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實驗綜合訓練(4)》專項復習卷
《高考化學《實驗綜合訓練(4)》專項復習卷》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考化學《實驗綜合訓練(4)》專項復習卷(1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實驗綜合訓練(4)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Al-27 Si-28 S-32 Cl-35.5 Fe-56 Cu-64 Zn-65 Br-80 Ag-108 Ba-137 第Ⅰ卷 (選擇題 共40分) 一、 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求的) 1.下列是某同學在實驗報告中記錄的數(shù)據(jù),其中正確的是( ) A.用25 mL量筒量取12.36 mL鹽酸 B.用托盤天平稱取8.75 g食鹽 C.用廣范pH試紙測得某溶液的pH為3.5 D.用標準NaOH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鹽酸,用去NaOH溶液23.10 mL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常用儀器或用品的精確度,量筒和托盤天平的讀數(shù)只讀到一位小數(shù);廣范pH試紙只精確到整數(shù);而滴定管的讀數(shù)要讀到兩位小數(shù),故選D。 2.在蒸餾操作中,儀器選擇及安裝都正確的是( ) 【答案】B 【解析】蒸餾操作中,需要測定餾分的溫度,所以溫度計水銀球應放在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B和C中溫度計位置均正確,但C中的冷凝裝置為球形冷凝管,它一般用作反應裝置,主要用于冷凝回流,使反應更徹底,故只有B項正確。 3.下述實驗不能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 選項 實驗內容 實驗目的 A 向FeCl2溶液中加入幾滴KSCN溶液,觀察溶液顏色 檢驗FeCl2溶液是否已變質 B 將Cl2通入NaBr溶液中 比較氯氣與溴的氧化性強弱 C 用冰水冷卻銅與濃硝酸反應生成的氣體 研究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D 直接將CuCl2溶液加熱蒸干、灼燒 制取無水CuCl2固體 【答案】D 【解析】直接將CuCl2溶液蒸干,因CuCl2易水解:CuCl2+2H2OCu(OH)2+2HCl,HCl易揮發(fā),蒸干后最終得到CuO固體。 4.下列實驗方案可行的是( ) A.用1 mol/L的鹽酸與MnO2反應制取氯氣 B.用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鑒別二氧化氮和溴蒸氣 C.用10 mL量筒量取8.50 mL濃硫酸用于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稀硫酸 D.用濕潤的有色紙條鑒別氯化氫和氯氣 【答案】D 【解析】制取氯氣需要濃鹽酸,而1 mol/L的鹽酸是稀鹽酸,A項錯誤;二氧化氮與水反應生成的硝酸、溴蒸氣都具有氧化性,都能氧化碘離子,B項錯誤;量筒屬于粗量儀器,不能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兩位數(shù),C項錯誤。 5.下列敘述涉及的化學相關知識,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 A.植物油可以作為萃取劑分離出碘水中的碘 B.石油的分餾、煤的氣化、海水制鎂都包括化學變化 C.處理廢水時加入明礬作為消毒劑,可以除去水中的雜質 D.乙烯、甲烷、SO2三種無色氣體可用溴水鑒別 【答案】D 【解析】A項,植物油含有不飽和鍵,可與碘發(fā)生加成反應,不能用作萃取劑,故A錯誤;B項,石油的分餾為物理變化,煤的氣化、海水制鎂包括化學變化,故B錯誤;C項,明礬不用作消毒劑,具有消毒性的物質一般具有強氧化性或能使病毒蛋白質變性,明礬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氫氧化鋁膠體,可用于凈水,故C錯誤;D項,乙烯含有碳碳雙鍵,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甲烷不與溴水反應,可鑒別,故D正確。 6.要從NaCl、BaCl2的混合液中分別得到純凈的NaCl和BaCl2晶體,在一系列的操作中,應選用的試劑是( ) A.碳酸鉀、鹽酸 B.碳酸鈉、鹽酸 C.碳酸鈉、硫酸 D.