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專版)2019年中考地理 第一部分 系統(tǒng)復習 成績基石 階段檢測卷一課件.ppt
《(聊城專版)2019年中考地理 第一部分 系統(tǒng)復習 成績基石 階段檢測卷一課件.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聊城專版)2019年中考地理 第一部分 系統(tǒng)復習 成績基石 階段檢測卷一課件.ppt(3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一部分系統(tǒng)復習成績基石,階段檢測卷一(七年級上冊)(時間:70分鐘滿分:100分),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下列各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2分,共50分。讀經(jīng)緯網(wǎng)圖,完成1~2題。,1.下列關于圖中各地的敘述,正確的是()A.甲區(qū)域?qū)嶋H面積小于乙區(qū)域B.①地與③地所處緯線長度相等C.②地與④地的距離為2220mD.③地位于④地的西南方向2.關于圖中各點所在地區(qū)地理環(huán)境的敘述,正確的是()A.①——水資源短缺,干旱面積廣大B.②——典型的季風區(qū)C.③——植被類型是亞熱帶常綠硬葉林D.④——常年高溫多雨,1.A2.B第1題,讀圖分析可知,由于緯線中赤道最長,從赤道向兩極緯線圈逐漸縮短,因此跨越的經(jīng)緯度度數(shù)一樣,距赤道最近的區(qū)域范圍大,故甲區(qū)域?qū)嶋H面積小于乙區(qū)域;緯線圈的大小不等,赤道為最大的緯線圈,從赤道向兩極緯線圈逐漸縮小,到南、北兩極縮小為點,因此①地與③地所處緯線長度不相等;圖中②地與④地位于30N緯線上,經(jīng)度相差110-90=20,其距離為:40000千米cos3020/360≈1111千米;根據(jù)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jīng)線指示南北方向,讀圖可知,③地位于④地的東南方向。第2題,根據(jù)圖中各點的經(jīng)緯度,結(jié)合中國地圖可判斷,①位于我國的北方地區(qū),水資源缺乏,屬于半濕潤地區(qū);②是長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我國的南方地區(qū),是典型的季風區(qū);③位于我國海南省,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植被類型主要是熱帶雨林;④位于我國的青藏地區(qū),該地區(qū)海拔高,氣溫低。,3.下列現(xiàn)象能說明海陸變遷的是()A.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B.在臺灣海峽海底發(fā)現(xiàn)森林遺跡和古河道C.極地地區(qū)的酷寒、干燥、烈風D.亞馬孫河流域的熱帶雨林,B本題考查海陸變遷的例證。選項B所述現(xiàn)象說明陸地可以變成海洋,有力地說明海陸是不斷變遷的。,下圖所示為某年北京市(40N,120E)二分二至日路燈照明時間。讀圖,回答4~5題。4.影響城市路燈照明時間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形狀B.地球大小C.地球自轉(zhuǎn)D.地球公轉(zhuǎn)5.a(chǎn)、b、c、d四天中,屬于夏至日的是()A.a(chǎn)B.bC.cD.d,4.D5.B第4題,不同季節(jié)晝夜長短不同,夏至日晝長夜短,冬至日晝短夜長,春分日和秋分日晝夜平分,影響城市路燈照明時間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公轉(zhuǎn)。第5題,夏至日晝最長,夜最短,所以夏至日這一天路燈照明時間最短。圖中b表示夏至日。,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6~8題。6.M觀景臺的海拔是()A.400~450米B.450~500米C.500~550米D.550~600米7.M、N兩觀景臺的圖上距離是2厘米,實地距離是()A.1千米B.10千米C.100千米D.1000千米8.N觀景臺的主要作用是()A.仰望飛瀑B.俯瞰奇峰C.近觀云霧D.遠眺群山,6.D7.A8.A本題組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第6題,圖中等高距是50米,M觀景臺外側(cè)為550米等高線,故M海拔在550~600米之間。第7題,該圖比例尺為1:50000,即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0.5千米,則圖上距離2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千米。第8題,N觀景臺附近高處等高線重疊,為陡崖,河流流經(jīng)陡崖,形成瀑布,故N觀景臺的主要作用是仰望瀑布。,根據(jù)地球表面海陸相對集中的程度,可以將地球劃分為陸半球和水半球。它們分別是以西經(jīng)132′,北緯4713′和東經(jīng)17828′,南緯4713′為中心劃分的兩個半球。讀圖,回答9~11題。