游通道的箭頭是雙向的,說明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間是通過旅游通道相互作用的。一個地區(qū)成為旅游目的地必須具備旅游服務設施和旅游功能,而喜馬拉雅山是人煙罕至的地方,旅游服務設施較少。 答案:3.D 4.D 讀下面幾幅圖片,完成第5~7題。(導學號50430061) 5.圖中屬于自然景觀旅游資源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圖中的黃果樹瀑布是典型的( ) A.生物景觀 B.山水組合景觀 C.地質(zhì)地貌景觀 D.宗教文化景觀 7.能夠體現(xiàn)旅游資源的歷史文化屬性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桂林山水、黃果樹瀑布屬于自然景觀旅游資源,都江堰、布達拉宮屬于文化景觀旅游資源。黃果樹瀑布屬于典型的山水組合景觀;都江堰屬于人類歷史上建造的水利工程,布達拉宮屬于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古代遺存,兩者都具有旅游資源的歷史文化屬性。 答案:5.C 6.B 7.D 讀“云南省某地示意圖”,完成第8~10題。 8.在云南西雙版納林海中的傣家村落,建筑形式是當?shù)馗吣_式竹樓,這表明( ) A.竹樓這種文化事物受自然環(huán)境影響較小 B.竹樓的材料和結構反映了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 C.竹樓記錄了當?shù)厝说囊庾R形態(tài) D.竹樓反映了早期社會制度 9.圖中屬于文化景觀旅游資源的是( ) A.石林 B.湖泊 C.雪山 D.竹樓 10.圖中的景觀中沒有( ) A.地質(zhì)地貌景觀 B.山水組合景觀 C.生物景觀 D.氣象與其他自然景觀組合 解析:第8題,傣家村落采用高腳式竹樓主要是為了適應當?shù)貪駸岬沫h(huán)境,減少蚊蟲的叮咬。第9題,竹樓是人類創(chuàng)造活動的產(chǎn)物,屬于文化景觀旅游資源。第10題,石林屬于地質(zhì)地貌景觀,湖泊屬于山水組合景觀,雪山屬于氣象與其他自然景觀組合,生物景觀指植被、野生動物群等,圖中沒有。 答案:8.B 9.D 10.C 不同地區(qū)的傳統(tǒng)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建筑設計風格、結構設計也體現(xiàn)了對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的適應。讀下列三幅民居景觀圖片,完成第11~12題。 11.按旅游資源的分類來說,民居建筑應屬于( ) A.自然景觀旅游資源 B.自然和文化景觀旅游資源 C.文化景觀旅游資源 D.宗教文化景觀 12.下列選項中民居與其自然環(huán)境對應正確的一組是( ) A.①——土質(zhì)特殊 B.②——干旱少雨、草原廣布 C.③——降水充沛、河湖眾多 D.③——高溫多雨、空氣潮濕 解析:①為窯洞,是黃土高原地區(qū)的傳統(tǒng)民居;②為傣家竹樓,③為蒙古包。第11題,民居建筑作為旅游資源,屬于人類文化遺存,即文化景觀旅游資源。第12題,①主要分布于黃土高原,其環(huán)境特征為黃土廣布、土質(zhì)特殊、降水較少;②為傣家竹樓,主要分布于我國西南,氣候濕熱;③為蒙古族民居,主要分布于溫帶草原地區(qū)。 答案:11.C 12.A 我國旅游資源豐富,國土廣袤,山川錦繡,自然絢麗,景觀多姿,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使我國形成了地質(zhì)地貌景觀、氣候與其他自然景觀組合、山水組合景觀、生物景觀為特色的四大自然景觀旅游資源。同時,我國歷史悠久,文化傳統(tǒng)與眾不同,文物古跡、民族風情、革命紀念地都獨具吸引力。據(jù)此完成第13~16題。 13.我國的四大佛教名山是( ) (導學號50430062) A.五臺山、泰山、雁蕩山、普陀山 B.五臺山、峨眉山、雁蕩山、普陀山 C.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普陀山 D.五臺山、嵩山、華山、雁蕩山 14.下列屬于我國自然景觀旅游資源的有( ) ①長江三峽、四川黃龍 ②西安附近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勰暇┟餍⒘?、敦煌莫高窟?、芄鹆稚剿?、臺灣日月潭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云南麗江古城保留了大片明清年代的民居建筑,均是土木結構且屋面樓房融合了納西、白、漢等民族建筑藝術的精華,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以上敘述體現(xiàn)的旅游資源最主要的特征是( ) A.美學屬性 B.位置相對穩(wěn)定性 C.非消耗性 D.歷史文化屬性 16.對岳陽樓能成為千古名樓起到重要作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人們建此樓時使用了獨一無二的建筑技術 B.