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三年級思品與社會上冊 友愛殘疾人教案3 北師大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2年三年級思品與社會上冊 友愛殘疾人教案3 北師大版(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2年三年級思品與社會上冊 友愛殘疾人教案3 北師大版
教材分析
本課是北師大版《品德與社會》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生活中的你、我、他》中的第四個主題。本主題包括“走近殘疾人”和“天天助殘日”兩個子課題。為了使整節(jié)課的活動內容更加充實、完整,我把教材內容進行重組,整合為本活動主題:《友愛殘疾人》。
《友愛殘疾人》圍繞著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溝通和理解展開,通過模擬體驗活動,把學生引導到社會情境和生活情境中進行學習,要求學生細心觀察、親身經(jīng)歷,獲得心靈感悟和對社會的認識。通過對本活動主題的學習,知道殘疾人是我們社會群體中的一部分,培養(yǎng)學生對殘疾人的尊重和愛心,培養(yǎng)學生善待弱者、關愛他人的好
2、品質,讓學生從小接受人文教育,促進學生成長。
學情分析
課前我對學生進行了學情調查。因為我校就有一名因車禍不幸腿部殘疾的孩子,學生們都認識。學生對殘疾人的概念比較清楚,但他們對殘疾人的認識僅停留在表面,有的孩子甚至嘲笑、鄙視殘疾人。我讓學生翻看教科書,學生對書中的體驗活動很感興趣,對幾個成功殘疾人也充滿好奇和欽佩,他們急切地想了解殘疾人平時是怎么工作、學習和生活的,他們更希望和身邊的殘疾人面對面,了解他們,并且?guī)椭麄儭?
設計理念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中指出:兒童的生活是課程的基礎。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于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兒童的現(xiàn)實生活對其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具有特殊的
3、價值。品德與社會課程承擔著學生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的重要任務,讓兒童聯(lián)系生活,體驗生活,是品德與社會課程的重要學習方法。而課程資源的開發(fā),也是新課標下的品德社會課程的一項重要內容。課程資源不僅限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材,要使學生廣泛地接觸和了解社會,就必須充分開發(fā)、整合、利用校內外的各種課程資源,以利于課程目標的實現(xiàn)。學生、教師、家長、社會人士等都是本課程的重要資源。因此,我抓住身邊可開發(fā)利用的現(xiàn)有資源,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從生活出發(fā),邀請身邊的殘疾人和學生面對面交流,著重營造了濃濃的情感交流氛圍,通過現(xiàn)場訪談、親身體驗、演說故事、資料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在情境中感悟、體驗,通過了解殘疾人的生活和心聲
4、,從而使學生真正理解、尊重、友愛殘疾人,知道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寬容、善待殘疾人,從行動上真正幫助殘疾人。
教學目標
1.通過訪談和模擬體驗活動,感受殘疾人的生活困難,增進對殘疾人友愛、尊重的情感,懂得應該寬容、友愛、幫助殘疾人。
2.了解成功殘疾人身殘志堅的事跡,學習他們堅忍不拔的品格。
3.了解社會上為殘疾人設立的各種設施以及社會上的一些助殘方法,體驗社會對殘疾人的關心。
教學重點
通過訪談和模擬體驗,讓學生感受到殘疾人生活的諸多不便,了解殘疾人的生活,從而尊重、關心、友愛殘疾人。
教學難點
真正從內心深處感受到殘疾人生活中的諸多不便、激發(fā)對殘疾人友愛的情感。
教師準備
5、(1)搜集殘疾人有關資料制作課件。
(2)和殘疾同學龔明偉交流談心,邀請他到課堂參加活動。
(3)布置學生搜集殘疾人自立自強的感人事跡,調查了解社會上的助殘舉措。
學生準備
1.搜集有關殘疾人自立自強的感人事跡。
2.搜集社會上的助殘舉措。
3.模擬活動需要的材料:紅領巾。
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實踐法
學習法:實踐法、模擬體驗法