9.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B.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C.陸半球的陸地面積大于海洋面積D.陸地面積和海洋面積相差不大,9.D10.D11.B本題組考查海陸分布、大洲界線及人口分布。第9題,世界上是三分陸地,七分海洋。第10題,①為亞洲,②為北美洲,二者的分界線是白令海峽。第11題,③處為非洲的撒哈拉沙漠,終年干旱,自然條件惡劣,人口稀少。,10.①②兩大洲的分界線是()A.蘇伊士運河B.巴拿馬運河C.直布羅陀海峽D.白令海峽11.圖中③處人口稀疏,因為該處是()A.寒冷的極地B.干旱的荒漠C.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D.原始的熱帶雨林,12.關于人種、語言、宗教的敘述,正確的是()A.人種的形成和宗教的分布與自然環(huán)境關系密切B.西亞和北非主要是白色人種,信仰,說阿拉伯語C.源于中國本土的宗教是道教,中國人主要信道教D.南美洲許多國家說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巴西說西班牙語,B從地理分布來看,人種膚色大致由赤道向極地逐漸變淺。膚色是劃分人種的重要標志。基督教、、佛教為世界三大宗教,它們不僅傳播范圍很廣,而且對國際政治和社會文化具有深刻影響,可見是人為因素的結(jié)果;源于中國本土的宗教是道教,但中國人多數(shù)不信道教;由于殖民主義的原因,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在拉丁美洲廣為流行,巴西和一些島國講葡萄牙語,其他國家大多講西班牙語。,13.民居與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關系密切。如圖中的民居常見于我國的()A.云貴高原B.黃土高原C.內(nèi)蒙古高原D.四川盆地,C內(nèi)蒙古高原草場廣布,畜牧業(yè)發(fā)達。蒙古包便于搭建和拆卸,適用于牧民的游牧生活。,下圖是我省某市某時段天氣周報手機截圖。讀圖,完成14~15題。14.根據(jù)天氣周報,人們出行最有可能使用雨具的是()A.星期一B.星期二C.星期三D.星期四15.截圖中的天氣狀況,最有可能出現(xiàn)在()A.1月B.4月C.7月D.10月,14.C15.C本題組考查天氣符號的判讀。第14題,星期日的天氣是多云,星期一的天氣是晴,星期二的天氣是多云,星期三的天氣是雷雨,星期四的天氣是陰,星期五的天氣是中雨,星期六的天氣是大雨,人們出行最有可能使用雨具的是星期三、星期五、星期六。第15題,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夏季高溫多雨,讀圖可知,該地此時段氣溫較高,多陰雨天氣,因此可判斷為夏季(7月為夏季)。,2017年6月7日至9日,全國各地迎來一年一度的高考。預計,高考期間全國多陣雨,西南地區(qū)降雨較強,考生要警惕強降雨及強對流天氣對出行趕考的影響;受雨水影響,全國無大范圍高溫,但江南一帶仍比較悶熱,需注意防暑降溫。結(jié)合下圖,回答16~17題。16.左圖中英語聽力恐有雷聲擾的省份可能出現(xiàn)的天氣是()A.晴天B.多云C.雷陣雨D.沙塵暴17.據(jù)右圖所示內(nèi)容,可判斷一天中的最高氣溫大約出現(xiàn)在()A.日出前后B.正午12點C.午后2點D.半夜12點,16.C17.C本題組考查天氣的影響及氣溫日變化。第16題,雷陣雨伴有雷聲,會干擾英語聽力。第17題,讀圖可知,最高氣溫大致出現(xiàn)在14時,即午后2點。,18.孔子游學,途中遇見兩個小孩兒在爭辯,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升起來時離我們近,而到中午時離我們遠,因為早晚太陽看起來大,中午小;另一個小孩兒則認為太陽剛升起來時離我們遠,而到中午時離我們近,因為早晚冷而中午熱,孔子覺得兩人說的都有道理……結(jié)合所學知識回答導致一天之中早晚和中午冷熱不同的原因是()A.太陽和地球的距離不同B.太陽高度不同C.正午的太陽高度不同D.天氣特征不同,B本題考查地球運動與氣候。早晚太陽高度小,獲得太陽光熱少,氣溫低;中午太陽高度大,獲得太陽光熱多,氣溫高。,19.讀四地氣溫、降水資料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地可能是倫敦,丁地位于亞歐大陸東岸B.乙地氣候特點是冬季溫和少雨,夏季炎熱多雨C.丙地是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D.亞洲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四種氣候都有分布,C本題考查氣溫和降水量柱狀圖及其應用。讀圖可得,丁地屬于地中海氣候,該氣候分布在南北緯30~40地區(qū)的大陸西岸;乙地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熱多雨;丙地屬于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甲地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亞洲缺乏溫帶海洋性氣候。