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設計請充值后下載,,資源目錄下的文件所見即所得,都可以點開預覽,,資料完整,充值下載可得到資源目錄里的所有文件。。?!咀ⅰ浚篸wg后綴為CAD圖紙,doc,docx為WORD文檔,原稿無水印,可編輯。。。有不明白之處,可咨詢QQ:414951605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設計)
題目: 小型微耕機設計
學 院: 工學院
姓 名: 黎鄒鄒
學 號: 20100974
專 業(yè): 農(nóng)業(yè)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班 級: 農(nóng)機1001班
指導教師: 劉木華 職 稱 教授
二0 一四 年 五 月
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微耕機的總體設計 1
1.1 整體的主要結(jié)構(gòu)與工作原理 1
1.2 參數(shù)的選擇與計算 1
2 微耕機傳動部分的設計與計算 7
2.1 選擇傳動方式 7
2.2 傳動系統(tǒng)的運動和動力參數(shù) 8
3 皮帶傳動的設計與計算 8
3.1 皮帶傳動 8
3.2 V帶傳動的設計計算 8
3.3 皮帶輪的設計 10
4 蝸輪蝸桿的設計與計算 11
5 軸的設計和校核計算 14
5.1 蝸桿軸 14
5.2 蝸輪軸 17
6 軸承的設計和校核計算 21
6.1 蝸桿軸軸承的計算 21
6.2 蝸輪軸軸承的計算 22
7 鍵連接設計計算 24
7.1 發(fā)動機軸鍵 24
7.2 蝸桿軸鍵 24
7.3 蝸輪軸鍵 25
8 附件的設計 25
1 壓緊輪的設計 25
2 擋泥板的設計 25
3 阻力桿的設計 25
4 潤滑和密封形式的選擇,潤滑油和潤滑脂的選擇 25
參考文獻 26
致謝 28
摘要
小型微耕機的定義為:發(fā)動機功率小于4.5kw的微耕機定義為小型微耕機。小型微耕機主要由發(fā)動機、工作部件、機架和傳動系統(tǒng)幾個部分組成。它具有重量輕,體積小,結(jié)構(gòu)簡單,耕作靈活等特點,具有很好的市場潛力。此次設計的微耕機耕幅為0.55m,配套采用的動力為3.6kw的垂直軸發(fā)動機。傳動方式采用蝸輪蝸桿傳動和皮帶傳動。設計的小型微耕機要保證安全性能和舒適性能,并且要具有很好的經(jīng)濟性。此次設計的微耕機采用壓緊輪控制開關,當壓緊輪壓緊皮帶時,皮帶傳動能夠?qū)崿F(xiàn)。當壓緊輪放松時,皮帶輪空轉(zhuǎn),不能實現(xiàn)傳動。采用這種開關控制方式,能使機子的傳動更加簡單,經(jīng)濟性更好。設計的重點在于選擇合適的旋耕刀片,發(fā)動機,蝸輪蝸桿,皮帶輪,還有這些零件的空間分布。
關鍵詞:小型微耕機、垂直軸發(fā)動機、旋耕刀片、蝸輪蝸桿、皮帶輪。
Abstract
Definition of small tillers for : engine power tillers less than 4.5kw defined for small tillers . Tiller is mainly composed of small engines, working parts , chassis and transmission of several parts. It is light weight , small size, simple structure , flexible features farming , with good market potential. The design of micro-farming tractor width of 0.55m, supporting the use of force is 3.6kw vertical shaft engine . Transmission using worm drive and belt drive . Designed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small tillers confidential performance and comfort , and to have a good economy. The design of micro-farming machine pressed wheel control switch, when pressed pinch roller belt , belt drive can be realized. When the pinch roller relax, idle pulley , drive can not be achieved . With this switch control, make the machine easier to drive , better economy . Focus of the design lies in choosing the right rotary blades, engine , worm , pulleys ,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se parts .
Keywords : Small Tiller , vertical shaft engine , rotary blade , worm , pulleys .