教具:電子課件
教學過程:
活動一:欣賞殘疾人舞蹈《伙伴》片段
活動目的:通過引導學生欣賞我校特殘疾學生龔明偉和我縣特校學生表演的舞蹈《伙伴》片段走進殘疾人的世界,由精彩的表演激發(fā)學生對殘疾人的敬佩之情,同時激發(fā)強烈的學習興趣。
1.“孩子
6、們,今天,老師很高興和大家一起上一堂《品德與社會》課。課前,老師給大家?guī)硪环萏貏e的禮物,請欣賞——”【播放我校殘疾學生龔明偉和我縣特校學生表演的舞蹈《伙伴》片段】
2.學生交流觀后感受。(學生自由說)
師:其實,他們都是殘疾人,除了你們看見的那位肢殘人,其他的演員都是聾啞兒童,他們來自我們璧山縣特殊教育學校。今天老師就要帶你們去和殘疾人交朋友。”板書課題。
活動二:我們一起走近殘疾人
活動目的:通過談話和現(xiàn)場訪談,初步了解殘疾人的生活。
1.你知道什么樣的人是殘疾人嗎?抽學生回答。
2.師:殘疾人就是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身體某個器官或某幾個器官缺失了或喪失了應有的功能,因此他們不
7、能像我們絕大多數(shù)人一樣擁有健康的身體。我國現(xiàn)有殘疾人6500萬。你了解殘疾人么?能不能說說你見過的殘疾人。(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暢所欲言。)
3.我們來觀察一組殘疾人生活的照片,初步了解殘疾人?!痉耪n件】
4.【出示龔明偉照片】“大家認識吧?他就是剛才舞蹈《伙伴》的主要演員之一,今天老師特意邀請他來參加我們的活動,大家歡迎。”
5.現(xiàn)場訪談,交流互動。請龔明偉同學上場,學生模擬小記者進行現(xiàn)場訪談。訪談后,請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通過訪談了解殘疾人龔明偉,引導學生說說自己該怎么對待他,或者怎么幫助他。
6.小結過渡:的確,殘疾人的生活有許多不便,有許多困難。為了更好地了解殘疾人,我們一起來做一
8、個模擬體驗活動。
活動三:殘疾人生活大體驗
活動目的:通過模擬體驗活動,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殘疾人生活的艱辛。
1.活動:體驗上肢殘疾人,單手系紅領巾?!菊n件出示模擬體驗內容和要求】
只用一只手,另一只手背在身后,單手系上紅領巾。
要求:體驗必須真實,大家互相監(jiān)督。
請幾位到講臺上來進行模擬體驗活動,其他學生在臺下完成。學生實際體驗,教師巡回觀察。(約一分鐘)
2.請學生說說剛才單手系紅領巾的感受。
學生自由暢談模擬體驗感受,教師引導學生重在體驗殘疾人生活的艱辛。
3.師:看來在生活中我們正常人很容易做到的事,殘疾人卻要克服許許多多的我們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從剛才的訪談活動和模
9、擬體驗中,你覺得殘疾人最需要什么,請把你的想法寫下來。
請幾個孩子到講臺上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教師給孩子們書寫的字畫上紅心。并說:“讓我們把真誠的友愛和關心送給殘疾人!”
4.過渡:盡管殘疾人的生活有那么多的困難和不便,但有許多殘疾人,他們克服了種種困難,自立自強,做出了很大的成就。我們課文中就有這樣三位了不起的殘疾人,把書打開,讀一讀他們感人的事跡。
學生自由讀書。
活動四:講講“身殘志堅”的小故事
活動目的:通過引導學生交流收集的殘疾人成功的故事,激發(fā)學生尊重殘疾人。
1.請幾名學生到全班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成功殘疾人的故事,并說說自己的感受。
2.請龔明偉講自己的成長故事。
10、3.向龔明偉學舞蹈動作。
4.從龔明偉和其他殘疾人身上你學到了什么?(指名說)
5.小結過渡:是啊,雖然他們身體殘疾了,但他們依然樂觀向上??梢哉f,人生與殘疾毫無關系,正如一位殘疾朋友所說“我是殘疾人,但我的每一天都是快樂的”。因為我們全社會對殘疾人也給予很大的幫助,提供了許多方便。有關這方面的內容,老師叫大家課前進行了調查,請把你調查的結果向大家匯報一下。
活動五:關愛殘疾人,我們在行動
活動目的:通過信息交流活動,幫助學生了解身邊的助殘舉措,通過情境體驗引導學生以實際行動幫助,關愛殘疾人。
1.全班交流,教師相機作適當?shù)难a充介紹。
2.看大屏幕,了解老師搜集的一些助殘舉措?!菊n
11、件出示】
3.朗讀知識小博士的話。【課件出示】
4.過渡:社會對殘疾人付出了這么多,那么作為小學生,我們能為殘疾人做什么呢?現(xiàn)在,老師要出題考考大家了。請看大屏幕。
5.出示情景題:
(1)放學后,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正要過馬路,突然看見對面有一位盲人阿姨也想過馬路,我該怎么辦?