,下圖為某氣候類型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20~22題。20.圖中陰影區(qū)域最可能是()A.溫帶季風氣候B.熱帶雨林氣候C.溫帶大陸性氣候D.熱帶草原氣候21.下列對甲地的判斷,正確的是()A.位于低緯度,東半球B.位于熱帶,西半球C.位于中緯度,東半球D.位于溫帶,西半球22.甲處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A.位于太平洋板塊與歐亞板塊的交界地帶B.位于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地帶C.位于印度洋板塊與歐亞板塊的交界地帶D.位于板塊內(nèi)部,地殼比較活躍,20.B21.A22.C本題組主要考查熱帶雨林氣候的分布規(guī)律、東西半球及緯度位置判斷、火山地震的形成原因。第20題,根據(jù)圖中氣候分布區(qū)主要位于赤道附近,結(jié)合經(jīng)度位置判斷,陰影部分為熱帶雨林氣候。第21題,甲地經(jīng)度范圍為東經(jīng)90~東經(jīng)180之間,位于赤道附近,可知判斷其為東南亞,根據(jù)經(jīng)度位置判斷,甲區(qū)域主要位于東半球;位于赤道附近,故其為低緯度、熱帶。第22題,東南亞位于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之間交界地帶,故其多火山地震。,當?shù)貢r間2017年6月1日,美國宣布退出致力于抑制全球氣候變暖的《巴黎協(xié)定》,各國紛紛表示遺憾。中國外交部新聞發(fā)言人華春瑩表示:愿與有關各方積極配合,維護全球綠色、低碳、可持續(xù)發(fā)展。據(jù)此回答23~24題。23.下列關于全球氣候變暖成因的說法,正確的是()①燃燒礦物燃料放出大量二氧化碳②使用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放出大量二氧化碳③植被破壞導致吸收的二氧化碳減少④水污染導致二氧化碳猛增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24.全球氣候變暖產(chǎn)生的主要危害是()A.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沒B.紫外線輻射增強,進而危及人類健康C.地震、火山發(fā)生的頻率上升D.海洋污染加劇,23.A24.A本題組考查全球變暖問題。第23題,由于人們焚燒化石礦物或砍伐森林并將其焚燒時產(chǎn)生二氧化碳及植被破壞導致吸收的二氧化碳減少等原因,加劇了“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第24題,全球變暖會使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引起各地降水和干濕狀況的變化,沿海低地被淹沒等,既危害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更威脅人類的食物供應和居住環(huán)境。,25.經(jīng)濟全球化體現(xiàn)在下列哪些方面()①資源、技術(shù)共享②人才、信息共享③經(jīng)濟相互依賴④生產(chǎn)分工不明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A經(jīng)濟全球化體現(xiàn)在生產(chǎn)分工明顯,資源、技術(shù)共享,人才、信息共享,經(jīng)濟相互依賴等方面。,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26.讀圖及相關文字資料,回答下列問題。(5分)一架飛機從A地沿經(jīng)線圈向北飛行,越過北極點,再向南飛行到達B地,其飛行的平均速度為1110千米/時。(1)在a、b、c、d四條經(jīng)緯線中,相互平行的兩條是__b、c__,長度大致相等的兩條是__a、d__。(2)B地的經(jīng)緯度是__(40N,70W)__。(3)從A地到B地,飛機飛行了__12__小時。(提示:緯度相差1,距離約111千米,計算飛行時間時,注意A~B跨越的經(jīng)緯度),解析:本題考查經(jīng)緯網(wǎng)圖的判讀。第(1)題,經(jīng)線是連接南、北兩極并同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所有經(jīng)線長度相等。緯線是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huán)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所有的緯線都相互平行。讀圖分析可知,b、c為緯線,相互平行;a、d為經(jīng)線,長度相等。第(2)題,讀圖可知,A、B兩地在同一個經(jīng)線圈上,A地經(jīng)度為110E,因此B地經(jīng)度為70W,由此可知,B地的經(jīng)緯度是(40N,70W)。第(3)題,從A地到B地,間隔緯度為(90-40)+(90-20)=120,因為緯度相差1,距離約111千米,故A地到B地的距離為111120=13320千米。飛機飛行的平均速度為1110千米/時,故從A地沿經(jīng)線圈向北飛行,越過北極點,再向南飛行到達B地,飛機飛行了133201110=12小時。