氫氧化鈉、鹽酸 【答案】B 【解析】除雜不能引入新的雜質,因此有向溶液中加入碳酸鈉溶液,把BaCl2轉化成碳酸鋇沉淀,過濾,碳酸鋇沉淀加入到鹽酸溶液中,然后蒸發(fā)結晶,得到純凈氯化鋇晶體,故選B。 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葡萄糖溶液和乙酸可用新制氫氧化銅鑒別 B.植物油和礦物油可用熱的飽和碳酸鈉溶液鑒別 C.甲苯和乙醇可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鑒別 D.乙醇、苯、四氯化碳既可用燃燒法鑒別,又可用水鑒別 【答案】C 【解析】葡萄糖溶液與新制氫氧化銅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產生紅色沉淀,新制氫氧化銅與乙酸發(fā)生中和反應,溶液變藍,A項正確;礦物油不溶于熱的飽和碳酸鈉溶液而出現(xiàn)分層,但熱的飽和碳酸鈉溶液會使植物油水解而使油層變少,B項正確;甲苯和乙醇都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不能鑒別,C項錯誤;乙醇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且無煙,苯燃燒時火焰明亮且有濃煙,四氯化碳不能燃燒,可以用燃燒法鑒別三者,由于乙醇易溶于水,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四氯化碳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所以用水也可以鑒別三者,D項正確。 8.除去下列物質中所含的雜質,選用的試劑正確的是( ) 選項 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試劑 A Al2O3(SiO2) NaOH溶液 B CO2(SO2) Na2CO3溶液 C FeCl2溶液(FeCl3) Fe粉 D NaHCO3溶液(Na2CO3) Ca(OH)2溶液 【答案】C 【解析】A項,二者均與NaOH溶液反應;B項,二者都能與Na2CO3溶液反應,應將混合氣體通過飽和NaHCO3溶液洗氣;C項,F(xiàn)e粉能將Fe3+還原為Fe2+;D項,二者都能與 Ca(OH)2 溶液反應。 9.下列有關實驗裝置進行的相應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A.用圖1所示裝置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NaNO3溶液 B.用圖2所示裝置蒸發(fā)MgCl2溶液制備無水MgCl2 C.用圖3所示裝置可以完成“噴泉”實驗 D.苯萃取碘水中的碘后,從圖4裝置下口放出的是碘的苯溶液 【答案】C 【解析】A項,配制溶液時,應該在燒杯中溶解硝酸鈉,不能直接用容量瓶溶解,故A錯誤;B項,用圖2所示裝置蒸發(fā)MgCl2溶液最終得到的是Mg(OH)2,無法制備無水MgCl2,應該在氯化氫氣流中蒸發(fā)氯化鎂溶液制取無水氯化鎂,故B錯誤;C項,二氧化硫與NaOH溶液反應,導致圓底燒瓶內壓強減小,可形成噴泉,故C正確;D項,.苯的密度小于水溶液,則碘的苯溶液在上層,應該從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碘的苯溶液,故D錯誤。 10.注射器在中學化學實驗中也能發(fā)揮小巧、密閉的優(yōu)勢,按照如圖所示裝置(必要時可加熱試管),不能完成的實驗是( ) A.試管中盛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探究SO2的還原性 B.試管中盛酚酞試液,驗證氨氣的水溶液呈堿性 C.裝置中充滿NO2氣體,探究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D.試管中盛稀氫氧化鈉溶液,驗證CO2與NaOH反應的產物 【答案】D 【解析】A項,SO2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因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而褪色;B項,氨氣溶于水,溶液顯堿性,使酚酞變紅;C項,NO2氣體顯紅棕色,可通過顏色直觀看出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只有選項D沒有明顯現(xiàn)象,無法驗證CO2與NaOH反應的產物。 11.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將液體A逐滴加入到固體B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若A為鹽酸,B為MnO2,C中盛有品紅溶液,則C中溶液褪色 B.若A為醋酸,B為貝殼,C中盛有澄清石灰水,則C中溶液出現(xiàn)渾濁 C.