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生產(chǎn)技術規(guī)程.doc
《辣椒生產(chǎn)技術規(guī)程.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辣椒生產(chǎn)技術規(guī)程.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辣椒生產(chǎn)技術規(guī)程 1、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于田縣達到無公害辣椒產(chǎn)品質量要求的產(chǎn)地環(huán)境和生產(chǎn)技術管理措施。 本標準適用于于田縣無公害食品番茄的生產(chǎn)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jù)本標準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 4285 農(nóng)藥安全使用標準;GB/T 8321(所有部分) 農(nóng)藥合理使用準則;GB 16715.3--1999瓜菜作物種子 茄果類;NY 5005 無公害食品 茄果類蔬菜;NY 5010 無公害食品 蔬菜產(chǎn)地環(huán)境條件 3產(chǎn)地環(huán)境 應符合NY5010無公害食品 蔬菜產(chǎn)地環(huán)境條件并選擇地里肥沃、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 4茬口選擇 日光溫室主要有三種茬口形式:冬春茬栽培、秋冬茬栽培、早春茬栽培 5栽培技術 5.1辣椒的生物學特性: 5.1.1辣椒的植物學特性: 辣椒為直根系,與其他茄果類蔬菜相比,主根不發(fā)達,根較細,根量小,入土淺,根系集中分布于10-15厘米的耕層內。莖直小,木質化程度較低高,主莖較矮,株型較緊湊,莖頂端出現(xiàn)花芽后,以雙杈或三杈分枝繼續(xù)生長。葉色較綠,單葉互生,葉片較小。雌雄同花,花白色單生或叢生。果實為漿果,下垂或介于兩者之間,果形有圓形、燈籠形、方形、牛角形、羊角形、線形和櫻桃形。種子扁平,近圓形,表皮微皺,淡黃色,千粒重6克左右。 5.1.2辣椒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 辣椒原產(chǎn)于中南美州熱帶地區(qū),在長期的系統(tǒng)發(fā)育中形成了喜溫暖而不耐高溫,喜光照而不耐強光,喜濕潤環(huán)境而不耐旱澇,喜肥而耐土壤高鹽分濃度等一些重要生物學特性。 5.1.3 溫度: 種子發(fā)芽的適宜溫度為20-30℃,低于15℃或高于35℃時都不能發(fā)芽。植株生長的適溫為20-30℃,開花結果初期稍低,盛花盛果期稍高,夜間適宜溫度為15-20℃。 5.1.4光照: 辣椒對光照強度的要求不高,僅是番茄光照強度的一半,在茄果類蔬菜中屬于較適宜弱光的作物,辣椒的光補償點為1500勒克斯,光飽合點為3000勒克斯光照過強,抑制辣椒的生長,易引起日灼病,光照過弱,易徒長,導致落花落果。辣椒對日照長短的要求也不太嚴格,但盡量延長棚內光照時間,有利果實生長發(fā)育,提高產(chǎn)量。 5.1.5水份: 辣椒的需水量不大,但對土壤水分要求比較嚴格,既不耐旱又不耐澇,生產(chǎn)中應經(jīng)常保持土壤濕潤,見干見濕??諝鉂穸缺3衷?0-80%。 5.1.6土壤: 以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為好,對氮、磷、鉀三要素的需求比例大體為1∶0∶5∶1,且需求量較大。 5.2育苗 5.2.1品種選擇: 宜選擇早熟、高產(chǎn)、商品性狀優(yōu)良,抗病抗逆性強,苗期具有一定的耐寒性,成株期又較耐熱的品種。在我市表現(xiàn)好的品種有“湘研十一號”,“湘研一號”、“山東羊角椒”近兩年在我市也有少量種植,可選擇用于生產(chǎn)。 5.2.2苗床準備 5.2.2.1苗床: 通常采用小拱棚育苗。苗床寬1-1.2米,長10米左右為宜,四周筑土埂,埂高6-10厘米,寬15厘米。苗床應建要棚室內。栽植一畝保持地辣椒需播種床約5-6平方米,分苗床35-40平方米。 