,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10分)材料一去年“六一”,小明外出旅游,登山到達甲處。通過GPS定位了自己的經(jīng)緯度位置(如圖1所示),并畫出了甲地附近的等高線地形圖。材料二“甲地附近等高線地形圖”(圖1)和“地球公轉(zhuǎn)示意圖”(圖2)(1)寫出小明所在甲地的經(jīng)緯度位置__(60E,30N)__。甲點位于乙點的__西南__方向。(2)小明“六一”這天,測得甲地的氣溫為20℃,不考慮其他因素影響,那么山頂?shù)臍鉁卮蠹s是__15.5~16.7__℃。(3)如果圖中A處或B處虛線代表河流,則畫錯的是__A__處,理由是__此處為山脊__。(4)“六一”這天,地球在公轉(zhuǎn)軌道上所處的位置位于__②__和__③__之間(填序號),此時,圖中城鎮(zhèn)的晝夜長,短情況是__晝長夜短__。(5)從甲地和乙地出發(fā),分別沿圖中實線爬到山頂,其中坡度較陡的是從__乙__地到山頂,理由是__從乙處到山頂?shù)雀呔€較密__。,解析: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和地球公轉(zhuǎn)示意圖的判讀。第(1)題,依據(jù)經(jīng)緯度的判讀,小明所在甲地的經(jīng)緯度位置是(60E,30N)。在經(jīng)緯網(wǎng)地圖上,用經(jīng)緯網(wǎng)定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jīng)線指示南北方向??膳卸?,甲點位于乙點的西南方向。第(2)題,海拔每增加100米,氣溫下降約0.6℃,測得甲地的氣溫為20℃,那么山頂?shù)臍鉁匚挥冢?0℃-(950-200)1000米6℃=15.5℃與20℃-(950-400)1000米6℃=16.7℃之間。第(3)題,如果圖中A處或B處虛線代表河流,則畫錯的是A處,理由是A處為山脊,不能形成河流。第(4)題,“六一”位于春分日與夏至日之間,地球在公轉(zhuǎn)軌道上所處的位置位于②和③之間,此時,圖中城鎮(zhèn)的晝夜長短情況是晝長夜短。第(5)題,從甲地和乙地出發(fā),分別沿圖中實線爬到山頂,其中坡度較陡的是從乙地到山頂,理由是從乙處到山頂?shù)雀呔€較密。,28.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的幾位同學,在野外進行了一天的地理考察活動。該考察區(qū)域的地形略圖(圖中虛線表示該興趣小組的考察線路),回答下列問題。(11分)(1)請詳細地描述出整個考察路線行進的方向。__先向西北前進到①,后向北偏東方向前進到④,最后向西北方向前進到另一居民點__。(2)他們在考察路線觀察到的現(xiàn)象有:①地觀察到的河流流向是__從東北流向西南__;②地觀察到山坡的特征是__附近等高線稀疏,地勢較平坦__;③地觀察到該地的土壤顏色是__紅__色;④地所處的地形部位名稱是__鞍部__。,解析: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及相關知識。第(1)題,結(jié)合圖例,按照經(jīng)緯網(wǎng)定向法分段描述考察路線的方向。第(2)題,河流由高處流向低處,與等高線彎曲方向相反;根據(jù)經(jīng)緯網(wǎng)定向法可判斷①地河流自東北流向西南。讀圖可知②地附近等高線稀疏,說明坡度較緩,地勢較平坦。根據(jù)經(jīng)緯度可知,該地位于我國東南丘陵,土壤為紅壤。④地處在兩山頂之間,為鞍部。第(3)題,必要的物品可從生活用品及觀察、記錄用品等方面回答。第(4)題,山區(qū)優(yōu)勢可從自然資源豐富、自然環(huán)境優(yōu)越等角度分析;劣勢可從交通不便、耕地不足等角度回答。,(3)若你也參加了此次考察活動,在出發(fā)前應準備哪些必要的用品?__指南針、一天的干糧和飲用水、考察和記錄的工具(如地理儀器、相機)等__。(答出兩點即可)(4)考察回來后,同學們總結(jié)出了山區(qū)發(fā)展經(jīng)濟的優(yōu)勢和劣勢。優(yōu)勢:__自然資源豐富,自然環(huán)境優(yōu)越等____________。劣勢:__地面崎嶇,交通不便,耕地資源不足等________。,29.下圖是大洲、大洋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1)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洲和大洋分別是__G__、__H__。(填圖中字母)(2)A、B兩洲的分界線是__蘇伊士運河__,E、F兩洲的分界線是__巴拿馬運河__,A、E兩洲的分界線是__白令海峽__。(填具體名稱)(3)赤道穿過的大洲中面積最大的是__A__,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島嶼位于__E__洲。(填圖中字母)(4)甲型H1N1流感疫情起源于墨西哥,墨西哥位于__北美__洲。(填具體名稱)(5)由于索馬里海盜猖獗,中國、美國等國家紛紛派軍艦到亞丁灣和阿拉伯海等附近海域護航。索馬里位于__非__洲,瀕臨__印度__洋。(填具體名稱),解析:第(1)題,因為所有的經(jīng)線都相交于南、北極點,故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洲和大洋分別是南極洲和北冰洋,圖中G是南極洲,H是北冰洋。