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類型學生因材施教管理策略研究方案
《不同類型學生因材施教管理策略研究方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不同類型學生因材施教管理策略研究方案(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不同類型學生因材施教管理研究 方案 松原市寧江區(qū)實驗中學 馬艷平 一 課題的提出意義和目的 一位教育專家講到 世上沒有任何兩粒沙子是一樣的 也沒有任何 兩粒相同的樹葉 這句話真是恰到好處 地證明了我們每一個學生 我 們所面對的每一個孩子 都是有千差萬別的 基礎教育是面向全體的國民教育 均衡發(fā)展首先要考慮的是人的 發(fā)展 而素質教育是為學生發(fā)展服務的教育 因此 我們必須遵循教育 規(guī)律 按照學生身體成長的特點和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 全面推進素質教 育 新課程以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 為 根本宗旨 而能否構建和真正 實施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學校體制 就不可忽略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因 材施教 因為它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尊重個性 張揚個性 差 異是客觀存在的 也是不可避免的 無論教育者懷著多么美好的愿望 最終教育出來的孩子仍然存在極大的不同 傳統的學生評價采取整齊劃一的方式 以單一的分數一統天下 導致學校 教師 家長 學生都圍著考試的指揮棒轉圈 將學生的發(fā)展 與考試的分數捆綁了起來 這樣做來無疑是嚴重阻礙了不同層次學生 自然發(fā)展 久而久之 考試分數在前的孩子被尊稱為 優(yōu)生 考試分數 在后面的則被戴上 后 進生 甚至 差生 的帽子 漸漸地 一部分孩子 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沒有了自信 孩子們的學習不再快樂 學生評價的 一刀切 給學校的發(fā) 展 教師的教 學生的學造成了 嚴重的負面影響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 研究促進學生差異發(fā)展的因材施教策略 為學生樹立學習和生活的自信心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在我國目前的教育體制下 教育仍然是以統一標準答案 考試作為 衡量教學效果的唯一標準 老百姓認為 學生適應這種教學模式能獲得 較高的分數才是真正地得到發(fā)展 因此使得 這種教學模式在我國教學 中的普遍化 導致因材施教難實施的現象困擾著我國的廣大教育工作 者 首先 我們的學校教學仍然是以班集體為單位 以統一的教材和 教學目標為條件進行教學 而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學思想是從個體教育 教學中得出的 我們把從個體教育教學中得出的教育原則用于群體教 學 導 致在教學實踐中存在難以調和的局面 這是導致因材施教難以 實施層面的原因 其次 我們的教學目標存在過多的統一 比如統一的 2 教學目標 統一的教材 統一標準答案 與因材施教的個性化教學存在 著目標上的矛盾 第三 傳統的基礎教育中 以教師為主體的 填鴨式 教學模式 反映在教育教學中中就是教師只重視講課的速度和課程數 量 而忽視了授課的內容和不同學生的特點 在這種情況下勢必造成 形式上的照顧全體 并且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 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 為了更有效地 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質 培養(yǎng)受教育者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在面向 全體的基礎上 因材施教這一教學原則 重新受到人們的關注 學校教 育的對象是一個個不同特質的個體 如果我們在教育教學中充分重視 因材施教 那么每個學生清楚地認識自己的個性特點 充分發(fā)揮他們在 智力 情感 性格 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優(yōu)勢 促進他們在自己的成長 過程中能夠更加自信地取長補短 使得每一個學生在發(fā)展的同時能夠 獲得學習的快樂 促進生態(tài)課堂的有效生成 出于對現在教育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擔憂和實現促進每一個孩子獲得最大 化發(fā)展的愿望 針對地理教學中對孩子 以分數評價孩子 的一刀切的 評價 我們選擇對此項課題進行研究 試圖通過研究與探索 建立符合 新課程改革要求的促進學生差異發(fā)展的因材施教策略 讓每一個孩子 在學習中獲得學習的成就感 樹立良好的自信心 通過這一課題研究 讓教師認識到每一個學生都能成才 明確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掌握因 材施教的方式和方法 讓學生認識到 我是獨特的 有個性的 有才華 