若A為濃氨水,B為生石灰,C中盛有AlCl3溶液,則C中先產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D.上述實驗中儀器D都可以用長玻璃導管代替 【答案】B 【解析】本裝置為固+液不加熱裝置,A項不發(fā)生反應;B項生成CO2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項產生NH3,溶于水生成NH3H2O,與AlCl3溶液反應生成Al(OH)3沉淀,Al(OH)3沉淀不與NH3H2O反應;裝置中儀器D起防倒吸的作用,不能換作長玻璃導管。 12.下列實驗中,所采取的分離方法與對應原理都正確的是( ) 選項 目的 分離方法 原理 A 分離溶于水中的碘 乙醇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較大 B 分離乙酸乙酯和乙醇 分液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C 除去KNO3固體中混雜的NaCl 重結晶 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D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蒸餾 丁醇與乙醚的沸點相差較大 【答案】D 【解析】A項,萃取劑必須是與原溶劑互不相溶,且被萃取物質在萃取劑中的溶解度較大。I2雖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較大,但水與乙醇能以任意比互溶,乙醇不能做萃取劑。B項,乙醇與乙酸乙酯均屬于有機物,它們相溶,不能采取分液的方式分離。C項,除去KNO3固體中的NaCl,可以采取重結晶法,原理是KNO3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NaCl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可通過冷卻熱飽和溶液法析出KNO3晶體,而NaCl留在母液中被除去。D項,丁醇與乙醚相溶,但沸點相差較大,可以采用蒸餾的方法將乙醚蒸出,使丁醇與乙醚分開。 13.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選項 操作 目的 A 在乙酸和乙醇溶液中分別加入碳酸氫鈉溶液 鑒別乙醇和乙酸 B 在Fe(NO3)2溶液中滴加鹽酸、NH4SCN溶液 確認硝酸亞鐵溶液是否變質 C 在淀粉水解溶液中加入碘水 確認淀粉是否發(fā)生了水解反應 D 向漂白粉的水溶液中通入SO2至過量 探究CaSO3能否溶于H2SO3溶液中 【答案】A 【解析】A項,乙醇不和碳酸氫鈉反應,乙酸能和碳酸氫鈉反應,能達到實驗目的;B項,加入鹽酸后,在酸性條件下,硝酸根離子具有強氧化性,能氧化亞鐵離子,不能確定原溶液是否變質;C項,加入碘水,可確認淀粉是否完全水解,不能確認淀粉溶液是否已發(fā)生水解;D項,次氯酸鈣溶液與SO2反應生成CaSO4,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14.根據(jù)FeCl3溶液滴入不同試劑中的實驗現(xiàn)象,所得結論不正確的是( ) 選項 試劑 現(xiàn)象 結論 A H2S溶液 溶液變渾濁 Fe3+有氧化性 B NH4SCN溶液 溶液變血紅色 NH抑制了Fe3+水解 C AgNO3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 發(fā)生復分解反應 D 沸水 沸水變紅褐色 有氫氧化鐵膠體生成 【答案】B 【解析】FeCl3溶液滴入H2S溶液中,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有S單質生成,F(xiàn)e3+體現(xiàn)氧化性,A項正確;FeCl3溶液滴入NH4SCN溶液中,發(fā)生顯色反應,生成血紅色物質Fe(SCN)3,題中現(xiàn)象與結論不匹配,B項錯誤;FeCl3溶液滴入AgNO3溶液中,發(fā)生復分解反應:FeCl3+3AgNO3===3AgCl↓+Fe(NO3)3,生成白色沉淀AgCl,C項正確;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發(fā)生水解反應生成Fe(OH)3膠體:FeCl3+3H2OFe(OH)3(膠體)+3HCl,D項正確。 15.