(2)在大街上,一位聾啞人走過來,對我比劃了半天,看樣子他很著急,我卻不明白他的意思。我該怎么辦?
(3)我坐在公交車上,上來了一位拄著拐杖的殘疾叔叔,我該怎么辦?
(4)我的鄰居小妹妹患了小兒麻痹癥,她走路一瘸一拐的,很吃力,她不說笑,也不和我們玩游戲,我該怎么辦?
指名說。(提醒學生注意,一定要和殘
12、疾人打招呼,說話要禮貌,要征得他們的同意再實施幫助。)
你還想怎么幫助殘疾人?
6.了解社會對殘疾人的愛心。【課件播放助殘情景,配上歌曲《愛的奉獻》】
師:“殘疾人和我們一樣,同在一片藍天下,同樣的365天,應該享有同樣的陽光雨露,享有同樣的關懷。要是全社會的人都能伸出愛的手,幫助殘疾人,我們這個社會該是多么的和諧美好。伸出我的手,伸出你的手,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明天?!?
總結:
1.“上了今天的課,老師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們關愛殘疾人,不要停留在口頭上,更應體現(xiàn)在行動上,讓我們對殘疾人尊重、關心、幫助,真正做到——友愛殘疾人。”
2.師:非常感謝龔明偉同學來
13、參加我們的活動,希望你永遠堅強樂觀地生活,祝你未來的道路越走越寬廣。
板書設計:
友愛殘疾人
理解、尊重、關心、幫助、體貼、友愛
教學反思
1.首先,我將學生對于殘疾人的了解和體驗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突出重點,我把身邊的殘疾人龔明偉引進課堂,精心設計了幾個教學活動:訪談,模擬體驗,講故事,表演舞蹈動作等,讓學生在和殘疾人的面對面交流和親身體驗中了解殘疾人,從而產(chǎn)生友愛殘疾人的情感。課前我布置學生認真觀察生活在身邊的殘疾人的生活、工作等,搜集生活中的關于殘疾人自強不息的事例。我自己也準備一些圖片和影音資料。由于時間關系,課堂中,我只設計了一種
14、簡單易行的模擬體驗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確實感受到殘疾人生活中的困難。學生的這種親身的接觸和體驗,正是產(chǎn)生友愛殘疾人的基礎。在這一基礎上,我進一步讓學生了解殘疾人自立自強的典型事例,深化了學生對于殘疾人的尊重和友愛之情。通過一系列的活動,逐層推進,讓學生自然而然產(chǎn)生內心的感觸,從而達成本課的教學目標。
2.充分開發(fā)、整合可利用教學資源,將生活在我們身邊的殘疾人引進課堂,讓學生感同身受,在現(xiàn)場的訪談和游戲活動中了解殘疾人,從而產(chǎn)生友愛和尊重的情感。在課前,我曾有些擔心,怕無意中傷害到一個殘疾孩子的心。通過多次接觸和交流,我了解到這個孩子開朗樂觀、興趣廣泛、堅強自信,他也很樂意參加我們的活動,我才
15、把他請進課堂。他表現(xiàn)得也很不錯。在此,我也要感謝龔明偉同學用他自己的堅強樂觀給我們大家上了一堂有意義的課。我希望通過這堂課,學生能真正獲得情感體驗,并內化為自覺的助殘行動;我也希望通過這次活動,龔明偉也得到鍛煉和提高。
3.引導學生去觀察社會,展開調查。在課前,我布置學生了解社會中的助殘舉措,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社會,去體驗和感悟,并很積極地搜集資料,提高了他們搜集信息獲取資料的能力。而教師作為學習活動的一名參與者和學生一起走向社會,走進殘疾人的社會生活,體驗他們生活的艱辛,和學生一樣豐富和發(fā)展著自己的認識和情感,實現(xiàn)了師生的共同成長。
4.整堂課以活動貫穿始終,通過訪談互動、親身體驗、講故事、交流資料等,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表達著自己的感受,使課堂教學不再是空洞的說教和生硬的灌輸,而是對學生生活的有效引導,注意了品德教育的有效性,實現(xiàn)了課程追求生活化、活動化的品德教育目標。
當然,課堂中也有一些不足之處。畢竟是孩子,在課堂上學生與龔明偉的交流互動還不是很全面,學生的發(fā)言也不夠大膽,教師的引導還不到位。另外,教師的語言不夠精煉,對學生的評價也不夠具體,激勵性不強。請各位專家、領導和老師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