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第四模塊 選修部分 第二章 環(huán)境保護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20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第四模塊 選修部分 第二章 環(huán)境保護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0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第四模塊 選修部分 第二章 環(huán)境保護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2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第二章 環(huán)境保護 考點一 環(huán)境污染問題 [真題集訓全析考法] 1.(2016全國卷Ⅰ)我國部分沿海地區(qū)人們?yōu)榱俗非蟾蟮慕洕б?,在陸上修建高位養(yǎng)蝦池(如圖)。高位蝦池底部鋪設隔水層,引海水養(yǎng)蝦。養(yǎng)蝦過程中要投餌料、換海水,廢水多經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過程都有滲漏。 分析高位蝦池對當地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 解析:高位蝦池對當地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包括生態(tài)破壞和環(huán)境污染。高位蝦池底部鋪設隔水層,引海水養(yǎng)蝦,養(yǎng)殖過程中會造成海水滲漏,導致地下淡水咸化,附近表層土壤鹽堿化,進而影響農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長,影響居民生活;養(yǎng)蝦過程中要投餌料、換海水,廢水多經地表流入海洋,可造成海域污染和海水富營養(yǎng)化,危及海洋生物生存。 答案:養(yǎng)殖過程海水滲漏,導致地下淡水咸化、附近表土鹽堿化,影響農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長,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廢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營養(yǎng)化。 2.(2016全國卷Ⅱ)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fā)展,我國快遞業(yè)保持高速發(fā)展的態(tài)勢。2015年我國快遞業(yè)務量完成206億件,同比增長48%,快遞業(yè)務收入完成2 760億元。與此同時,由快遞業(yè)帶來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也日益突出。 說明廢棄的快遞外包裝可能帶來的主要環(huán)境污染問題,并提出解決措施。 解析:本題結合電子商務熱點考查固體廢棄物的類型、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及其解決措施。解題的關鍵是結合日常生活實際,了解快遞外包裝的主要材料及其特點,其帶來的主要環(huán)境污染問題的解決措施包括減少固體廢棄物的產生和加強廢棄物的再利用兩方面。 答案:環(huán)境污染問題:快遞外包裝會產生大量的包裝盒(袋)、膠帶等固體廢棄物;不可降解的包裝塑料袋和膠帶等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 解決措施:推廣使用環(huán)保的外包裝材料,實行綠色包裝;在確保貨物不受損壞的情況下,實行適度包裝;對外包裝中的紙張(紙盒)等可利用廢品,實行分類回收。 [命題分析] 高考對該考點的考查,主要以具體生產、生活現象為依托,考查環(huán)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危害及其治理措施。因此,考生在備考復習時,既要熟練掌握各類環(huán)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又要針對具體事例做到知識的靈活運用?! ? [知識歸納理清要點] (一)水污染及其防治 1.水污染類型及成因 類型 水體富營養(yǎng)化 重金屬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 污染過程 生物所需的氮、磷等營養(yǎng)元素大量進入水體引起的水質惡化現象 各類重金屬(汞、鎘、鉛、鉻等)進入水體經生物鏈逐漸積累造成人、畜傷害 近海石油的開采、加工和運輸過程中,大量石油流失到海洋中造成范圍極廣的污染現象 污染來源 生產和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等營養(yǎng)物質 工業(yè)生產中含重金屬的污水排放和固體垃圾中重金屬的淋溶污水 近海石油的開采、加工和運輸過程中的石油泄漏 表現 陸地水體:稱為“水花(水華)”,又稱“藻花”; 海洋水體:稱為“赤潮” 各種重金屬引起的人、畜病癥 海洋上漂浮大量油膜和油塊 2.水污染的危害 (1)水體富營養(yǎng)化導致水體中植物、魚類等死亡;湖泊演變?yōu)檎訚伞? (2)重金屬污染會使重金屬通過食物鏈積累、傳播,最終危害人體健康。 (3)海洋石油污染使海洋生物大量死亡;阻礙海藻光合作用,影響海洋底棲生物;石油氧化分解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 3.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農業(yè)生產中合理施用化肥、農藥,發(fā)展生態(tài)農業(yè),加強氮、磷污染防治;工業(yè)生產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推行清潔生產和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防止石油泄漏。 (二)大氣污染及防治 1.大氣污染的主要類型、成因及其危害 主要類型 成因 危害 酸雨 燃燒煤、石油、天然氣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氣體 河湖水酸化,魚類死亡;土壤酸化,危害農作物、森林;腐蝕建筑物和文物古跡;危害人體健康 光化學 煙霧 排入大氣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氫化合物等,受太陽紫外線作用,產生刺激性的淺藍色煙霧 煙霧積聚不散,造成大氣污染,危害人體健康 溫室效應 燃燒化石燃料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增加了大氣吸收地面輻射的能力 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生態(tài)系統(tǒng)改變和自然災害加劇等 可吸入 顆粒物 降水量較少,植被覆蓋率低,土地荒漠化加劇;燃煤煙塵、建筑工地多、汽車尾氣排放量大且缺乏標準或不達標 吸入過多或顆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時,就可能出現免疫功能障礙,危害健康,如傳染病、“塵肺病”、惡性病變等 2.大氣污染的防治 (三)固體廢棄物污染及防治 1.固體廢棄物的主要類型及其危害 2.城市垃圾的處理方法 (1)垃圾的處理應堅持“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的原則,幾種主要的處理方法比較如下表所示: 處理方法 優(yōu)勢 缺點 填埋法 投資少,處理量大,技術要求低,可處理所有種類垃圾 永久性占地面積大,造成污染的潛力大 堆肥法 通過微生物發(fā)酵,可將病原菌殺死,使垃圾變成有機肥 無法處理不可降解垃圾,露天堆放造成大氣污染、水污染 焚燒法 (熱處理) 回收熱能和垃圾減量最徹底,消滅各種病原菌體 耗資巨大,設備投資大;焚燒后所剩10%的灰燼是難以處理的部分;大氣污染嚴重 目前,世界上應用較普遍的是填埋法。我國城市垃圾處理的主要方法是垃圾填埋和焚燒兩種方法。 (2)垃圾越境轉移: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產生的廢棄物數量,尤其是有毒危害廢棄物的數量、種類在日益增多,而人類對它們的處理技術水平和能力卻非常有限。因此,在一些發(fā)達國家,累積的廢棄物已失去控制,大量運往發(fā)展中國家。 [特別提醒] 垃圾填埋場選址的原則 ①遠離生活區(qū)和水源地;②避開城市上風向和水源上游;③自然地理條件要不適宜污染物飄浮、擴散;④填埋場必須進行嚴格的防滲漏處理。 (四)土壤污染及防治 1.土壤污染的成因與危害 2.土壤污染物的來源 主要有工業(yè)和城市廢水及固體廢棄物、農藥和化肥、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殘體、大氣沉降物等。 3.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1)健全并嚴格執(zhí)行相關法律法規(guī)。 (2)加強對污染源的治理。 (3)開展污染土壤修復技術的研究和推廣。 (4)加強宣傳和教育,提高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 (五)環(huán)境污染類試題的一般分析思路 1.環(huán)境污染原因的分析思路 (1)不同環(huán)境污染的形成原因各不相同,要結合其特點進行具體分析。 (2)同一環(huán)境污染問題由于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不同,帶來的危害也不相同。下面以我國南北地區(qū)的酸雨危害為例進行比較: 地區(qū) 危害 形成原因 長江以南 大 ①降水多,有利于酸雨的形成;②多丘陵、盆地地形且風速小,不利于酸性氣體的擴散;③土壤呈酸性,因而大氣中的灰塵也呈酸性,無法中和酸性氣體 長江以北 小 ①降水少,不利于酸雨的形成;②地形平坦,風力較強,利于酸性氣體的擴散;③土壤呈堿性,大氣中的灰塵也呈堿性,可以中和部分酸性氣體 2.環(huán)境污染整治的分析思路 環(huán)境污染的成因有多種,但其本質原因是污染物的濃度與數量超過了環(huán)境的自凈能力而造成的,因此環(huán)境污染的整治應重點從降低污染物的濃度、減少污染物的數量兩方面著手。此外,再好的措施也需要人來實施,因此需要政府、公眾的參與。如圖所示: [即時訓練達標沖關] 1.(2019東北三省四市一模)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顆粒物,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huán)境質量影響很大。如圖為上海PM2.5平均每小時質量濃度日變化情況圖及上海PM2.5來源示意圖。 簡述上海PM2.5日變化特點及最大峰值出現的原因。 解析:變化特點從變化幅度和極值兩方面進行描述。