1 微耕機的總體設計
1.1 整體的主要結(jié)構(gòu)與工作原理
根據(jù)小型微耕機的定義為:發(fā)動機的功率小于4.5kw的微耕機定義為小型微耕機。小型微耕機主要由發(fā)動機、工作部件、機架和傳動系統(tǒng)部分組成。現(xiàn)在設計的微耕機采用3.6kw的LCIP70FA垂直軸汽油發(fā)動機作為配套動力,傳動方式為皮帶傳動與蝸輪蝸桿傳動。工作部件為II型旋耕刀片,主要用于水田施肥、稻茬、麥茬較多的田地作業(yè),并且按一定規(guī)律固定在刀軸上。小型微耕機工作時,發(fā)動機的動力輸出軸經(jīng)過傳動裝置帶動刀軸旋轉(zhuǎn),刀軸上的刀片自地面由上而下的切削土壤。隨著機組前進,旋耕刀片不斷切入未耕土壤,并且使切下的土壤拋向后方,與擋泥板相撞,土壤進一步破碎落到地面,達到松土碎土的目的[1]。小型微耕機適用于丘陵地帶,具有體積小、重量輕、耕作靈活等特點,具有很好的市場潛力。結(jié)構(gòu)見圖如圖1
1.機架 2.發(fā)動機 3.手把 4.阻力桿 5.擋泥板 6.旋耕刀組 7.傳動機構(gòu) 8.獨行輪
圖1 整體結(jié)構(gòu)簡圖
1.2 參數(shù)的選擇與計算
1.2.1 動力部分
配套動力選擇3.6kw的LC1P70FA垂直軸汽油發(fā)動機,發(fā)動機的各項參數(shù)如下表所示
表1 發(fā)動機參數(shù)
發(fā)動機類型
單缸、四沖程、強制風冷、頂置式氣門
排量
196cc
缸徑×行程
70mmx51mm
凈功率
3.6kw/3600rpm
凈扭矩
10.5N.M(7.7lbf.ft)/2500rpm)
怠速轉(zhuǎn)速
1800±150r/min
壓縮比
8.4:1
輸出旋轉(zhuǎn)方式
逆時針(從輸出軸端看)
點火系統(tǒng)
晶體管無觸點點火
啟動方式
手拉反沖啟動
潤滑方式
飛濺潤滑
空濾器
半干,雙濾芯
機油容量
0.6L(0.16gal)
燃油箱容積
1.0L
凈重
12.8kg(28lb)
外形尺寸(長×寬×高)
385×358×278
1.2.2 工作部件
(1) 機組前進速度 根據(jù)駕駛者在田間的行走速度及農(nóng)藝的要求,大小一般控制在0.55~0.88之間。
(2)耕幅B 耕幅的大小與發(fā)動機輸出軸的額定功率之間的關系式為B=0.26~0.29(m) 式中N—旋耕機發(fā)動機的額定功率(kw)
已知N=3.6kw.則B=0.49~0.55m。
(3)耕深 根據(jù)以往經(jīng)驗及農(nóng)藝技術(shù)要求,一般在10cm以上。
(4)刀輥轉(zhuǎn)速 常用刀輥轉(zhuǎn)速為190~280r/min。[1]
(5)刀片的選擇及刀片的設計 根據(jù)南方丘陵田地的特點選擇刀座式II型旋耕刀,主要用于水田施肥,稻茬麥茬較多的田地作業(yè)。根據(jù)微耕機外形尺寸及耕深
的需要,選擇刀軸回轉(zhuǎn)半徑R為195mm的旋耕刀片。型號為IIT195。[2]
①刀座式旋耕刀刀柄尺寸如圖
圖2 刀座式旋耕刀刀柄尺寸
②刀座式旋耕刀刀柄尺寸選擇如表2
表2 刀座式旋耕刀刀柄尺寸
刀柄類型
尺寸
A
B
D
E
F
S
25
10±0.5
10.5
55±2
25
T
30
10±0.5
12.5
70±2
30
③刀座的尺寸見圖3
圖3 精密鑄造刀座
④刀座尺寸的選擇見表3
表3 刀座的尺寸
刀柄類型
尺寸
K
P
G
D
Y
Z
C
H
M
N
精密鑄造
焊合
S
75
57
20
11
21
11
42
46
26
16.5
19
T
95
67
25
13
47
51
31
18.5
21.4
⑤刀身尺寸
刀座式旋耕刀刀身尺寸見圖4和表4
圖4 刀座式旋耕刀刀身尺寸
⑥刀身尺寸的選擇見表4
表4刀座式旋耕刀刀身尺寸
刀型號
刀身尺寸
R
R0
θmax
R1
b
h
a
r
α
β
C1
C2
l
IIS195
195
125
37°
185±2
35~45
40~50
20
30
42°~52°
120°
3.5~5.0
1.0~2.0
12
IIT195
45~55
注:側(cè)切刃曲線推薦采用公式:Rn=R0+Kθn
⑦刀和刀座的符號及名稱見表5
表5 符號及名稱
序號
符號
名稱
1
A
刀柄寬度
2
B
刀柄厚度
3
D
孔徑
4
E
回轉(zhuǎn)中心到刀柄孔中心的距離
5
F
孔中心到刀柄頂部的距離
6
R
刀輥回轉(zhuǎn)半徑
7
R0
側(cè)切刃起始半徑
8
Rn
側(cè)切刃上任意點的半徑
9
θmax
側(cè)切刃的包角
10
R1
側(cè)切刃終點半徑
11
b
工作幅寬
12
h
正切面端面刀高
13
a
正切面頂部寬度
14
r
正切面彎折半徑
15
α
側(cè)切刃終點半徑與彎折線之夾角
16
β
正切面彎折角
17
c1
正切面?zhèn)让鎸挾?
