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3.1 DNA是主要遺傳物質(zhì)練習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3.1 DNA是主要遺傳物質(zhì)練習新人教版必修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生物 3.1 DNA是主要遺傳物質(zhì)練習新人教版必修2(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DNA是主要遺傳物質(zhì) 一、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 (一)體內(nèi)轉化實驗(1928年,英國,格里菲思) 1. 實驗材料:肺炎雙球菌,小鼠 菌落(光滑、粗糙) 有無莢膜 有無毒性 S型細菌 R型細菌 2. 實驗過程: ①無毒性的R型活細菌注射到鼠體內(nèi),現(xiàn)象是 。 ②有毒性的S型活細菌注射到鼠體內(nèi),現(xiàn)象是 。 ③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注射到鼠體內(nèi),現(xiàn)象是 。 ④無毒性的R型活細菌與加熱殺死的S細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體內(nèi),現(xiàn)象是 。 思考: 1、對比分析第一、二組說明什么? 。 2、在第三組中被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還有沒有毒性? 。 3、對比分析第二、三組說明什么? 4、在第四組中是誰導致小鼠死亡? 5、第四組小鼠體內(nèi)能分離出S型活細菌,它是開始注射進去的,還是混合后重新出現(xiàn)的? 6、對比分析第三、四組又說明什么? 7、實驗先進行第一、二組,與第三、四組相比,起 作用。 8、該實驗能否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該實驗的結論是什么? 思考:這種轉化因子是什么呢 (二)體外轉化實驗(1944年,美國,艾弗里) 在肺炎雙球菌中有蛋白質(zhì)、DNA、莢膜多糖等物質(zhì),你可以和其他同學共同討論尋找有效的方法,來證明哪一種成分是轉化因子。 ① ② ③ 只有加入 ,R型細菌才能轉化為S型細菌,并且 的純度越 ,轉化就越有效。如果用DNA酶分解從S型活細菌中提取的DNA, (能否)使R型細菌發(fā)生轉化。 艾弗里的結論: 才是使R型細菌產(chǎn)生穩(wěn)定遺傳變化的物質(zhì)。 因為艾弗里實驗中提取出的DNA,純度最高時也還有0.02%的蛋白質(zhì)。因此,仍有人對實驗結論表示懷疑。 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 1. T2噬菌體的介紹:噬菌體是一種寄生在細菌體內(nèi)的病毒,它的外殼是蛋白質(zhì),頭部內(nèi)含有DNA,它侵染細菌后,就會在自身遺傳物質(zhì)的作用下,利用細菌體內(nèi)的物質(zhì)來合成自身的組成成分,進行大量的增殖。 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 如圖: 2. 實驗方法: 。 3.如何標記噬菌體? 4. 實驗過程: ①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分別標記一部分噬菌體; ②被標記的噬菌體分別侵染細菌;如圖: ③當噬菌體在細菌體內(nèi)大量增殖時,對被標記物質(zhì)進行放射性測試。(離心→檢測放射性強弱) ④結果 親代噬菌體 寄主細胞內(nèi) 子代噬菌體 實驗結論 32P標記DNA 35S標記蛋白質(zhì) 思考與討論: ①噬菌體有DNA和蛋白質(zhì)兩種組分,用35S和32P分別標記噬菌體的哪一種組分?用14C和18O等同位素可行嗎,為什么? ②實驗過程中攪拌的目的是什么?離心的目的是什么? ③離心后沉淀物與上清液各有什么成分? ④用32P標記噬菌體,實驗中如果培養(yǎng)時間太短,離心后沉淀物和上清液的放射性會怎么變化,為什么? ⑤用32P標記噬菌體,實驗中如果培養(yǎng)時間太長,離心后沉淀物和上清液的放射性會怎么變化,為什么? (結合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分析) 三、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 現(xiàn)代科學研究證明,有些病毒只含有蛋白質(zhì)和RNA,如煙草花葉病病毒。 煙草花葉病病毒中提取出RNA,侵染煙草,結果:_______ 煙草花葉病病毒中提取出蛋白質(zhì),侵染煙草,結果:_______ 結論:對于這些病毒來說, 是它們的遺傳物質(zhì)。 總結:因為絕大多數(shù)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是_____,只有少數(shù)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是____,因此說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高中生物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zhongcaozhi.com.cn/p-11979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