出現最大峰值的原因需結合PM2.5產生的原因作答。 答案:特點:一天中PM2.5濃度變化較大;9:00左右達到峰值。 原因:9:00左右達到上班高峰,機動車尾氣排放量大;冬季早晨地面逆溫不利于污染物的擴散;隨著地面的溫度升高,逆溫消失,污染物逐漸擴散。 2.(2019臨沂一模)如圖示意某段高速公路沿線土壤重金屬含量空間分布及風向頻率。 概述該段公路沿線土壤重金屬含量的空間分布特點并分析原因。 解析:圖示重金屬濃度由高速公路向兩側遞減;東西兩側相比,東側大于西側。可推測重金屬來自高速公路,而高速公路沿線重金屬來源主要是汽車尾氣排放;另外從風向頻率圖可看出,該地盛行偏西風,則東側濃度較大可能是尾氣中重金屬被風吹到公路東側較多的緣故。 答案:特點:距離公路越遠,含量越低;公路東側含量高于西側。 原因:公路沿線土壤重金屬主要來自汽車尾氣;距公路越近,接受的尾氣越多;東側位于盛行西風(最大風頻)的下風向,接受的汽車尾氣較西側多。 3.剁手一時爽,地球垃圾場!“雙十一”購物狂歡節(jié)后,全國快遞業(yè)務總量超過了15億件。以平均每件包裹0.2 m長度來保守計算,如果把這些包裝盒連接起來,其長度將超過30萬千米,接近從地球到月球的距離,足以繞地球七圈半。一系列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隨之而來,這使得本具有環(huán)保特質的電子商務變得不再環(huán)保。 說明“雙十一”使電子商務不再環(huán)保的原因及其解決的措施。 解析:“電子商務不再環(huán)?!敝饕憩F在運送商品的包裝以及運輸過程中的交通污染。解決措施主要考慮: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商家和買家的)環(huán)保意識;制訂法律法規(guī)和加強政府管理;推廣使用電動、乙醇等新能源車輛;使用可回收或可重復使用的包裝材料;建立包裝材料回收體系。 答案:主要原因:快遞業(yè)務增加造成固體廢棄物污染(快遞運單、快遞電子運單、編織袋、封套、包裝箱、瓦楞紙箱、膠帶等);大氣污染(物流車輛排放有毒有害氣體)。措施:推廣使用電動、乙醇等新能源車輛;使用可回收或可重復使用的包裝材料;建立包裝材料回收體系;制訂法律法規(guī)和加強政府管理;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商家和買家的)環(huán)保意識。(任答3點) 考點二 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 [真題集訓全析考法] 1.(2018全國卷Ⅱ) 素有“華北之腎”之稱的白洋淀具有重要的生態(tài)服務價值。白洋淀分布廣泛的蘆葦,曾是當地居民收入的重要支撐。但前些年由于其經濟價值減弱,居民管護蘆葦的積極性下降,大量蘆葦棄收,出現了蘆葦倒伏水中的現象。雄安新區(qū)設立后,管委會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雄安新區(qū),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復好、保護好”的指示精神,高度重視白洋淀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積極推行蘆葦的資源化綜合利用,大大提高了當地居民管護、收割蘆葦的積極性。 (1)指出蘆葦對白洋淀生態(tài)功能的作用。 (2)說明當地居民積極管護、收割蘆葦對白洋淀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意義。 解析:第(1)題,蘆葦主要生長于濕地中,因此具有減緩水體富營養(yǎng)化、凈化污水、維護生物多樣性等作用。第(2)題,可從水體凈化功能方面分析其對水質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收割蘆葦可減少其倒伏和腐爛的數量,有利于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 答案:(1)吸收水體和淤泥中的營養(yǎng)物質,減緩水體富營養(yǎng)化進程;吸收污染物(重金屬等),起到凈化水體、穩(wěn)定水體自凈能力的作用,提高水環(huán)境質量;為鳥類等多種動物提供棲息地,維護生物多樣性。 (2)管護好蘆葦,可維持蘆葦對白洋淀水體的凈化功能,利于改良水質,提高白洋淀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收割蘆葦,能減少蘆葦倒伏、腐爛數量。 2.(2018全國卷Ⅲ)“洪水一片天,枯水一條線”是鄱陽湖的真實寫照?!皦q秋湖”是鄱陽湖區(qū)一種傳統(tǒng)的捕魚作業(yè)模式。漁民在湖灘筑堤,形成一個個碟形湖,以便秋季鄱陽湖退水時截留更多的水和魚。10月份一些以水生動物為食物的候鳥陸續(xù)遷入湖區(qū)越冬,漁民也開始在碟形湖放水捕魚。至次年1月,碟形湖水干魚盡。3月份候鳥陸續(xù)遷離。 分析“塹秋湖”捕魚模式對鄱陽湖區(qū)候鳥越冬的積極和消極影響,并針對其消極影響提出改進建議。 解析:由題干信息可知“塹秋湖”是漁民在湖灘筑堤形成的碟形湖,有利于越冬候鳥覓食,同時延長魚類的生長期,為越冬候鳥提供更多的食物,還可以擴大淺水區(qū)范圍,為越冬候鳥提供更大的棲息地。但修筑“塹秋湖”會出現“人鳥爭食”的現象,使越冬候鳥在此生活的時間縮短。改進建議可以從規(guī)定放水時間、捕魚網眼大小、生態(tài)保護、補償漁民損失等方面分析。 答案:積極影響:擴大了鄱陽湖區(qū)越冬候鳥覓食和棲息的范圍。消極影響:碟形湖水干魚盡的時間早于候鳥遷離的時間,減少候鳥食物來源和縮小棲息地范圍。 改進建議:采用分批次輪流放水,或延長放水時間,或只捕大魚留下底水和小魚等方式,以保證候鳥在遷離前有足夠食物和棲息地。