下列實驗操作正確且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 A 配制FeCl3溶液 將FeCl3固體溶解于適量蒸餾水中 B 稱取2.0 g NaOH固體 先在托盤上各放一張濾紙,然后在右盤上添加2 g砝碼,左盤上添加NaOH固體 C 檢驗溶液中是否含有NH 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熱,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產生的氣體 D 驗證鐵的吸氧腐蝕 將鐵釘放入試管中,用鹽酸浸沒 【答案】C 【解析】配制FeCl3溶液的實驗操作為將FeCl3固體溶于濃鹽酸,并加蒸餾水稀釋至所需濃度,A項錯誤;NaOH具有腐蝕性,且容易潮解,應放在燒杯中稱量,B項錯誤;檢驗NH時,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熱,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口,若試紙變藍,則證明含有NH,C項正確;用鹽酸浸沒鐵釘,鐵發(fā)生析氫腐蝕,D項錯誤。 16.下表中各欄目的敘述對應都正確的一項是( ) 選項 敘述 實驗現(xiàn)象 解釋 A 反萃取法提取碘的CCl4溶液中的碘 向富碘的CCl4溶液中加入足量水、振蕩、靜置、分液 碘在水中溶解度比在CCl4中大 B 在FeCl3溶液中加入適量Fe粉充分反應后,再滴加幾滴鐵氰化鉀溶液 產生藍色沉淀 2Fe3++Fe===3Fe2+、3Fe2++2[Fe(CN)6]3-===Fe3[Fe(CN)6]2↓ C 向0.1 molL-1的Fe(NO3)2溶液中滴 加鹽酸 振蕩試管顏色加深 H+抑制Fe2+水解 D 向5 ml 0.1 molL-1NaOH溶液滴入5滴0.1 molL-1MgSO4溶液,再滴加0.1 molL-1 CuSO4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變?yōu)闇\藍色沉淀 Cu(OH)2的溶度積比Mg(OH)2的小 【答案】B 【解析】A項,根據(jù)相似相溶原理知,碘和四氯化碳都是非極性分子,水是極性分子,所以碘易溶于四氯化碳而不易溶于水,向富碘的CCl4溶液中加入足量水、振蕩、靜置、分液,雖然碘在水中的溶解度低,但因為水的量大,導致碘溶于水中,但該實驗不能說明碘易溶于水,錯誤;B項,亞鐵離子和鐵氰根離子發(fā)生絡合反應生成藍色沉淀,該實驗現(xiàn)象及解釋都正確,正確;C項,酸性條件下,硝酸根離子能氧化亞鐵離子生成鐵離子和NO,導致溶液顏色加深,與鹽類水解無關,錯誤;D項,NaOH溶液過量,過量的氫氧化鈉與CuSO4溶液反應生成藍色沉淀,不能說明發(fā)生沉淀的轉化,無法確定Cu(OH)2的Ksp比Mg(OH)2的小,D錯誤。 17.根據(jù)下列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所得到的結論正確的是( ) 選項 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A 向酸性含碘廢水中加入淀粉溶液,然后滴入少量Na2SO3溶液,廢水立刻變藍色 該廢水中可能含IO B 向Fe(NO3)3溶液中加入鐵粉,充分振蕩,再滴加少量鹽酸酸化后,滴入1滴KSCN溶液,溶液變紅 原Fe(NO3)3只有部分被Fe還原 C 向1溴丙烷中加入KOH溶液,加熱并充分振蕩,然后取少量液體滴入AgNO3溶液,出現(xiàn)棕黑色沉淀 1溴丙烷中混有雜質 D 將乙醇與濃硫酸混合溶液加熱,產生的氣體直接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色逐漸褪去 產生的氣體一定是乙烯 【答案】A 【解析】A項,向酸性含碘廢水中加入淀粉溶液不變藍,說明無I2,加入還原劑Na2SO3后,變藍色,說明Na2SO3將高價碘還原為I2,可能是IO,正確;B項,NO、H+可以將Fe2+氧化為Fe3+,無法證明原Fe3+是否完全被還原,錯誤;C項,未加稀HNO3中和KOH,錯誤;D項,也可能是揮發(fā)的乙醇,錯誤。 18.下列關于某些離子的檢驗說法正確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稀鹽酸,將產生的無色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則原溶液中一定有CO或HCO B.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再加稀鹽酸沉淀不消失,則原溶液中一定有SO C.向某溶液中加入幾滴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紅色,則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 D.