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四年級科學上冊 下雨啦 1教案 鄂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2022年四年級科學上冊 下雨啦 1教案 鄂教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1-2022年四年級科學上冊 下雨啦 1教案 鄂教版
一、學生分析
下雨是一種常見的天氣現(xiàn)象。學生已經(jīng)學過了刮風,知道風是怎樣形成的,但作為四年級的小學生他們對雨的形成和用雨量器測降水量是還不清楚的,也是很想知道的,所以學生對學習這一內(nèi)容會很有興趣的。加上順德是個多雨的地方,理解雨的形成及對雨量大小的測量很有作用。
二、教學理念及思路
學生天生好奇、活潑好動,富于幻想。對周圍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肯探索,充滿憧憬;也許夢想自己成為一名小科學家,在研究世間萬物和諧共生,相互依存;也許……科學課程最基本的特點就是選取兒童身邊的自然事物開始科學學習的活動,所要研究的課題越貼近學生的的
2、生活實際,學生就越感興趣。鑒于以上,我從活動入手設計了這一課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通過模擬下雨的活動和用雨量器測一次降水的降水量的活動,查看課本資料,緊接著又上網(wǎng)查找資料了解家鄉(xiāng)的雨量,讓學生了解更多下雨的知識。
三、教學目標和能力要求
(1)能用簡單的實驗材料進行模擬下雨實驗。
(2)把實驗現(xiàn)象與自然界的降雨對應起來,理解自然界降雨的簡單過程。
(3)學會使用量雨器測量降水量。
(4)認識降雨對人們生產(chǎn)、生活的重要影響。
四、教學準備:
水槽、玻璃片、冰塊、雨量器、有關云的資料。
五、、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自然界中降雨的過程;學會使用量雨器測量降水量。
六、教
3、學過程設計及反思
(一)導入
[多媒體投影]下雨的情景,引出核心問題“天上為什么會下雨?”
[教學反思]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對看到的情景提出自己的問題,然后由老師引導到教學主要問題,這樣既尊重了學生,又培養(yǎng)了發(fā)散思維能力。
[教師]誰能回答這個問題?
[學生]各抒己見
[教學反思]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對“天上為什么會下雨”這一問題有不同的看法,可能會有一些神話和迷信的見解,讓他們說出來,為后面的正確解釋作鋪墊,這樣做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以及修改他們的前概念。
(二)活動一
[教師]大家都說了自己的想法,那么現(xiàn)在我們看看到底“天上為什么會下雨?”我們來動手做一個實驗。
[學
4、生]模擬下雨(分小組進行,用時10min)
在盛水的水槽上蓋一塊潔凈的玻璃,并在玻璃上放幾塊冰,放在陽光下,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并做好記錄。實驗完畢回到教室,匯報觀察到的現(xiàn)象。
[教學反思]
1.在實驗前與實驗當中一定要提醒學生認真觀察,尤其是要提醒學生觀察整塊玻璃不同位置的現(xiàn)象變化;
2.小組合作做實驗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教師]誰能解釋“盆子里的水為什么會跑到玻璃板上了” ?
[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教師]水槽里的水受熱變成水蒸氣,水蒸氣遇到冰冷的玻璃板就凝結(jié)成小水滴,就變成了“雨”落下來。其實自然界下雨也是這樣一個過程[多媒體投影]自然界下雨過程。
[教師]看了“
5、自然界下雨過程”,誰能說一下這個過程?
[教學反思]此處安排學生復述“自然界下雨過程”,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
[教師]關于下雨,你們還想知道什么?