18
c2
刃口厚度
19
l
刃口寬度
20
S
刀身長度尺寸
21
e
孔中心到刀背距離
22
g
孔中心到邊緣距離
23
L
刀柄固定孔中心距
24
K
回轉(zhuǎn)中心至刀座底部的距離
25
P
刀座長度
26
G
刀座孔至刀座頂部距離
27
Y
刀座厚度
28
Z
刀座內(nèi)腔寬度
29
C
刀座寬度
30
H
刀座內(nèi)腔長度
31
M
六角對邊寬度
32
N
六角對角寬度
⑧刀片技術(shù)要求與質(zhì)量指標應符合表6的規(guī)定
表6 技術(shù)要求與質(zhì)量指標 單位(mm)
序號
項目
指標
刀座式旋耕刀
1
刀柄硬度
38HRC~45HRC
2
刀身厚度
48HRC~54HRC
3
金相組織
刀柄
回火屈氏體
刀身
回火馬氏體
4
單邊脫碳層厚度
≤0.2
5
彎刀回轉(zhuǎn)半徑偏差
R≥195
上極限為0,下極限為-4
R<195
上極限為0,下極限為-3
6
刀身長度尺寸偏差
—
7
工作幅度偏差
±4
8
刀柄厚度
10±0.5
9
刀柄厚度偏差
—
10
刀柄寬度
S
25
T
30
11
刀柄固定孔對稱度
0.5
12
刀柄固定孔孔徑
S
10.5
T
12.5
13
刀柄固定孔中心距偏差
—
14
正切面彎折角偏差
±2
15
刃口寬度
12±2
16
刃口寬度偏差
—
17
刃口厚度
1.0~2.0
18
刃口線質(zhì)量
刃口線應光滑
19
防銹措施
進行防銹處理
20
單刀功率消耗
≤樣刀功率消耗
21
表面質(zhì)量
刀面不應有裂紋
(6) 刀片的排列組合 采用螺旋線排列,刀輥每轉(zhuǎn)過360°/Z就有一把彎刀入土,能使扭矩較為均衡。減少扭矩波動幅度。使刀軸左右彎刀交替入土,減少了旋耕刀對微耕機重心的轉(zhuǎn)矩,保持機架工作的直線型。同時左右彎刀交替入土,可減少刀輥軸承的側(cè)壓力,切割區(qū)幾把彎刀的切土量要求相近,盡可能增大軸向相鄰兩把彎刀間夾角,以避免堵塞。[3] 旋耕刀片的排列組合如圖5
圖5 彎刀排列
2 微耕機傳動部分的設計與計算
2.1 選擇傳動方式
根據(jù)發(fā)動機的轉(zhuǎn)速為3600r/min.刀輥轉(zhuǎn)速為190~280r/min.減速方式選擇以皮帶減速和蝸輪蝸桿兩級減速。傳動組合方式如圖6
1.垂直軸發(fā)動機 2.皮帶 3.皮帶輪 4.蝸輪蝸桿
圖6 傳動結(jié)構(gòu)簡圖
2.2 傳動系統(tǒng)的運動和動力參數(shù)
(1) 總傳動比
(2) 分配傳動裝置各級傳動比
皮帶輪
蝸輪蝸桿傳動比取
(3) 各軸功率參數(shù)的計算
0軸(電機軸)
1軸(蝸桿軸)
2軸(蝸輪軸)
`
軸名
功率 P / Kw
轉(zhuǎn)矩T /N·m
轉(zhuǎn)速r/min
傳動比i
效率
0軸
3.6
9.55
3600
1
1
1軸
3.312
13.179
2400
1.5
0.92
2軸
2.95
114.522
246
9.75
0.89
3 皮帶傳動的設計與計算
3.1 皮帶傳動
①選擇帶型 根據(jù)機器需要,查《機械設計手冊》選擇齒形V帶,承載層為繩芯結(jié)構(gòu),內(nèi)周制成齒形的V帶。特點是散熱性好,與輪槽粘附性好,是曲撓性最好的V帶。
②帶傳動的效率 普通V帶:簾布結(jié)構(gòu) 87~92:;繩芯結(jié)構(gòu) 92~96。
3.2 V帶傳動的設計計算
1. 設計功率Pd Pd=KAP=1.2×3.6kw=4.32kw