第(2)題,A、B兩洲分別是亞洲和非洲,故其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E、F兩洲分別是南、北美洲,故其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A亞洲與E北美洲的分界線為白令海峽。第(3)題,赤道穿過的大洲包括非洲、亞洲、南美洲,故穿過的面積最大的洲是亞洲;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島嶼是格陵蘭島,位于北美洲。第(4)題,根據(jù)墨西哥在圖中的位置進行判斷,墨西哥位于北美洲。第(5)題,根據(jù)索馬里在圖示的位置進行判斷,索馬里位于非洲,其東部為印度洋。,30.世界人口分布極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讀圖,回答問題。(6分)圖說現(xiàn)象:(1)讀圖一可見,世界人口稠密地區(qū)主要分布在__亞__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南北美洲東部沿海和平原地區(qū)??偨Y(jié)規(guī)律:(2)從圖二可見,56.5%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區(qū),因此,從地形類型來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平原__地形區(qū)。分析圖三,世界人口的絕大部分分布在從40S往北至,解析:第(1)題,據(jù)圖可知,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區(qū)主要是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南北美洲的東部沿海和平原地區(qū)。第(2)題,由世界人口垂直分布可知,56.5%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區(qū),200米以下的地形主要是平原,故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區(qū);世界人口的絕大部分分布在從40S往北至60N之間,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故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地區(qū);高緯度地區(qū)氣溫低,人口稀少;從距海遠近看,各大洲人口主要分布在近海地區(qū)。第(3)題,據(jù)圖分析,B、C都位于北回歸線附近,B位于大陸西岸,終年炎熱干燥,不利于人類居住;C位于大陸東岸,主要是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條件好,人口稠密。,60N,說明世界人口從緯度位置看主要分布在__中低__緯度地區(qū);高緯度范圍人口密度最小,其原因是__氣候寒冷,不適合人類居住__。分析圖四,說明從距海遠近來看,各大洲人口主要分布在__近海__地區(qū)。分析應用:(3)比較圖一中B和C位置(緯度和海陸)的異同點,簡單分析B、C人口密度差異大的自然原因。__B、C都位于北回歸線附近,但B位于大陸西岸,終年炎熱干燥,不利于人類居??;C位于大陸東岸,水熱條件好,人口稠密。__,31.讀某地氣溫、降水資料表,完成下列問題。(8分)(1)根據(jù)表中資料補充繪制氣溫曲線圖。(2)根據(jù)氣溫曲線圖判斷該地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哪個半球?說明理由。__該地位于北半球。理由:氣溫曲線圖向上彎曲(或1月氣溫低,7月氣溫高)。___________(3)說出降水量隨時間的變化特點。__夏、秋季降水多,冬、春季降水少。_______________(4)流經(jīng)當?shù)氐暮恿饔薪Y(jié)冰期嗎?說明理由。__有。理由: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或冬季平均氣溫在0℃以下)。___,解析:本題考查根據(jù)氣候資料繪制氣溫曲線、判讀氣候特點等知識。第(1)題,將表中各月的氣溫數(shù)據(jù)用點標注出來,再用平滑的線把各點連接起來即可。第(2)題,從圖中可以看出,氣溫曲線向上彎曲(或1月氣溫低,7月氣溫高),可判定該地位于北半球。第(3)題,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地降水多的時間是5~10月,說明夏、秋季降水多,冬、春季降水少。第(4)題,圖中1月最低氣溫低于0℃,可判定冬季河流有結(jié)冰現(xiàn)象。,-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 鍵 詞:
- 聊城專版2019年中考地理 第一部分 系統(tǒng)復習 成績基石 階段檢測卷一課件 聊城 專版 2019 年中 地理 第一 部分 系統(tǒng) 復習 成績 基石 階段 檢測 課件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quán),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zhongcaozhi.com.cn/p-12696990.html