[學生]進一步提出各種問題
(三)活動二
[教師]有學生提出“下了多少雨?”這個問題怎么解決?要用雨量器
[學生] 1.閱讀課本P45;2.介紹雨量器的構造和怎么量雨。
[教學反思]讓學生介紹雨量器的構造及怎么量雨,而不是老師來介紹,避免了課堂上的長篇大論,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更鍛煉了學生的能力。當然教師在必要的時候要給與適當?shù)难a充和更正。
[教師]你還對雨水的哪些方面感興趣?那么這里就有兩個小任務交給大
6、家:
1.自定主題,查閱資料,寫一篇與雨水有關的科學小論文;
2.自做一個“雨量器”,測量最近一次降雨的降雨量,然后與天氣預報比較,回校后交流。(老師會提醒什么時候測)
(四)小結(jié)
從剛才大家的表現(xiàn)中,老師發(fā)現(xiàn)小朋友們的課外知識可真豐富。雨,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xiàn)象,是自然界水資源循環(huán)的一種形式,它和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息息相關,它使大自然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請同學們課后多了解一下家鄉(xiāng)的雨水情況。
。
附送:
2021-2022年四年級科學上冊 下雨啦教案 鄂教版
一、學生分析
下雨是一種常見的天氣現(xiàn)象。學生已經(jīng)學過了刮風,知道風是怎樣形成的,但作為四年級的小學生他們對雨的形成和
7、用雨量器測降水量是還不清楚的,也是很想知道的,所以學生對學習這一內(nèi)容會很有興趣的。加上順德是個多雨的地方,理解雨的形成及對雨量大小的測量很有作用。
二、教學理念及思路
學生天生好奇、活潑好動,富于幻想。對周圍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肯探索,充滿憧憬;也許夢想自己成為一名小科學家,在研究世間萬物和諧共生,相互依存;也許……科學課程最基本的特點就是選取兒童身邊的自然事物開始科學學習的活動,所要研究的課題越貼近學生的的生活實際,學生就越感興趣。鑒于以上,我從活動入手設計了這一課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通過模擬下雨的活動和用雨量器測一次降水的降水量的活動,查看課本資料,緊接著又上網(wǎng)查找資料了解家鄉(xiāng)的雨量
8、,讓學生了解更多下雨的知識。
三、教學目標和能力要求
(1)能用簡單的實驗材料進行模擬下雨實驗。
(2)把實驗現(xiàn)象與自然界的降雨對應起來,理解自然界降雨的簡單過程。
(3)學會使用量雨器測量降水量。
(4)認識降雨對人們生產(chǎn)、生活的重要影響。
四、教學準備:
水槽、玻璃片、冰塊、雨量器、有關云的資料。
五、、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自然界中降雨的過程;學會使用量雨器測量降水量。
六、教學過程設計及反思
(一)導入
[多媒體投影]下雨的情景,引出核心問題“天上為什么會下雨?”
[教學反思]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對看到的情景提出自己的問題,然后由老師引導到教學主要問題
9、,這樣既尊重了學生,又培養(yǎng)了發(fā)散思維能力。
[教師]誰能回答這個問題?
[學生]各抒己見
[教學反思]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對“天上為什么會下雨”這一問題有不同的看法,可能會有一些神話和迷信的見解,讓他們說出來,為后面的正確解釋作鋪墊,這樣做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以及修改他們的前概念。
(二)活動一
[教師]大家都說了自己的想法,那么現(xiàn)在我們看看到底“天上為什么會下雨?”我們來動手做一個實驗。
[學生]模擬下雨(分小組進行,用時10min)
在盛水的水槽上蓋一塊潔凈的玻璃,并在玻璃上放幾塊冰,放在陽光下,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并做好記錄。實驗完畢回到教室,匯報觀察到的現(xiàn)象。
[
10、教學反思]
1.在實驗前與實驗當中一定要提醒學生認真觀察,尤其是要提醒學生觀察整塊玻璃不同位置的現(xiàn)象變化;
2.小組合作做實驗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教師]誰能解釋“盆子里的水為什么會跑到玻璃板上了” ?
[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教師]水槽里的水受熱變成水蒸氣,水蒸氣遇到冰冷的玻璃板就凝結(jié)成小水滴,就變成了“雨”落下來。其實自然界下雨也是這樣一個過程[多媒體投影]自然界下雨過程。
[教師]看了“自然界下雨過程”,誰能說一下這個過程?
[教學反思]此處安排學生復述“自然界下雨過程”,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
[教師]關于下雨,你們還想知道什么?
[學
11、生]進一步提出各種問題
(三)活動二
[教師]有學生提出“下了多少雨?”這個問題怎么解決?要用雨量器
[學生] 1.閱讀課本P45;2.介紹雨量器的構造和怎么量雨。
[教學反思]讓學生介紹雨量器的構造及怎么量雨,而不是老師來介紹,避免了課堂上的長篇大論,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更鍛煉了學生的能力。當然教師在必要的時候要給與適當?shù)难a充和更正。
[教師]你還對雨水的哪些方面感興趣?那么這里就有兩個小任務交給大家:
1.自定主題,查閱資料,寫一篇與雨水有關的科學小論文;
2.自做一個“雨量器”,測量最近一次降雨的降雨量,然后與天氣預報比較,回校后交流。(老師會提醒什么時候測)
(四)小結(jié)
從剛才大家的表現(xiàn)中,老師發(fā)現(xiàn)小朋友們的課外知識可真豐富。雨,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xiàn)象,是自然界水資源循環(huán)的一種形式,它和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息息相關,它使大自然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請同學們課后多了解一下家鄉(xiāng)的雨水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