的 我能成才 我的生命的美麗的 我應該自信 積極 樂觀地生活 二 課題論證 1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 試行 指出 建立促進學生素質全面 發(fā)展大評價體系 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 而且要發(fā)現和發(fā) 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 了解學生發(fā)展中的需求 幫助學生認識自我 建 立自信 發(fā)揮評價的教育功能 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fā)展 這是 構建素質教育課程評價體系的三項核心任務之一 2 課標 指出 在教學活動中 教師要尊重學生個性差異 關注學 生在原有起點上的提高 3 社會學和心理學研究表明 每一位學生由于遺傳素質 社會環(huán) 境 家庭條件和生活經歷不同 形成了獨特的 心理世界 他們在興趣 3 愛好 動機 需要 氣質 性格 智能和特長等方面各不相同 這意味著 差異性 而學生的差異性就決定了他們不同的教學需求 三 指導思想和理論依據 古代教育家 普遍重視因材施教 他們的豐富經驗和精辟論述對 后代教益頗多 孔子提出的 因材施教 的理 論 要求根據學生的具體情 況施以不同的教育 這可以看做是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出自于 論語 為 政 子游問 孝 子夏問孝 朱熹集注引宋程 頤曰 子游能養(yǎng)而或失 于敬 子夏能直義而或少溫潤之色 各因其材之高下與其所失而告之 故不同也 而現代教育學也強調 因材施教 它對因材施教的解釋是 在共同的培養(yǎng)目標下 根據受教育者的能力 特點 性格 原有的基礎 等不同的具體情況 提出不同的要求 給予不同的教育 這與因材施教 教育在本質上也是一脈相承的 1 教育均衡發(fā)展理論 教育均衡的目標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教育機會的均等 即每一個 人都應能獲益于旨在滿足其基本學習需要的受教育機會 二是教育質 量的公平 即人人都應享受到較高質量的教育 使每個兒童都獲得充 分的發(fā)展 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發(fā)展為本 從以學科為中心轉向以學生 的發(fā)展為中心 2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皮亞杰 J Piaget 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行 為主義發(fā)展到認知主義 以后的進一步發(fā)展 它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 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 也就是說 既強調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 又不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 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 促進者 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 在 大班額條件下的課堂教學遵從這一規(guī)律 對學生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是非常有利的 3 發(fā)現學習理論 布魯納 Jerome S Bruner 的認知 發(fā)現學習理論強調 1 學習 的實質是主動形成認知結構 學習是認知結構的重組 是主動形成新 的認知結構的過程 2 學習包括獲得 轉 化和評價三個過程 3 強調 學習的內部動機 他認為 學習的最好動機是對學科本身感興趣 這樣 學習的積極性才會得到充分發(fā)揮 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已有知識經 驗的清晰度 學習動機在新的學習中起重要作用 教師對不同程度的 學生 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要求 讓每個學生 特別是 差生 能嘗到成 4 功的喜悅 以 成功 來激勵自已 發(fā)揮求知的 內驅力 就能使好 中 差學生都得到發(fā)展 4 有效教學理念 教師引起學生的有效教學 它有三個方面的內 容 一是教師要激發(fā)各層次學生的學習動機 教學是在想學的基礎上展 開的 二是教師要能夠讓各種層次的學生都知道自己學習什么以及怎 么學習 這樣目標既要有共性目標也要有個性目標 三是采用利于學 生理解的方式 由于生活經歷 理解程度的不同 采取的學習方式也有 所不同 有效教學關注的是學生的具體進步與發(fā)展 關注不同層次的 發(fā)展 這是教學成功的重要條件 5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 多元智能理論打破傳統的將智力看作 是以語言能力和邏輯 數理能力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的認識 而認 為人的智力是由言語 語言智力 邏輯 數理能力 視覺 空間關系智力 音樂 節(jié)奏智力 人際 交往智力 