向某溶液中加入濃氫氧化鈉溶液并加熱,產生的氣體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則原溶液中存在NH 【答案】D 【解析】A項,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所以原溶液中可能有CO或HCO或SO或HSO,錯誤; B項,硝酸鋇加稀鹽酸形成了硝酸,硝酸具有強氧化性,可將SO氧化成SO,形成硫酸鋇沉淀,不能確定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錯誤;C項, 向含有鐵離子的溶液中加入幾滴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也呈血紅色,不能確定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錯誤;D項,溶液中加入濃氫氧化鈉溶液并加熱,產生的氣體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產生的氣體是氨氣,則原溶液中存在NH,正確。 19.利用下圖裝置用正丁醇合成正丁醛。相關數(shù)據(jù)如下: 物質 沸點/℃ 密度/(gcm-3) 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 117.2 0.8109 微溶 正丁醛 75.7 0.8017 微溶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為防止產物進一步氧化,應將酸化的Na2Cr2O7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 B.向獲得的粗正丁醛中加入少量金屬鈉,檢驗其中是否含有正丁醇 C.反應結束,將餾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層,粗正丁醛從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D.當溫度計1示數(shù)為90~95℃,溫度計2示數(shù)在76℃左右時,收集產物 【答案】B 【解析】A項,Na2Cr2O7溶在酸性條件下能氧化正丁醇,所以將酸化的Na2Cr2O7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故A正確;B項,正丁醇能與鈉反應,但粗正丁醛中含有水,水也可以與鈉反應,所以無法檢驗粗正丁醛中是否含有正丁醇,故B錯誤;C項,正丁醛密度為0.8017 g?cm-3,小于水的密度,故水層從下口放出,粗正丁醛從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故C正確;D項,由反應物和產物的沸點數(shù)據(jù)可知,溫度計1保持在90~95℃,既可保證正丁醛及時蒸出,又可盡量避免其被進一步氧化,溫度計2示數(shù)在76℃左右時,收集產物為正丁醛,故D正確;故選B。 20.已知:Ag++SCN-=AgSCN↓(白色),某同學探究AgSCN的溶解平衡及轉化,進行以下實驗。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①中現(xiàn)象能說明Ag+與SCN-生成AgSCN沉淀的反應有限度 B.②中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是發(fā)生了反應Fe(SCN)3 +3Ag+ =3AgSCN↓+Fe3+ C.③中產生黃色沉淀的現(xiàn)象能證明AgI的溶解度比AgSCN的溶解度小 D.④中黃色沉淀溶解的原因可能是AgI與KI溶液中的I-進一步發(fā)生了反應 【答案】C 【解析】A項,AgNO3與KSCN恰好完全反應,上層清液中滴加Fe(NO3)3溶液,出現(xiàn)淺紅色溶液,說明上層清液中含有SCN-,即說明Ag+與SCN-生成AgSCN沉淀的反應有限度,故A說法正確;B項,根據(jù)②中現(xiàn)象:紅色褪去,產生白色沉淀,F(xiàn)e(SCN)3被消耗,白色沉淀為AgSCN,即發(fā)生:Fe(SCN)3+Ag+=3AgSCN↓+Fe3+,故B說法正確;C項,前一個實驗中滴加0.5mL 2molL-1 AgNO3溶液,Ag+過量,反應②中Ag+有剩余,即滴加KI溶液,I-與過量Ag+反應生成AgI沉淀,不能說明AgI溶解度小于AgSCN,故C說法錯誤;D項,白色沉淀為AgSCN,加入KI后,白色沉淀轉化成黃色沉淀,即AgSCN轉化成AgI,隨后沉淀溶解,得到無色溶液,可能是AgI與KI溶液中的I-進一步發(fā)生了反應,故D說法正確;故選C。 第Ⅱ卷 (非選擇題 共60分) 二、必做題(本題共5小題,共60分) 21.(7分)正丁醛是一種化工原料。某實驗小組利用如下裝置合成正丁醛。 發(fā)生的反應如下: 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O 反應物和產物的相關數(shù)據(jù)列表如下: 沸點/℃ 密度/(gcm-3) 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 117.2 0.810 9 微溶 正丁醛 75.7 0.801 7 微溶 實驗步驟如下: 將6.0 g Na2Cr2O7放入100 mL燒杯中,加30 mL水溶解,再緩慢加入5 mL濃硫酸,將所得溶液小心轉移至B中。