2. 選擇帶型 根據(jù)《機械設計手冊》中圖14.1-2,圖14.1-3,選用A
型V帶。
3. 傳動比i
4. 小帶輪的基準直徑 按表14.1-8,表14-19,選定。
5. 大帶輪直徑 由式
按表14.1-19 選取標準值150mm。
7.帶速v 。
8.初定軸間距
9.所需V帶基準長度Ld
查機械設計手冊,就近取Ld=900mm。
10.實際軸間距
11.小帶輪包角
12. V帶根數(shù)
13. 取整Z=2
14. 單根皮帶的預緊力F0 V帶的密度
15. 作用在軸上的力Fr
16. 載荷G的值可由下式算出
17. 壓緊輪所需要的總的壓緊力
3.3 皮帶輪的設計
3.3.1 小皮帶輪的輪緣尺寸如圖7,表7
圖7 小皮帶輪輪緣
表7 小皮帶輪輪緣尺寸
項目
符號
A
基準寬度
bd
11
基準線上槽寬
hamin
2.75
基準線下槽寬
hfmin
8.7
槽間距
e
15±0.3
第一槽對稱面至端面
9
最小距離
fmin
9
槽間距累積極限偏差
±0.6
帶輪寬
B=(Z-1)e+2f
外徑
da=dd+2ha
輪槽角
ɑ
34°
3.3.2 大皮帶輪的輪緣尺寸見圖8表8
圖8 大皮帶輪輪緣
表8 大皮帶輪輪緣尺寸
項目
符號
A
基準寬度
bd
11
基準線上槽寬
hamin
2.75
基準線下槽寬
hfmin
8.7
槽間距
e
15±0.3
第一槽對稱面至端面
9
最小距離
fmin
9
槽間距累積極限偏差
±0.6
帶輪寬
B=(Z-1)e+2f
外徑
da=dd+2ha
輪槽角
ɑ
36°
4 蝸輪蝸桿的設計與計算
1. 選擇蝸桿傳動類型
根據(jù)GB/10085-1988的推薦,采用漸開線蝸桿(ZI).
2. 選擇材料
考慮到蝸桿傳動功率不大,速度只是中等,精度等級為8級,故蝸桿用45鋼。因希望效率高些,耐磨性好些,故蝸桿螺旋齒面要求淬火,硬度為45~55HRC,蝸輪輪緣材料用ZCuSn10P1砂模鑄造。
3. 確定蝸桿渦輪齒數(shù)
蝸輪轉(zhuǎn)速為:
4.按齒面疲勞強度進行設計
(1)根據(jù)閉式蝸桿傳動的設計準則,先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進行設計,
再校核齒根彎曲疲勞強度。傳動中心距
(2) 蝸桿轉(zhuǎn)矩T2
按Z1=4,估取效率,則
(3) 載荷系數(shù)
(4)彈性影響系數(shù)
(5) 接觸系數(shù) 先假設蝸桿分圓直徑和傳動中心距的比值,可查得。
(6) 確定需用接觸應力
根據(jù)蝸輪材料為鑄錫磷錫銅,金屬模制造,查得蝸輪基本需用接觸應力。
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
壽命系數(shù)
則
(7) 計算中心距
取中心距。取模數(shù),蝸桿分度圓直徑??刹榈媒佑|系數(shù)因為,因此以上計算結(jié)果可用。
5蝸桿與蝸輪的主要參數(shù)與幾何尺寸
(1) 蝸桿
(2) 蝸輪
6. 校核齒根彎曲疲勞強度
所以彎曲強度是滿足的。
7.驗算效率
大于原估計值,因此不用重算。
5 軸的設計和校核計算
5.1 蝸桿軸
1.選擇軸的材料為45鋼,正火,硬度為HB=170-217
2.按扭轉(zhuǎn)強度估算軸徑 ,按與大帶輪的標準原則,取直徑
3.初選軸的結(jié)構(gòu)
將支撐布置成兩端固定式結(jié)構(gòu),軸承初選33205(一對),d=25mm,D=52mm,B=22mm.