自我反省智力等九種智力構成的 它 直接影響教師形成積極樂觀的 學生觀 每個人同 時擁有以上九種智 力 只是這九種智力在每個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 不同的程度組合存 在 它幫助教師樹立新的 教育觀 發(fā)展和 發(fā)現學生的潛能 幫助學生 認識自我 建立自信 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fā)展 學生則通過驅動 自己學習的動力機制促進自我發(fā)展 6 現代教育評價理論 以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 發(fā)展 作為評價改革 的核心理念 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 個體差異 自我反思 為學生創(chuàng)造 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從而促進學生的更好的發(fā) 展 四 課題的界定研究的目標及內容 一 課題界定 因材施教是指在教學中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 學習能力以及 自身素質 教師選擇適合每個學生特點的學習方法來有針對性的教學 發(fā)揮學生的長處 彌補學生的不足 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樹立學生學 習的信心 從而促進學生獲得最大化的發(fā)展 二 課題研究的目標 開展促進學生差異發(fā)展的因材施教策略研究 目的是通過在教學 實踐中從預設到生成的過程中 教師在面向全體的基礎上能夠關注不 同層次學生的發(fā)展 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揚長避短 進 5 而有效地促進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有效轉變 讓不同層次 的學生均能夠獲得一定的發(fā)展 三 課題研究的內容 1 如何搞好對學生的分層和分組才能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2 如何針對不同的學生擬定不同的教學目標 3 備課如何分層因材施教 4 教師的授課如何分層因材施教 5 課堂練習的設置如何分層因材施教 6 作業(yè)布置如何分層因材施教 7 作業(yè)的批改如何分層因材施教 8 階段測試題的編寫如何分層因材施教 9 課后輔導如何分層因材施教 10 教學評價如何分層因材施教 五 課題研究的方法和措施 1 研究方法 行動研究法 2 研究措施 1 積極組織開展學習研修活動 探索并做好因材施教 培優(yōu)扶差 問題的研究 2 開展多種形式的研究活動 改善科研氛圍 提高課題研究水平 3 通過課堂教學 課后輔導 各項活動等多種方法和手段促進學 生差異發(fā)展 4 做好研究過程中的記錄和材料的積累 3 研究步驟 1 設層 分組 輕松和諧 2 備課因材施教 面向全體 3 施教因材施教 積極主動 4 輔導因材施教 培優(yōu)抓差 5 作業(yè)因材施教 各盡其能 6 6 評價因材施教 人人發(fā)展 7 實踐運用 總結提高 六 研究的對象和范圍 1 研究對象 初中學生 2 研究范圍 二年級六個班級 一年級六個班 每個年級的前三個班是實驗班 后三個班級是對比班 七 研究的步驟及主要任務 本課題研究大約一年左右 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2016 年 3 月 16 日 2016 年 4 月 30 日 明確課題研究的目的 任務落實課題申報工作 1 收集文獻材料 2 做好課題研究的準備工作 精心組織實施 課題的申報 修改 開題論證等工作 第二階段 2016 年 5 月 1 日 2016 年 11 月 30 日 研究階段 全面開展研究工作 落實課題研究任務 1 因材施教在課堂教學中的實踐 2 因材施教的教學案例展評 3 通過說課比賽 征集采取因材施教說課稿 說課光盤 4 形成因材施教教學的基本模式 5 撰寫論文 總結經驗 參與交流 第三階段 2016 年 12 月 1 日 2016 年 12 月 30 日 結題階段 撰寫研究報告 總結研究成果 完成課題結題 完善結題報告 八 研究的預期成果和成果形式 一 本課題研究預期效果 1 預計在因材施教備課 因材施教授課 因材施教作業(yè) 因材施 教輔導 因材施教測試和因材施教評價等方面研究出具體的可行性方 案 2 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生動 活潑 主動的發(fā)展 3 促進教育觀念的更新 全面提高教學水平 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7 4 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使師生關系更加和諧 融洽 營造寬松 愉快的教學氛圍 二 本課題的成果形式 1 課題研究成果報告 2 中學因材施教教學教研論文-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不同類型 學生 因材施教 管理 策略 研究 方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zhongcaozhi.com.cn/p-9300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