依法對湖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進行保護,對漁民為護鳥而產生的經濟損失給予適當補償。 3.(2017全國卷Ⅰ)干旱區(qū)的檉柳為耐旱灌木,側向枝條多,種子多,不易發(fā)生病蟲害,移栽易成活。近年來,某東北林區(qū)的公路綠化中引種了檉柳,生長良好。然而不久,在公路兩側的天然林中,發(fā)現了檉柳幼苗。 分析該林區(qū)潛在的檉柳入侵天然林的危害。 解析:據材料可知,檉柳種子多,移栽易成活,繁殖快;東北引種的檉柳,生長良好,檉柳容易侵占當地植物的生存空間;檉柳側向枝條多,會妨礙喬木幼苗生長,致使喬木向灌木演化,使森林結構發(fā)生變化;一些植食動物因食物鏈遭到破壞而數量減少。 答案:檉柳種子多,繁殖快(易擴散),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間;側向枝條多,妨礙其他喬木幼苗的生長,導致森林結構變化(喬木林向灌木林演化)。破壞食物鏈,減少植食動物數量。 4.(2017全國卷Ⅱ)我國南方紅壤丘陵地區(qū)因受人為干擾,地表植被遭到破壞,土壤侵蝕嚴重,出現“紅色荒漠”(如圖)。為治理這一環(huán)境問題,20世紀80年代,當地采用人工種植松樹和自然恢復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觀。 分析自然恢復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 解析:自然恢復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水土流失效果好的原因可從植被的結構、植被類型、根系作用等角度分析。 答案:植被結構更復雜,截留降水效果更好;地表植被更豐富,延緩地表徑流匯流速度,地表水下滲作用更強,涵養(yǎng)水源效果更好;地下根系更發(fā)達,固土能力更強;植被多樣性更好,水土保持更穩(wěn)定。 5.(2015全國卷Ⅱ)貴州省某喀斯特山區(qū)石漠化嚴重,農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種玉米。當地農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發(fā)大水,土全被沖走了,玉米也被沖走了。石頭越來越多,最后連玉米也無法種了,生活越來越困難。 簡述為改善環(huán)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當地政府應采取的具體措施。 解析:喀斯特地貌區(qū)的治理措施涉及多個方面,可從恢復自然植被、調整產業(yè)結構、控制人口增長、加強環(huán)境保護宣傳力度等方面回答;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措施主要從經濟補貼方面回答即可。 答案:嚴格管理,恢復自然植被:將農業(yè)生產活動限制在適宜的地方;不適宜的地方實行嚴格保護措施,避免人類活動擾動土層,以逐步恢復自然植被。 產業(yè)結構調整:引導農民調整產業(yè)結構,如選擇免耕的農作物,改牲畜放養(yǎng)為圈養(yǎng)等,以避免農業(yè)活動過多擾動山地很薄的土壤層。 合理規(guī)劃,控制人口數量:按環(huán)境承載能力規(guī)劃人口,將超過環(huán)境承載能力的人口轉移到較適宜的地區(qū)。 經濟補貼措施:給農民適當經濟補貼(包括糧食、商品能源等),解決農民的生活用糧、用柴等問題,幫助農民開辟新的生計(如手工業(yè)、第三產業(yè)等),或以經濟手段鼓勵農民主動保護和恢復植被。 加大環(huán)境保護宣傳力度:通過實際情況的對比,使農民認識保護山坡、石間土層的重要性,提高農民保護環(huán)境的自覺性。 吸引社會力量:以優(yōu)惠政策鼓勵個人和企業(yè)參與保護和治理環(huán)境。 客土移植:將土壤資源豐富地區(qū)的土壤轉移至該地區(qū)。 [命題分析] 分析近幾年的高考真題,可以看出高考對本知識點的考查,主要是通過某項人類活動,考查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危害及其治理。因此,在備考復習時,首先要結合具體環(huán)境問題,聯(lián)系區(qū)域地理特征,然后在熟記相關理論的基礎上,做到知識的靈活運用。 [知識歸納理清要點] 1.森林的生態(tài)效益及毀林的危害 森林具有強大的生態(tài)效益,能為人類提供各種生態(tài)服務,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積砍伐,無疑會影響和破壞森林的生態(tài)功能,帶來生態(tài)災難。 2.草地退化原因及保護措施 (1)草地退化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氣候變暖、降水減少和干旱頻繁發(fā)生等。 ②人為原因:是最主要原因,包括超載放牧、盲目開墾、規(guī)劃利用管理不當、濫采濫挖等。在我國,鼠害和蟲害也是重要原因。 (2)草地退化的危害: 載畜量下降;草地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使當地動植物資源遭到破壞。 (3)保護草地的措施: ①主要措施:控制人口增長、改善經濟結構、加強經濟發(fā)展。 ②我國保護牧場的措施: 3.濕地干涸及其保護措施 (1)濕地的生態(tài)功能: 調節(jié)氣候、調蓄水量、凈化水體、釋放氧氣、美化環(huán)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等。 (2)濕地減少的原因: 濕地的減少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為原因,其中人為原因是主要原因,具體如圖所示: (3)濕地的保護措施:簽署《濕地公約》;恢復和重建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 4.物種滅絕的原因和保護措施 每一種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都具有一定的區(qū)域特征,針對不同地區(qū)的區(qū)域特征可以判斷該地區(qū)容易出現什么樣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產生生態(tài)問題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多與區(qū)域特征有關),也有人為原因(人類不合理的生產、生活活動造成的)?,F對我國主要生態(tài)問題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做具體分析: 1.水土流失的原因、治理措施(黃土高原,江南丘陵紅色荒漠化,西南地區(qū)石漠化,南亞、東南亞地區(qū)) 自然原因 ①氣候(降水);②地形(坡度);③土質;④植被 人為原因 破壞植被(亂砍濫伐;修路;開礦) 治理措施 禁止亂砍濫伐;大力植樹造林;禁止陡坡開荒;修建梯田;退耕還林;解決農村能源問題(水電、風能、太陽能、沼氣等);制定法律法規(guī);提高環(huán)保意識 2.土地沙漠化的原因、治理措施(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地區(qū)) 自然原因 ①氣候(降水、蒸發(fā)、風力);②植被 人為原因 破壞植被(過度放牧、過度墾殖、過度樵采、修路、開礦) 治理措施 制定合理的載畜量;人工種草;實行輪牧;退耕還牧還草;生態(tài)移民;解決牧區(qū)能源問題(風能、太陽能等);制定法律法規(guī);提高環(huán)保意識 3.土壤鹽堿化的原因、治理措施 自然原因 人為原因 治理措施 華北地區(qū) 地形低洼;春秋季節(jié)干旱,蒸發(fā)旺盛;土壤中鹽分向地表積聚 不合理灌溉(只灌不排、大水漫灌) 引淡淋鹽;井排井灌;生物措施;農田覆蓋;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噴灌、滴灌技術等 西北地區(qū) 深居內陸,降水稀少,蒸發(fā)旺盛 不合理灌溉(只灌不排、大水漫灌) 減少種植業(yè)比例;采取噴灌、滴灌技術等 [即時訓練達標沖關] 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如圖為我國某地區(qū)土地退化示意圖。 指出該地區(qū)土地退化的現狀和主要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解析:該圖頂部平面以扇形圖的形式反映土地退化情況,縱軸用高度反映土地退化的原因。從圖中可以看出,土地退化所占比重較大,輕度退化居多。風蝕是該地區(qū)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說明該地區(qū)位于我國西北,就此進一步提出治理措施。 答案:現狀:土地退化所占比重較大,輕度退化居多。主要原因:風蝕。治理措施:植樹種草、恢復植被,減弱風力對地表的侵蝕;嚴禁過度放牧、過度開墾,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人們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意識等。 2.(2019廣西重點高中模擬)“地球癌癥”是指土地荒漠化和石漠化等現象。如圖是廣西西部和北部“地球癌癥”分布圖。 分析圖示“地球癌癥”產生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解析:廣西地區(qū)是我國石灰?guī)r的重要分布地區(qū),山高坡陡,土層發(fā)育較薄,加上夏季降水較多且多暴雨,使成土土壤很難保存,土地石漠化嚴重;針對此問題,采取的措施包括植樹造林,加強立法,完善對土地石漠化的動態(tài)監(jiān)測與預防等。 答案:原因:石灰?guī)r的抗風蝕能力弱,成土過程緩慢;山高坡陡的地表結構不利于土地資源的保存;特殊的巖溶地貌加劇了斜坡上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夏季降水量大且暴雨集中,沖刷能力強。措施:植樹造林;加強立法,嚴格保護環(huán)境;完善監(jiān)測體系,實施動態(tài)監(jiān)測。 3.(2019成都一模)洞庭湖是長江流域重要的調蓄湖泊,為我國第二大淡水湖。如圖示意19世紀初和20世紀中期的洞庭湖水系。 簡述洞庭湖面積變化的原因及由此產生的不利影響。 解析:由兩圖對比可知,洞庭湖面積變小,原因是圍湖造田和泥沙淤積,其產生的不利影響結合濕地的生態(tài)功能分析即可。 答案:原因:圍湖造田和泥沙淤積。 不利影響:調洪、蓄洪能力下降,加劇洪澇災害;生物多樣性減少;調節(jié)氣候能力下降;自凈能力下降,水質變差。 考點三 區(qū)域資源開發(fā)問題 [真題集訓全析考法] 1.(2016全國卷Ⅲ)長江刀魚是洄游性魚類,每年春天從長江口進入長江干流、支流以及通江湖泊濕地產卵、孵化。長江刀魚曾經是尋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近年來長江刀魚資源嚴重衰竭。 分析導致長江刀魚資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護措施。 