4,軸的空間受力
軸的空間受力如圖9
圖9
5. 剪切力及其彎矩的計算
(1) 垂直面受力如圖10
圖10
求得
剪力圖及彎矩圖如圖11
圖11
(2) 水平面受力圖如圖12
圖12
求得
剪力圖及彎矩圖如圖13
圖13
(3) 合成彎矩的計算
合成彎矩圖如圖14
圖14
(4) 扭矩圖如圖15
圖15
(5) 校核軸的強度
已知軸的彎矩和扭矩后,僅對B,C截面做彎矩合成強度校核計算。轉(zhuǎn)矩按脈動循環(huán)考慮,取
對于B截面,
對于C截面,
因此蝸桿軸滿足校核的要求。
5.2 蝸輪軸
1.選擇軸的材料為45鋼,正火,硬度為HB=170-217
2.按扭轉(zhuǎn)強度估算軸徑 ,按與大帶輪的標準原則,取直徑
3.初選軸的結(jié)構(gòu)
將支撐布置成兩端固定式結(jié)構(gòu),軸承初選32005(一對),d=25mm,D=47mm,B=15mm.
4,軸的空間受力
軸的空間受力如圖16
圖16
6. 剪切力及其彎矩的計算
(1)垂直面受力如圖17
求得
剪力圖及彎矩圖如圖18
圖18
(3) 水平面受力圖如圖19
圖19
求得
剪力圖及彎矩圖如圖20
圖20
(4) 合成彎矩的計算
合成彎矩圖如圖21
圖21
(5) 扭矩圖如圖22
圖22
(6) 校核軸的強度
已知軸的彎矩和扭矩后,僅對B,C截面做彎矩合成強度校核計算。轉(zhuǎn)矩按脈動循環(huán)考慮,取
對于B截面,
對于C截面,
因此蝸輪軸滿足校核的要求。
6 軸承的設計和校核計算
6.1 蝸桿軸軸承的計算
(1)選取軸承33205(一對),查手冊主要性能參數(shù)如下:
e=0.35
(2) 軸承受力分析如圖23
圖23
(3)
沖擊載荷系數(shù)
當量動載荷
軸承壽命
6.2 蝸輪軸軸承的計算
(1)選取軸承32005(一對),查手冊主要性能參數(shù)如下:
:: e=0.43
(2)軸承受力分析如圖24
圖24
(3)
e=0.43
沖擊載荷系數(shù)
當量動載荷
軸承壽命
7 鍵連接設計計算
7.1 發(fā)動機軸鍵
材料選鋼,則
鍵的選擇和參數(shù)
選用普通平鍵B型。根據(jù)軸徑d=25mm,選平鍵剖面尺寸b=8mm,h=7mm,根據(jù)輪轂長45mm,選擇標準鍵長L=28mm
轉(zhuǎn)矩
接觸長度
=28mm
校核強度
故滿足要求
7.2 蝸桿軸鍵
材料選鋼,則
鍵的選擇和參數(shù)
選用普通平鍵,圓頭。
由手冊查得d=22mm時,應選用
轉(zhuǎn) 矩
鍵 長
選擇標準鍵長L=28mm
接觸長度
校核強度
故滿足要求
7.3 蝸輪軸鍵
材料選鋼,則
鍵的選擇和參數(shù)
選用普通平鍵圓頭A型。根據(jù)軸徑d=30mm,選平鍵剖面尺寸b=8mm,h=7mm,選擇標準鍵長L=28mm
轉(zhuǎn)矩
接觸長度
校核強度
故滿足要求
8 附件的設計
1 壓緊輪的設計
2 擋泥板的設計
3 阻力桿的設計
4 潤滑和密封形式的選擇,潤滑油和潤滑脂的選擇
1)齒輪、蝸桿及蝸輪的潤滑
在減速器中,蝸桿采用浸油潤滑。浸油深度一般要求浸沒蝸桿螺紋高度,但不高于蝸桿軸承最低一個滾動體中心高。
2)滾動軸承的潤滑
蝸桿軸齒輪上軸承選擇油潤滑,其他兩軸上軸承采用油脂潤滑,采用脂潤滑軸承的時候,為避免稀油稀釋油脂,需用擋油環(huán)將軸承與箱體內(nèi)部隔開。
3)密封形式的選擇