5.2.2.2培養(yǎng)土: 培養(yǎng)土由園土和優(yōu)質腐熟的有機肥配合而成。園土與有機肥的比例為6:4,主要根據(jù)園土與有機肥的質量決定。每10米2的播種床,需培養(yǎng)土0.3米3。培養(yǎng)土于9月底前曬干,過篩,并摻入三元復合肥200克,或過磷酸鈣300克,混合拌勻備用。 5.2.2.3填床: 將配制好的培養(yǎng)土于播種前一周填入苗床內。厚度為10-12厘米。填后踏實,畦面平整。 5.2.2.4做棚:用細竹桿或竹片做拱形骨架,高0.5-0.6米,在其上覆蓋兩米寬的薄膜。 5.2.2.5苗床消毒: 每平方米苗床(播種床,分苗床)用50%多菌靈或50%托布津5-7克,均勻拌入13-15公斤培養(yǎng)土中,撒于苗床表面。 5.2.3種子處理 5.2.3.1曬種: 將用于播種的種子攤在陽光下曬2-3天。 5.2.3.2溫燙浸種及藥劑處理: 曬過的種子用55℃的溫水燙種15分鐘,燙種時不斷攪拌并加熱保持恒溫,15分鐘后,只攪拌不再加熱水,當溫度下降到30℃時停止攪動,讓其自然降至常溫。為了增強殺菌防病效果,將經(jīng)燙種處理后的種子,搓洗干凈,再用3%磷酸三鈉浸種20分鐘,或用1%次氯酸鈉浸種5-10分鐘,可殺死種子表面病毒、炭疽病、早疫病、枯萎等病原菌。種子經(jīng)藥劑處理后要用清水淘洗數(shù)遍,然后置于常溫水中浸種8-12小時。 5.2.3.3催芽: 將浸好的種子,撈出后反復搓洗種子表皮的粘液,直到無辣味進行催芽。把催芽的種子裝入清潔的大碗或小盆中,上面蓋濕毛巾,溫度控制在25℃左右,每天翻動2-3次,用清水淘洗一次,一般4-5天種子露白,溫度降到20℃左右使芽粗壯,待60%左右露白即可播種。 5.2.4播種 5.2.4.1播種期: 大棚應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溫室應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露地于2月中旬后小棚育苗。播種應選在晴天上午10時至下午3時進行,若播后連續(xù)有幾個晴天最好。 5.2.4.2播種量: 一般品種畝用種量150克左右。 5.2.4.3播種方法: 采用落水撒播法播種。播前先澆足底水(底水澆透并存5厘米左右的明水),待明水滲后撒上一層(約0.3厘米厚)過篩的培養(yǎng)土作為墊土,再將催芽的種子均勻撒播在苗床上,然后再覆蓋0.5-1厘米厚的培養(yǎng)土。 5.2.5苗期管理 5.2.5.1溫度: 按照“晴天高,陰天低;白天高,夜間低;出苗前和分苗緩苗前高,出苗后和分苗后緩苗后低的原則進行管理。播種立即蓋膜蓋草簾封床,盡量提高床內溫度,使迅速出苗。晴天維持在25-30℃,陰天20℃左右,晝夜溫差5-10℃,但夜溫不得低于15℃。應注意:當白天氣溫大于要求溫度時開始通風,切忌過快、過大、過猛。苗子“跪腿”時要適當降低溫度,于中午撒一層(約0.3厘米厚)培養(yǎng)土,既可“脫帽”,又可彌補苗床土壤縫隙保墑。定植前7-10天進行低溫煉苗,白天可逐漸降到20℃,夜間氣溫降到10℃。d:定植前2天進行葉面噴藥噴肥,做到帶肥帶藥定植??蓢?.2%的磷酸二氫鉀;70%的代森猛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或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40%樂果乳油1000倍液,進行噴施,育壯苗防治病蟲。 5.2.5.2水分: 分苗前要控制澆水,“寧干勿濕”。若床土顯干,可于晴天上午澆水,最好用灑壺噴水,切忌濕度過大。 5.2.5.3光照: 苗床要及時揭蓋草簾,早晨當太陽滿苗床時揭簾,下午日落溫度開始下降時蓋簾。同時要注意保持薄膜清潔,及時清除膜內水珠。 5.2.5.4分苗: 理論上講,兩葉一心分苗為佳,但我市一般采用4-5葉分苗,苗令40天左右。分苗前一天,苗床澆一次水,以利起苗。一般采用暗水分苗法,按8-10厘米的行距開淺溝,深4-5厘米,苗應擺直,根需舒展,分雙苗、株距8厘米,乘墑穩(wěn)苗,保持床面平整,做到下濕上干,表土疏松。 5.2.5定植: 5.2.5.1整地施肥,棚室消毒和作畦 5.2.5.1.1整地施肥 前茬收獲后,及時清潔田園,深翻土地(深30-40厘米)、暴曬、打碎。合墑時第二次深翻(20厘米)。