在A中加入4.0 g正丁醇和幾粒沸石,加熱。當有蒸氣出現(xiàn)時,開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過程中保持反應溫度為90~95 ℃,在E中收集90 ℃以下的餾分。將餾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層,有機層干燥后蒸餾,收集75~77 ℃餾分,產量2.0 g。 (1)實驗中,能否將Na2Cr2O7溶液加到濃硫酸中,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2)將正丁醛粗產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時,水在____(填“上”或“下”)層。 (3)反應溫度應保持在90~95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實驗中,正丁醛的產率為________%。 【答案】(1)不能(1分) 易迸濺(1分) (2)下(1分) (3)既可保證正丁醛及時蒸出,又可盡量避免其被進一步氧化(2分) (4)51(2分) 【解析】(1)將濃硫酸加入到Na2Cr2O7溶液中,相當于稀釋濃硫酸,將順序顛倒后易引起濃硫酸因局部放出過多的熱量而沸騰迸濺。(2)根據(jù)表中所給數(shù)據(jù)可知,正丁醛的密度比水的小,故水在下層。(3)由表中所給數(shù)據(jù)可知,在該溫度下,生成的正丁醛能變?yōu)闅怏w而蒸出,且此溫度低于正丁醇的沸點,蒸出的正丁醇很少,此溫度可同時避免正丁醛被進一步氧化, 從而提高了產品的純度。(4)正丁醛的產率為100%≈51%。 22.(12分)如下圖所示(B中冷卻裝置未畫出),將氯氣和空氣(不參與反應)比體積比約1∶3,混合通入含水8%的碳酸鈉中制備Cl2O,并用水吸收Cl2O制備次氯酸溶液。 已知:Cl2O極易溶于水并與水反應生成HClO;Cl2O的沸點為3.8 ℃,42 ℃以上分解為Cl2和O2。 (1)①實驗中控制氯氣與空氣的體積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為使反應充分進行實驗中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裝置B中產生Cl2O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B無冷卻裝置,進入C中的Cl2O會大量減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裝置C中采用棕色圓底燒瓶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次氯酸可被H2O2、FeCl2等物質還原成Cl-。測定C中所得次氯酸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的實驗方案為:用________量取20.00 mL次氯酸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選用的試劑:H2O2溶液、FeCl2溶液、AgNO3溶液。除常用儀器外須使用的儀器有:電子天平,真空干燥箱) 【答案】(1)①通過觀察A中產生氣泡的速率調節(jié)流速(2分) ②攪拌,使用多孔球泡(2分) (2)①2Cl2+Na2CO3===Cl2O+2NaCl+CO2(2分) ②該反應放熱,溫度升高Cl2O會分解(2分) (3)HClO見光易分解(1分) (4)酸式滴定管(1分) 加入足量的H2O2溶液,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銀溶液,過濾、洗滌、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用電子天平稱量沉淀質量,重復上述操作2~3次(2分) 【解析】(1)②欲使反應充分,應使反應物充分接觸,此題中可用的方法有攪拌和使用多孔球泡等。(2)①由題中信息知空氣不參與反應,故只考慮Cl2和Na2CO3的反應,生成物有Cl2O,根據(jù)原子守恒和得失電子守恒,推出另外產物為NaCl和CO2。②若無冷卻裝置,由“Cl2O在42 ℃以上會分解”,可推測該反應放出熱量,會使Cl2O分解。(4)要量取次氯酸溶液,應該使用酸式滴定管量取,再依據(jù)題中信息用H2O2、FeCl2還原次氯酸,用FeCl2還原時會引入Cl-,影響產品的測定,故使用H2O2還原;再用AgNO3溶液,將生成的Cl-全部沉淀,烘干后用電子天平稱其質量,可計算出原溶液中HClO的量。為了減少誤差,應多次測量取平均值,重復上述實驗2~3次。 23.(13分)將硫鐵礦(主要成分為FeS2)焙燒所得尾氣中主要含N2、O2、氣體X和少量的CO2、H2O。