為防止機體內(nèi)潤滑劑外泄和外部雜質(zhì)進入機體內(nèi)部影響機體工作,在構(gòu)成機體的各零件間,如箱蓋與箱座間、及外伸軸的輸出、輸入軸與軸承蓋間,需設置不同形式的密封裝置。本設計中,輸入軸與軸承蓋間,采用橡膠油封,因為橡膠油封適用于較高的工作速度。輸出軸與軸承蓋間采用氈圈油封,因為氈圈油封適用于脂潤滑及轉(zhuǎn)速不高的油潤滑。
4)技術(shù)要求
1.螺釘、螺栓和螺母緊固時,嚴禁打擊或使用不合適的旋具和扳手。緊固后螺釘槽、螺母和螺釘、螺栓頭部不得損壞。
2.零件在裝配前必須清理和清洗干凈,不得有毛刺、飛邊、氧化皮、銹蝕、切屑、油污、著色劑和灰塵等。
參考文獻
[1] 張柯柯,盧劍鋒,張富貴.微耕機的結(jié)構(gòu)設計與動力學分析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質(zhì)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中華人名共和國國家標準,旋耕機械 刀和刀座GB/T 5669-2008
[3] 許穎,李祥,陽緒英等,微耕機用旋耕刀的標準化研究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發(fā)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機械行業(yè)標準,微型耕耘機,JB/10266-2013.
致謝
本次畢業(yè)設計,是在劉木華教授的悉心指導下完成的,同時也非常感謝嚴霖元老師給予的幫組。通過本次設計,不僅檢驗了我大學四年來知識積累的程度,而且豐富了我在實際設計中經(jīng)驗的累積,更是對我設計思想的一次全面升華。
在設計過程中,我本著認真刻苦的態(tài)度去學習設計的步驟、方法、以及經(jīng)驗,但是由于該設計許多方面的細節(jié)問題涉及面太廣,而本人知識面和能力都極其有限,同時由于時間倉促,因而不能科學詳盡地做出正確的選擇與判斷。所以設計中難免出現(xiàn)很多錯誤。雖然有這些不足和遺憾,但是總的來說,該設計還是比較成功的?;旧贤瓿闪诉@臺微耕機設計和一些零部件設計,能夠?qū)崿F(xiàn)預期的所有功能,成功的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任務。不夠完善的地方還望各位老師同學不吝賜教,敬請斧正。
在這一個學期的設計過程中,我們得到了有豐富工作經(jīng)驗的指導老師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設計過程中他們不知疲倦、不厭其煩的給我們分析和講解,而且也給我們灌輸了一些先進的設計方法和設計理念,使我們大受裨益。在此,我忠心地向劉木華教授和嚴霖元教授表示感謝。同時,在設計過程中,我也得到了宋科金峰、許方城、龔洋洋很多同學的支持和幫助,在此,我一同表示最忠誠的感謝。
小型微耕機 姓名:黎鄒鄒 學號:20100974 班級:農(nóng)機101 專業(yè):農(nóng)業(yè)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導師:劉木華二0一四年五月設計內(nèi)容 1、微耕機的總體設計 2、微耕機傳動部分的設計與計算 3、蝸輪蝸桿的設計與計算 4、軸的設計與校核計算 5、軸承的設計與校核計算 6、附件的設計設計意義 根據(jù)小型微耕機的定義為:發(fā)動機功率小于4.5kw的微耕機為小型微耕機。小型微耕機適用于丘陵地區(qū),具有體積小,重量輕,耕作靈活等特點,具有很好的市場潛力。