結合深翻整地,畝施腐熟有機肥5000-10000公斤,二銨40公斤,硫酸鉀50公斤,有機肥于第一次深翻時施60%,第二次深翻施40%,化肥在第二次翻地時施入。第二次整地應在定植前一個月完成。 5.2.5.1.2棚室覆膜消毒、作畦 定植前15-20天,棚室進行覆蓋薄膜,提高棚內溫度。并于定植前5-7天,每畝棚室用45%的百菌清煙霧劑和10%速克靈煙霧劑各0.5公斤進行燃放熏蒸,以達到室內消毒的目的。 我市一般做成小高畦,畦寬1.1-1.2米,畦高10-15厘米。 5.2.5.2定植苗態(tài)要求: 苗高17-20厘米,8-10片真葉展開,莖粗4厘米,已分杈現(xiàn)蕾,葉色深綠,根系發(fā)達,無病蟲為害癥狀。 5.2.5.3定植時期: 棚室內最低氣溫穩(wěn)定在10℃以上,10厘米地溫穩(wěn)定在15℃以上時可以定植。定植要選寒尾暖頭的晴天上午進行。溫室在2月上、中旬,大棚在3月上、中旬定植,露地4月中旬后定植為宜。 5.2.5.4定植方法: 采用暗水栽苗法。先開穴、施肥(畝施二銨5-10公斤)、澆水(每穴澆250-500克水)、放苗、覆土。栽植深度以子葉節(jié)處為宜,不宜深栽。保持棚室內畦面平整,做到上干下濕,表土疏松。 5.2.5.5定植密度: 適當密植有利提高早期產(chǎn)量,并能有效防止中后期高溫日灼及病蟲害。一般畝栽4000穴(雙苗)為宜,株行距28-30厘米55-60厘米。 5.2.5.6應采用地膜全程覆蓋技術。 5.2.6定植后的管理: 5.2.6.1溫度管理: 定植后4-5天一般不通風,使棚內溫度維持在30-35℃之間,加速緩苗。緩苗后,開始通小風,白天棚溫25-30℃,夜間15-17℃。隨著外界氣溫的升高,要逐漸加大通風量,白天棚內氣溫保持在25℃左右,并適當降低夜間溫度。當外界最低氣溫穩(wěn)定在15℃以上時,可以晝夜通風,穩(wěn)定在20℃時可揭去棚膜,進入露地管理。 5.2.6.2水肥管理: 辣椒根系較淺,吸收水肥能力較差,在水肥管理上本著“輕澆勤澆,少施勤施”的原則,保持土壤濕潤及養(yǎng)份供給。緩苗后應據(jù)天氣及墑情澆一次緩苗水,進行短期“蹲苗”。當門椒掛果長至櫻桃大小時,開始追肥、澆水、催果,畝施腐熟人類尿500公斤或尿素10公斤。二、三層果膨大前,應及時追肥,灌水促使植侏分枝和果實迅速膨大。以后每采收1-2次果追肥一次,并注意磷鉀肥的配合使用,每隔7-10天可結合噴藥防病,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同時,為了減少辣椒光合吸收營養(yǎng)消耗,提高產(chǎn)量,每畝或噴施4-8克(兌水稀釋至120-240毫克/升)亞硫酸鈉,共噴3-4次,增產(chǎn)20%-30%。 5.2.6.3?;ū9? 辣椒早春栽培,易落花落果,可用180ppm的防落素噴花,或用15-20ppm的2.4-D、25-30ppm的番茄靈涂抹花器。能起到很好的?;ū9Ч? 5.2.6.4病蟲防治: 無公害辣椒生產(chǎn)病蟲防治的原則是:“預防為主,綜合防治”。農(nóng)業(yè)防治、物理防治優(yōu)先,化學防治為輔;不允許使用劇毒、高毒農(nóng)藥。藥防應嚴格控制農(nóng)藥安全間隔期。我市辣椒易發(fā)病蟲害防治、選藥用技術見下表。 我縣辣椒易發(fā)病蟲害選藥用藥技術一覽 主要防治對象 農(nóng)藥名稱 使用方法 安全間隔期 (天) 灰霉病 20% 武夷菌素水劑 100倍噴霧 14 疫病 50%克霜靈 600倍 15 炭 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 400-500倍噴霧 21 疽 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 400-500倍噴霧 21 病 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 400-500倍噴霧 21-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辣椒 生產(chǎn) 技術規(guī)程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zhongcaozhi.com.cn/p-9144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