取標準狀況下的V L尾氣測定其中氣體X含量的方案如下: 【方案一】將尾氣緩慢通入如圖所示裝置A中: (1)裝置A的名稱是________,裝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時先通入尾氣,再通入一定量的氮氣,通過裝置B的增重計算氣體X的體積分數(shù),該方案是否合理: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方案合理,該空不必填寫)。 【方案二】將尾氣緩慢通入裝置D中,與足量試劑M充分反應后,再滴入過量試劑N,經(jīng)過濾、洗滌、干燥、稱量,得沉淀的質量為m g。 (3)進行沉淀洗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試劑M、N分別是溴水、BaCl2溶液,寫出氣體X的體積分數(shù)的表達式:____________(用含m、V的代數(shù)式表示)。 (5)若試劑M是________,不用再滴加試劑N,觀察到裝置D中生成的無色氣體在瓶口處變?yōu)榧t棕色。寫出溶液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洗氣瓶(1分) 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CO2進入裝置B干擾實驗(2分) (2)不合理(1分) 因為尾氣中的CO2也能被裝置B中的堿石灰吸收,使所測SO2的體積分數(shù)偏大(2分) (3)在漏斗中加蒸餾水至恰好沒過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再重復2~3次此操作(2分) (4)% (2分) (5)Ba(NO3)2溶液(1分) 3SO2+3Ba2++2NO+2H2O==3BaSO4↓+2NO+4H+(2分) 【解析】硫鐵礦焙燒所得尾氣中含有SO2,故X為SO2。(1)結合裝置A的儀器特點及在實驗中的作用可知其為洗氣瓶。裝置C中干燥管盛有堿石灰,目的是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CO2,防止這些氣體進入裝置B干擾實驗。(2)因為尾氣中的CO2氣體能被裝置B中的堿石灰吸收,使所測SO2的體積分數(shù)偏大,故該實驗方案不合理。(3)洗滌沉淀的操作是在漏斗中的沉淀上滴加蒸餾水,直至恰好沒過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再重復2~3次此操作。(4)裝置D中發(fā)生的反應是SO2被Br2氧化為SO,SO與Ba2+反應生成沉淀BaSO4,則n(SO2)=n(BaSO4)= mol,標準狀況下,V(SO2)=22.4 L,故尾氣中SO2的體積分數(shù)的表達式是%。(5)無色氣體在瓶口變成紅棕色,說明無色氣體為NO,則試劑M中含有NO;因產生BaSO4沉淀,故試劑M為Ba(NO3)2溶液。通入SO2氣體時,SO2被硝酸氧化為SO,而NO被還原為NO,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3SO2+3Ba2++2NO+2H2O===3BaSO4↓+2NO+4H+。 24.(14分)氫溴酸在醫(yī)藥和石化工業(yè)上有廣泛用途。下圖是模擬工業(yè)制備氫溴酸粗品并精制的流程: 根據(jù)上述流程回答下列問題: (1)混合①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①中使用冰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Ⅱ和Ⅲ的名稱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操作Ⅲ一般適用于分離__________混合物(填編號)。 a.固體和液體 b.固體和固體 c.互不相溶的液體 d.互溶的液體 (4)混合②中加入Na2S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純凈的氫溴酸應為無色液體,但實際工業(yè)生產中制得的氫溴酸(工業(yè)氫溴酸)常帶有淡淡的黃色。于是甲、乙兩同學設計了簡單實驗加以探究:甲同學假設工業(yè)氫溴酸呈淡黃色是因為含F(xiàn)e3+,則用于證明該假設所用的試劑為________________,若假設成立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學假設工業(yè)氫溴酸呈淡黃色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用于證明該假設所用的試劑為__________。 【答案】(1)SO2+Br2+2H2O===2HBr+H2SO4(2分) (2)降低體系溫度,防止Br2和HBr揮發(fā)(2分) (3)過濾(1分) 蒸餾(1分) d(2分) (4)除去粗品中未反應完的Br2(2分) (5)KSCN溶液(或苯酚溶液) (1分) 溶液變成血紅色(或紫色) (1分) 含有Br2(1分) CCl4(1分) 【解析】(1)SO2和Br2 用冰水混合,二者反應生成H2SO4和HBr。