解析:長江刀魚資源衰竭的原因首先要考慮過度捕撈,其次考慮人類對其生存環(huán)境的破壞,如河湖濕地的減少及水污染等;采取的措施一方面要從原因入手分析,即解決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另一方面要從人工繁殖促進魚類資源的增長角度考慮。 答案:原因:過度捕撈;河湖濕地減少;水體污染。(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措施:禁止過度捕撈,規(guī)定休漁期;保護濕地;治理河流污染;人工孵化、放養(yǎng)魚苗等。(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2.(2014全國卷Ⅰ)坡耕地上的切溝由流水侵蝕而成。如圖為切溝景觀。 指出切溝對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解析:切溝對坡耕地的危害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加大土壤侵蝕量,降低土壤的肥力;二是使耕地起伏加大,不利于機械化耕作。防治措施可從調整耕作方式、修建引水排水設施、填埋等方面分析。 答案:危害:切溝分割土地,損壞耕地,妨礙耕作(嚴重時可阻斷交通);加大土壤侵蝕量(切溝形成后,水流集中,沖刷能力增強,水土流失加劇)。 防治措施:調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間作、修地埂等);修建引水排水設施(如修建排水溝等);(在水流集中區(qū)域)設置障礙(如草地,灌叢等);在切溝中修建攔水壩(谷坊);切溝填埋。 3.(2013全國卷Ⅰ)某企業(yè)在甲地(如圖)開采錳礦并建有電解錳廠,生產過程中需用硫酸和鉛;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礦礦渣庫。 分析該尾礦礦渣庫對環(huán)境的潛在危害,并說明為防止這種危害應采取的措施。 解析:由于尾礦礦渣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質,所以潛在危害是污染河流。應對的措施主要有加固尾礦礦渣庫,興建必要的行洪通道,防止洪水等將礦渣沖入江中。 答案:危害:該尾礦礦渣庫位于江河上游地區(qū),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夏季易發(fā)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若將山坡上的尾礦礦渣沖入江中,(其中的硫酸、鉛等)會對江水造成污染,危及沿岸用水安全。 措施:加固尾礦礦渣庫;興建必要的行洪通道,防止洪水等將礦渣沖入江中。 [命題分析] 通過分析近幾年高考對該知識點的考查可知,試題多以現實中的某種資源問題為切入點,借助區(qū)域圖、景觀圖,考查區(qū)域資源問題產生的原因、危害及其治理,整體上難度較高。考生在備考復習時,首先要明確區(qū)域地理環(huán)境特征,然后從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入手,具體分析產生的原因及危害,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措施,做到理論與現實事例相結合,達到知識的靈活運用?! ? [知識歸納理清要點] 1.淡水資源短缺問題及解決對策 (1)水資源短缺的原因: 自然 原因 ①水資源總量豐富,可利用有限; ②水資源時間和空間分布不均 人為 原因 ①工農業(yè)發(fā)展,生活水平提高,用水量不斷增加; ②水資源利用率低、浪費嚴重; ③水污染嚴重導致水質型缺水 (2)解決水資源短缺的主要措施: 開源 ①跨流域調水;②修水庫蓄水;③人工增雨;④淡化海水;⑤合理利用地下水 節(jié)流 ①改進灌溉技術,發(fā)展節(jié)水農業(yè);②凈化污水,開展水資源循環(huán)利用;③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人們節(jié)水意識 [特別提醒] 缺水嚴重國家或地區(qū)的不同成因分析 資源型缺水 主要分布在降水少、氣候干旱地區(qū)。如熱帶沙漠氣候區(qū)、內陸地區(qū)等。再如我國華北地區(qū),春季降水少,但蒸發(fā)量大,因而春季水資源短缺 水質型缺水 水資源比較豐富,但由于污染嚴重導致無法利用而缺水。如我國上海位于長江入??谔?,但卻大量抽取地下水,淡水資源不足,是長江水體污染嚴重所致 地狹 人稠 如新加坡等國家面積過小,沒有一定規(guī)模的淡水河流與湖泊,加上人口稠密,導致水資源消耗量大,加劇了淡水緊張 2.耕地資源的合理利用與保護 (1)我國耕地資源的現狀及解決措施: ①目前我國的耕地資源存在的問題: ②保護我國耕地資源的主要措施: (2)土地資源退化的表現、原因及防治措施: ①主要表現: ②主要原因: 人類經濟活動對土地施加的壓力過大,使自然狀態(tài)下較脆弱的環(huán)境被破壞。 ③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 生物措施 因地制宜,退耕還林、退耕還草,恢復生態(tài)林,營造經濟林,加強對植樹種草的科學管理 工程措施 修建水庫、灌渠等;修梯田、淤地壩等 農牧業(yè)措施 在突出農田基本建設的基礎上,采用各種保護耕地、提高肥力的措施;發(fā)展舍飼養(yǎng)畜、把牧草栽培納入農田耕作范圍 3.