古代文人在此樓上的一些審美活動 C.岳陽樓所處的地形條件 D.岳陽樓周邊的民族風情 解析:第13題,我國的四大佛教名山是山西五臺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第14題,西安附近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南京明孝陵、敦煌莫高窟屬于文化景觀旅游資源。第15題,云南麗江古城作為保存較完整的明清時期的大型古建筑群,是人類歷史文化的凝聚和折射,具有很強的歷史文化意義,也反映出旅游資源的歷史文化屬性。第16題,古代文人如杜甫、劉禹錫及范仲淹等人在岳陽樓的活動及其留下的詩篇等,大大提升了其作為旅游資源的價值。 答案:13.C 14.D 15.D 16.B 17.下列著名風景名勝區(qū)屬于喀斯特地貌的是( ) A.峨眉天下秀 B.桂林“碧蓮玉筍世界” C.長白山天池(白頭山天池)湖水碧藍、白色群峰倒映風光 D.挺拔險峻、登之可“一覽眾山小”的泰山 解析:峨眉山屬于褶皺山;長白山天池(白頭山天池)屬于火山口湖;泰山屬于斷塊山;桂林“碧蓮玉筍世界”屬于喀斯特地貌。 答案:B 18.下圖是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觀“南天一柱”照片。該景觀( ) A.形成受海水侵蝕的影響 B.表現(xiàn)出石灰?guī)r沉積特點 C.反映熱帶自然景觀特征 D.在冬季觀賞的效果最佳 解析:“南天一柱”位于海岸附近,主要受海水侵蝕形成。 答案:A “紅三角”區(qū)域經(jīng)濟圈,包括湖南郴州、江西贛州和廣東韶關三市,區(qū)域人口約1 500萬,面積約8萬平方千米。由于三市同是革命老區(qū),又同屬紅色砂礫巖地貌,且三地相連成三角形,故被稱為“紅三角”。讀圖,完成第19~20題。 19.按成因分類,本區(qū)域的紅色砂礫巖屬于( ) A.巖漿巖 B.沉積巖 C.變質(zhì)巖 D.侵入巖 20.紅色砂巖山地風化形成的地貌景觀,在亞熱帶地區(qū)與豐茂的植被相映襯,成為特色鮮明的風景旅游資源。這種地貌景觀是( ) A.丹霞地貌 B.雅丹地貌 C.喀斯特地貌 D.球狀地貌 解析:第19題,地質(zhì)歷史時期,砂礫沉積物經(jīng)固結成巖作用形成砂礫巖,因此,紅色砂礫巖屬于沉積巖。第20題,紅色砂巖山地風化后可形成丹霞地貌景觀。 答案:19.B 20.A 二、綜合題(共50分) 21.(14分)祖國的寶島臺灣島是一個狹長形的海島,面積雖不大,但島內(nèi)卻擁有高山、丘陵、平原、盆地、海岸等豐富的地形地貌,加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沉淀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作為支撐,造就了臺灣多元化旅游資源。有馳名中外的阿里山云海、雙潭秋月、玉山積云、清水斷崖、澎湖漁火、明延平郡王祠、指南宮凌霄寶殿、云林北港媽祖廟等。讀臺灣島主要旅游景點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寶島”臺灣旅游資源豐富多樣,分析臺灣島旅游資源多樣性的原因。 (2)根據(jù)旅游資源的本質(zhì)屬性,通常將旅游資源劃分為 旅游資源、 旅游資源和 旅游資源。阿里山云海屬于 旅游資源。 (3)材料中介紹的自然風光中沒有提及( ) A.地質(zhì)地貌景觀 B.氣候與其他自然景觀組合 C.山水組合景觀 D.生物景觀 (4)旅游資源既是一種經(jīng)濟財富,也是一種無價的 財富。材料中提及的旅游資源所共有的特性是 、 、 。 解析:本題以我國臺灣島旅游資源為切入點,考查旅游資源的主要類型及特性。第(1)題,豐富的地形地貌表示有豐富多樣的自然景觀旅游資源,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沉淀表示有豐富多樣的文化景觀旅游資源。第(2)題,阿里山云海為氣候與其他自然景觀的組合景觀,屬于自然景觀旅游資源。第(3)題,材料中的阿里山云海、玉山積云為氣候與其他自然景觀組合;雙潭秋月、澎湖漁火為山水組合景觀;清水斷崖為地質(zhì)地貌景觀。第(4)題,旅游資源既是一種經(jīng)濟財富,也是一種無價的精神文化財富。材料提及的旅游資源共有的特性有位置相對穩(wěn)定性、美學屬性和非消耗性。 答案:(1)①自然環(huán)境的地域差異,形成豐富多樣的自然景觀;②歷史、文化背景和發(fā)展水平的差異,形成豐富多樣的人文景觀。 (2)自然景觀 文化景觀 自然和文化景觀 自然景觀 (3)D (4)精神文化 位置相對穩(wěn)定性 美學屬性 非消耗性 22.(11分)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導學號50430063) 材料一 壺口瀑布位于黃河峽谷中。九曲黃河如一條奔騰的巨龍,穿行在黃土高原秦晉大峽谷。流至壺口時,激流翻滾,驚濤怒吼,其聲方圓十里可聞,其形恰如巨壺倒懸,場面極為壯觀,有“全國第二大瀑布”之稱,也是世界上著名的瀑布之一。 材料二 黃河水系圖(圖1)和壺口瀑布地質(zhì)剖面示意圖(圖2)。 圖1 圖2 (1)圖中A河流的名稱是 ,B地形區(qū)的名稱是 。 (2)依據(jù)圖中信息,分析黃河壺口瀑布的形成原因。 