(2)由于Br2具有揮發(fā)性,使用冰水能降低體系溫度,防止溴的揮發(fā),使反應更充分。(3)用Ba(OH)2能將SO沉淀,即操作Ⅱ是過濾,得到的濾液中含有氫溴酸等物質,由于氫溴酸沸點較低,可以采用蒸餾法分離,蒸餾法適用于分離互溶且沸點不同的液體。(4)加入Na2SO3可以除去少量未反應的Br2。(5)檢驗Fe3+可以用KSCN溶液(或苯酚溶液),溶液變成血紅色(或紫色);溶液中含有少量單質溴也能使溶液呈現(xiàn)淡黃色,可以用CCl4萃取檢驗。 25.(14分)某興趣小組用鍍鋅鐵皮按下列流程制備七水合硫酸鋅(ZnSO47H2O) 相關信息如下: ①金屬離子形成氫氧化物沉淀的相關pH范圍。 金屬離子 pH 開始沉淀 完全沉淀 Fe3+ 1.5 2.8 Fe2+ 5.5 8.3 Zn2+ 5.4 8.2 ②ZnSO4的溶解度(物質在100 g水中溶解的質量)隨溫度變化曲線。 請回答: (1)①鍍鋅鐵皮上的油污可用Na2CO3溶液去除,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驟Ⅰ,可用于判斷鍍鋅層完全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驟Ⅱ,需加入過量H2O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驟Ⅲ,合適的pH范圍是_________________。 (4)步驟Ⅳ,需要用到下列所有操作:a.蒸發(fā)至溶液出現(xiàn)晶膜;b.在60 ℃蒸發(fā)溶劑;c.冷卻至室溫;d.在100 ℃蒸發(fā)溶劑;e.過濾。 請給出上述操作的正確順序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可重復使用)。 (5)步驟Ⅴ,某同學采用不同降溫方式進行冷卻結晶,測得ZnSO47H2O晶體顆粒大小分布如圖1所示。根據(jù)該實驗結果,為了得到顆粒大小相對均一的較大晶粒,宜選擇____________(填字母)方式進行冷卻結晶。 A.快速降溫 B.緩慢降溫 C.變速降溫 (6)ZnSO47H2O產品的純度可用配位滴定法測定。 ①下列關于滴定分析,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圖2中,應將凡士林涂在旋塞的a端和旋塞套內的c端 B.滴定前,錐形瓶和滴定管均須用標準溶液潤洗 C.將標準溶液裝入滴定管時,應借助燒杯或漏斗等玻璃儀器轉移 D.滴定時,通常用左手控制旋塞滴加溶液,右手搖動錐形瓶,使溶液向同一方向旋轉 E.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內無氣泡,滴定后尖嘴內有氣泡,則測得的體積比實際消耗的小 ②圖3中顯示滴定終點時的讀數(shù)是________ mL。 【答案】(1)①Na2CO3水解,溶液呈堿性,促使油脂水解(2分) ②產生氣泡的速率顯著變慢(1分) (2)使Fe2+盡可能轉化為Fe3+,且H2O2易分解(Fe3+催化加速分解) (2分) (3)2.8~5.4(2分) (4)dabace(2分) (5)C(1分) (6)①ADE(2分)?、?0.60(2分) 【解析】(1)①Na2CO3水解呈堿性,可以促進油脂的水解;②由于鍍鋅鐵皮能形成原電池,且Zn作負極,所以一開始產生H2速率快,當Zn完全反應后,F(xiàn)e與H2SO4反應產生H2的速率明顯減慢。(2)加入H2O2,主要目的是使Fe2+轉化成Fe3+,由于Fe3+能使H2O2分解,所以H2O2應過量。(3)調節(jié)pH應使Fe3+完全沉淀,而Zn2+不沉淀,所以pH范圍應為2.8≤pH<5.4。(5)根據(jù)圖示,變速降溫得到的晶粒較大。(6)①B項,滴定時,錐形瓶不能用標準溶液潤洗;C項,將標準液裝入滴定管時,應將標準液直接注入滴定管,若借助燒杯或漏斗轉移,會造成標準液不標準;E項,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內無氣泡,滴定后有氣泡,會造成讀出的標準溶液的體積偏??;②滴定管讀數(shù)時,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2位。-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20年高考化學實驗專項復習卷 2020年高考化學實驗專項復習卷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鏈接地址:http://m.zhongcaozhi.com.cn/p-8656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