能源資源的利用與保護 (1)化石能源的開發(fā)、利用對環(huán)境的影響: 方面 危害 對土地造成的直接破壞 露天采礦,直接破壞地表土層和植被,加劇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地下開采形成地下采空區(qū),會導致巖層斷裂、塌陷、下沉 產生大量的廢棄物和污染 占用大面積的土地,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和大氣污染 運輸過程對環(huán)境的影響 煤炭:發(fā)生自燃或揚塵,污染大氣環(huán)境,會由于水的浸泡流失而污染水源。 石油:污染海洋,破壞海洋生態(tài)、危害漁業(yè)生產、使整個海洋環(huán)境退化 加工過程對環(huán)境的影響 排出大量洗煤水,產生大量的灰塵、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烴類、氨氣和廢渣。石油加工會排出大量的廢水、廢氣和廢渣 利用過程對環(huán)境的影響 全球變暖;酸雨的形成;水體富營養(yǎng)化 (2)化石能源合理開發(fā)與利用的主要措施: 1.資源問題主要表現為資源短缺問題 根本原因是人類不合理活動與經濟發(fā)展所帶來的消耗激增。 2.應對資源短缺問題的措施——“開源”和“節(jié)流” (1)“開源”的具體舉措: ①不斷增加資源的探明儲量。 ②擴展開發(fā)的范圍和渠道。 ③開發(fā)新的資源和能源。 (2)“節(jié)流”的具體舉措: 加強節(jié)約,利用科技,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減少資源的浪費。 [即時訓練達標沖關] 1.(2019石家莊調研)如圖為2010年全國部分地區(qū)水資源人口超載狀況分布圖。讀圖,回答問題。 (1)針對A地區(qū)水資源人口超載狀況,指出該地應采取的措施。 (2)對比分析B、C兩地區(qū)水資源人口超載狀況的成因。 解析:第(1)題,依據圖中信息可得出水資源人口超載情況,水資源人口極嚴重超載說明人口多、水資源少,依此分析采取的措施。第(2)題,從降水和經濟兩方面回答。 答案:(1)A地區(qū)屬于極嚴重超載區(qū)。提高技術,節(jié)約用水;跨流域調水;控制人口增長。(答出兩點即可) (2)B地區(qū)降水多,水資源較充足,人口稠密,但經濟相對“長三角”等地欠發(fā)達;C地區(qū)降水少,人口稀疏,經濟欠發(fā)達。 2.(2019安陽模擬)2017年3月18日,國際能源機構(IEA)公布的《2017石油市場報告》表明,2016年我國原油進口累計8億噸,消費量約6億噸,成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耗大國,中國對外國石油的依存度高達64%。 分析導致我國石油安全問題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對策。 解析:原因首先從我國的石油需求分析,我國經濟發(fā)展迅速,對石油需求膨脹;再分析我國石油生產、分布與消費不平衡,導致供求矛盾突出;再從進口方式分析,產地和運輸線集中且單一,使風險指數上升,大國干涉中東地區(qū),引發(fā)原油供給限制;同時我國對石油危機的預警意識較弱。對策主要是開展多種渠道進口石油,開展石油外交,加強與發(fā)展中國家石油方面的合作;從自身角度來說國家要倡導節(jié)約能源;發(fā)展新技術,降低能耗;開發(fā)利用新能源,增加石油儲備等。 答案:原因:我國經濟發(fā)展迅速,對石油需求膨脹;石油生產、分布與消費不平衡,導致供求矛盾突出;石油產地和運輸線集中且單一,使風險指數上升,大國干涉中東地區(qū),引發(fā)原油供給限制;中國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時間較短,對石油危機的預警意識較弱。 對策:開展石油外交,加強與發(fā)展中國家石油方面的合作;國家倡導節(jié)約能源;發(fā)展新技術,降低能耗;開發(fā)利用新能源,增加石油儲備等。 3.(2019珠海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稀土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它含的有效元素含量很低,有“工業(yè)維生素”之稱。如圖為江西贛州稀土開采和利用狀況。 分析稀土開發(fā)利用過程中存在的環(huán)境問題,并為稀土礦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出合理措施。 解析:稀土開采的利用率僅為10%,說明其開采利用率較低,應提高資源利用率;每開采1噸稀土金屬會排出大量有毒氣體,說明污染嚴重,應對毒氣回收利用;稀土開采時山林面積被破壞,應恢復植被;開礦時產生的大量廢渣會占用土地,污染土壤,應加大治理。 答案:問題:開采利用率低,浪費嚴重;破壞地表植被;采空,使地面塌陷下沉;大量礦渣占用土地,污染水土。 措施:提高生產技術,提高資源利用率;保持合理的開采規(guī)模;保護礦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加大廢棄礦山的復墾,恢復植被。(答對3點即可) [課時跟蹤檢測] 1.(2019昆明摸底)我國是世界第三大礦業(yè)國。全國擁有大小礦山約15萬座,占用土地達數百萬公頃。隨歲月流逝、因資源枯竭而被廢棄的礦坑也越來越多,廢棄礦區(qū)往往有諸多疑難雜癥,采礦場、排土場、尾礦場、采空區(qū)規(guī)模龐大,不僅不適宜人類居住,也是耕種和綠化的禁區(qū)。但壯麗礦坑所具有的特別之美,也令人印象深刻。 列舉廢棄礦坑帶來的問題,并提出廢棄礦坑綜合利用的措施。 解析:本題需要從礦坑改變了土地利用狀況,破壞了地表形態(tài)和地質結構,排土場、尾礦場形成了新的污染源等方面進行分析。