解析:本題考查旅游景觀的成因。讀圖可知,圖中A河流流經(jīng)西安,在秦嶺以北,應為渭河;B地形區(qū)在黃河河套處,應為河套平原。流水的侵蝕作用在不同的巖石上表現(xiàn)不同,對堅硬的礫石侵蝕較弱,對相對松軟的砂巖侵蝕強。壺口瀑布所在位置堅硬的礫石在上層,侵蝕弱,下層相對松軟的砂巖侵蝕強,發(fā)育成瀑布。 答案:(1)渭河 河套平原 (2)由于巖性差異,造成流水的侵蝕差異,較堅硬的礫石抗侵蝕,較松軟的砂巖易被侵蝕,形成斷面和水潭,發(fā)育成瀑布。 23.(12分)閱讀江西省三清山旅游景區(qū)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位于我國江西省東北部上饒市境內(nèi)的三清山,屬典型的花崗巖地貌景觀,該地斷裂、裂隙發(fā)育,上億年的風雨侵蝕,造就了奇峰怪石的景觀,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chǎn)、國家地質(zhì)公園,也是江西省重點開發(fā)的旅游景區(qū)。 三清山旅游景區(qū)(部分)示意圖 (1)圖中所列的景點名稱反映該景區(qū)既有自然景觀旅游資源,也有人文景觀旅游資源,各舉兩例。 (2)簡述三清山旅游景區(qū)奇峰怪石景觀形成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題,圖中的三疊泉、杜鵑林、東部云海、石林等屬于自然景觀旅游資源,摩崖石刻、琵琶亭、步云橋、疊翠亭等屬于文化景觀旅游資源。第(2)題,根據(jù)題干中的提示:“該地斷裂、裂隙發(fā)育,上億年的風雨侵蝕,造就了奇峰怪石的景觀”可知,先是該地巖石斷裂、裂隙發(fā)育,構成了三清山自然景觀的基本面貌,然后是上億年的風雨侵蝕,使三清山旅游景區(qū)形成了奇峰怪石景觀。 答案:(1)自然旅游資源:三疊泉、杜鵑林、東部云海、石林。(任答其中兩點即可)人文旅游資源:摩崖石刻、琵琶亭、步云橋、疊翠亭。(任答其中兩點即可) (2)該地巖石斷塊和斷裂、裂隙發(fā)育,構成了三清山自然景觀的基本面貌;景區(qū)處于亞熱帶季風濕潤區(qū),高溫多雨,風化作用強烈;花崗石易被風化侵蝕。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造就了景區(qū)奇峰怪石的景觀。(任答兩點即可) 24.(13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導學號50430064) 材料一 鈣華景觀是喀斯特景觀的一種類型。在喀斯特地區(qū),各種水體中溶解了大量碳酸鈣,這種水被稱為“喀斯特水”。從地殼深處涌出的“喀斯特水”一出地表,隨著壓力、溫度的變化,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溶解能力減弱,水中的碳酸鈣開始結晶析出,鈣華開始生成,形成各種景觀,叫做鈣華景觀。如隨著泉水的流動、地形的變化,形成層層鈣華池(圖甲)。 圖甲 云南香格里拉白水臺的鈣華梯池 材料二 一般地表喀斯特景觀主要分布在熱帶或者亞熱帶高溫多雨的地方,因為溫度高、降水多,可以加快喀斯特反應的速度。如中國地表喀斯特景觀最精彩的地方都集中在地處亞熱帶的廣西、貴州、云南三省區(qū)。中國最負盛名的鈣華池景觀非常巧合地在青藏高原東緣排成了一線;北起九寨溝以北的神仙池,向西南到云南香格里拉的白水臺(圖乙)。 圖乙 (1)說出材料一中鈣華景觀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2)請根據(jù)材料和已學過的相關知識,推測青藏高原東緣高寒高山地區(qū)鈣華風景帶的形成條件。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鈣華景觀和青藏高原東緣高寒高山地區(qū)鈣華風景帶的形成條件,旨在考查文字提煉、圖文轉(zhuǎn)換、分析問題和表述問題的能力。第(1)題,回答時要注意題目中要求的是“外力作用”,結合圖文信息和所學知識,將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作用遷移過來即可。第(2)題,從巖石條件、氣候條件、構造條件和水文條件等方面分析思考。 答案:(1)流水的溶蝕作用、流水的淀積作用。 (2)①有大面積石灰?guī)r分布;②構造運動強烈,巖層中有大量斷裂、裂隙分布,地下熱泉在巖層裂隙中上升;③泉水中富含二氧化碳;④泉水出露地表,隨著壓力、溫度的變化,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碳酸鈣析出沉積。-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8高中地理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資源測評 湘教版選修3 2018 高中地理 旅游 旅游資源 測評 湘教版 選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zhongcaozhi.com.cn/p-6254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