1.微耕機的總體設計1.機架 2.發(fā)動機 3.手把 4.阻力桿 5.擋泥板 6.旋耕刀組 7.傳動機構(gòu) 8.獨行輪2.微耕機傳動部分的設計1.1.垂直軸發(fā)動機垂直軸發(fā)動機 2.2.皮帶皮帶 3.3.皮帶輪皮帶輪 4.4.蝸輪蝸桿蝸輪蝸桿 傳動結(jié)構(gòu)簡圖傳動結(jié)構(gòu)簡圖 彎刀排列彎刀排列3.蝸輪蝸桿的設計根據(jù)GB/10085-1988的推薦,采用漸開線蝸桿(ZI).確定蝸桿渦輪齒數(shù)Z1=4,Z2=39蝸輪轉(zhuǎn)速為:246r/min傳動比為9.754.軸的設計1.1.蝸桿軸蝸桿軸選擇軸的材料為選擇軸的材料為4545鋼鋼,正火正火,硬度為硬度為HB=170-217HB=170-2172.2.蝸輪軸蝸輪軸1.1.選擇軸的材料為選擇軸的材料為4545鋼鋼,正火正火,硬度為硬度為HB=170-217HB=170-2175.軸承的設計 蝸桿軸承的受力分析 渦輪軸受力分析6 鍵連接設計 發(fā)動機軸鍵的選擇和參數(shù):選用普通平鍵B型。b=8mm,h=7mm,鍵長L=28mm 蝸桿軸鍵的選擇和參數(shù):選用普通平鍵,圓頭。d=22mm時準鍵長L=28mm 渦輪軸鍵的選擇和參數(shù):選用普通平鍵圓頭A型,b=8mm,h=7mm,選擇標準鍵長L=28mm 7 附件的設計齒輪、蝸桿及蝸輪的潤滑齒輪、蝸桿及蝸輪的潤滑在減速器中,蝸桿采用浸油潤滑。浸油深度一般要求浸沒在減速器中,蝸桿采用浸油潤滑。浸油深度一般要求浸沒蝸桿螺紋高度,但不高于蝸桿軸承最低一個滾動體中心高。蝸桿螺紋高度,但不高于蝸桿軸承最低一個滾動體中心高。滾動軸承的潤滑滾動軸承的潤滑蝸桿軸齒輪上軸承選擇油潤滑,其他兩軸上軸承采用油脂蝸桿軸齒輪上軸承選擇油潤滑,其他兩軸上軸承采用油脂潤滑,采用脂潤滑軸承的時候,為避免稀油稀釋油脂,需潤滑,采用脂潤滑軸承的時候,為避免稀油稀釋油脂,需用擋油環(huán)將軸承與箱體內(nèi)部隔開。用擋油環(huán)將軸承與箱體內(nèi)部隔開。密封形式的選擇密封形式的選擇為防止機體內(nèi)潤滑劑外泄和外部雜質(zhì)進入機體內(nèi)部影響機為防止機體內(nèi)潤滑劑外泄和外部雜質(zhì)進入機體內(nèi)部影響機體工作,在構(gòu)成機體的各零件間,如箱蓋與箱座間、及外體工作,在構(gòu)成機體的各零件間,如箱蓋與箱座間、及外伸軸的輸出、輸入軸與軸承蓋間,需設置不同形式的密封伸軸的輸出、輸入軸與軸承蓋間,需設置不同形式的密封裝置。本設計中,輸入軸與軸承蓋間,采用橡膠油封,因裝置。本設計中,輸入軸與軸承蓋間,采用橡膠油封,因為橡膠油封適用于較高的工作速度。輸出軸與軸承蓋間采為橡膠油封適用于較高的工作速度。輸出軸與軸承蓋間采用氈圈油封,因為氈圈油封適用于脂潤滑及轉(zhuǎn)速不高的油用氈圈油封,因為氈圈油封適用于脂潤滑及轉(zhuǎn)速不高的油潤滑。潤滑。8 技術(shù)要求v1.螺釘、螺栓和螺母緊固時,嚴禁打擊或使用不合適的旋具和扳手。緊固后螺釘槽、螺母和螺釘、螺栓頭部不得損壞。v2.裝配過程中零件不允許磕、碰、劃傷和銹蝕。v3.零件在裝配前必須清理和清洗干凈,不得有毛刺、飛邊、氧化皮、銹蝕、切屑、油污、著色劑和灰塵等。致謝 非常感謝劉木華指導老師的指導和評改,也非常感謝那些幫助和支持我的同學。謝謝所有評委老師,歡迎各位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