礦坑利用主要針對現有形態(tài)特點進行設計,不便利用的需要填埋與整治修復,改善其環(huán)境條件。 答案:問題: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耕地面積減少);導致周邊環(huán)境重金屬污染和水體污染;誘發(fā)滑坡、泥石流、塌陷等災害;引起大氣中灰塵增多,造成空氣污染;影響出行安全及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造成視覺污染(與周邊景觀不和諧)。措施:建設礦坑博物館,進行旅游資源開發(fā);填埋與整治修復,進行復墾造田;恢復植被與綠化,建設濕地、綠地;建設為倉儲用地、坑塘養(yǎng)殖場、垃圾處理場等。 2.(2019茂名二模)如圖為我國沿海三個地區(qū)的城市空氣質量指數(AQCI)統(tǒng)計圖,AQCI數值越大空氣質量越差。 指出我國城市空氣質量的時空變化特點并分析原因。 解析:結合圖分析可知我國空氣質量指數的空間變化是京津冀地區(qū)大于長江三角洲地區(qū)和珠江三角洲地區(qū),從時間來看冬季高夏季低。原因可以從污染物的來源、大氣運動方面進行分析。 答案:變化特點:冬高夏低 (春降秋升),北高南低。 原因:冬季大氣相對穩(wěn)定,污染物不易擴散,夏季降水多,利于改善空氣質量;北方冬季燃煤取暖,大氣污染物增加,導致空氣質量差;北方地區(qū)重工業(yè)集中,礦物能源消耗大。 3.人們將長期無人使用、維護、落滿灰塵、形似僵尸的汽車形象地稱為“僵尸車”。2017年12月我國某市城管委排查發(fā)現,主城區(qū)“僵尸車”現象尤為明顯,違規(guī)停放在人行道上、道路泊位上的廢舊車輛就達300多輛,居住小區(qū)的廢舊車輛更多。“僵尸車”增多,反映了我國報廢汽車回收制度不健全、報廢汽車回收率低的現實。廢舊汽車包含有害的機油、廢舊塑料和電瓶,有大量鐵、銅等多種金屬物。 簡述廢舊汽車對環(huán)境造成的危害,并針對廢舊汽車如何處理提出合理建議。 解析:廢舊汽車對環(huán)境造成的危害主要是占用空間、影響美觀、造成污染等;建議可從回收利用、無害化處理方面進行完善我國廢舊汽車回收機制;對廢舊汽車內大量的金屬配件進行分類回收再利用;加大科技投入,對有污染的機油、電瓶等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等。 答案:危害:廢舊汽車不及時清理會占用城市用地空間;影響道路交通和居住區(qū)人員安全;廢舊輪胎、機油及廢舊電瓶等會造成水體污染、土壤污染和固體廢棄物污染等。 建議:完善我國廢舊汽車回收機制;對廢舊汽車內大量的金屬配件進行分類回收再利用;加大科技投入,對有污染的機油、電瓶等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等。 4.來自《人民日報》2017年7月10日消息:《水白菜“占領”長江重慶段 一天要撈上百噸》。水白菜也叫水蓮花或大葉蓮,學名為大藻,屬于外來物種,原產地為巴西。水白菜是多年生浮水草本植物,雌雄同株繁殖迅速,是農業(yè)環(huán)保的頭號天敵,已經被列入我國100種最危險入侵物種名單?,F在廣泛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qū),我國華南和華東地區(qū)的許多內陸湖泊也都大范圍地出現了水白菜。 分析外來的水白菜“占領”長江所產生的危害。 解析:外來的水白菜“占領”長江即物種入侵現象,會對航行造成影響;水白菜腐爛會破壞水環(huán)境,污染水源,導致水質下降,危及魚類等水生生物的生存;清理這些腐爛的水白菜,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 答案:大量水白菜漂浮在江面,堵塞河道,影響船舶的航行;水白菜生長速度極快,大量堆積在河水水面,腐爛耗氧,破壞水環(huán)境,危及魚類等水生生物的生存;水白菜在水中腐爛,污染水源,導致水質下降,影響人們生產、生活;大量水白菜需要清理,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 5.(2019廈門一模)北京某地采用土壤生物工程對公路沿線邊坡(路基兩側的坡面)進行整治,取得了良好的生態(tài)效益。該工程是在公路邊坡上順坡碼放塊石或卵石,在石塊縫隙扦插柳干。如圖示意柳干扦插時和柳干生根發(fā)芽后的景觀。 分析該地的土壤生物工程在控制邊坡穩(wěn)定和水土保持方面所起的作用。 解析:圖示塊石或卵石壓在坡地的土壤上,柳干置于坡面且根系垂直于地面。對邊坡穩(wěn)定的作用體現在:塊石可壓緊表面土壤使其不易下滑,柳干根系對邊坡起到了固土作用。對水土保持來說:塊石、柳干枝葉可防止暴雨沖擊土壤,也可減緩坡面徑流、增加雨水下滲。 答案:塊石可固定表土,緊實土壤,增加坡面穩(wěn)定性;柳樹生長時根系固土,吸收多余水分,防止土坡下滑。 該地夏季多暴雨,碼放的塊石可防止土壤直接遭受暴雨的襲擊,增加下滲,減少坡面徑流;植物的枝葉還可攔截降雨防止坡面濺蝕?!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20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第四模塊 選修部分 第二章 環(huán)境保護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 高考 地理 一輪 復習 第四 模塊 選修 部分 第二 環(huán)境保護 解析 新人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zhongcaozhi.com.cn/p-6262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